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对他巴唑所致粒细胞缺乏症(简称粒缺)的疗效。方法对我院十余年来收治的46例因服他巴唑而致粒缺患者,采用常规升白细胞治疗(对照组)和G-CSF治疗(治疗组),观察两组疗效。结果白细胞恢复情况口服升白细胞药物者(对照组),白细胞开始上升时间为4~9d,平均(6.13±1.46)d,白细胞上升至正常时间为11~20d,平均(14.23±2.17)d,而用rhG-CSF/rhGM-CSF-者(治疗组),白细胞开始上升的时间为1~5d,平均(2.46±1.13)d,白细胞上升至正常的时间为3~7d,平均(5.14±1.36)d,两组间两者比较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均<0.001),治疗组白细胞恢复明显较对照组迅速。结论与口服升白细胞药物相比较,应用rhG-CSF/rhGM-CSF是治疗他巴唑致粒细胞缺乏症的一种迅速而有效的方法,主张尽早使用,以利积极控制感染,减低其病死率。

  • 标签: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抗甲状腺药 粒细胞缺乏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重组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惠尔血)不同给药方法对化疗后IV度白细胞减少症的疗效差异.方法将68例化疗后IV度骨髓抑制的病人随机分为A组惠尔血300ug,皮下,qd和B组惠尔血150ug,皮下,bid,观察2组患者白细胞恢复正常时间、粒细胞缺乏性发热发生率及持续时间及毒副反应。结果A组和B组患者白细胞恢复正常时间分别为(5.85±1.32)vs(4.82±1.11)(P<0.05),粒细胞缺乏性发热发生率分别为35.5%vs29.4%,持续时间天数分别为(3.53±0.87)vs(2.25±.69)(P<0.05),毒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91.1%(vs97%(P>0.05)。结论对化疗后IV度骨髓抑制分次给予重组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优于一次给药,可以缩短白细胞下降时间及减少G-CSF总用量。

  • 标签: 骨髓抑制 化疗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
  • 简介:1.病历摘要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粒细胞集落因子治疗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效果。方法:本次研究的起始时间为2022年1月份,截止时间为2023年1月份,患者数量为50例,分成参照组和研究组,每组25例患者,参照组患者提供雄激素结合常规治疗;研究组为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G-CSF治疗,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前后外周血指标,以及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Hb、PLT指标差异不大,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指标更佳,P<0.05,研究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明显得到改善,p<0.05。结论:对于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患者,提供常规治疗的同时,联合粒细胞集落因子治疗,可以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外周血指标,值得推广。

  • 标签: 粒细胞集落因子 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在我们临床工作中,深度烧伤、周围血管病变、周围神经性疾病及慢性感染疾病导致四肢或躯干创面经久不愈是临床工作的一个难题,病人往往长期得不到有效的治疗,往往得通过植皮或皮瓣手术治疗来解决。而患者大都不希望手术,所以创面需要长时间的换药,但常常效果不佳。通过应用外用重组粒细胞-巨噬细胞刺激因子凝胶(金扶宁),我们在治疗方法上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创面修复取得了令人欣喜的效果。

  • 标签: 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刺激因子 凝胶 顽固性创面
  • 简介:【摘要】目的:此文分析护理干预对重组粒细胞刺激因子应用于肿瘤规范化化疗患者骨髓抑制的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进行化疗后骨髓抑制的86例肿瘤患者,对比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及治疗满意度。结果:实验组心理状态和治疗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说明存在对比意义。结论:对肿瘤规范化化疗患者骨髓抑制采用重组粒细胞刺激因子应治疗+综合护理模式,治疗效果理想,且有效改善其不良情绪,临床推广优势显著。

  • 标签: 肿瘤 化疗 骨髓抑制 综合护理 干预效果
  • 简介:摘要观察重组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治疗鼻咽癌放射性口腔炎效果。方法将76例经病理确诊为鼻咽癌,在放疗过程中出现放射性口腔粘膜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按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重组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喷雾加常规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放疗中口腔黏膜炎发生程度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疼痛缓解有效率90%,而对照组为33%,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生活质量明显改善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重组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治疗急性放射性口腔炎作用明显,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以利放疗计划顺利实施。

  • 标签: 重组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鼻咽癌 放射性黏膜炎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重组人酸性成纤维细胞的生长因子是成纤维细胞因子系中最为突出的因子之一。该类生长因子在病理生理学上是功能强大的细胞生长因子。对细胞类型为中胚层和外胚层来源的细胞具有促进其增长和分化的作用。其中对于创面烧伤的治疗这几年来就有很多报道是使用重组人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作为主要的治疗手段。该种治疗方式已经逐渐发展成熟。临床研究的数据表明重组人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在烧伤领域的良好效果已经非常的明显。目前的研究资料说明,该类生长因子能促进人体创伤表面的细胞DNA的合成、细胞的有丝分裂、细胞的增长分化等特性。在临床研究上还有使患者体内血管舒张、神经调节、神经保护等生物特异性。

  • 标签: 重组人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作用功能机制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中性粒细胞趋化因子NAcPGP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哮喘中的表达及鉴别意义。方法分别选取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30例,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30例,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运用三重四极杆液质联用仪技术检测两组患者痰液中的NAcPGP表达水平,进而分析其差异性。结果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组的NAcPGP表达水平(80.9±53.2)pg/mL明显高于哮喘急性发作期组的NAcPGP表达水平为(35.8±19.1)pg/mL,对比两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NAcPGP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NAcPGP可能是鉴别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与哮喘急性发作期的生物标志物。

  • 标签: 中性粒细胞趋化因子 NAcPGP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哮喘
  • 简介:1病例摘要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聚乙二醇滴眼液联合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治疗干眼症。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收治的98例干眼症患者作为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9例,观察组行聚乙二醇滴眼液联合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治疗,对照组行聚乙二醇滴眼液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角膜荧光素染色情况、临床症状明显改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接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聚乙二醇滴眼液联合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治疗干眼症效果良好,提高了治疗有效率,同时没有增加不良发应,后续工作中可给予推广。

  • 标签: 聚乙二醇滴眼液 细胞生长因子 干眼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对中性粒细胞减少性肠炎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临床诊断为粒细胞减少合并肠炎患者的超声及临床相关资料。结果粒细胞减少性肠炎声像图特征为回盲部肠管管壁增厚性改变,增厚以粘膜层及粘膜下层为主。结论当粒细胞减少患者出现回盲部肠管管壁增厚时,要考虑到粒细胞减少性肠炎的可能,不要误诊为急性阑尾炎。

  • 标签: 粒细胞减少性肠炎 超声诊断 阑尾炎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