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烫伤膏联合红外线治疗治疗老年褥疮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以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接受治疗的80例老板年褥疮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利用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患者例数为40例。其中对照组选择传统的急诊褥疮护理,观察组选择使用烫伤膏联合红外线治疗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率及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率要高于对照组患者,且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更高,数据对比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烫伤膏 红外线治疗仪 老年褥疮 临床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红外线治疗+人性化护理对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22年3月-12月期间(采用常规护理)收治的56例DPN患者作为对照组,另选2023年1月-2023年10月期间(采用人性化护理+红外线治疗)收治的56例DPN患者作为观察组,112例患者均属于2型糖尿病,药物治疗方案相同,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①观察组空腹血糖(7.12±2.41)mmol/L、餐后2h血糖(9.11±3.58)mmol/L,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1;②观察组临床症状评分(5.54±2.95)分明显低于对照组(7.66±2.87)分,P<0.001;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红外线穴位照射治疗与人性化护理相结合,可以显著提高DPN患者的护理效果,对改善患者血糖及临床症状均有积极影响。

  • 标签: 红外线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人性化护理 DPN 血糖
  • 简介:中图分类号R47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5)07-0383-01摘要目的探索红外线治疗配中药塌渍敷贴治疗乳腺增生病的护理体会。方法对120例乳腺增生病的患者做好饮食护理治疗过程的护理及健康指导。

  • 标签: 红外线治疗仪 中药塌渍敷贴 乳腺增生病
  • 简介:摘要血液透析是肾功能衰竭患者主要的肾脏替代治疗方法之一,良好的血管通路是保证血液透析顺利进行的前提1.动静脉内瘘的使用寿命及质量直接关系到透析患者的生活质量及生存时间,如何保护好透析患者的内瘘血管是血液透析护士的一项重要工作.非热康谱是台湾某公司生产的一种修护内瘘的远红外线治疗,其通过辐射方式传递热,热量能达到深层组织,温度稳定持久,是内瘘修护的最佳装置.台湾各大医院及90%以上血液净化中心采用,已造福台湾5万多名透析患者,解决了透析医疗长期以来的难题,在英国、美国、韩国、法国、瑞典、立陶宛、土耳其等国洗肾室投入使用,并获得高度评价2.我院从2014年3月引进非热康谱治疗,对患者动静脉内瘘进行护理,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 标签: 透析患者 非热康普红外线治疗仪 内瘘
  • 简介:摘要:红外线治疗在医疗领域的应用日益普及,然而,其高温作用可能导致患者烫伤的风险成为了治疗过程中的一大隐患。为解决这一问题,本研究设计了一种防烫伤辅助支具,通过优化材质、结构和散热性能,有效降低了患者烫伤的风险。支具的设计和应用方法经过严格验证,能够在治疗过程中有效防止烫伤的发生,提高了治疗效果和患者安全性。这项研究的成果对于红外线治疗的临床应用具有重要意义,为患者提供了更加安全和有效的治疗选择。

  • 标签: 红外线治疗仪 防烫伤辅助支具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远红外线治疗在动静脉内瘘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2022年11月—2023年8月收治的20例行自体动静脉内瘘成形术的慢性肾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历史对照法分为两组,即对照组(n=10)与观察组(n=10)。对照组患者围手术期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前者基础上予以远红外线治疗干预,对比不同护理干预效果。结果:经不同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内瘘成熟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远红外线治疗干预动静脉内瘘围手术期护理,能促进动静脉内瘘成熟,缩短内瘘管首次使用时间,值得应用

  • 标签: 动静脉内瘘术 围手术期 远红外线治疗仪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红外线治疗照射联合中医护理干预对产妇产后会阴疼痛及水肿的影响。  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5月本院产二科收治的8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予常规产后护理干预,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红外线治疗照射联合中医护理干预,评价并比较两组产后会阴疼痛及水肿情况。  结果:观察组产后24h的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产后24h的会阴水肿程度显著轻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    结论:红外线治疗照射联合中医护理干预可有效减轻产妇产后会阴疼痛感及会阴水肿程度。

