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0
182 个结果
  • 简介:目的应用同位标记相对和绝对定量(isobarictagsforrelativeandabsolutequantitation,iTRAQ)技术筛选麻痹性贝类毒素(paralyticshellfishpoisoning,PSP)中石房蛤毒素(saxitoxins,STX)的差异表达蛋白。方法以小鼠神经母细胞瘤N2a为受试对象,使用浓度分别为10-8mol/L和10-9mol/L的STX标准品和阳性对照NSP(10-10mol/L)进行染毒。提取细胞蛋白、定量和酶解。iTRAQ标记后(其中114标记空白组、115标记浓度组1(STX10-8mol/L)、116标记浓度组2(STX10-9mol/L)、117标记阳性对照组(NSP10-10mol/L)),进行LC-MS/MS分析。使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差异蛋白进行分析。结果与空白组相比,共筛选出184个差异表达蛋白。与PSP相关的蛋白共有22个。筛选出的差异表达蛋白参与10种生物学过程、4种分子类型。结论通过iTRAQ技术分析得到STX的差异表达蛋白,发现ABCB6、TLR8、TES、TIAM2可能是与STX毒素相关的蛋白分子。

  • 标签: 麻痹性贝类毒素 石房蛤毒素 同位素标记相对和绝对定量 LC-MS/MS 生物信息学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二氢槲皮对垂体后叶致大鼠心肌缺血的保护作用,探讨其对缺血性心脏病的防治作用及机制。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对照组、阳性对照组(马来酸依那普利15mg·kg-1)、二氢槲皮高、中、低剂量组(8.0,4.0,2.0mg·kg-1)。尾静脉注射0.6U·kg-1垂体后叶(Pit)造成心肌缺血性损伤模型后观察心电图(ECG)的变化,检测血清和心肌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和血清中肌酸激酶(CK)和乳酸脱氢酶(LDH)含量变化。结果二氢槲皮能改善大鼠ECG的S-T段位移,显著降低心肌缺血大鼠血清中CK,LDH的含量,升高心肌组织匀浆中SOD活力,降低心肌组织匀浆中脂质过氧化终产物MDA的含量。结论二氢槲皮能有效抑制Pit所致心肌组织缺血,保护心肌细胞免受损伤,从而起到治疗缺血性心脏病的作用。

  • 标签:
  • 简介:目的通过检测急性脑梗死患者行远隔缺血预处理(RIPC)前后血浆内皮-1(ET-1)、血管紧张Ⅱ(Ang-Ⅱ)和一氧化氮(NO)水平的变化,探讨远隔缺血预处理的潜在作用机制。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在本院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8)和实验组(10例,削除不合格者n=8),对照组给予40mmHg无效加压,实验组给予200mmHg有效加压,两组患者均按双上肢1次/d进行缺血预适应治疗。分别在脑梗死后1w且RIPC治疗前、RIPC治疗后1个月采集两组患者外周静脉血,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患者血浆ET-1、Ang-Ⅱ和NO水平。结果两组均有8例纳入后续研究,两组纳入研究患者基线资料及神经系统功能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实验组治疗后ET-1水平为(64.64±7.00)pg/ml,较治疗前(91.64±10.43)pg/ml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Ang-Ⅱ水平为(86.51±10.22)pg/ml,较治疗前(97.35±9.27)pg/ml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治疗后Ang-Ⅱ水平为(54.40±8.74)pg/ml,较治疗前(95.14±54.40)pg/ml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治疗后Ang-Ⅱ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治疗后NO水平为(34.47±4.32)μmol/L,较治疗前(26.52±5.99)μmol/L明显上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远隔缺血预处理能够改善脑梗死患者血浆ET-1、Ang-Ⅱ和NO水平的失衡状态。

  • 标签: 缺血预适应 脑梗死 内皮素-1 血管紧张素Ⅱ 一氧化氮
  • 简介:摘要目的将DPP4抑制剂应用于2型糖尿病患者的治疗中,分析对其血糖指标、血脂指标、胰岛、瘦、SAA以及白细胞介的影响作用。方法本文参与研究的资料是2015年4月至2017年7月本院纳入治疗的100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组方法为随机法,每组50例入组,常规治疗用于2组,安慰剂用于参照组,DPP4抑制剂沙格列汀用于实验组,统计2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参照组患者的空腹血糖水平、甘油三酯水平、总胆固醇水平、胰岛水平比较于实验组2型数据,P<0.05,证明数据检验的统计学意义,参照组患者的瘦水平、SAA水平、白细胞介-2水平、白细胞介-6水平比较于实验组2型数据,P<0.05,证明数据检验的统计学意义。结论对2型糖尿病患者采取DPP4抑制剂治疗可以改善其血糖指标、血脂指标、瘦,明显降低患者的胰岛抵抗情况,并对相关炎症反应进行抑制。

