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5
293 个结果
  • 简介:化学氧碘激光器(COIL)以其高功率、高效率、短波长等优点,显示出应用方面的巨大潜力。激光器主气流进入腔后,单重态氧与碘分子混合,并发生化学反应,使碘原子实现粒子数反转,从而实现激光输出。从反应机理看,单重态氧脱活的主要途径是通过O2(^1Δ)与碘原子的近共振传能和水蒸气对激发态碘原子和碘分子的淬灭。

  • 标签: 化学氧碘激光器 冷阱 除水 出光 时间 单重态氧
  • 简介:采用TEA-CO2差分吸收激光雷达进行探测,是建立在气体组分对某些波长激光选择性吸收的基础上的,物质对波长的选择性吸收主要是由原子、分子内部能级的固有特性所决定的,进行探测时的技术难点在于种子源连续波导激光器频率稳定性的实现,也即是外差信号的高稳频技术,因为激光的频率稳定度将影响相干探测的混频效率,并在混频时产生相位噪声,降低系统的信噪比,直接影响探测灵敏度,因此激光雷达在信号发出到返回的时间内的频率稳定度是至关重要的。

  • 标签: 差分吸收激光雷达 光探测 选择性吸收 频率稳定度 实验 稳频技术
  • 简介:TN2412006064910液体物质中的空化现象实验研究=Experimentalresearchoncavitationbubbleinwater[刊,中]/赵瑞(南京理工大学应用物理系.江苏,南京(210094)),徐荣青…//光电子·激光.—2006.17(5).—629—633采用自行研制的偏转测试系统对强激光诱导液体物质的空化现象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得到了激光等离子体冲击波传播规律和空泡的动力学特性。结果表明,激光等离子体冲击波在其传播过程中迅速衰减为声波;激光空泡的最大泡径随脉动次数增加依次减小,而收缩的最小泡径则由腔内含气量决定。图7参11(严寒)

  • 标签: 激光物理 激光技术 激光诱导等离子体 高斯光束 实验研究 数值计算
  • 简介:为探索新的高能激光体系,采用激光二极管作为泵浦光源,单侧泵浦掺钕离子的无机激光液体,进行了出实验研究。该无机液体激光系统采用高性能的二极管激光器作为泵浦源,具有以下的优点:泵浦源与介质吸收谱的耦合效率高、循环流动可以避免热量累积、液体介质不会像晶体一样存在热致双折射和容易断裂等。

  • 标签: 二极管激光器 液体介质 二极管泵浦 无机 实验 出光
  • 简介:P225.22005010205基于CPLD的脉冲激光测距飞行时间测量=MeasurementofflighttimeforpulsedlaserrangingbasedonCPLD[刊,中]/杨成伟(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北京(100084)).霍玉晶…∥激光与红外.-2004.34(2).-106-108研制了基于CPLD的脉冲激光测距飞行时间测量系统。CPLD的使用提高了激光测距仪的精度,并且可灵活修改设计,使同一硬件系统可用于不同类型的脉冲激光测距仪的飞行时间测量。此系统结构简单,体积小,可靠性高,非常适合高性能手持式脉冲激光测距仪。图2参5(杨妹清)

  • 标签: 加速度计 测量精度 脉冲激光测距 机载激光测深系统 数据处理方法 工程系
  • 简介:一种迈克尔逊双透射干涉测激光波长的方法,该方法巧妙地提高了干涉仪的灵敏度,并将条纹吞吐的现象转化为观察屏上的明暗变化,同时可以灵活改进计数方法,减少实验工作量。该方法思路简单,易于实现,有利于拓展思维。

  • 标签: 迈克尔逊干涉仪 激光波长 双透射光干涉
  • 简介:准直激光照射下的金属丝,会在垂直于金属丝方向的屏上出现环形。本文采用在金属丝表面包裹碳颗粒的方法,分离反射光和衍射,研究路的组成。接着探究金属丝的半径和粗糙程度对环形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测量环形光光强分布规律,结合几何光学和夫琅禾费衍射进行解释。光源也是潜在的影响因素,本文探究了不同波长激光对环形的影响。

  • 标签: 金属丝 环形光 碳颗粒包覆 光强分布规律 夫琅禾费衍射
  • 简介:由麦克斯韦速率分布率导出分子射线中分子按频率分布,并给出了分子射线中分子按频率分布中的三个特征频率、分界动能和分界温度。

  • 标签: 频率 概率 温度
  • 简介:R454.299020918激光感应等离子体冲击波碎石=Laser-inducedshockwavelithotripsy[刊,中]/孙永道,赵卫,杨斌洲(中科院西安光机所.陕西,西安(710068))∥物理.—1998,27(5).—282-285对激光感应等离子体冲击波碎石技术的物理机理、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做了综合性评述,并结合实验研究对激光碎石中存在的重要技术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了一些可能解决的方法。图3参7(李瑞琴)

