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在飞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人们的压力越来越大。负有救死扶伤职责的医生如何在保证正常工作的情况下,自我减压、调整情绪、保证自身健康,成为广大医生普遍面临的问题。了解压力的来源,正确认识压力压力过大时寻求他人的帮助,采用适合自己的方法排遣不良情绪,正确处理医患关系等都是医生压力与情绪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 标签: 医生 压力 情绪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血站压力蒸汽灭菌质量状况,探讨影响灭菌效果的因素,以便有效控制血液污染。方法通过现场调查与采样检测方法,连续5年对玉溪市中心血站压力蒸汽灭菌效果进行化学和生物监测。结果2011~2015年共采样监测样品1715份,灭菌效果总合格率为99.65%。3M指示胶带全部达到变色标准。2例化学指示卡变色不均。生物指示剂有4例培养有细菌生长。结论玉溪市中心血站压力蒸汽灭菌质量总体较好,但针对不足需要常抓不懈,完善灭菌操作规范,切实有效做好监督工作。

  • 标签: 灭菌效果 监测 化学指示剂 生物指示剂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诊护士工作压力及缓解方法。方法通过分析分诊护士工作中种种压力,找出相应对策缓解压力。结果分诊护士学会自我减压,掌握多学科疾病的诊断知识,提高沟通能力和工作水平。

  • 标签: 护士 工作 压力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住院患者麻醉药物使用动态情况。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5年-2016年住院患者麻醉药物使用结果,观察比较住院患者麻醉药物使用金额情况、麻醉药物动态使用量情况及金额、麻醉药物DDDS及DUI值。结果2015年麻醉药物使用金额及构成比与2016年相比差异显著(P<0.05)。麻醉药物使用数量前三的是芬太尼注射液、舒芬太尼注射液、瑞芬太尼。2015年-2016年住院患者麻醉药物DDDS前三麻醉药物为太尼注射液、舒芬太尼注射液、吗啡。结论住院患者麻醉药物使用动态分析结果显示,我院麻醉药物使用情况基本合理,但仍需不断加强药物监管,提高麻醉药物使用的精准性。

  • 标签: 麻醉药物 住院患者 合理性
  • 简介:摘要目的对ICU护理人员心理压力进行分析并制定针对性疏导方式。方法从我院ICU护理人员中选取28名作为研究对象,使用问卷调查方式收集心理压力产生的原因。结果造成ICU护理人员心理压力的原因中工作总时间长、社会地位低、工作环境差、夜班频繁、工作强度大、考试多、缺少护理培训、家属态度分别有39.29%、53.57%、35.71%、57.14%、67.86%、50.00%、42.86%、46.43%。结论给ICU护理人员造成心理压力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要从这些原因着手,采取对应的解决与疏导方式,改善护理人员工作情况。

  • 标签: ICU护理人员 心理压力 疏导方法
  • 简介:摘要分析综合ICU护士工作中面临的压力,采取有效的对策,以便缓解护士的工作压力,促进护士的身心健康,保证护理质量。

  • 标签: 综合ICU 护士 工作压力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大学生心理压力应对方式的特点。方法采用学校自制的大学生心理压力感问卷与应对方式量表对我校40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并进行分析。结果调查发现,大学生的压力主要来自学业、人际、家庭、情绪以及择业方面。在应对压力的过程中,大学生采取的应对方式主要有解决问题、向他人求助、自我幻想、退避合理化以及自责等。同时,与男生相比,女生在应对压力上更倾向于通过求助他人或者幻想来解决(P<0.05)。结论在今后的教学中,学校应该有针对性的对大学生开展心理辅导,适当引导大学生改进压力应对方式,帮助其减轻心理压力,以更积极的态度应对各方压力

  • 标签: 大学生 心理压力 应对方式 特点
  • 简介:摘要总结手术室产后返岗护士的心理压力,主要包括不能迅速运用新仪器设备,手术中丢三落四、担心同事嫌弃、医生不悦,睡眠严重不足,工作时间长、奶水骤减,怕出差错,婆媳关系、夫妻关系不和睦,没有合适人选照顾孩子,孩子不健康等。认为深入了解产后返岗护士的心理感受并给与个性化人性化管理,能缓解心理压力,缩短适应期。