  • 标签: 红外线治疗仪 中医护理 会阴疼痛 会阴水肿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对痔疮手术患者在其术后护理工作中应用常规护理联合红外线治疗照射时对其术后肛门疼痛和肿胀及创面愈合的应用效果及价值。方法:本次研究的病例数为30例,他们均来自于2022年4月至2023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护理的痔疮患者,根据奇偶数随机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并对两组患者的术后指标、疼痛评分及肿胀评分进行评价分析。结果:经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包括首次排便时间、下床行走时间及创面愈合时间均更短,术后疼痛评分和肿胀评分更低。组间数值P<0.05,说明存在对比意义。结论:对痔疮手术患者在其术后护理工作中应用常规护理联合红外线治疗照射时其临床护理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术后疼痛和术后肿胀,加速患者创面愈合时间,加快患者康复进程,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建议。

  • 标签: 常规护理 红外线治疗仪照射 痔疮 术后疼痛 肿胀程度 创面愈合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评价常规护理联合红外线治疗照射对痔疮手术患者术后肛门疼痛、肿胀、创面愈合的影响。方法:择选2022年8月至2023年8月到我院接受治疗的痔疮患者为研究对象,人数共计112例,遵循“平行序贯”分组原则对其进行小组划分,参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服务,人数划入n=56);研究组(给予常规护理+红外线治疗照射护理服务,人数划入n=56);随之进行数据收集,效果比对。结果:统计学评估后得出,研究组干预策略更具实施性,患者在术后相关指标、肛门疼痛程度、肿胀情况方面体现,均显优参照组(P<0.05)。结论:对于痔疮术后患者而言,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融入红外线治疗照射项目,可有效减轻患者肛门疼痛症状、肿胀程度,使术后排便时间、肛门愈合时间有切实缩短,值得肯定与赞赏。

  • 标签: 常规护理 联合 红外线治疗仪照射 痔疮手术患者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氟哌酸粉加红外线烤灯治疗褥疮的临床效果护理。方法对42例褥疮患者采用以氟哌酸粉局部外敷加红外线烤灯局部照射为主的综合治疗方法。结果42例褥疮患者经该方法治疗后,5-7天内创面完全愈合33例,明显好转7例。2例患者因病情严重,不能忍受体位的改变而放弃治疗。结论用氟哌酸粉加红外线烤灯用于治疗褥疮疗效显著。

  • 标签: 氟哌酸粉 红外线烤灯 褥疮 临床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高效辐射烧伤治疗对于烧伤患者体温的影响以及临床护理要点。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64例烧伤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高效辐射烧伤治疗进行治疗,比较分析两组的体温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的发热率为46.9%,显著低于对照组的78.1%;观察组的发热程度显著轻于对照组;观察组的发热持续时间平均为(2.33±0.57)d,较对照组的(3.02±0.57)d显著缩短(P<0.05)。结论对烧伤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高效辐射烧伤治疗进行辅助治疗,可有效降低发热率及发热程度,并缩短发热持续时间,有利于促进患者的康复,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烧伤 体温 高效辐射烧伤治疗仪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木瓜膏联系红外线烤灯治疗新生儿红臀的效果护理措施。方法:研究对象共计新生儿红臀80例,研究年限在2020年4月至2021年4月,全部患者被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分别接受木瓜膏联合红外线烤灯治疗和鞣酸联合红外线烤灯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进行观察比较。结果:相较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疼痛评分指标均明显更好。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

