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目前常见的各种糖化血红蛋白检测方法及其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介绍了离子层析法、电泳法、亲和层析、离子捕获法和免疫凝集法在临床检测糖化血红蛋白中的应用。结果糖化血红蛋白测定方法众多,但离子交换层析法精密度高,重复性好,且操作简单是目前最适合临床开展的检测方法。

  • 标签: 糖化血红蛋白 检测 应用价值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血红蛋白在人体中的作用非常重要,其测定对许多疾病的预防、确诊和治疗都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对血红蛋白快速检测的适用性进行了探讨。

  • 标签: 血红蛋白 检测仪器 适用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胆红素和血红蛋白对不同尿白蛋白检测方法结果的干扰。方法分别以胆红素和血红蛋白作为干扰物,对免疫透射比浊法和免疫胶体金法进行尿白蛋白检测的干扰试验。结果①胆红素对免疫透射比浊法和免疫胶体金法检测尿白蛋白结果均有影响,且均呈正干扰。②血红蛋白对免疫透射比浊法和免疫胶体金法检测尿白蛋白结果主要呈负干扰。结论胆红素和血红蛋白对不同尿白蛋白检测方法的结果均会造成干扰;因此,在对可能含有胆红素和血红蛋白的尿液进行尿白蛋白检测时,必须对这两种干扰因素进行考虑,以此来提高检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 标签: 胆红素 血红蛋白 尿白蛋白 检测方法 干扰试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与尿微量白蛋白检测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确诊为糖尿病肾病患者100例,将其设置为观察组,选取同时期来我院进行体检的健康人群100例,将其设置为对照组。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100例。使用免疫比浊方式对两组患者进行糖化血红蛋白与尿微量白蛋白检测,观察两组患者糖化血红蛋白与尿微量白蛋白含量情况。结果经过检测后发现,观察组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与尿微量白蛋白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和统计学意义。结论上述结论可以看出,糖化血红值白越高尿微量白蛋白数值越高,发生糖尿病肾病情况的几率越大,因此糖化血红蛋白与尿微量白蛋白检测在诊断糖尿病肾病具有风向标的作用,具有极强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糖化血红蛋白 尿微量白蛋白 早期诊断 糖尿病肾病 价值探讨
  • 简介:目的观察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红蛋白水平变化与心功能及肾功能的关系。方法选择2011年2月~2013年6月来我院治疗的CHF患者80例,检测患者血常规、血红蛋白、肾功能等指标,测定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参照贫血诊断标准分为贫血组与非贫血组,另选26名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比较分析不同组心肾功能。结果CHF各组贫血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各组心肾功能指标及血红蛋白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贫血组血肌酐(Scr)、肾小球滤过滤(GFR)水平高于非贫血组,LVEF水平显著低于非贫血组,LVEDd显著高于非贫血组(P〈0.05)。结论CHF患者血红蛋白水平一定程度上可反映心肾功能,血红蛋白水平降低,心肾功能下降,CHF程度增加,贫血及肾功能损伤增加。

  • 标签: 慢性心力衰竭 血红蛋白 肾功能 心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胶乳凝集法测定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及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以便更好地服务于临床,帮助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水平。方法利用胶乳凝集反应法测定糖化血红蛋白,并对精密度,线性范围,准确度进行了分析,并检测100例健康人及80例糖尿病人。结果健康人群HbA1c参考范围为5.0%±1.2%,糖尿病患者HbA1c均值为7.30%±2.3%,线性范围1.8%---17.1%,准确度相对偏差≦±15%,精确度批内CV2.5%---3.98%,批间CV3.77%---4.82%。结论该法特异性好,精密度高,结果准确,收到了临床医生及糖尿病患者的好评。

  • 标签: 糖化血红蛋白(HbA1c) 检测 临床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糖尿病(DM)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与尿微量白蛋白(mAlb)在糖尿病肾病(DN)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012年6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75例DM患者(试验组)与58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采用免疫散射比浊法测定糖化血红蛋白(HbA1c)、尿微量白蛋白(mALB),并按HbA1c水平将DM患者分为低值组(HbA1c6.6~7.0%)、中值组(7.1%~9%)和高值组(HbA1c>9%),与正常对照组(HbA1c4.0-6.5%)一并与尿微量白蛋白(mALB)比较在各组中的关系,记录并作回顾性分析。结果试验组HbA1c及mALB水平均高于对照组,mALB水平及DN发生率对比可见中值组高于低值组,高值组高于中、低值组,且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DM患者HbA1c水平与mALB水平、DN发生率呈正相关关系,二者联合检测对DN诊断具有重要价值。HbA1c和尿mALB可作为早期DN的诊断指标,同时对DM所致肾脏损害的程度和发展以及疗效观察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微量白蛋白 糖化血红蛋白 糖尿病 糖尿病肾病
  • 简介:摘要目的糖化血红蛋白的含量是判断是否患有糖尿病的依据之一,若糖化血红蛋白的含量超过标准范围就极有可能患上糖尿病,此研究将探究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在筛查妊娠糖尿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根据本院以往的妊娠糖尿病患者的病历档案,分析出大致的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在筛查妊娠糖尿病中的应用价值。再将本院中现有的妊娠糖尿病患者进行病情治疗及分析,对其进行糖化血红蛋白检测。结果在对以往妊娠糖尿病患者的病例进行分析时发现,及早确定为妊娠糖尿病的患者均进行了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对现有妊娠糖尿病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可以发现应用糖化血红蛋白检测的患者比为进行检测的患者要确诊的早。结论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在筛查妊娠糖尿病中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它将有效地保证诊断的有效性。

