学科分类
/ 5
8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合格临床血液常规检验标本分析。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9年3月我院血液标本100份作为本次研究样本,100份血样标本均来自我院进行各项血检查的患者,对100份血液进行分析,将不合格血液标本进行分类,对标本进行分析。结果对100份血液标本进行分析,其中存在不合格的血样标本有46份,分别有以下原因采血量不准确、溶血、脂浊、凝血、标签错误、采血位置不当、延时送检;以采血量不准确最为常见,其次为脂浊、溶血、凝血、采血位置不当、标签错误、延时送检。结论临床上各种血液标本从抽血直至检验的过程中,多种因素均会导致血液标本不合格,其中不合格最为常见的原因是采血量不准确,通过对发生原因进行分析,优化采血以及送检各个流程,可有效的降低不合格血液标本的出现,该研究结果证实了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 标签: 不合格临床血液 常规检验 标本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对微生物检验标本不合格的具体原因进行剖析,并提出相应的控制策略;方法选取300份微生物检验标本,探究其中不合格标本产生的原因;结果造成微生物检验标本不合格的原因包括了标本受污染、采集量不足、送检不及时以及采集时间有误等内容;结论为了提升微生物检验标本的合格率,需要正确采集标本并且及时送检、规范微生物标本的检验流程、强化岗前培训。

  • 标签: 微生物检验标本 不合格 原因 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对微生物检验标本不合格的具体原因进行剖析,并提出相应的控制策略;方法选取300份微生物检验标本,探究其中不合格标本产生的原因;结果造成微生物检验标本不合格的原因包括了标本受污染、采集量不足、送检不及时以及采集时间有误等内容;结论为了提升微生物检验标本的合格率,需要正确采集标本并且及时送检、规范微生物标本的检验流程、强化岗前培训。

  • 标签: 微生物检验标本 不合格 原因 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松补力口服配制工艺优化。方法设置L9(34)正交实验,考察在配制工艺中时间、加水量、提取次数等因素对配制工艺的影响,并对工艺中辅料的种类使用以及使用量,加入的比例等进行优化。结果松补力口服的最佳制备工艺是1.5个小时,提取2次,加水量20倍,出膏率为28.80%,优化后加入50%的蜂蜜,PH为4.71,比重为1.122,辅料仅选蜂蜜的话,蜂蜜加50%的量;辅料仅选蔗糖的话,蔗糖加40%的量,PH为5.16,比重为1.123;辅料蜂蜜和蔗糖联合用,蜂蜜25%-30%之间,蔗糖20%联合使用可以达到标准要求。结论最佳制备工艺方案更为合理,可以用于松补力口服的配制。

  • 标签: 松补力口服液 配制工艺 优化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实施品管圈活动对高危重患者口腔清洁度合格率的影响。方法:选择 2019年 1月 -2019年 6月,我院收治的高危重患者 44例,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量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常规性口腔护理)以及观察组(品管圈活动口腔护理),每组 22例。结果:观察组高危重患者口腔清洁度合格率为 91%,明显高度对照组高危重患者( 64%),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在高危重患者中进行品管圈活动,可以有效提高患者口腔清洁度的合格率,促进患者健康恢复速度,值得被广泛推广使用。

  • 标签: 品管圈 高危重患者 口腔清洁度合格率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使用不同血液保养管( ACD)制取的 血浆质量。方法:分析抽选 我院收治的 70例患者,用 不同配方的 血液保养管( ACD)采集 患者的静脉血,每管各采集 5ml血液,对两种血浆质量进行分析,包括 PT、 APTT、 TT、 Fg、 FⅡ、 FⅤ、 FⅦ、 FⅧ、 FⅨ、 FⅩ和 TP。结果:两组 PT、 APTT、 TT、 Fg、 FⅡ、 FⅤ、 FⅦ、 FⅧ、 FⅨ、 FⅩ和 TP水平没有统计学差异( P>0.05)。结论:使用两种配方的 血液保养管( ACD),对血浆质量影响不大,临床需根据具体检测的项目情况选取适用 血液保养管,保证结果的准确性。

  • 标签: 血液保养液管 (ACD) 血液保养液 血浆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主要研究说明天麻素的有效性,将其应用在眩晕症患者当中,观察其情况。方法选取选取86例患者作为分析的对象,参照组选取血栓通,实验组选取血栓通外,再应用天麻素,分析其治疗、认同度。结果实验组治疗显著的情况占比27/43,治疗较差的情况占比3/43,渐退的情况为(1.54±0.59)天,烦躁的数值为(3.16±0.76)分;参照组治疗显著的情况占比21/43,治疗较差的情况占比7/43,渐退的情况为(2.37±1.59)天,烦躁的数值为(5.43±0.57)分;实验组对于此方式十分认可的情占比31/43,认可较差的情况占比2/43;参照组对于此方式十分认可的情况占比22/43,认可较差的情况占比8/43。结论对于其治疗,应用实验组方式,其治疗更佳,治疗中较差例数少,此治疗方式患者认同度高。

  • 标签: 天麻素注射液 眩晕症 临床情况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品管圈活动在精神科保护性约束护理执行合格率的应用效果 方法 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选定提高精神科保护性约束护理执行合格率为活动主题,采取拟定活动计划、现况把握、目标设定、解析、对策拟定、对策实施与检讨、效果确认等措施对就诊流程进行持续改进。结果 开展品管圈后精神科保护性约束护理执行合格率目标达标率为 92.1% 。进步率为 49.1% ,均达到预期目标。精神科保护性约束护理执行不合格人数由开展前的( 15.4±3.34)人,降到开展后的( 6.1±2.37)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4.26, P<0.05)。护理工作满意度由实施前的 70.1%,提高到开展后的 95.2%,显著高于实施前 ,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7.3, P<0.05)。结论 品管圈活动可以提高精神科保护性约束护理执行合格率,提升护理质量,保障患者安全。

  • 标签: 品管圈活动 精神 保护性约束 护理 合格率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并分析左氧氟沙星注射用药合理性。方法对我院接受左氧氟沙星注射治疗后发生不良反应的113例患者进行研究,回顾性分析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并调查其用药合理性。结果溶媒中氯化钠注射最多(86例),占比76.11%。左氧氟沙星单药治疗占比最高(38.05%),其次为联合β-内酰胺类药物、联合β-内酰胺酶抑制剂治疗。7例患者关节腔内注射给药,剂量0.1~0.2g/d,1次/d,均给药1d。106例患者静脉滴注给药,其中1例剂量0.2g/d,1次/d,给药7d;98例剂量0.3~0.5g/d,1次/d,平均给药时间(11.35±1.28)d;7例剂量0.4~0.6g/d,2次/d,平均给药时间(4.96±1.03)d。用于肠道感染17例,呼吸道感染47例,泌尿系统感染8例,病毒性感染1例,其他40例。其中34例经细菌培养、药敏试验后给药,占比30.09%。结论左氧氟沙星注射在多个方面均存在用药不合理的情况。因此,临床中应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严格遵照我国卫生部相关标准,保证左氧氟沙星注射的合理应用,消除安全隐患。

  • 标签: 左氧氟沙星注射液 用药合理性 调查
  • 简介:摘要目的就天麻素注射对中老年眩晕的疗效进行探讨、分析。方法抽取2017年8月至2019年1月我院收治的70例中老年眩晕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其分为两组,分别采用香丹注射、天麻素注射进行治疗。结果患者接受相应治疗后,其临床情况有明显改善,尤其是天麻素注射效果尤为显著。结论针对中老年眩晕患者而言,在其治疗过程中采用天麻素注射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天麻素注射液 中老年眩晕 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