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0
188 个结果
  • 简介:目的对农村初中学业自我效能感及学习倦怠水平进行调查,并探讨二者对农村初中学业成绩的影响。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于贵州省黔西县某农村中学抽取325名农村初中生作为被试,采用学业自我效能感量表及学习倦怠量表测量被试的学业自我效能感及学习倦怠水平,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不同年级被试在学业自我效能感总分及其学习能力自我效能感、学习行为自我效能感维度上的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5.690,5.062,5.907;P〈0.05);不同年级被试在学业倦怠总分及情绪耗竭、学习低效能感、师生疏离维度上的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6.318,6.746,3.830,4.198;P〈0.05)。男生的学习倦怠总分及情绪耗竭、师生疏离维度得分均高于女生,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734,2.486,2.167;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被试学业自我效能感与学习倦怠呈负相关(P〈0.05),其学业成绩与学业自我效能感及其各维度均呈正相关(P〈0.05),且其学业成绩与学习倦怠及其各维度均呈负相关(P〈0.05)。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学业自我效能感与学习倦怠可以共同预测学业成绩,二者可共同解释因变量学业成绩变异的16.1%。结论学业自我效能感和学习倦怠是影响学生学业成绩的重要因素,二者对学业成绩有一定的预测作用。教育工作者可根据学生的学业自我效能感和学习倦怠水平,有针对性地对其进行辅导和干预,进而达到提高学生学业成绩的目的。

  • 标签: 初中生 学业自我效能感 学习倦怠 学业成绩
  • 简介:目的探讨不同性别、年级的初中学业情绪与成就动机的关系,为学业情绪研究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79名初中生为调查对象,采用“青少年学业情绪问卷”和“成就动机量表”,考察贵阳市初中学业情绪的性别、年级差异以及学业情绪与成就动机之间的关系。结果初中女生在消极高唤醒、追求成功动机上得分为(58.47±9.62)和(50.35±6.87),男生分别为(54.80±10.78)和(48.45±6.97),女生高于男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初一年级学生在消极高唤醒维度上的得分高于初二、初三学生;初一、初二学生在消极低唤醒雏度上得分高于初三学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积极高唤醒与追求成功动机之间呈显著正相关(r=0.38,P〈0.01);消极高唤醒和消极低唤醒与避免失败动机之间呈显著正相关(r分别为0.36和0.16,P〈0.01);积极高唤醒与成就动机总分呈显著正相关(r=0.20,P〈0.01)。消极高唤醒和积极高唤醒2个变量能够联合预测追求成功动机27.20%的变异量,消极高唤醒和消极低唤醒对避免失败动机有显著影响力。结论不同性别的学业情绪和成就动机有差异,不同年级的学业情绪有差异,消极高唤醒开口积极高唤醒对追求成功动机具有预测作用。

  • 标签: 初中生 学业情绪 成就动机
  • 简介:摘要目的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关系到国家的富强和民族的昌盛,要发动全社会关心他们的健康。为了解初中生外伤的好发部位、发病原因,制定防范措施,提高生活质量和学习效率。方法学生在学校受伤后大部分到校医室就诊,有一部分直接到附近医院就诊,有的没有采取措施。根据这一现象,调查数据来源于三个方面校医室外伤登记记录本;各班级请假、矿课跟踪记录本;学生的问卷调查。将三组数据综合后进行统一分析。结果下午课前和课间活动时外伤发生率最高,夏季因皮肤暴露多受伤率较高。结论下午课前和课间活动相互嬉闹所造成的外伤性损伤成为该校学生外伤的主要原因,体育课上造成的外伤发病率较前几年明显降低。学校应利用各班每周的安全课和健康课对学生进行课间活动安全意识教育和常见外伤防范的教育。提高学生防范外伤的意识,增进健康,保证正常学习。

  • 标签: 中学生 外伤 部位
  • 简介:摘要目的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关系到国家的富强和民族的昌盛,要发动全社会关心他们的健康。为了解初中生外伤的好发部位、发病原因,制定防范措施,提高生活质量和学习效率。方法学生在学校受伤后大部分到校医室就诊,有一部分直接到附近医院就诊,有的没有采取措施。根据这一现象,调查数据来源于三个方面校医室外伤登记记录本;各班级请假、矿课跟踪记录本;学生的问卷调查。将三组数据综合后进行统一分析。结果下午课前和课间活动时外伤发生率最高,夏季因皮肤暴露多受伤率较高。结论下午课前和课间活动相互嬉闹所造成的外伤性损伤成为该校学生外伤的主要原因,体育课上造成的外伤发病率较前几年明显降低。学校应利用各班每周的安全课和健康课对学生进行课间活动安全意识教育和常见外伤防范的教育。提高学生防范外伤的意识,增进健康,保证正常学习。