  • 标签: 糖化血红蛋白 妊娠糖尿病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和尿微量白蛋白检测对糖尿病的临床应用意义。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7月~2014年9月收治的糖尿病患者80例,设立为观察组,另随机选取80名健康体检人员设立为对照组,两组人员均进行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和尿微量白蛋白检测,对比两组各指标情况。结果两组人员均通过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和尿微量白蛋白等相关检测,观察组患者HbAlc、FBG以及mALB等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t=25.151,P=0.0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监测糖尿病以及其并发症的检测中,应用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和尿微量白蛋白等生化指标进行综合检测,可及时了解患者糖尿病控制情况,以及监测早期糖尿病肾病等并发症。

  • 标签: 糖化血红蛋白 空腹血糖 尿微量白蛋白 检测 糖尿病
  • 简介:摘要糖尿病主要是因为胰岛功能衰退引起体内碳水化合物代谢紊乱的一种疾病,该病症由遗传和环境两种因素相互作用引起。治疗糖尿病的主要目的就是控制患者血糖在正常或者接近正常水平。糖化血红蛋白与血清蛋白能够反映出血糖的控制水平。研究分析这两者对糖尿病治疗的治疗意义。

  • 标签: 糖尿病 糖化血红蛋白 血清蛋白
  • 简介:目的研究四环素与血红蛋白的作用机制。方法利用荧光法、uV—Vis吸收光谱法和同步荧光法研究作用体系之间的光谱性质变化。结果计算出体系热力学参数△,巩4.57kJ/mol和△,S。125J/(K·m01)、结合距离r为4.82nm。结论体系的作用力主要为疏水作用,四环素可改变血红蛋白的构象。

  • 标签: 四环素 血红蛋白 相互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血红蛋白电泳在地中海贫血筛查中的作用和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到2015年10月间接收的1000例育龄检查者,对其血红蛋白电泳进行系统性分析。结果α地中海贫血表型阳性诊断准确率为83.3%,β地中海贫血表型阳性诊断准确率为90.9%。结论采用血红蛋白电泳进行地中海贫血筛查,能够较准确作出判断,后对高危的地中海类型进行优生优育指导,可以从根本上提高新生人口的素质。

  • 标签: 血红蛋白电泳 在地中海贫血 筛查 作用和价值
  • 简介:中图分类号R7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5)07-0440-01摘要目的研究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在不同性别、不同年龄的糖尿病及糖尿病前期患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研究。收集庄浪县人民医院2013年5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检测HbA1c的健康体检3980例,使用决策树CHAID法进行初步分层,根据初步分层结果将年龄进一步划分为5层,最终分31~40岁、4l~50岁、51~60岁、61~70岁、及>70岁五层(F=434.342,P=0.000)。在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线性回归分别确定各年龄组间差异性及HbA1c值的95%预测区间(PI);以HbA1c值的95%PI上限值为糖尿病风险值(DRVs),分别用HbA1c值的参考区间上限值及DRVs从728例HbA1c值在6.0%~6.5%的人群中筛查DM患者,对比两者的筛查灵敏度验证DRVs对于DM患者筛查价值;再用HbA1c的DRVs对3年前(2011年)的HbA1c值在6.0%~6.5%的人群进行糖尿病筛查并跟踪其复查记录来验证其对于PreD患者的筛查价值。结果(1)决策树根节点按照年龄初步分为9层(F]231.462,P]0.000),计算各层95%置信区间后对上限值相同的进行合理合并。(2)采用线性回归得到的年龄5层式HbA1c值的95%PI如下31~40岁男性4.6%~5.9%,女性4.6%~5.9%;41~50岁男性4.8%~6.0%,女性4.7%~6.0%;51~60岁男性4.9%~6.2%,女性4.8%~6.1%;61~70岁男性5.0%~6.3%,女性4.9%~6.2%;>70岁男性5.1%~6.4%,女性5.0%~6.3%;传统的HbA1c参考区间为4.8%~6.3%。(3)得到的DRVs与传统HbA1c参考区间上限值在HbA1c值6.0%~6.5%人群筛查出糖尿病患者的灵敏度分别为48.1%,34.5%。(4)回顾2011年HbA1c值在6.0%~6.5%而未被诊断为DM的人群采用传统HbA1c参考区间上限值进行糖尿病筛查为阴性结果而采用本文得出的DRVs筛查为阳性结果的有19人,至今真正发展为DM的有6人,占31.6%。结论分层设定不同年龄和不同性别人群之间的HbA1c的DRVs,作为传统参考区间的补充,对于DM患者的诊治及PreD患者的筛查和干预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糖化血红蛋白 糖尿病前期 糖尿病 置信区间 参考值 决策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正常妇女孕早期血红蛋白浓度(Hb)与妊娠期缺铁性贫血(IDA)发生风险间的关系。方法以2010年1月1日~2013年6月30日在我院产科门诊系统规范产检至分娩的正常孕妇1846例为研究对象,检测其孕早期(孕10~14周)、孕中期(孕20~28周)、孕晚期(孕37周~分娩前)3个时段的Hb浓度,将研究对象按孕早期(孕10~14周)Hb浓度分为四组,比较各组不同时段IDA的发生率。结果孕早期Hb浓度在110g/L~122g/L之间的妇女在不同孕期发生IDA的风险均高于孕早期Hb浓度≥123g/L的妇女,其中在孕中期(孕20~28周)IDA发病率为27.41%,在孕晚期(孕37周~分娩前)IDA发病率为42.49%。结论孕早期Hb浓度水平与IDA发生率存在负相关性,尤其在孕晚期更为明显,孕早期Hb浓度在110g/L~122g/L之间的妇女在孕早期预防性补充铁剂,对预防在孕中期和孕晚期发生妊娠期缺铁性贫血有临床意义。

