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9 个结果
  • 简介:以同一题材但创作于不同历史时期《三国志》(文言文)和《三国演义》(半文半白)为语料,以汉字在句子中从前字指向后字相邻关系作为连线方向,分别为两个文本构建汉字相邻共现关系网络。研究发现两个不同时期汉字网络具有相似的统计特征:高连接汉字使用频率较高;在整体上都具有小世界、无标度和协调非相关;"分层云集模型"可以部分解释汉字网络三方谱特征,其中16-300和15-210这两种三方组在网络中具有优势分布。最后还讨论了两个网络统计指标的差异及其意义。

  • 标签: 汉字网络 小世界性 无标度性 协调非相关性 三方谱
  • 简介:道德资本提出打开了"道德价值观"思维闸门,开阔了"道德价值观"研究视野,改变了传统"道德价值观""思维定式"。本文正是基于对道德资本深入研究,加上对道德资本实际运作思考,提出了道德资本二重特征:"目的价值"与"工具价值"、"寄生性"与"独立"、"有形增值"与"无形增值"、"正外部效应"与"负外部效应"、"丰富"与"稀缺"等特征,想在理论与实践层面更深层次理解道德资本真正内涵,并诠释道德资本作用机理,发挥道德资本二重性功能,更好地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

  • 标签: 道德 资本 “道德资本” 二重性特征
  • 简介:哥德尔不完全定理是20世纪逻辑和数学史上一座里程碑,必在哲学上引发巨大思考空间和反思力度。首先,既然"真"与"可证"不能等同,那么"真"是否可定义?"真"与"可证"两个概念之间到底是一种什么关系?其次,它是否意味着我们知识是不确定,如果能表明知识不是确定,那我们是不是在知识可靠上要承认彻底怀疑主义?再次,在人工智能化今天,人主体性地位受到严重挑战,那是否意味着如后现代主义哲学家所说人主体性将被抹去?等等。

  • 标签: 哥德尔不完全性定理 可证 怀疑主义 主体性
  • 简介:为研究用户相似对协同过滤个性化推荐算法影响,认为用户有向相似应该由邻居用户指向目标用户,而非由目标用户指向邻居用户。基于该思想,提出了一类改进协同过滤算法。通过对Movielens数据集实验分析,结果发现改变用户相似方向可大幅提高推荐结果准确度和推荐列表多样。进一步,强化相似度高用户推荐强度可大幅提高推荐效果,算法准确可提高17.94%,达到0.0864,当推荐列表长度为10时,推荐列表多样可达到0.8929,提高20.9%。该工作表明用户相似方向是否合理对推荐算法具有非常大影响。

  • 标签: 管理科学与工程 个性化推荐 用户有向相似性
  • 简介:信息化条件下,作战体系网络抗毁成为提升体系作战效能重要研究内容。在分析作战体系网络结构以及常用抗毁测度基础上,提出了基于自然连通度复杂网络抗毁测度;依据攻击方掌握信息程度不同,将攻击策略分为随机攻击、恶意攻击和条件攻击策略3种,以及去点和去边两种攻击方式。在不同攻击策略下,通过仿真分析探索了不同复杂网络结构与复杂网络抗毁之间规律。

  • 标签: 不完全信息 作战体系 复杂网络 抗毁性
  • 简介:针对二阶积分器多智能体系统,提出了一类非光滑一致协议设计方法。首先,基于反步设计方法,将速度看成虚拟控制量,并设计虚拟速度,使得状态一致可以渐近达到。然后,基于有限时间控制方法设计控制律使得真实速度在有限时间内跟踪上虚拟速度。该控制律使得:当系统不存在外部扰动时,一致可以渐近达到;当系统存在外部扰动时,任意两个智能体间稳态误差渐近收敛到原点附近一个小邻域内。仿真结果表明了该方法有效

  • 标签: 多智能体 一致性 非光滑 有限时间控制
  • 简介:引入一种有单一虚拟领导者存在通信时延二阶多智能体编队控制模型,分析了时延对编队一致影响。通过构造Lyapunov-Krasovskii泛函,综合运用LMI方法,推导证明了有单一虚拟领导者时延编队系统取得一致条件。证明过程中引入自由权矩阵思想,得到了系统取得一致时延上界和相应自由权矩阵。数值实例和仿真结果表明了方法有效

  • 标签: 二阶 编队 一致性 自由权矩阵 时延
  • 简介:研究了具有不确定性、定拓扑、无向图多智能体网络一致性问题,采用鲁棒H∞控制方法,得到了使各智能体渐近一致并满足干扰衰减性能指标的条件。最后,通过数值仿真验证了所得结论有效

  • 标签: 多智能体网络 一致性 鲁棒H∞控制
  • 简介:"复制"是一种普遍存在现象,其表现为重复、拷贝或再造某种事物、结构或关系。这种现象在生命系统中尤为明显。通过把系统表征为由点(属性)和线(关系)所组成网络,网络思维可以作为考察各种系统认知工具。这种思维除了可以进行诸如还原、切出、背景化和层级化等多种表层操作以外,还具有更深层点和线复制。以对部分与整体、系统和环境辨析为引导,本文首先简要回顾了鲁曼系统理论中系统观发展史,然后以现有系统观生命系统模式作为框架,提出把复制作为网络思维图式(基于点线符号网络)及其考察对象(系统)基本特性,从而为利用网络思维考察各种系统提供新理论依据和分析视角。

