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输血是临床治疗中采纳度较高的治疗措施,主要适用于大量失血的患者,通过血液供输的方式来稳定患者的体征状态。由于输血方和供血方之间的体质差异较大,盲目地进行输血很容易引发其他不良症状,目前,主要依赖于配血试验来确定该血液与患者的适配性。配血试验能够在临床中通过科学的方法比对相关指标,对于不良输血反应的出现有较好的预防作用,现阶段已经有较多配血试验在临床中得到推广,其有效性和安全性已经备受重视。本文主要阐述院内收治的相关病例,并在病例分析的基础上对配血试验的临床使用价值和意义做出研究,现内容如下。

  • 标签: 配血试验 临床诊治 意义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基于PPD试验的儿童结核潜伏感染筛查策略,为结核病的预防和控制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21年12月-2022年12月,我院健康门诊体检的2000例6-14岁的儿童进行PPD试验,筛查潜伏感染情况。对PPD试验筛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并结合病史、体格检查等资料,制定筛查策略。结果:2000例儿童中,PPD试验阳性率为10%,其中男性阳性率高于女性,再结合病史和体格检查资料,制定出针对不同情况的筛查策略,包括随访观察、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等。结论:基于PPD试验的儿童结核潜伏感染筛查策略可以有效地发现潜在感染者,有助于早期干预和防治,具有一定的实际应用价值。

  • 标签:
  • 简介:摘要:血凝试验是临床实验室中常用的检验方法之一,用于评估患者的凝血功能。本文通过分析影响血凝试验的检验结果的因素,并提出改进策略,旨在提高血凝试验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改进策略包括标本采集的培训、规范操作程序、质量控制和标本处理条件的优化。这些改进策略有望为临床实验室提供更可靠的检验结果,有助于医生更准确地诊断和治疗患者的凝血障碍。

  • 标签: 血凝试验 因素分析 改进策略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推拿治疗小儿夜啼的随机对照试验的Meta分析,来加强对小儿夜啼治疗的指导,改善患者的不良睡眠习惯。方法:检索的数据库包括中文数据库和外文数据库,检索的时间从2021年1月开始,截止到2023年1月,中文检索从CNKI、万方、VIP以及CBM中进行,外文检索从PubMed数据库及 Cochrane 图书馆中展开。结果:共选用了8篇符合本文研究的文献,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在夜啼频次、持续时间和哭闹时间上有显著改善(P<0.05)。同时,实验组的睡眠质量也较对照组有所提高(P<0.05)。结论:通过meta分析,能够充分发挥推拿在小儿夜啼治疗中的作用,有效缓解小儿夜啼想象。

  • 标签: 推拿治疗 小儿夜啼 Meta分析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胃癌手术后患者的腹腔引流护理与感染控制效果。方法:以我院收治的胃癌并行手术治疗方式的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收治时间段介于2021年1月-2022年12月,按照数字表法随机抽取18例并展开分组操作,每组各为9例。两组患者在术后均放置腹腔引流管,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措施,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再实施腹腔引流针对性护理措施,观察两组患者相关临床指标分析其护理效果,并对比两组患者感染控制效果。结果: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相关临床指标,实验组各项指标的检测值表现整体优于对照组,整体护理效果更佳,P<0.05;实验组患者中出现感染情况人数计1例,感染率合计11.11%,对照组患者中出现感染情况人数计5例,感染率合计55.56%,实验组感染率更低,感染控制效果更佳,X =4.000,P=0.046<0.05。结论:对胃癌手术患者行针对性腹腔引流护理,可有效帮助患者改善相关临床指标,控制感染事件的发生,具有重要临床价值,可值得大力推广与借鉴。