  • 标签: 缺铁性贫血,妊娠 血红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诊断与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72例妊娠期糖尿病孕妇、72例妊娠期非糖尿病孕妇、72例非妊娠期糖尿病健康妇女为研究对象,分别测量空腹血糖值(FPG)、服用75g葡萄糖后血糖值(OGCT)、及糖化血红蛋白(HbAlc)。结果GDM组FPG、HbAlc、OGCT均明显高于非GDM组和非妊娠非DM组(9.27±0.64vs4.61±0.58vs4.52±0.29,9.28±0.17vs5.63±0.13vs5.53±0.15,9.91±0.60vs6.68±0.22vs6.57±0.19)(P<0.05);GDM组FPG、HbAlc、OGCT阳性率均明显高于非GDM组和非妊娠非DM组(36.11%vs6.94%vs5.56%,91.67%vs2.78%vs4.17%,80.56%vs12.50%vs20.83%)(P<0.05),且HbAlc阳性率检出最高;HbAlc诊断敏感性、特异性、可靠性、阳性预测均明显高于FPG、OGCT诊断(38.89%vs93.06%79.17%,94.44%vs98.61%vs88.89%,88.89%vs97.22%vs87.50%,31.94%vs81.94%vs36.11%)(P<0.05或P<0.01)。结论HbAlc测定具有操作简单、检查速度快、不受时间限制的优点,是GDM诊断和治疗的一个重要指标,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妊娠期糖尿病 糖化血红蛋白 空腹血糖 葡萄糖氧化酶法
  • 简介:目的对比分析不同尿标本中的尿蛋白检测结果。方法选取2012年2月-2013年2月牡丹江市某医院收治的120例肾脏疾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时期120例正常人作为对照组,分别对2组患者晨尿、日间尿和24小时尿中尿蛋白含量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晨尿中尿蛋白和24小时尿中尿蛋白含量低于日间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晨尿尿蛋白与24小时尿中尿蛋白的含量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标本晨尿、日间尿和24小时尿中尿蛋白含量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3种尿标本中尿蛋白含量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肾脏疾病患者不同尿标本中尿蛋白的含量均较正常人高,但晨尿和24小时尿中尿蛋白含量低于日间尿。由于日间尿较易留取,故可作为患者临床尿蛋白检测的尿液标本取样。

  • 标签: 尿蛋白检测 尿标本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原发性肝癌患者的甲胎蛋白变化,分析对比其结果的意义,并探讨甲胎蛋白检测对原发性肝癌诊治的作用。方法对本院174例原发性肝癌患者、良性肝病患者和同期健康者进行甲胎蛋白检测,其中原发性肝癌患者共63例、良性肝病患者共59例作为实验组,同期健康者共52例作为对照组,同时对各组进行甲胎蛋白检测结果分析,评价甲胎蛋白检测在诊治原发性肝癌的临床价值。结果在63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中,甲胎蛋白检测浓度是(331.7±80.3)ng/ml,良性肝病患者的甲胎蛋白检测浓度是(36.9±12.7)ng/ml,正常健康者的甲胎蛋白检测浓度是(5.3±2.1)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原发性肝癌诊断中,甲胎蛋白检测结果发挥重要作用,甲胎蛋白检测对原发性肝癌诊治具有更重要的临床价值。

  • 标签: 原发性肝癌 甲胎蛋白 诊断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检测在肺炎患者中诊断的应用。方法将140例肺炎患者根据肺炎类型不同分为细菌组、病毒组、支原体组,同时选取正常人40例,检测分析四组患者C-反应蛋白和白细胞(WBC)水平。结果细菌组C-反应蛋白含量显著高于其他三组(P<0.05),支原体组C-反应蛋白、白细胞含量显著高于支原体和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菌组和支原体组C-反应蛋白阳性率显著高于病毒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反应蛋白可作为肺炎诊断急性期检测指标,对诊断感染性肺炎诊断均有重要的辅助性作用。

  • 标签: C-反应蛋白 肺炎 诊断 细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