  • 标签: 复制 网络思维 系统理论 鲁曼(卢曼) 符号
  • 简介:研究了一类具有时变拓扑结构线性延迟耦合复杂网络模型,网络内、外耦合矩阵都具有时变性,建立了一个新混沌动力学模型,结合线性反馈控制、牵制控制等方法,运用Lyapunov稳定性理论得到了新网络同步准则,数值仿真验证了结论有效

  • 标签: 复杂网络 混沌 牵制控制 时滞耦合
  • 简介:本文试图分析新兴交叉学科形成科学规律及其所遵循哲学原理。文中从不同角度说明新兴交叉学科自组织涌现条件、本质和哲学原理。

  • 标签: 交叉学科 自组(织) 涌现
  • 简介:文章从科学文化基础、文化精神和人文启示等几个方面论述了科学教育系统功能与文化价值,认为科学教育应当注意引导学生认识科学原创思想智慧,感悟科学文化的人文内涵,使学生最终达到专业有成与人格完善双重目的。

  • 标签: 科学教育 系统功能 文化精神 文化价值
  • 简介:研究了派系连接生成复杂网络拓扑性质。解析得到了m-派系网络度分布和累积度分布函数,发现最小度概率总是1/2。在度较大时,度分布近似解析解服从Zipf-Mandelbrot分布律,度分布幂律指数为(2m-1)/(m-1),Mandelbrot系数为m(5-2m)/(2m-2)。累积度分布为(k+ccum)-γ+1,Mandel-brot系数为c+1/2。数值模拟发现,所得Mandelbrot系数和幂律指数与理论值符合得很好。

  • 标签: m-派系 Mandelbrot分布律 Mandelbrot系数
  • 简介:介绍了社交网络背景知识,讨论了社交网络拓扑特性研究框架,选取不同类型社交网络对其拓扑特性进行评述,并针对各种典型社交网络拓扑特性进行比较总结,最后展望了需要进一步研究方向。

  • 标签: 社交网络 拓扑特性 复杂网络 比较
  • 简介:分形理论及其应用在近20年里得到了突飞猛进发展,但使用中缺陷也日趋引起人们更多关注。尤其其算法中繁杂计算过程、盒子分割无目的和不能体现分形几何特性使得在应用中几何形状问题、分辨率问题和填充率问题日趋明显。为此,本研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实分形、虚分形和分辨率及填充率计算方法,并结合上述概念改进了盒维数计算公式,通过对比与分析发现该法不但计算结果精确还体现了形状、机遇和维数三要素。

  • 标签: 分形 盒维数 实分形 虚分形 分辨率 填充率
  • 简介:首先给出了复杂系统定义,并对复杂系统研究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了探讨,认识到没有可用来描述复杂系统足够精确模型,基于还原论现有控制理论和方法难以发挥有效作用。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应对这类复杂系统问题平行控制方法,阐述了其ACP思想、基本原理和优势等。同时对控制理论发展历史做了简要描述,证明平行控制理论产生是必然。并阐述了平行控制理论核心技术。最后介绍了平行控制系统平台及其在乙烯生产和城市交通中应用,描述了平行控制理论研究和应用实践前景与展望。

  • 标签: 复杂系统 人工系统 计算实验 平行控制
  • 简介:基于对干扰卫星上、下行链路可行分析,研究了一种空间连接型宽带干扰机。该装置主要从连接模块和干扰模块结构和功能方面进行了设计。具体来说,连接模块连接到卫星表面,解决了远距离信号传输功率损耗问题,实现了装置小型化;干扰模块通过发射宽带噪声信号,实现了对微波全频段(100MHz~18GHz)卫星上行链路及其转发器阻塞式干扰。根据卫星通信系统特点,对该装置干扰性能进行了分析。通过地面实验验证了该装置连接功能。

  • 标签: 宽带 连接 阻塞式干扰 小型化
  • 简介:分析了包含两种个体逻辑网络时滞优化控制。其中第1种被称为机器个体策略是固定;第2种被称为人个体具有自适应,即能根据系统整体状态做出策略调整。以矩阵半张量积作为逻辑分析工具,分析了在状态时滞和输入时滞影响下使人收益最大最优控制问题。理论分析显示状态时滞导致最优控制策略周期长度增加,但人最大收益值不会改变。最后提出仿真算法,其数值结果与理论结果一致。

  • 标签: 逻辑网络 优化控制 时滞
  • 简介:基于人类动力学理论对图书管理系统中借阅关系行为进行了分析。通过鲁东大学图书管理系统中借阅图书间隔时间数据,建立借书间隔时间数据库。通过分析该数据库发现,在群体水平上,间隔时间分布可以用幂律函数近似刻画,其幂指数和对应人群借阅图书活跃程度之间存在单调关系。

  • 标签: 图书管理系统 借阅关系 间隔时间 幂律分布
  • 简介:以政府部门处理网络群体事件信息传播为背景,建立了政府部门和网民在信息传播过程中演化博弈模型,对不同规模网络群体事件下政府应采取应对措施进行了复制动态分析和仿真分析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对参与网络信息传播的人数较多、爆发时间已经较长大规模网络群体事件,政府部门应及时、公开、透明地予以处理;对参与人数较少、距离爆发时间较短小规模群体事件可以适当地采取屏蔽手段。政府部门要实现对有害社会秩序网络群体事件有效控制,应该建立有效网络群体事件预警机制,把握处理信息传播时机。

  • 标签: 网络群体事件 信息传播 演化博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