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我与中学历史教学有关的工作,除了参加历史学科的高考命题外,还参加上海中学历史新教材的审读。1998年起,上海开始实行第二期课程改革,上海市教委制定了历史课程改革行动纲领"中学历史课程标准"(试行本)。2001年底,上海师范大学历史系主任苏智良教授承担历史课程二期改任务,他系内有关教师组成编写组,根据《课程标准》开始编写新课本。全市各中学2006年秋季新学期开始,全部试用二期的新教材。

  • 标签: 历史课程 二期课改 历史教材 中学历史教学 上海市教委 高考命题
  • 简介:本文首先对新的目的提出自己的看法,认为其目的在于克服"大夫制"和加强王权;然后对中央豪族的经济基础"部民制"(私地私有民制)和政治制度"大夫—伴造制"进行了探讨,并通过对"前期难波宫"新出土的木简等考古学成果的研究认为编户制八省百官制的施行可以追溯到孝德朝(645—654),由此"天皇大权"得以确立。

  • 标签: 大化改新 孝德天皇 部民制 难波 大宝律令 朝堂
  • 简介:朱骑传红烛,天厨赐近臣。荣耀分他日,恩光共此辰。灼灼千门晓,辉辉万井春。火随黄道见;烟绕白榆新。更调金鼎味,还暖玉堂人。应怜萤聚者,瞻望独无邻。

  • 标签: 唐代改 改火
  • 简介:王安石平素看不起沈文通,认为他不爱读书,没有学问。作诗讽刺他:'/n然(/n,读xiāo,自由自在)一榻枕书卧,直到日斜骑马归。'文通去世,安石为他作的墓志铭中也有'公虽不常读书'的字样。有人劝他说:'文通乃是堂堂状元出身,这句话是不是说得太过了?'安石说:

  • 标签: 文通 沈文 石为 学庵
  • 简介:新华社播发的《胡绳同志生平》中使用了“少年早慧”四个字,这是很少见的。这四个字用在胡绳同志身上十分贴切。今年春节,我到他家去。他的秘书、也是儿媳的黎钢在座,说到她陪胡绳去看望夏衍时,一进门,夏衍就说:“神童来了。”黎钢说:我这才知道夏衍同志他们把胡老称作“神童”。

  • 标签: 胡绳 文章 “神童” 同志 新华社 夏衍
  • 简介:臧克家与毛泽东的接触,是从毛泽东去重庆谈判时开始的。1945年,毛泽东去重庆谈判,臧克家正在重庆。大约是9月,毛泽东在桂园举行一个招待会,一共来了20多人。

  • 标签: 毛泽东 臧克家 重庆谈判 招待会
  • 简介:陈鼓应先生《庄子今注今译》~①影响甚著。笔者著《道趣》~②,略略翻阅过一些篇目,觉得有的地方尚值探讨,今检如下:一、害马者《徐无鬼》言黄帝等七人于襄城之野见小童,问以'为天下',小童言'夫为天下者,亦奚以异乎牧马者哉?亦去其害马者而已矣'。黄帝听后,'再拜稽首,称天师而退。'陈译小童言为:'治理天下,也牧马有什么不同么.也就是除去害马罢了.'按:'害马者'并非'害马'。原译易使人以为把有害的马除去,这是不符合道家思想的。道家任自然,'除去害马'就得用刑戮,为奖惩,此法家、儒家之事,与道家无为之治大相径庭。'害马者'所指乃是'害马的东西',而究竟什么才是'害马的东西'呢?郭象

  • 标签: 今译商改 庄子今注 注今译
  • 简介:抗战时期,著名剧作家于伶写了《长夜行》、《花溅泪》、《春雨江南》、《英烈传》等优秀剧作。重庆进步文艺界的朋友在他三十七岁生日那天前往祝贺。有位朋友用上述四个剧名赋成一首七绝:"长夜行人三十七,如花溅泪口吞声,至今江南春雨日,英烈传奇说大明。"作者大声朗诵了这首七绝后,在座的人大为赞扬,称赞这首诗音律和谐,颇有情

  • 标签: 郭沫若 七绝 抗战时期 剧作家 江南 英烈
  • 简介:我1992年8月退休,市委于同月聘我担任《中共南宁市地方组织志》(定稿改为《中国共产党志》)主编。1995年市政府又聘我参加《南宁市志》编修工作,至1999年秋正式出版,历时七年,为修改好《南宁市志》的志稿发挥余热,尽了一点绵薄之力。

  • 标签: 中共 中国共产党 编修工作 市委 99年 地方
  • 简介:<正>“改土归流”,是封建中央王朝在少数民族地区进行的一种政治改革,它在中国历史上历时甚久。对此,论之者不少。但是,与之背道的“流复土”,论之者往往数语而罢,未予深涉。现不揣浅陋,献芹于识者之前。一、“流复土”概况流复土,顾名思义,指中国封建时代中央王朝对少数地区原实行的羁縻制或土官制流官制后旋复由民族土著世袭首领统治。封建王朝中央对广西少数民族地区进行改土归流,一般认为始于明洪武初年对忻城

  • 标签: 中央王朝 改土归流 复土 封建王朝 广西少数民族地区 广西地区
  • 简介:胡适为怀念他的情人曹珮声,作了一首白话诗:“依旧是月明时,依旧是空山夜;我踏月独自归来,这凄寂如何能解?翠微山上的一阵松涛,惊破了空山的寂静;山风吹乱了窗纸上的松痕,吹不散我心头的人影。”

  • 标签: 翠微山 人曹
  • 简介:翻看我四十年前的日记,参加高考的全过程又历历在目。这是一段历史,里面好像什么样的滋味都有,青春、理想、奋斗、迷惘、彷徨……这里,把它们摘录出来。特别说明,并没有增加一个字,不过删除了与高考无关的部分。另外,要强调的是:那时,还没有使用'高考'一词。

  • 标签: 高考日记
  • 简介:一位过去的学生向我约稿,要我谈谈1977年的高考。我婉辞了,理由是:对于这个题目,我没有特别的发言权。那一年,有570万人参加考试,录取人数是27.8万,我有什么资格为高考代言呢?但这位朋友很执着。他说:'您记得吗?您指导我们读博士课程的时候,您说您用的是当年放牛的办法。只有经过1977年高考的导师才会这

  • 标签: 高考故事
  • 简介:贵阳钢厂(简称贵钢)始建于1958年。1958年8月中旬,中共中央北戴河会议确定当年钢产量翻一番,完成1070万吨目标,随后很快形成全民大炼钢的局面。在此背景下,贵钢也投入轰轰烈烈的建设之中。

  • 标签: 高考 中共中央 钢厂 钢产量 北戴河
  • 简介:像我这个年纪的人多半经历复杂,如果按照过去填表的要求,'本人身份'一栏恐怕无法单纯写作'学生'。实际上,除了没有资格当兵外,工、农两行我都干过。而无论哪个时段,上学读书都是我的梦想。1969年去吉林插队后,我曾经非常盼望能够获得推荐入学的机会。特别是,先后当过大队妇女主任的两位同校女生,接连被推荐上了北京医学院与北方交通大学,更让我燃起了希望。我觉得下一年应该轮

  • 标签: 高考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