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8
344 个结果
  • 简介:一、前言客家俗话有“八山-水-分田”、“逢山必有客”,好象是说客家人特别喜欢住在多山的地方。实际上来看客家人的分布地理状况与迁移历史,也可以看出客家人分布地区大多属平原附近的山区,历经一段时间之后,因为人口繁衍,原来土地不足以供养众多人口而向外迁徙,所到之处往往又是另外一个平原边缘的地方,经过一段时日,土地又不足以供养而再次迁徙,如此一而再,再而三,客家人好象永远住在山区一般,又好象是永远的不断迁徙,喜欢到处作客一般。本文尝试以土地资源价值的观点,分析比较客家人分布地区的土地资源特色,并由这些土地资源的负担程度和住在其上的客家人迁徙状况,找出客家人是真的有“迁移惯性”?还是迁移是客家人面临自然资源匮乏之际为了延续命脉的应变方式。

  • 标签: 土地资源价值 客家人 迁徙 资源观 地理状况 资源特色
  • 简介: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但农业却是中国的弱质产业.入世,犹如一把双刃剑,在给中国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挑战.本文从中英农业转型的比较入手,认为土地产权的完善是中国经济全球化以后农业面临的一项迫切任务,并提出了一些政策性建议.

  • 标签: 中国 英国 入世 土地产权
  • 简介:市场,是一个巨轮,它推动社会经济不断前进;市场,是一所学校,它培育和训练出一大批人才;市场,是一种机制,它制衡和协调各种经济关系。明清时期浙北平原,在市场的推动和制衡下,有了蓬勃的发展。浙北平原濒临太湖,太湖水浇灌了杭嘉湖广袤的土地,缔造了灿烂的文化。

  • 标签: 土地资源开发 明朝 清朝 商品经济 经济作物 农业结构
  • 简介:推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客观要求,也是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方面。目前,海南州农村土地流转的体制、机制上还存在诸多问题,需要构建土地流转服务平台,培育农村市场主体,完善农村社会化服务保障机制,促进农村土地流转。

  • 标签: 农村 土地流转 海南州
  • 简介: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强调指出:加强农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首要问题,农民生活实现小康进而达到比较富裕,是整个现代化进程中最艰巨的任务。因此,全党必须从战略上认识和推进农业和农村工作。而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及利用,就成了当前农业和农村工作必须解决的一个时代性课题。如何审视我国农村人力资源的现状?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难度及主要障碍是什么?针对这些难点和主要障碍,应当采取哪些对策,选择哪些主要途径来强化对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及利用,本文拟就上述问题谈点认识和思考。

  • 标签: 农村人力资源开发 开发及利用 开发与利用 农村剩余劳动力 劳动力市场 农村劳动力
  • 简介: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完善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保障农民财产权益,壮大集体经济。

  • 标签: 农村资源 振兴战略 资产权益 乡村 农村基本经营制度 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 简介:要挣脱的家园人必须生活在现实的土地上,即使传说中的天神如格萨尔王者,也需要到大地上建功立业以得流传不朽之英名。尘世间人们的物质生产、精神生活,更是须臾离不开土地。阿来出生在汉藏混合的“嘉绒藏区”。他说:“我更多的经历和故事,就深藏在这个过渡带上,那些群山深刻的褶皱中间。”

  • 标签: 土地 阿来 精神生活 格萨尔王 建功立业 物质生产
  • 简介:这是特殊10年里凡人的故事。说它特殊,是因为那年月空气中都带着火药味。每天上班,有雷打不动的“早请示”、“晚汇报”;唱“忠”字歌、跳“忠”字舞;有各种形式的批判会;有“最高指示”发表时的庆祝游行……没完没了。

