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应用磁共振成像技术,对胎盘植入的定位及定性诊断,探讨最佳的MR应用序列。方法使用SiemensSymphony超导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磁共振多序列检查诊断胆总管小结石的临床价值。方法在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胆总管小结石患者中抽取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100例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对照组50例,实验组50例,对照组的患者使用多层螺旋CT进行检查,实验组的患者使用磁共振多序列进行检查。对比两组患者的检测准确情况。结果磁共振多序列的检出率明显优于多层螺旋CT,两种检测方式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磁共振多序列诊断胆总管小结石的准确率高,可以作为临床外科选择手术方式的可靠依据,值得在临床诊断中推广使用。

  • 标签: 磁共振多序列 胆总管小结石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车前子是中药材中的常用药,但在自然界中存在大车前、长叶车前等混伪品,影响了车前子的用药安全性。本文就以ITS2与psdA-trnH序列对细小种子类药材车前子的鉴定能力进行相应的探索研究,并将两者的鉴定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以期为更好的对车前子的品质及混伪品进行鉴定提供相应的理论支持。

  • 标签: 车前子 鉴定 ITS2 psdA-trnH DNA条形码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上颌骨缺损患者的临床治疗试验疗效数据进行分析,探究早期修复序列治疗是否对上颌骨缺损患者的口腔功能以及相关生活质量造成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7月~2015年1月间,在我院牙科确诊为上颌骨缺损的患者40例,随机将40例的上颌骨缺损患者分成两组,每组各20人。对一组上颌骨缺损患者进行常规模式下的治疗,称之为对照组。另一组上颌骨缺损患者则通过早期修复序列治疗进行对比,称之为治疗组。结果对临床治疗中上颌骨缺损患者的疗效情况予以0~100分制的分数进行评定。可以发现,早期修复序列治疗对上颌骨缺损患者的面容恢复质量、语言质量以及进餐质量的三项数据的恢复评分上,明显高于常规治疗模式下的上颌骨缺损患者,并具有统计学的意义(即P<0.05)。结论早期修复序列治疗,在治疗上颌骨缺损患者的口腔功能上比之常规治疗模式有着更显著的疗效,并且能够有效提高上颌缺损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因此能够在上颌骨缺损的临床治疗中进行广泛的推广使用。

  • 标签: 早期修复序列 上颌骨缺损 口腔功能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巨细胞病毒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儿脑脊液(CSF)中VP1序列分子分型研究的临床价值。方法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胶州市人民医院和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采用通用引物和VP1段分子分型引物分别对63例无菌性脑膜炎和脑炎患儿急性期和恢复期的CSF标本进行扩增,对VP1分型引物扩增阳性片段进行克隆、测序及分型研究。结果采用通用引物经2次PeR检测急性期患儿的CSF标本共47例(47/63,74.6%)阳性,恢复期仅3例(3/57,5.3%)阳性。采用分型引物经2次PCR检测通用引物扩增阳性的47例急性期的CSF标本共3l例(62.0%)阳性,其中4例脑炎和20例脑膜炎进行了序列测定。测序结果通过BLAST软件进行同源性对比分析,发现同一型别内序列同源性在97%-99%,不同型别之间同源性只有74%~76%,所有CSF进行病毒分离,11例(11/63,17.5%)阳性,阳性率明显低于VPl段分子分型的检测结果,除l例CSF标本病毒分离为ECHO7的患儿,通用引物扩增阳性而VPl分型引物扩增失败外,其余血清型别与VPI段分子分型研究结果完全一致。结论巨细胞病毒是儿童无菌性脑膜炎和脑炎最重要的病原体;采用通用引物所建的RTPCR是快速检测巨细胞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有效方法;分型引物扩增VPl部分序列并测序,与GENBANK中的巨细胞病毒标准毒株进行对比,根据基因序列的同源性进行巨细胞病毒分型,为巨细胞病毒的分型及巨细胞病毒中枢神经系统感染、临床诊断研究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思路。

  • 标签: VPl RT.PCR 巨细胞病毒 分型
  • 简介:摘要目的对影响血气分析结果的因素进行分析。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入住ICU560例患者血气分析检验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血气分析的结果受患者状态、标本的采集以及治疗、存放等各种因素的影响。结论树立起质控意识,严格把关,做好标本采集各个环节的质量保证,才能为临床提供安全可靠的检验结果。