  • 标签: 胃癌  手术  腹腔引流  护理  感染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受试者饮食标准化管理对生物等效性试验的影响,探讨饮食因素对药物生物利用度的可能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3月-2023年3月我院收治的6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抽取34例接受常规饮食管理,设为对照组;另34例接受饮食标准化管理,设为实验组。分别观察两组的药物的生物利用度。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中受试者在饮食标准化管理下表现出更高的药物生物利用度(P<0.05)。结论:饮食标准化管理可提高药物生物利用度,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饮食标准化管理 生物等效性试验 药物生物利用度
  • 简介:摘要:临床试验是对临床情况进行了解的重要方法之一,其中包含较多内容,核心部位就是安全性信息监管,这不仅与临床试验质量有着密切关系,还与受试者的安全有着密切联系,临床试验可对药品上市后说明书中的安全性事项提供一定的依据。随着相关规定和法规的不断完善,临床试验中安全信息收集工作面临的要求越来越高,然而在实际工作中,安全信息的概念了解不够全面,对相关信息的名称记录不准确,信息来源收集不全面等是目前常见的问题。为了促使临床试验中安全信息收集的规范化,本研究对问题进行详细分析,并提出相关建议。

  • 标签: 临床试验 安全性信息收集 问题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临床试验中单次给药以及多次给药后伏立康唑致视觉损害的发生规律,总结其监护要点。方法:统计3个注射用伏立康唑在健康受试者中的耐受性评价和药代动力学比较研究中视觉损害相关AE的类型、发生率、发生时间、转归等,分析其发生规律。结果:单次或多次给药伏立康唑后发生的视觉损害反应有视物模糊、视力下降、色视症、畏光、闪光、视觉亮度下降、黄视症等,最常见的是视物模糊和视力下降。结论:临床试验中输注伏立康唑后出现的视觉损害反应主要有视物模糊、视力下降、畏光等,视觉损害反应分级均为1级,且不需要临床干预可自行痊愈。临床试验中,在输液开始后的2h内应密切关注视觉损害反应,嘱受试者不要用药过度,避免强光。

  • 标签: 伏立康唑 临床试验 视觉损害 反应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分析心电图平板运动试验与动态心电图在冠心病诊断中的效能比较。方法:回顾性选取2022年10月至2023年10月期间在长沙市中医医院就诊的冠心病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编号随机分组方式,分为对照组(n=30):实施动态心电图,病例组(n=30):实施心电图平板运动试验,以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来比较两种检查方法诊断冠心病的效能。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病例组诊断冠心病的效能更高,具有更高的灵敏度及准确度(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心电图平板运动试验较动态心电图在诊断冠心病的效能上更具优势,具有更高的灵敏度、准确度,建议优先选择。

  • 标签: 心电图平板运动试验 动态心电图 冠心病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齿痛消炎灵颗粒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并进行验证。方法:按照《中国药典》2020年版四部的要求,对需氧菌总数、霉菌及酵母菌总数计数方法和控制菌检查方法进行方法适用性试验。结果:齿痛消炎灵颗粒可按常规法进行微生物限度检查。 结论:为能检出药品中被污染的微生物,应对该药品的微生物限度检查进行方法适用性试验

  • 标签: 齿痛消炎灵颗粒 微生物限度检查 方法适用性试验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心理护理干预在提升生长激素激发试验患儿依从性中的效果。方法:选取行生长激素激发试验的患儿68例,随机分组,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加入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患儿依从性、不良反应及家长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依从率、家长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未见不良反应,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7.65%,两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为生长激素激发试验患儿行心理护理干预,可提高其治疗依从性,减少不良反应,有助于构建和谐护患关系,值得推广。

  • 标签: 生长激素激发试验 患儿 心理护理 依从性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心血管风险是二型糖尿病患者的一个重要慢性并发症,这也是导致死亡的一个重要原因,随着心血管结局临床实验的广泛开展,以及对于降糖药物心血管结局实验的不断深入,研究人员认为在针对患者进行实际治疗是需要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做出相应的评估,才能够保障患者的治疗效果。