  • 标签: 感应等离子体 冲击波碎石 发展现状 激光医学 实验研究 物理机理
  • 简介:R318.512002021011双层组织模型模拟皮肤烧伤深度的实验研究=Studyofdeterminationofburnedskindepthwithatwo-layermedium[刊,中]/耿志刚,倪晓昌,刘迎,张西芹(天津大学理学院,光电信息技术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天津(300072))∥光电子·激光.—2001,12(4).—430-432烧伤后的皮肤,可视为烧伤层和健康组织层。研

  • 标签: 激光磁化血液疗法 激光治疗 激光医学 实验研究 激光照射 军医大学
  • 简介:R318.52004010190低强度He-Ne激光照射巨噬细胞对其免疫活性的影响=EffectoftheimmunocompetenceinmacrophagesafterlowintensityHe-Nelaserirradiation[刊,中]/徐朝阳(华南师范大学激光生命科学研究所厂.广东,广州(510631)),谭石慈…∥光子学报.—2003,32(3).—264-266利用新型化学发光试剂MCLA,通过光学方法,并改变激光功率和照射时间研究了低强度He-Ne激光照射巨

  • 标签: 激光生命科学 激光治疗 激光照射 激光医学 免疫活性 巨噬细胞
  • 简介:S12397053073激光与DNA作用的非线性扰动方程的研究=Studyofnonlinearvibratoryequationoflaser—DNAinteraction[刊,中]/邵耀椿,封国林,薛林宝(扬州大学农学院基础部.江苏,扬州(225009))//中国激光.—1997,24(2).—185—190将激光与DNA分子系统相互作用的运动方程化成Duffing方程,进行了主共振、超谐波共振及两频激励组合共振的分析。从而成功地解释了激光育种中存在的一些难以理解的现象。图2参13(赵桂云)

  • 标签: 激光育种 分子系统 扰动方程 非线性 运动方程 超谐波共振
  • 简介:TN24199020837半导体Ⅱ—一类量子阱中法诺态的结构和自发辐射对无粒子数反转增益过程的作用=EffectsofstructureofFanostatesandspontaneousemissiononopticalgainwithoutinversionintype—Ⅱsemiconductorquantumwells[刊,中]/郭长志,郭九苓,王舒民(北京大学物理系.北京(100871)),陈水莲(清华大学应用数学系.北京(100084))∥半导体学报.—1998,19(2).—81-91从全量子理论出发,分析了在Ⅱ类半导体量子阱中实现无反转增益过程的物理机制,量子阱层导带г—能谷和势垒层导带X能谷混合形成的量子相干法诺态的能谱结构,及其对光吸收几率的法诺量子干涉效应。探讨了法诺态的能谱结构和真空场量子起伏引起的自

  • 标签: 激光物理 高斯光束 半导体量子阱 双模环型激光 能谱结构 自发辐射
  • 简介:TN2472004010183飞秒激光脉冲的谐波频率分辨光学开关法测量研究=MeasurementoffemtosecondlaserpulsesusingSHGfrequency-resolvedopticalgatingtechnique[刊,中]/王兆华(中科院物理所光物理开放实验室.北京(100080)),魏志义…∥物理学报.—2003,52(2).—362-366建立了一台谐波频率分辨光学开关法(FROG)飞秒

  • 标签: 频率分辨光学开关法 飞秒激光脉冲 测量研究 开放实验室 二次谐波 光物理
  • 简介:O53694021095激光锗等离子体电子密度诊断=Diagnosticsofelectrondensityinlaser-producedGeplasma[刊,中]/黄文忠,何绍堂,孔令华,韩红军(西南核物理与化学所)//强激光与粒子束.-1993,5(3).-464~471测量了激光加热锗等离子体XUV光谱,对所测得的GeXXII谱线进行了辨认和分类。通过对各谱线的考察,找出了对电子密度敏感,对电子温度不敏

  • 标签: 等离子体电子密度诊断 强激光 核物理 粒子束 应用 准分子
  • 简介:TN2472002020999新型大功率光光束光斑质量测试仪的软件开发=Soft-waredevelpmentofanewtypehigh-powerlaserbeamqualityanalyzer[刊,中]/雷訇,李强,左铁钏(北京工业大学激光工程研究所.北京(100022))∥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01,27(2).—197-201采用VisualC++、VisualBasic和汇编等多种计算

  • 标签: 测试仪 软件开发 应用光学 研究所 强激光 激光参数测量
  • 简介:E928.997053090反传感器低能激光武器=Low—energyantisensorlaserweapons[刊,中]/阎吉祥(北京理工大学.北京(100081))∥光学技术.—1996,(3).—8—17,22描述了战场上激光武器攻击传感器的主要方式,讨论了激光能量密度在传感器中的增益,阐明了传感器易受激光武器攻击的机制,并介绍了用于攻击不同传感器的激光类型。图2表1参8(方舟)

  • 标签: 激光武器 反传感器 激光能量密度 光学技术 攻击 军事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