  • 标签: 血气分析 影响因素
  • 简介:中图分类号R155.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5)07-0473-01摘要目的探讨护理不良事件以及法律风险。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3月至2015年3月发生的600例各科室出现的护理不良事件病例,根据护理不良事件的级别、类型、系统和法律风险之间的联系对护理不良事件进行分析并研究其法律风险。结果研究后发现,最易出现护理不良事件的为肿瘤科,最易出现不良事件的为错误用药;法律风险为Ⅱ级。结论为将护理中不良事件以及法律风险有效降低,医院相关部门要定期引进相应管理系统对护理人员进行培训,将护理流程有效完善。

  • 标签: 护理 不良事件分析 法律风险
  • 简介:中图分类号R4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5)07-0453-02摘要目的提高医学检验分析的质量,减少影响医学检验结果的分析前因素。方法通过对医学检验分析前的质量保证进行研究,探讨在医学实践过程中影响检验分析前质量的因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结果通过分析得出,分析前的质量控制影响了检测结果,并且在多年的一些检验经验来看,一些检验结果都与分析前的质量控制有着重要联系。结论进行质量控制就必须注意分析前质量的影响因素,这也是我们日常工作中没有重视的环节,因此,要想提高检验质量就必须高度重视分析前阶段的工作。

  • 标签: 质量 因素分析 医学检验 临床医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门诊输液反应的分析、应急程序及预防。方法回顾性分析我中心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门诊输液患者的一般资料,掌握并分析其输液反应情况。结果本组输液反应主要包括发热(65%)、急性肺水肿(15%)及过敏性休克(20%);全部患者经应急处理和治疗后,均迅速缓解不良反应,整个过程中未发生严重后果。结论严格把控药品质量关,规范进行输液操作,遵循无菌原则并掌握药物之间的配伍禁忌,合理控制输液时间及速度,可有效避免输液反应的发生。

  • 标签: 输液反应 应急程序 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对呼吸感染科护理工作中所存在的护理风险进行分析,并探讨相应的管理干预对策。方法结合我院呼吸感染科护理实践,分别分析护理服务对象和护理工作者自身的护理风险因素,并归纳总结相应的管理对策。结论当前存在于呼吸感染科护理工作实践中的护理风险因素主要分为服务对象护理风险和护理工作者自身护理风险两大类,可通过多种针对性管理对策对呼吸感染科护理风险进行综合管理,规避风险因素,降低护患双方在护理过程中的安全风险,保障呼吸感染科住院病例的就诊安全和护理服务人员的职业安全。

  • 标签: 呼吸感染科 护理 风险 管理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尿液分析仪白细胞干化学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用MA-4280KB型尿液分析仪对800例尿液标本进行白细胞分析。结果镜检白细胞阴性的674例标本中尿液白细胞干化学分析假阳性91例,假阳性率13.5%,而镜检阳性的126例标本中,白细胞干化学分析阳性只有99例,漏检27例,漏检率21.4%。结论为了避免尿液分析仪白细胞干化学分析的假阳性及假阴性,在工作中应将干化学分析和尿沉渣镜检结果相结合,对尿液分析仪测定白细胞阳性和阴性的标本都应做尿沉渣白细胞镜检,以免漏诊及误检。

  • 标签: 尿液分析仪 白细胞 分析 探讨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尿液检验质量影响因素及制定相关控制措施。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4月至2015年6月收集的尿液样本1825份,采取回顾分析法,对尿液检验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且制定有效控制措施。结果全部尿液样本中,检出质量缺陷标本432份,占23.67%;标本受污染104份,占24.07%;采集标本不当89份,占20.6%;标记不清78份,占18.05%;容器不合格56份,占12.96%;样本量不足43份,占9.95%;送检延时32份,占7.4%;其他30份,占6.94%。其中标本受污染、采集不当、标记不清排位靠前,显著大于其他因素,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尿液检验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且制定相关防控措施,各部门相互合作,能有效提升检测质量,减少不良事件发生率,值得各大医院推广。