  • 标签: 产后返岗护士 职业压力 应对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乳腺磁共振检查女性心理压力发生情况并总结相应的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7年7月期间于我院行乳腺磁共振检查的116例女性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我院自制的心理压力评价量表,评价女性检查时的心理压力,并提出针对性的解决策略。结果经过对有效问卷的分析发现,女性在行乳腺磁共振检查时因环境密闭、检查孔狭小、长期保持同一体位等因素,极易产生一定的心理压力,具体表现包括出汗、呼吸困难、恐惧、焦虑、颤抖、心跳加速等,对正常的检查过程造成了一定影响,但本次研究中的所有女性均顺利完成了检查,有7例女性因检查中配合度不佳,造成检查中断,经过护理人员的安抚后均可继续检查,并最终顺利完成检查,但检查时间均在30min以上。结论女性在行乳腺磁共振检查时,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压力,加强对女性检查前后的护理干预,有助于缓解女性不良情绪,确保检查顺利完成。

  • 标签: 磁共振 乳腺检查 心理压力 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年轻护士由于资历浅,临床护理经验不足,相关专业知识欠缺、应对经验不足,对压力性损伤的评估能力不够,分期判断不清,采取的护理措施往往不到位等等,都会导致压力性损伤的发生或进一步加重,为了提高年轻护士对压力性损伤的管理能力,笔者写下此文。方法笔者在日常工作中,通过采用培训与考核相结合的方法,督促年轻护士加强相关知识学习,提高年轻护士对压力性损伤的管理能力。结果年轻护士对于压力性损伤的管理能力明显提高。

  • 标签: 年轻护士 压力性损伤 管理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护理干预对宫颈癌患者应激压力和行为特征的影响。方法根据纳入与排除标准,将我院妇产科2014年4月至2016年4月收治100例宫颈癌患者当作观察对象,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与观察组(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责任制护理)各50例进行效果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6.00%,明显的高于对照组(80.00%),组间比较差异符合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应激压力、行为特征方面的改善程度,要明显的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P﹤0.05。结论针对于宫颈癌患者,采取责任制护理,不仅可提升护理满意度,同时也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身心状态,对此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 标签: 护理干预 责任制护理 宫颈癌 应激压力 行为特征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动态心电图对无症状心肌缺血的诊断效果。方法在本院2016年5月—2017年5月间接诊的冠心病患者中随机选取15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采用动态心电图监测患者发生心肌缺血的时间、症状、心率、ST段缺血性下移阵次。结果在150例患者中,检出无症状心肌缺血81例,检出率为65.85%,检出阵次267次。ST波段平均下移幅度为(0.23±0.06)mv。其中0600—1200检出阵次147次;1200—1800检出阵次49次;1800—2400检出阵次38次;000—0600检出阵次33次。以0600—1200为心肌缺血发生高峰期,平均缺血时间为(23.5±1.6)min/次。心肌缺血发生前平均心率为(70.53±6.8)次/min,发生时平均心率为(90.23±9.8)次/min,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态心电图能够清楚显示无症状心肌缺血的发生时间、缺血时间及心率变化等情况,具有非常好的诊断效果。

  • 标签: 冠心病 动态心电图 无症状心肌缺血 诊断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血压动态监测特点及与脑卒中的关系。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5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高血压伴脑卒中患者248例为脑卒中组,同时选取高血压未伴脑卒中患者173例为对照组,采用动态血压监测仪记录两组患者24h平均血压、脉压等。结果脑卒中组24h平均收缩压(SBP)为(142.47±13.24)mmHg,脉压为(67.10±10.13)mmHg,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31.08±14.16)、(58.34±9.18)mmHg(P<0.05);脑卒中组24h平均舒张压(DBP)为(76.14±9.47)mmHg,对照组为(75.98±9.13)mmHg,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脑卒中组患者昼夜SBP分别为(149.54±10.64)mmHg和(140.24±11.54)mmHg,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38.87±9.86)mmHg和(129.57±10.61)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卒中组夜间DBP为(76.04±10.08)mmHg,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45±9.56)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卒中组患者SBP和DBP节律分别为(4.24±0.94)%和(5.53±1.2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9.73±1.32)%和(9.07±1.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平均SBP、PP、昼夜SBP和血压昼夜节律与脑卒中的发生可能有相关性,有效控制血压特别是SBP,对脑卒中发生的减少可能有重要价值。