  • 标签: 土地 最高指示 “忠”
  • 简介:长期以来,在同心这块土地上,回汉各族群众共存共生,交流融合,创迭形成,以回族优秀文化为主要特色的民张区域文化。

  • 标签: 民族学 理论 起源 中国
  • 简介:笔者在四十多年前,一度对宋代的土地价格问题感到兴趣,收集了较多资料,其中有正史、笔记、金石碑刻、地契、地方志、文集等,并于1963年11月制作了《宋代土地价格一览表》和《南宋地价参考资料表》。后一表主要列举南宋的土地价格及该田的地租数,藉以探讨土地价格和地租两者之间的关系,包括每亩土地的具体价格和地租数,每亩土地的价格应折算成多少年的地租数,土地的售价与典价究竟有多大的区别。带着这些问题,总感到已经掌握的资料还不够充足,期待着考古学界发表更多的有关买地券、地契的报道,也希望自己以後发掘更加丰富的资料,因此一搁就是四十年有余。

  • 标签: 土地价格 价格研究 宋代 参考资料 地租 地方志
  • 简介:<正>今人著发《清前期奉吉私有土地发展》一文,细心学习后,认为内容只写了奉、吉两地区民地私有土地的发展,未涉及奉、吉甚至黑龙江的旗地和蒙地的私有土地。据清代前期东北土地占有的实际情况,排除当时东北地区旗地、蒙地的私有土地,是不符合历史实际的,故书此拙文阐述己见,不妥和错误之处,希作者和读者批评指正。清代东北土地所有制形式区分为:官地、旗地,民地、蒙地等类。

  • 标签: 旗地 私有土地 八旗驻防 官庄 清前期 宁古塔
  • 简介:由于史料缺乏,至今国内对川南僰人土地制度的研究尚属空白。笔者根据对新发现的明代《凌霄城地界碑》的研究,初步断定僰人的土地制度为井田制或类似井田制。

  • 标签: 川南僰人 土地制度 凌霄城地界碑 井田制
  • 简介:土地是重要的生产资料,土地买卖则反映了社会进程中地权所有制的变更和买卖方式的演变,它是社会经济形态最鲜明的体现。故历代的土地文书总被人们所珍视.成为研究社会经济中不可缺少的资料。广东土地问题的研究向来比较薄弱,原因是资料的欠缺。近几十年来,由于政治上、经济上的巨大变动,土地契约大量散失,客观上增加了研究的困难,因而在史志的编写工作中,难免会忽略对这一重要问题的撰述。

  • 标签: 《广东土地契约文书》 生产资料 中国 土地价格 生产技术 生态环境
  • 简介:土地是万物之本,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新疆古称西域,位于祖国西北边陲,土地总面积166万多平方千米,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截至2000年有耕地416.40万公顷,人均耕地0.227公顷左右,是一个美丽富饶的地方,境内矿产资源十分丰富。

  • 标签: 土地志 出版发行 新疆 通志 人均耕地 物质基础
  • 简介:目前所见的比较流行的电子版文献如、、、、"汉籍电子文献"中的有着各自的功能和特点,一些比较常用的可在internet上进行在线阅读或下载的网站和软件,存在一定的问题,我们可进行多方面努力克服这些缺陷,古籍资源的电子化将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 标签: 电子文献 全文检索 《史记》 在线阅读 格式
  • 简介:据1998年10月26日《西安日报》报道:在西安举办的第九届全国书市,汇集了全国500余家出版社的14万种图书,然而有关农业方面的书籍只看到30多种,仅占展售书的万分之二。难怪有的渴望买书的农民懊恼地抱怨:“农民兄弟买本书咋就这么难啊!”据我们分析,...

  • 标签: 农村读者 图书 地方出版社 三大革命运动 上山下乡知识青年 生产建设兵团
  • 简介:<正>1975年3月,我结束了为时21个月的知青生活,作为所在区随县环潭区首批两个(另一个是刘春发)"亦工亦农"2人员之一,被任命为随县环潭区河武公社党委副书记。当时按每月37.50元给我们发工资,其中20元交生产队记工分,年底参加生产队分配,17.50元作为生活费。由于我所在的生产队分值不高,年底分配时,扣除粮、棉、油实物折款后,基本上没有什么现金分配。也就是说,当时的"亦工亦农"干部,月工资也就是17.50元,仅够住村下队吃派饭时付给农户的饭钱。这种农不农、干不干的身份一直维持到1977年底才正式转为国家干部,吃上了财政饭,定行政25级,月工资37.50元,其中粮贴2.50元。

  • 标签: 现金分配 国家干部 亦工亦农 知青生活 刘春发 阶级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