  • 标签: 中学生 外伤 部位
  • 简介:【摘要】:目的 了解本科护生学业倦怠现状,为培育高素质护理人才提供依据。方法 文献归纳法和文献研究法。结果 本科护生普遍存在学业倦怠的问题,受自控力差、父母期望过高且缺乏沟通、教学评价体系不完全、社会职业歧视等因素的影响。结论 本科护生教育应注重家校共育和专业自我概念认同,深化教学设计,创新授课方式等方面;帮助护生解决学业倦怠的问题,提高护生学习的内在动力。

  • 标签: 本科护生 学业倦怠 成因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初一和初三学生日常生活中的主要应激源。方法采用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ASLEC),随机抽取大连市某中学初一(2)班47人和初三(2)班41人进行应激源调查。结果(1)初一和初三学生的主要应激源是学习压力和人际关系等方面的问题,尤其在学习问题方面二者存在显著差异,P<0.05。(2)初一学生在人际关系方面存在着显著的性别差异,P<0.05。结论初一和初三学生十分需要学习和生活方面的指导和支持,因此,对中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刻不容缓。

  • 标签: 应用心理学 应激源 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 初一和初三学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专业中职生学业拖延的情况,为提高护理专业中职生学业成就提供依据。方法运用《中职生学业拖延问卷》,对217名护理专业中职生进行调查。结果①护理中职生学业拖延倾向性处于中等水平。②非独生子女在参加学校和班级布置的活动方面及独生子女在文化课作业方面更易产生拖延。③城市中职生在文化课作业任务上比农村中职生更易产生拖延。④在专业课准备考试上,二年级、三年级护理中职生比一年级、四年级学生更易拖延;在学校和班级布置任务上三、四年级护理中职生比一年级,二年级学生更易拖延。结论护理中职生专业学业拖延处于中等水平,但认识不足,没有强烈的改变愿望,不同特点的学生其拖延情况也不相同。

  • 标签: 护理中职生 学业拖延 研究
  • 简介:数字革命是否正以疯狂的速度影响着青少年的生活?是否与互联网联系越来越紧密?这些变化是否缩小了数字鸿沟?近日,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以下简称经合组织)发布了新一期的《国际学生评估(PISA)聚焦》(PISA是一项由经合组织统筹策划的大型学生学习质量比较研究项目,其测试对象为各国正在学校就读的15岁少年,以卷面方式从阅读能力、数学能力和科学素养等三个方面进行测试,以了解各国初中生是否具备了未来生活所需的知识与技能),题为“2012~2015年互联网使用的变化情况”.

  • 标签: 互联网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 学业成绩 数学能力 初中学生 阅读能力
  • 简介:目前关于健康素养(healthliteracy)普遍被接受的定义是:个体获取、理解和处理基本健康信息或服务并作出正确的健康相关决策的能力。2008年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发布了《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试行)》。

  • 标签: 中国公民 LITERACY 效度 α系数 知识框架 上海市普陀区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目前寿光市初中生课外参加体育活动的情况,分析存在的问题,为制定相关对策提供依据。方法通过问卷调查和现场调查交流谈话,对寿光市初中生参加体育活动的项目、时间、目的组织形式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有效问卷825份(男401、女424)。寿光市中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态度是比较积极地,喜欢和比较喜欢的占被调查学生数的71.93%,男女学生无显著差异。每周参加活动两次及以上的学生占62.18%,51.03%的学生每次活动时间在30分钟以下。结论学校和家长应积极引导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

  • 标签: 寿光市 初中学生 课外体育活动 调查分析
  • 简介:目的探究安全感、希望与自信的关系。方法采用儿童安全感量表、希望量表和自信问卷对1330名初中生进行调查。结果自信、安全感及希望两两之间呈正相关(P〈0.01);安全感是希望影响自信的非完全中介(P〈0.01),希望直接影响自信并可通过安全感间接影响自信,结构方程模型拟合良好(χ2/df=4.35,RMSEA=0.050,CFI=0.962,TLI=0.940,SRMR=0.032)。结论安全感是希望影响自信的中介变量。

