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0 个结果
  • 简介:客家地区有这么一句谚语“烧糍粽”[sau35tshi11laη44tsuη53]。意思是糍粑要趁热吃,粽子要放了再吃。客家人认为糍粑吃热的,更容易吞咽,不会噎着,口感更佳;而的粽子蘸上白糖或红糖,口感更好。这是客家人丰富而独特的饮食经验总结。

  • 标签: 客家地区 经验 饮食 客家人 粽子 口感
  • 简介:沈金,1954年生,浙江崩兴人。上世纪70年代初随顾安年先生学书法,从赵盂烦起步,侧暇唐楷汉隶。作品曾赴韩国、日本、台湾等地展出,也有被北京奥运场馆“水立方”收藏。1999--2002年协助殷荪先生选编《商周金文百种》、

  • 标签: 书法作品选 北京奥运场馆 1954年 70年代 水立方 汉隶
  • 简介:这是一张邓小平与孙子亲吻的照片.照片上的一老一小,似亲未亲,非常有趣,而且亲情味很浓。这是著名摄影家、世界华人摄影学会会长杨绍明(原国家主席杨尚昆之子)拍摄的。杨绍明以拍摄邓小平的独家肖像而闻名海内外.他拍摄的邓小平肖像曾经被制成巨幅画像挂在深圳市的深南大道上.如今成为深圳市的标志及景观之一。

  • 标签: 邓小平 孙子 国家主席 摄影家 深圳市 拍摄
  • 简介:本文旨在分析克里斯汀·宜的小说和爵士乐的关系。文章将从爵士乐的两个特点出发分析其小说的爵士品格:一为爵士乐的破坏性律动,即打破固定的音乐规则,在音乐中引入即兴原则;二为爵士乐演奏带来的狂欢和忧郁并存的情绪。这两个特点在小说中体现为小说结构和语言的断裂,小说情绪在紧张和松驰间造成的张力。本文通过分析宜小说对爵士乐的呈现,旨在说明爵士乐不但可以为小说提供素材,也能够革新小说的语言和形式。小说和音乐共同成为作家构筑自我身份的手段。

  • 标签: 克里斯汀·加宜 小说 爵士乐
  • 简介:P:2014年你的生活较之前有什么变化?K:个人层面上讲,2014年让人惊喜,我的新书连续数周进入法国畅销书名单,上一本书《突然,响起一阵敲门声》(Suddenly,aKnockontheDoor)在很多国家反响不错,其中一篇的电影版权卖给了美国全国广播公司(NBC)。

  • 标签: 美国全国广播公司 世界 写作 房间 政论 向往
  • 简介:随着信息革命和新型传播技术的不断演进,地方志的创新日显重要,一方面,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问题已进入“顶层设计”。另一方面。志书和年鉴这种传统文化形式不可能完全被数字化形式所取代,所以“融合发展”应该是目前志鉴发展的最佳模式。MPR志鉴正是这种“最佳模式”,本文将从理论层面、技术层面、操作层面深入分析为什么MPR出版物是传统志鉴和新媒体结合最理想的形式.以及MPR志鉴是如何运作的。

  • 标签: MPR 出版 志鉴
  • 简介: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传统的文献复制制作工艺逐渐被淘汰,数字技术在文献复制工作的运用应运而生。目前,博物馆文献复制工作应用的数字技术主要包括数字扫描、Photoshop、数码印刷等。本文结合笔者的工作实践,以解析复制实例的方式,对数字技术在文献复制工作中的应用进行详细阐述。

  • 标签: 文献复制 数字技术 应用解读
  • 简介:2003年6月,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河南内黄三杨庄汉代庭院建筑遗址进行了发掘清理,清理出的建筑遗址有房屋瓦顶、墙体的砖基础、坍塌的夯土墙、水井、排水道等。通过对墙基、井壁、井台、排水道几处用砖的规格、铺砌方式,已使用及未使用的板瓦、筒瓦,墙体所用的夯土及土坯的分析研究,结合已发掘的几处汉代居住建筑遗址出土的建筑材料,可以看出,三杨庄遗址的建造技术与西汉时期居住建筑的建造技术相比较高。这同样是对遗址所处西汉末、东汉初这个时期论断的重要支持。

  • 标签: 三杨庄 汉代 庭院建筑 建造技术
  • 简介:贵阳市科学技术协会于1978年筹建,至今已走过了35个春夏秋冬。从最初的19个学会、协会,5个技术交流队,千余会员,到现在遍布全市城乡、纵横交错的学术、科普组织网络,35年间,巨变就在我们身旁悄悄发生着。

  • 标签: 科学技术协会 贵阳市 科协 技术交流 科普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