  • 标签: DPP4抑制剂 2型糖尿病 胰岛素 瘦素 SAA 白细胞介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应用卡前列氨丁三醇联合缩宫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在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594例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97例。对照组采取缩宫治疗,观察组在缩宫治疗基础上,联合卡前列氨丁三醇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止血起效时间、产后30分钟宫缩强度和出血量。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97%,与对照组总有效率72.73%比较,显著升高(P<0.05)。观察组止血起效时间和产后30min出血量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产后30min宫缩强度显著强于对照组(P<0.05)。结论卡前列氨丁三醇联合缩宫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效果显著。

  • 标签: 宫缩乏力 产后出血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 缩宫素
  • 简介:摘要我国是抗生使用量的大国,也是抗生耐药的重灾区,正确认知,适当准确使用,已经上升为国家要务。

  • 标签: 抗生素 耐药性 正确认知 自我管控
  • 简介:摘要抗生通过干扰细菌等病原微生物的代谢过程,影响其结构和功能,对其产生抑制或灭杀作用,从而有效控制感染性疾病。滥用抗生会使病原菌产生耐药性,导致抗生的治疗效果减弱,甚至失效,所以要合理使用抗生,避免耐药性细菌的出现。

  • 标签: 抗生素 合理使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我院1110例抗生的应用情况,为临床用药做出知道。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随机抽样选调出该院2015年期间的1000例门诊患者和1110张门诊患者处方。对患者的抗生应用情况进行分析,总结我院抗生应用现状。结果内科的抗生单用率(71.06%)高于总体应用率(51.62%),P<0.05;儿科的抗生单用率(20.91%)低于总体应用率(51.62%),P<0.05;儿科的的抗生二联应用率(63.64%)高于总体二联应用率(32.07%),P<0.05;内科的抗生二联应用率(13.19%)低于总体二联应用率(32.07%),P<0.05。在抗生三联用药方面,各科之间无差异,P>0.05。结论我院抗生的整体应用情况较为规范,但仍需对抗生的应用率加以规范,科学联用抗生

  • 标签: 抗生素 应用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呼吸内科患者抗生治疗的效果观察。方法本次研究所有的参组人员均为我院呼吸内科患者,例数为10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临床中常规治疗方式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抗生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有效率明显比对照组高10.00%,但是在不良反应方面,差异极小。结论抗生在呼吸内科疾病治疗中的效果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在临床治疗中,应对抗生的使用进行严格控制,发挥药物的最大药效,进而保证患者的用药安全以及用药效果。

  • 标签: 呼吸内科 抗生素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分别应用门冬胰岛30、赖脯胰岛50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在2016年1月-2018年4月期间从我院选取10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组各50例,将门冬胰岛30应用于对照组,将赖脯胰岛50应用于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试验室指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试验室指标均较优(P<0.05);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所存在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分别应用赖脯胰岛50的效果显著,有效改善了患者的试验室指标,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 标签: 门冬胰岛素30 赖脯胰岛素50 2型糖尿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应用胰岛泵持续皮下输注胰岛与多次胰岛皮下注射治疗妊娠期糖尿病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于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收治入我科的86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进行系统的回顾性分析,将应用胰岛泵持续皮下输注胰岛疗法的患者归入观察组,将应用多次胰岛皮下注射疗法的患者归入对照组,比较两组在治疗后血糖控制水平、临床效果等方面差异。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胰岛用量较对照组的用量少,治疗后观察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改善较对照组明显,组间比较存在差异。结论胰岛泵持续皮下输注胰岛治疗妊娠期糖尿病,平稳控制血糖水平,并发症发生明显减少效果显著,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妊娠期糖尿病 持续皮下输注法 胰岛素泵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及分析胰岛泵与多次胰岛皮下注射强化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情况。方法选择90例在我院实施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研究组、参照组,其中参照组进行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的方式,研究组实施胰岛泵持续皮下注射胰岛的方式,分别对于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情况观察及对比。结果在实施治疗以后,研究组患者的FBG、2hPG、HbA1C水平明显的优势于参照组,P<0.05;而且研究组患者的胰岛用量以及血糖达标时间均明显的少于参照组,其低血糖率更低,P<0.05。结论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胰岛泵持续皮下注射胰岛的方式治疗能够获得到更好的效果。