  • 标签: 2型糖尿病 降糖药 心血管结局 临床研究 对照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检测与药敏试验在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11月-2022年11月本院收治的70例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患者标本,均采用试剂盒进行支原体培养及药敏试验,并对检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支原体检测结果显示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以解脲支原体感染为主;药敏试验显示交沙霉素、强力霉素、米诺环素三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较低、敏感度相对较高。结论 解脲支原体感染是泌尿生殖道感染的主要感染形式,可选用交沙霉素、强力霉素和米诺环素药物进行治疗。

  • 标签: 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检测 药敏试验 泌尿生殖道感染 解脲支原体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护士全程护理干预对I期药物临床试验过程中受试者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6月至2023年6月期间在我院进行I期药物临床试验的受试者12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n=63)和对照组(n=63)。对照组受试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受试者给予护士全程护理干预。结果:两组受试者干预前的SAS、SDS评分,均相当,P>0.0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受试者干预后的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护士全程护理 I期药物临床试验 依从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粪隐血试验和血清标志物检查在大肠癌早期筛查中的临床价值。  方法:选取本院2022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的50例大肠癌早期患者作为观察组,并选择同期50例正常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均行粪便隐血试验和血清标志物糖类抗原19-9(CA19-9)与癌胚抗原(CEA)检查,对比不同检查方式在两组检测中的敏感性与特异性。  结果:观察组粪隐血试验阳性检出比例高于对照组,且CA19-9与CEA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当粪隐血试验与CA19-9、CEA三种方式联合用于检测时,其敏感性、特异性最高。  结论:将粪隐血试验与CA19-9、CEA检测应用到早期大肠癌的诊断中,敏感性与特异性较高,具有较好的临床辅助诊断价值。

  • 标签:  粪隐血试验 血清标志物 大肠癌 筛查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梅毒诊断中分别进行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梅毒抗体检测与甲苯胺红不加热法(TRUST)试验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100例行梅毒血清学试验的患者,研究对象均取自2021年1月-2023年1月。均采集空腹静脉血并快速分离血清,均行ELISA梅毒抗体检测及TRUST试验,诊断金标准: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结果。对比ELISA、TRUST不同检测方法的诊断准确率、诊断漏诊率、误诊率及诊断效能。并对比ELISA、TRUST不同检测方法在不同分期梅毒检测中的阳性率。结果:TPPA法检查结果显示,100例患者中,阳性共75例,阴性共25例;ELISA法检查结果显示,真阳性74例,真阴性共23例,误诊1例,漏诊2例;TRUST法检查结果显示,真阳性共64例,真阴性共17例,误诊11例,漏诊8例。ELISA法的敏感度、特异性、诊断准确率、阳性及阴性预测值均明显高于TRUST试验(P<0.05)。而ELISA法的漏诊率、误诊率均明显低于TRUST试验(P<0.05)。ELISA检测潜伏期梅毒阳性率高于TRUST试验(P<0.05)。但两种检测方法在一、二、三期梅毒的阳性检出率无统计差异 (P>0.05)。结论:在梅毒诊断中应用ELISA法梅毒抗体检测与 TRUST 试验均可取得一定效果,ELISA法的敏感度、特异性、准确率更高,对临床梅毒筛查和确诊率具有提升作用。

  • 标签: ELISA法 梅毒抗体检测 TRUST试验 梅毒诊断 灵敏度 准确性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在乙肝病毒血清学检验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21年1月到2022年11月,选取疑似乙肝病毒患者133例为研究对象,均配合研究采集2份血样进行血清学检验,血样1应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血样2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比较检验结果及检验效能。结果:以实时荧光定量 PCR检验结果为金标准,阳性101例,阴性32例,血样1检出100例阳性、33例阴性,血样2检出95例阳性、38例阴性,血样1的五项检验参数均大于血样2(P<0.05)。结论: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均可在乙肝病毒血清学检验中发挥作用,前者检验价值更显著,检验效能更理想,更具应用价值。

  • 标签: 乙肝病毒 血清学检验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实时荧光定量 PCR检验 检验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