  • 标签: 高血压患者 血压动态监测 检测特点 脑卒中 关系
  • 简介:摘要目的对手术室护士心理健康和工作压力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探讨,为今后的临床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方法抽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间我市三级医院、二级医院手术室护士86名作为研究对象,定义为观察组,另取同期健康成年人1000名作为对照组,对两组受试者展开心理健康及压力测试,并对测试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对比发现,观察组SCL-90各因子分数均较对照组发生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心理健康状况与压力总分存在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手术室护理工作压力较大,护士的心理状况会受影响,在护理管理工作中,应依据手术室护士心理压力问题为依据,开展有针对性的管理措施,缓解压力,提高护理人员身心健康,进而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 标签: 手术室 护士 心理健康 工作压力 相关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血管内科护理人员的压力,并提出应对措施。方法对我院心血管内科25名护理人员采取调查问卷的分析方法,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护理工作量、工作氛围、环境压力和心理状况等。然后根据调查问卷内容对护理人员的抑郁焦虑程度和工作满意状况进行评分,同时从其他科室抽取25名护理人员作为对照。结果心血管内科组护理人员的抑郁、焦虑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工作满意度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通过对心血管内科护理人员采取干预措施后,对其心理和工作情况进行再次总结分析。发现护理人员的不良心理状况和工作满意度得到了显著改善(p<0.05)。结论通过对比分析心血管内科护理人员的压力来源,采取一系列应对措施后能有效的缓解护理人员的压力,提高护理人员心理状况,改善不良消极心理。

  • 标签: 心血管内科 护理人员 压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突发意识障碍患者动态脑电监测结果,研究其鉴别诊断价值。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55例突发意识障碍患者,将其24h动态脑电监测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分析。结果55例患者中脑电异常24例,其中痫样放电8例。结论对于突发短暂意识障碍就诊患者,动态脑电监测具有重要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价值。

  • 标签: 意识障碍 动态脑电图 监测
  • 简介:摘要目的对武汉市某中学教师健康状况动态比较分析,为教师群体的健康管理和慢性病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以武汉市某中学在职及退休教师为研究对象,将2015年172名及2016年176名教师的健康体检结果数据进行动态比较分析。结果三组人群主要检出疾病为血脂异常、心电图异常和脂肪肝。2016年与2015年相比,青年人组和中年人组的血脂异常检出率处于增高趋势,老年人组中男女组血脂异常的检出率均有所下降,但总的检出率仍然呈现升高趋势;女教师在青年人组与中年人组中脂肪肝检出率有所上升,而老年人组中有所下降,但检出率呈增高趋势,总体男教师脂肪肝的检出率高于女性;异常心电图的检出率随着年龄的增加呈现逐渐增高趋势,各年龄阶层、不同性别的检出率变化趋势不一致。结论教师的健康状况不容乐观,该群体需要进一步加强健康管理以防治慢性病的发生发展。

  • 标签: 教师 健康体检 健康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动态心电图诊断冠心病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结果的分析。方法从我院选出自2012年6月~2015年4月期间进行治疗的冠心病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患者64例,将选出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组一32例为对照组采用常规心电图检查,组二32例为观察组采用动态心电图检查,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诊断总体有效率、特异性诊断准确率、ST段的位移指标情况。结果对照组在特异性诊断准确率、临床诊断总体有效率、ST段的位移指标,明显低于观察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动态心电图诊断冠心病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确诊率高,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动态心电图 冠心病无症状性心机缺血 结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为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分析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术后出现排尿困难症状的原因,并提出相应解决措施。方法以我院2013.3-2017.1期间107例入院行压力性尿失禁手术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患者临床资料,分析12例患者术后出现排尿困难症状的原因,总结相关护理预防、治疗措施。结果患者出现排尿困难与临床选择术式不同,患者年龄、病程不同有关。结论临床为预防女性SUI患者术后排尿困难,可从导尿管插入、型号,心理护理以及皮肤护理等方面着手。

  • 标签: 措施 排尿困难 女性 SUI 术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