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2 个结果
  • 简介:本文主要报道了用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对水样中的痕量汞进行测定的方法,本法具有操作简单、快速、灵敏度高、精确度高等优点。方法的检出限为0.034μg/L以下,回收率为96%-104%,多次测定同一样品的相对标准偏差不超过2.50%。

  • 标签: 原子荧光法 优级纯 浓硫酸 水样测定 氢化物
  • 简介:近几十年来,科学家们发现硒与人体健康有密切联系,高硒地区人、畜均可患硒中毒病症。而我国现阶段石油化学、橡胶、玻璃、陶瓷和电子等行业使用硒及其化合物却较为普遍,对大气环境造成污染,因此,必须加强大气中硒含量的检测。本文采用北京海光公司生产的AFS-230双道原子荧光光度计,结合氢化物发生技术测定大气中硒的含量,具有灵敏度和精密度高、干扰少等优点,且操作简便快速,仪器也易于普及,很有发展潜力和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氢化物 原子荧光 居住区 大气监测
  • 简介:样品中的铅被过硫酸铵氧化为相对稳定的状态之后,与硼氢化钾(KBII4)反应生成挥发性的铅的氢化物(PBII4),以氩气为载气将氢化物导入电热原子化器中原子化。在特制铅空心阴极灯的照射下。基态铅原子被激发至高能态。在去活化回到基态时,发射出特征波长的荧光,其荧光强度与铅含量成正比,根据标准系列定量。此方法具有快速、简便、准确度高等特点,应用于日常生活饮用水的监测分析中,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

  • 标签: 生活饮用水 热原 监测分析 痕量铅 照射 铅含量
  • 简介:由于近年来欧美水介流行病的爆发,水的生物安全性在供水行业已经越来越受到重视。一些有代表性的水生生物的种类和数量可以反映水质的优劣,及早开展原水和出厂水中水生生物的调查,已是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

  • 标签: 水生生物评价技术 水质 供水行业 安全性
  • 简介:生物监测是评价环境质量状况的一种重要手段。水质污染应急生物检测是根据活生物对污染物的灵敏反应,快速确认污染事件。本文对应急生物监测系统的应用进行探讨。

  • 标签: 环境污染 生物检测 水质 毒性
  • 简介:本文主要介绍的是一种水中大肠菌群的快速检测方法——酶底物,并对此方法与多管发酵对地表水中总大肠菌群、大肠埃希氏菌以及粪大肠菌群分别进行了比对试验,结果表明(1)酶底物与多管发酵对地表水中总大肠菌群的检测结果无显著性差异且呈中度正相关(配对t检验t=2.57,0.025〈P〈0.05;直线相关分析r=0.597,0.025〈P〈0.05);(2)酶底物对大肠埃希氏菌的检测结果与多管发酵对粪大肠菌群的检测结果呈高度正相关(直线相关分析r=0.863,0.025〈P〈0.05)。结论:酶底物可以有效的检测水中的总大肠菌群和大肠埃希氏菌。

  • 标签: 酶底物法 总大肠菌群 大肠埃希氏菌
  • 简介:目前我国测定生活饮用水中锰含量的方法是采用GB5750-85过硫酸铵分光光度。在全国水质卫生标准分析方法协作组第二十次会议上,山东省卫生防疫站提出了一种新的测定生活饮用水中锰含量的方法即水杨基荧光酮-溴化十六烷基三甲铵分光光度。哈尔滨市卫生防疫站参加了这种方法的验证工作。本方法在PH8.6-9.8范围内,锰与水杨基荧光酮(SAF)溴化十六烷基三甲铵(CTMAB)形成蓝紫色配合物,在580nm波

  • 标签: 水杨基荧光酮-溴化十六烷基三甲铵 饮用水
  • 简介:应用水中生物多样性评价水质,是根据群落中种数和个体数之间的关系,表现群落结构变化来监测水质和评价污染的有效方法。

  • 标签: 生物多样性 群落结构 水质 环境污染
  • 简介:大肠菌群的测定是评价饮水卫生状况的一项重要内容。目前我们对水中总大肠菌群的检验,多采用“三步乳糖发酵”(GB5750-85)。此方法操作步骤繁琐,耗时长,需配制大量培养基并要进行大量洗刷、灭菌等工作。在工作实践中,我们对此方法进行了部分改进,把“纸片”应用到试验中,在一定程度上简便了操作步骤,并缩短了试验时间,测定结果与“三步乳糖发酵”比较,符合率99.66%。

  • 标签: 饮用水 大肠菌群 纸片法 测定
  • 简介:浮游生物对许多物质,特别是外来的污染物质的敏感性以及积累、转移作用,也使它们在研究物质对生态系统的生态毒理影响和生态系统的演替、稳定性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而且判断水质时,把指示水质污染的有无及污染强度的指示种作为指标进行判断。

  • 标签: 环境污染 生物评价 水生 生态系统 浮游生物 污染物质
  • 简介:斑马鱼已成为世界各国科学家竞相研究的新热点,在分子水平上85%与人相同,尤其是心血管系统,早期发育与人类极为相似,已成为研究人类疾病及动物胚胎发育的优良材料。

  • 标签: 疾病 斑马鱼 胚胎 基因
  • 简介:大型商场和星级宾馆因其本身的建筑结构特点,中央空调成为主要的空气流通装置,室外的新鲜空气经过过滤、加(降)温、加湿等处理通过相对封闭的送、回风管道进行循环,其内环境为微生物的繁殖提供了条件,直接影响到室内空气品质和人群健康。为了全面掌握北京市公共场所中央空调系统微生物污染状况,我们对北京市30家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的污染现状进行了调查。

  • 标签: 公共场所 微生物污染 内环境 现状调查 北京 人群健康
  • 简介:报道了应用液体闪烁技术测量饮用水中总α、总β放射性活度的一种新方法,在选定的实验条件下,总α活度测量的相对标准偏差为2.6%,重加回收率为96%-104%,最低测量活度0.082Bq.L^1总β活度测量的相对标准偏差为2.4%,重加回收率为97%-104%,最低测量活度0.94Bq.L^1,该用于生活饮用水中总α、总β的测量,结果满意。

  • 标签: 饮用水 液体闪烁 放射性 测量
  • 简介:本文采用气固平衡顶空进样技术对壁纸中的氯乙烯单体含量进行测定,消除了DMF(DMAc)的杂质干扰,简化了分析过程。其检测范围0.05—2.0μg/ml。当浓度为0.5μg/ml、1.0μg/ml、2.0μg/ml(n=4)时,相对标准差(RSD%)为3.02%、2.45%、4.80%,平均回收率:95.67%、l04.15%、96.37%。

  • 标签: 壁纸 氯乙烯单体 顶空气相色谱法 气固平衡 色谱 室内空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