  • 标签: 胰岛素泵 多次胰岛素 皮下注射 2型糖尿病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槲皮是一种重要的黄酮类抗氧化剂,常见于许多植物,在叶子和果实中以糖苷的形式出现。据药理研究报道,槲皮素有强效抗氧化,抗血管生成,抗炎,神经保护和抗细胞凋亡等特性。有帮助血压平衡,对抗哮喘和过敏,和预防心血管病和肿瘤进展的功效。是一种着名的具有各种生物类的黄酮,已被广泛使用,并在许多疾病中得到证实。有人提出槲皮可以预防各种疾病,包括糖尿病,癌症和肥胖症。在本综述中,我们重点介绍槲皮的最新研究进展和实验方法。

  • 标签: 槲皮素 抗炎症 抗氧化 神经保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宫颈病变药物治疗中干扰的应用作用。方法以128例宫颈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64例,对照组采用保妇康栓治疗,观察组采用重组人干扰α-2b阴道泡腾胶囊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HPV转阴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宫颈病变药物治疗中,应用干扰后,可提高治疗效果,促进患者康复。

  • 标签: 宫颈病变 药物治疗 干扰素 治疗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垂体后叶治疗肺结核咯血临床效果评价。方法选取2013年8月到2018年8月我院收治的肺结核咯血患者70例,采用抽签法的分组形式将其平均分为两组,即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为35例。结果经过调查对照组的治疗效果低于实验组,两组数据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不良反应低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呈现为p<0.05的差异性。结论在肺结核咯血治疗的过程中,采用垂体后叶治疗法,能够加快康复速度,减少不良反应问题,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 标签: 垂体后叶素 肺结核 咯血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支气管扩张症的抗生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江西省赣州市赣南医学院第一附院于2016年10月到2017年12月接收治疗的98名支气管扩张症患者,将患者随机平均分为两组,一组命名为对照组,其中对照组48名病患接受支气管扩张的常规治疗,另一组为实验组,其中实验组50名病患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接受支气管抗生结合治疗,对比对照组和实验组病患临床治疗的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分别接受相应的治疗之后,在治疗完成后的第七到十四天,观察两组病患的治疗效果并进行对比分析。其中实验组的50名患者当中,咳嗽、咳痰、咳血的症状相比于对照组明显减轻,治疗总体有效率为84%,对照组的48名患者当中,支气管扩张临床症状并未减轻,仍伴有较严重的临床并发症状,治疗总体有效率为78.0%,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总体有效率进行对比,实验组的治疗总体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实验组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的治疗效果,实验结果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偶然差异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可以忽略。结论采用抗生结合治疗支气管扩张症,极大地缓解了病患的临床病发症状,可以显著提高病患的生体健康素质,并且可以有效节约医疗人力物力资源,因此抗生值得在支气管扩张治疗中推广和使用。

  • 标签: 支气管扩张症 抗生素治疗 资料与方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标本存放时间对血清胰岛检测的影响,制定实验室未检测标本的存放时间标准。方法用促凝管采集35例标本,静置半个小时后分离血清,测定即刻的胰岛水平;然后将标本放置于4℃冰箱,依次测定4小时后、8小时后、24小时后胰岛水平。结果4小时后检测结果与即刻值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8小时后、24小时后检测结果与即刻值相比有差异(P<0.05)。24小时内的检测结果呈先增后减的变化。结论为了降低存放时间对检测结果的影响,血清胰岛的检测最好在采样后4小时内完成。

  • 标签: 存放时间 胰岛素 质量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糖尿病胰岛泵强化治疗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科室2017年3月至2017年9月收治的5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排列表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予皮下注射胰岛治疗,观察组予胰岛泵强化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和低血糖发生率。结果观察组餐前血糖水平以及餐后2h血糖水平均比对照组低,血糖达标时间比对照组短,且观察组低血糖发生率为4.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糖尿病患者采取胰岛泵强化治疗的方式见效快,治疗效果显著,降低低血糖发生率,对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糖尿病 胰岛素泵强化治疗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咽喉部真菌感染的病因及治疗。方法选取本院在2016年6月至巧2017年6月接收的59例耳鼻喉科真菌感染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病例均经组织病理或真菌学检验方法确诊。方法用局部清洁,并结合药物治疗或手术治疗。结果经过对应的治疗方法后,全部患者均被治愈出院,后续也没有出现真菌感染复发的现象。结论耳鼻喉真菌感染采用真菌学或组织病理学可明确诊断,治疗通过局部清洁用药配合手术治疗,均可达到治疗目的。

  • 标签: 抗生素 耳鼻喉 真菌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