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6
31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本课题主要对不同年份林蛙油(线状)的稳定进行研究,以确定林蛙油最佳的加工、干燥、贮藏方法。方法林蛙的处死方式采用电击处死方法,干燥方法分别采用自然干燥(ND)和真空冷冻干燥(FD),其中自然干燥法的贮存采用密封、阴凉干燥处和冰箱-3℃处两种方式,然后分别对不同干燥方法、不同贮藏条件、不同年份的新方法加工的林蛙线油进行稳定研究。结果实验结果表明不同年份真空冷冻干燥的林蛙线油,其颜色、蛋白质、酸度、过氧化值、水份、微生物限度均无显著差异;不同年份自然干燥的林蛙线油,其水份无显著差异,颜色、蛋白质、酸度、过氧化值、微生物限度有显著差异;经自然干燥后,冷冻贮藏的不同年份林蛙线油,其颜色、蛋白质、酸度、过氧化值、水份、微生物限度均无显著差异。结论林蛙油新加工方法是可以推广的最佳取油方式,可以替代原始的采油方法;真空冷冻干燥方法可以保证林蛙油5年不变质;冷冻方法贮藏林蛙线油同样可以保证其质量不变,其缺点是运输不方便。

  • 标签: 林蛙线油 新加工方法 稳定性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安舒汤治疗慢性稳定心绞痛的疗效。方法将100例慢性稳定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和对照两组,其中对照组50例给予心绞痛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50例,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服安舒汤,共4周。两组在治疗前后分别评定心绞痛分级及心肌缺血总负荷。结果治疗组心绞痛分级以及心肌缺血总负荷均明显改善(P<0.05)结论安舒汤可明显改善慢性稳定心绞痛症状。

  • 标签: 心绞痛 抑郁 焦虑 养血安神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治疗稳定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0例稳定心绞痛患者按稳定心绞痛的分级方法(加拿大心血管学会的分级法)分为四级,将治疗前后作分级比较,观察临床疗效。结果能很好提高稳定心绞痛患者的分级,改善患者心脏功能。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注射用泮托拉唑钠与几种临床常用输液配伍后的稳定。方法分别在0.9%生理盐水、5%葡萄糖溶液、10%葡萄糖溶液、5%葡萄糖生理盐水中加入注射用泮托拉唑钠,并应用紫外线分光光度法测定配伍后0小时到6小时内泮托拉唑钠的含量;此外测定配额药物的PH值及配伍药液的颜色变化情况。结果泮托拉唑钠与0.9%生理盐水配伍较为稳定,但与其他三种注射液配伍后会出现PH值降低、泮托拉唑钠含量降低以及药液颜色改变等现象。结论临床采取0.9%生理盐水与注射用泮托拉唑钠配伍使用的稳定较佳,与其他三种注射液配伍稳定较差。

  • 标签: 泮托拉唑钠 配伍 稳定性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不稳定肩胛骨骨折患者手术入路选择和治疗进行分析研究。方法对我院收治的不稳定肩胛骨骨折患者的临床手术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并根据患者具体的骨折类型采用不同的手术入路进行治疗,在完成复位手术后采用内固定方式进行固定。结果本组共26例患者,其中开放性入路的患者有8例,前入路患者有2例,外侧缘入路患者有9例,Judet入路患者有7例。所有患者的切口均在一期愈合,X线检查下显示骨折复位满意,术后关节功能评定的优良率为92.31%。结论对于不稳定肩胛骨骨折患者,医护人员应该根据患者具体的骨折类型采取不同手术入路,以获得较为满意的治疗效果,有效恢复患者的关节功能。

  • 标签: 不稳定性 肩胛骨骨折 手术入路
  • 简介: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不稳定心绞痛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2013年期间的住院患者80例,均符合相关诊断标准,其中男49例。女31例,按照入院顺序将病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和常规的健康教育模式,健康教育的内容、时间由责任护士自行决定。观察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健康教育通过查阅相关文献。结合科室的实际情况,制定健康教育临床护理路径表,对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系统的健康教育。结果在疾病知识的掌握程度、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患者住院时间与住院费用,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护理路径值得在临床推广。

  • 标签: 临床护理路径 不稳定性心绞痛 健康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麝香保心丸在老年稳定心绞痛临床治疗中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患者在加服麝香保心丸后心肌耗氧量、24小时动态心电图、及冠脉造影、血脂、内皮因子含量的变化情况。结果加服麝香保心丸的患者各指标均有显著改善。结论麝香保心丸具有益气强心、芳香温通、振奋胸阳之功,药物搭桥是其独特的功效,可以促进侧枝循环的建立,有效改善冠脉循环。