  • 标签: 自信 安全感 希望 初中学生 中介效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学生焦虑状况与其影响因素的应对方式。方法采用《特质焦虑影响因素问卷》、《中学生应对方式量表》对519名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八个特质焦虑因子中、学业压力因子(28.62±9.83)占第一位,男女生在不良环境影响因子上存在较为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男生高于女生。中学生采用最多的应对方式为解决问题,其次为寻求社会支持和积极的合理化的解释。结论学校、家庭应采取有效措施减少焦虑的发生,培养学生采取正确的方式积极应对。

  • 标签: 中学生 焦虑 应对
  • 简介:目的评定初中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方法对四川省射洪县城地区及其中心镇所在中学初中一、二、三年级的1300名学生进行SCL-90测试,并将结果与中国青年常模进行比较。结果有33.1%的初中生存在中等或以上程度的心理问题,5.1%的初中生存在各种明显的心理问题。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抑郁等九个因子均低于全国青年组常模。女生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恐怖四个因子分显著高于男生,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与师生关系和知心朋友的数量密切相关。

  • 标签: 初中学生 心理健康 SCL-90
  • 简介:目的探讨不同学业成绩大学生成就动机和解释风格的特点。方法采用成就动机量表和解释风格量表对165名学业不良大学生和148名学业优良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学业不良大学生追求成功的动机和对积极情境的解释的得分低于学业优良大学生,而避免失败的动机和对不利事件的希望的得分高于学业优良大学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学业不良男生对积极情境的解释的得分高于女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学业不良和学业优良大学生的成就动机与解释风格存在差异。

  • 标签: 学业不良 学业优良大学生 成就动机 解释风格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长街镇在校中学生结核病核心知识知晓率现状,为进一步加强学校结核病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年级分层抽样方法,随机选取长街镇初中300名学生经行问卷调查,采用描述性分析、卡方检验方法经行分析。结果长街镇初中生结核病8条核心知识总知晓率为73.9%。8条结核病核心知识总知晓率初一学生为63.9%,初二学生为77.1%,初三学生为8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79,P<0.05),高年级学生在多条知识点上知晓率高于低年级学生。结论结核病8条核心知识总知晓率为73.9%,没有达到《全国结核病防治规划(2001-2010)年》要求的到2010年全民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率达80%的目标,还应该加强学校结核病知识的健康教育工作。对于低年级学生应该采用生动、有趣的方式,让学生产生深刻的印象和浓厚的兴趣。

  • 标签: 结核病 健康教育 初中生 核心知识 知晓率
  • 简介:【摘要】 目的 评价循证检验医学结合学业导师制在医学检验临床实践过程中教学效果。方式 将2017-2019年74名见习学习者分成两组,每组37名,试验组采用循证检验医学结合学业导师进行讲学,对照组采取传统教授式讲学,实习结束后,采取理论知识考试、试验技能大赛、微信调查问卷等方式对教学效果评估。 结果 试验组理论知识测验、实践运用、微信调查问卷反馈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别有统计学意见(P0.05)。 结论 循证检验医学结合学业导师制在检验专业教学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不光提高学习者的学习效率和学习能力,而且增长讲师讲学能力和带教程度,并且对教与学相互均有互进作用。

  • 标签: 循证医学 导师制 检验 实习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高中学生对毒品知识、态度、行为的状况,为对高中学生进行毒品预防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编问卷,分层整群抽取海州区某中学的高一、高二、高三年级669名在校学生进行无记名自填问卷现场调查。结果高中生对毒品的认识肤浅,对毒品的态度令人担忧,愿意主动了解毒品相关知识的占51.37%,有81.46%的人认为毒品离自己很远,与自己没有关系,有43.62%的人表示如果有机会你愿意尝试一下毒品,有64.44%的人认为接受陌生人的饮料和香烟有危险,大多数学生对对传统的毒品知晓率较高,但对目前流行的新型毒品知之甚少。结论在高中阶段对学生进行毒品预防教育是非常必要的。

  • 标签: 毒品 健康知识 态度 危险因素 高中生
  • 简介:青少年的成长发育,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复杂过程,由于青春期人的形态和生理机能以及性器官等的迅速发育.使青少的心理状态也起了很大的变化。他们逐渐产生了独立性.增强了自尊心,这时需要师长悉心的引导。多数少年在这个时期发展了群体观念,在群体当中有一种安全感,他们的言行、爱好,甚至衣着都可相互影响,有时还会发展成小集团。这些都需要父母和老师加强教育及正确引导。

  • 标签: 中学生 关怀 成长发育 群体观念 心理状态 生理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