  • 标签: 木瓜膏 红外线烤灯 新生儿红臀 效果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红外线照射联合中药穴位贴敷在骨外科术后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16年2月—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120例骨外科手术治疗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6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饮食、心理、排便训练等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中药穴位贴敷联合红外线照射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自主排便功能恢复情况,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与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估患者干预前后心理状态,于术后不同时间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患者的疼痛情况进行评定,记录患者住院时间及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情况。结果术后观察组自主排便恢复情况(88.3%)高于对照组(73.3%)(χ2=4.357,P<0.05),观察组自主排便恢复时间低于对照组(t=5.422,P<0.05);术后5、30d两组患者HAMD和HAMA评分均性降低(P<0.05),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5、10、20d观察组患者疼痛评分比对照组降低(P<0.05);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下肢深静脉栓发生率1.7%低于对照组6.7%,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红外线照射联合中药穴位贴敷可改善骨外科手术术后患者自主排便功能,降低患者心理压力,促进手术后恢复。

  • 标签: 红外线照射 中药穴位贴敷 便秘 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红外线照射联合硫酸镁在产后痔疮患者中的护理效果。方法应用随机分组方法将2016年9月至2017年9月我院收治的产后痔疮患者100例平均分为两组,每组50例,给予对照组马应龙痔疮膏治疗,给予观察组红外线照射联合硫酸镁治疗,对比研究两组患者的产后2h与产后3d痔疮水肿评分和疼痛评分、产褥期手术治疗率与母乳喂养率。结果产后2h两组患者的痔疮水肿评分与疼痛评分无显著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3d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产褥期手术治疗率、痔疮水肿评分与疼痛评分显著较低,母乳喂养率显著较高,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产后痔疮患者给予红外线照射联合硫酸镁治疗护理,不仅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痔疮水肿与疼痛症状,而且还能降低手术治疗率,提高患者的母乳喂养率,临床上推广应用很有价值。

  • 标签: 红外线照射 硫酸镁 产后痔疮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PICC为患者提供了一条有效的中期或长期的静脉输液及化学药物治疗的静脉通道,从而减少了药物对外周静脉的刺激以及药物外渗引起的静脉炎及组织坏死。近年来该项技术在内科肿瘤病,血液病患者身上得到了广泛应用,但临床观察发现,部分置管患者由于免疫力低下、汗液刺激、药物毒性反应及置管外皮肤细菌侵入等原因,可出现脓性分泌物、静脉炎、败血症等,不仅给患者带来不适和痛苦,增加经济负担、甚至还会危及患者的生命。2007年5月至2009年6月我科对30例PICC穿刺点感染患者分别采用庆大霉素联合红外线外烤及碘酊和酒精常规消毒治疗效果良好,现介绍如下

  • 标签:
  • 简介:摘要传统的诊断学检查项目对于已经表现出症状,发生病理性改变的疾病诊断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对于疾病在亚健康人群中由未病逐渐演变成病症的过程缺乏一个量变到质变的监测。红外热像检查,正好记录了人体表面温度信息发生量变的过程,由表及里进行诊断,这又恰恰符合中医望诊思想,然而中医的望诊缺乏定量的指标,因此将红外热像信息的量化指标与中医的思想结合起来进行研究将成为治疗未病一个新的发展方向。

  • 标签: 中医 红外线 治未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尿激酶联合非热康谱远红外线治疗在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溶栓治疗疗效,并研究临床的护理方法。方法采用注射尿激酶的方法对血液透析后的患者进行动静脉内瘘血栓的溶栓治疗。对治疗前后各项指标进行检测,并观察有无不良反应与并发症。结果18例患者进行18次溶栓治疗,成功11例次(61%),瘘管在进行尿激酶的注射中联合使用非热康谱远红外线治疗血栓消失并通畅。结论通过尿激酶注射同时联合使用非热康谱远红外线治疗对透析通路的血栓进行溶解治疗,安全性高、身体损害小、操作简单、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发生率低,具有极高的临床推广及应用价值。

  • 标签: 尿激酶 非热康谱远红外线治疗仪 动静脉内瘘 溶栓 血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