  • 标签: 麝香保心丸 心绞痛 老年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加替沙星与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配伍的稳定。方法将奥硝唑氯化钠与加替沙星注射液进行配伍,分析配伍液外观、pH值变化。结果两药配伍后8h的含量、pH值、紫外线光谱较配伍前无显著性变化(P>0.05)。结论加替沙星与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可配伍使用,稳定能较好。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颈椎椎弓根螺钉(CPS)固定与椎板成形术联合治疗不稳定脊髓型颈椎病(CSM)的疗效。方法对20例CSM患者应用颈椎CPS固定与椎板成形术联合治疗,并对其治疗效果及治疗前与治疗后的神经功能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治疗后,本组JOA神经功能分值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优6例,良11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为85.00%。结论颈椎CPS固定与椎板成形术联合治疗CSM疗效显著,可以有效加强颈椎功能,调整神经功能状态。

  • 标签: 颈椎椎弓根螺钉固定 椎板成形术 不稳定 脊髓型颈椎病
  • 简介:摘要目的对B超诊断肾肿瘤误诊原因进行分析,降低误诊率,确保患者生命安全。方法选取2009年1月到2014年1月于我院就诊的疑似肾肿瘤患者共40例,所有患者入院之后均接受术前定性B超诊断,并且所有患者要接受手术最终验证。结果40例疑似肾肿瘤患者在接受B超检查之后,结果显示肾肿瘤患者人数有26例,占总人数的65.00%,定性诊断率确诊患者20例,占总人数的50.00%;误诊患者6例,结果显示假阳性,占总人数的15.00%,其他14例患者不能准确定性为肾肿瘤,占35.00%。结论B超是目前临床诊断中应用非常广泛的一种方法,能对部分具有典型性声像图特征的肿瘤进行准确的定性诊断,但是相对复杂的则会出现误诊现象,临床在使用时,一定要对其性质进行准确的分析。

  • 标签: B超 肾肿瘤 误诊
  • 简介:借鉴公共财政学的理论,分析并明确了我国专业站所提供的公共卫生服务和公益性治疗服务属于公共产品或准公共产品,理应属于政府提供的范畴。针对不同性质的服务,政府应采取不同的补偿方式和策略,对专业站所进行分类指导与管理:(1)仅提供公共卫生服务的机构,推荐定为公益一类机构或并入当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以提供公共卫生服务为主、公益性治疗为辅的机构,推荐定为公益一类机构;(3)以提供公益性治疗为主、公共卫生服务为辅的机构,推荐定为公益一类机构,可视具体情况调整为公益二类。专业站所的定位明确有利于管理与运行机制的完善。

  • 标签: 疾病预防控制 专业防治站所 定位 定性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血塞通治疗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3年1月~2014年1月在我院诊治的112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6例患者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56例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血塞通治疗,4周为1疗程,1个疗程后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和心电图的改变。结果观察组抗心绞痛及心电图改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血流变化学指标明显低于治疗前,观察组治疗后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塞通治疗稳定型心绞痛可使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明显改善,因其疗效显著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 标签: 稳定型心绞痛 血塞通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门诊血、尿、便检验不稳定的原因,并进行分析,加强门诊检验的可靠性。方法选取2012年3月至2013年6月期间,我院门诊检验的60例检验的临床资料,针对以上我院门诊的检验结果进行全面细致的总结。结果结果根据检验人员的自身技术水平的不同,所得结果也存在一定程度的不同,除此之外,标本的留取方式以及取标本的仪器不同、标本后处理过程中的试剂不同,留取标本的部位和时间不同也会对结果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结论门诊血、尿、便标本的留取方式和普遍代表性是影响门诊检验不稳定的重要因素,对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存在着很大的影响。

  • 标签: 门诊检验 尿 便检验 不稳定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护理体会。方法选取我科收治的心绞痛患者48例进行分析讨论,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的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情况以及心电图改变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经过有效治疗和护理后患者的恢复接近正常值,与对照组进行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实施有效的治疗及护理干预,能够明显的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并且加快患者治愈速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不稳定型心绞痛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无创机械通气在COPD合并慢性呼吸衰竭患者稳定期的肺康复治疗效果观察。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30例COPD合并慢性呼吸衰竭的患者作为研究组,选择同期收治同症患者30例作为观察组,观察组给予常规呼吸康复治疗,研究组在观察组的基础上,进行无创机械通气治疗,1个月后观察对比两组治疗前、治疗后的肺康复情况。结果研究组血气分析(PaO2、PaCO2、pH)相较与治疗前及观察组均有明显改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肺部功能情况也改善明显,喘息、咳嗽、胸闷、呼吸困难等现象均有好转。结论采用无创机械通气对COPD合并慢性呼吸衰竭患者进行治疗,能更好的辅助患者进行呼吸,改善不良症状,进而保障了肺部得到康复,恢复患者正常生活水平。

  • 标签: 无创通气 COPD 慢性呼吸衰竭 肺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