  • 标签: 尿液检验 影响因素 防控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重症肝炎患者发生院内感染的原因及护理预防对策。方法选取2012年5月至2014年11月期间于我院住院治疗的86例重症肝炎院内感染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观察重型肝炎院内感染患者的类型、感染原因,提出具体的护理预防路径。结果本研究所纳入86例重症肝炎感染患者中,上呼吸道感染9例、下呼吸道感染23例、腹腔感染34例,泌尿感染17例,胆道感染3例。患者感染原因同医患防控意识、患者机体情况、心理情况、侵袭性诊疗活动等因素存在密切关联。结论重症肝炎患者院内感染的原因相对多元,现实中必须严格遵循消毒隔离机制,通过积极的护理干预,加大患者治疗配合度,才能有效避免患者院内感染率,提升临床护理质量。

  • 标签: 重症肝炎 院内感染 护理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肝素锂抗凝血浆用于生化检验分析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于清晨空腹时分别抽取6ml静脉血液样品。用患者的血清和血浆进行对比试验,100份血清样品注入普通试管中,100份血浆样品注入肝素锂抗凝试管中,对两组血液样品进行生化检验,随后结果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两组样品共20项生化检验中12项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其余8项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肝素锂抗凝血浆用于生化检验分析时虽然部分项目具有明显的差异,但大部分可行,整体过程简单,快捷,因此在排除具有差异的8个项目或者建立血浆参考范围的前提下,肝素锂抗凝血浆可以替代血清进行生化检验。

  • 标签: 生化检验 肝素锂抗凝血浆 临床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对老年呼吸内科感染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并对内科感染的临床治疗以及护理措施进行探讨。方法本文针对某医院2011-2014年间88例老年呼吸内科感染病患的临床资料,利用排除法选择了比较典型的病例进行统计分析,利用t值检验法,对内科感染因素比例的显著性差异进行对比,还对临床治疗方法进行了分析。结果这88例患者中,呼吸系统感染因素为60例,消耗系统感染为9例,泌尿系统感染为7例,其他类感染为11例,分别占总因素的68.2%、10.2%、7.95%以及1.25%,通过统计学分析发现,P<0.05,说明这三种影响因素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老年呼吸内科感染主要是由于呼吸系统感染引起的,针对这一感染疾病的临床治疗方法主要是合理用药、加强护理,及时治疗。

  • 标签: 老年呼吸内科感染 因素 临床治疗 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分析临床医学检验分析前发生误差的原因的方式是样本法,通过样本采集前、中、后三个时间段开展分析。掌握临床医学检验分析前导致误差发生的因素,以及采取怎样的措施防止误差出现。由于临床医学检验分析前发生的误差对分析的结果会造成重大误差,因此要非常重视。

  • 标签: 临床医学检验分析 误差原因 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小儿颅脑术后颅内感染的相关因素与护理措施。方法将100例实行颅脑手术的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治疗与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实施加强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儿术后发生颅内感染的原因,并对比两组患儿护理后的颅内感染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儿术后均发生由开放性伤口、脑脊液漏、脑外引流、伴发高血糖、中枢神经系统外合并等因素引发的感染现象,护理后,观察组患儿的各项颅脑感染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颅脑术后颅内感染主要由开放性伤口、脑脊液漏、脑外引流、伴发高血糖等因素引发,对患儿实施加强护理干预,可有效减少各种颅内感染的发生,加快患儿病情恢复。

  • 标签: 小儿颅脑术 颅内感染 相关因素 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细胞DNA倍体分析技术与宫颈活检的联合应用在宫颈癌前病变诊断中的效果。方法以我院2013年12月~2014年12月收治的5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宫颈活检分析技术进行检测,观察组患者采用细胞DNA倍体分析技术与宫颈活检的联合技术进行检测,对比分析两种检测方式的诊断准确性。结果在阳性检测率方面观察组为12.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以CINI作为宫颈癌前的病变标准,观察组患者筛查为阳性的病例癌前病变符合率为8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2%,且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宫颈癌前病变诊断中,细胞DNA倍体分析技术与宫颈活检的联合应用的诊断效果明显优于单纯使用宫颈活检分析技术,值得在临床应用和推广。

  • 标签: 细胞DNA倍体分析技术 宫颈活检 宫颈癌前病变 联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