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3 个结果
  • 简介:史·世宗本纪》云:(世宗)讳雍,本讳乌禄。“雍”非其初名,乃大定十四年(1174)所改。世宗改前名讳,《史》语焉不详。而《大金集礼》卷二三《御名》则载其更改前后事,可略考见其人本讳。其文云:

  • 标签: 金世宗 《金史》 本纪
  • 简介:遗民是一个时代与政权更替相伴而生的群体。金元都是北方民族统治王朝,金元之际的遗民处于两个北方民族政权交替之际,而这一时期,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都与其他时代具有不同的特性,北方民族政权治下的汉人士大夫和各北方民族士大夫逐渐统一在以儒家文化为核心的文化系统下,该时期的遗民具有不同于其他时期的个性,不再束缚于“华夷之防”的藩篱之内,彻底打破以“种族”区别政权的界限,以更加务实的“有道则见”的观点看待异族王朝,治下的各行政区域内遗民表现不尽相同,具有师承、父子等关系的人选择也迥然各异,此即为文章研究的主线。在此基础上,对比前人对突出人物,如元好问、郝经、耶律楚材等人的研究,尝试得出新见解。

  • 标签: 遗民 地域文化 科举 民族融合
  • 简介:《文选·张衡〈凹愁诗〉》:“美人赠我错刀,何以报之英琼瑶”有关“错刀”的解释,笔者所见有以下三种:1.钱币。《文选·张衡〈四愁诗〉》李善注引《续汉书》曰:“王莽造大钱,又铸金错刀,以错其文。”诗中美人兴张衡互赠美好之物,钱币世俗,殊为不伦。

  • 标签: 《续汉书》 张衡 李善注 美人 文选 钱币
  • 简介:按:窃以为“错刀”指错金剪刀。“错”指错镂黄金,杜府《樱拂广》“荧荧错刀”,师尹注:“大抵古人之於器物以黄金错之皆谓之错,如秦嘉妻以错盌奉其夫盛水之类。”

  • 标签: 文史 历史 作品 《“金错刀”臆考(下)》
  • 简介:逢孙(1914—2005)浙江丽水人,浙江省文史馆馆员。1930年毕业于上海美专西画系,三十年代受鲁迅先生影响,与张望、黄新波等同学创办“MK木刻研究会”并任理事,抗日战争时期在浙江与郑野夫等宣传团结抗日做过大量工作,曾担任浙江省战时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成立“浙江战时木刻研究会”研究社,出版过大量木刻刊物。是中国新兴木刻运动的老一代有影响、有贡献的版画家。他的许多作品曾在当时上海各报刊发表,并为鲁迅、内山完造所收藏。作品《读报》被鲁迅先生选送参加法国文艺家协会1934年在巴黎主办的“革命的中国之艺术展览会”展出。

  • 标签: 版画家 抗日战争时期 美术家协会 木刻运动 上海美专 常务理事
  • 简介:2014年10月15日,是“韩国屈原”沧江先生诞辰164周年。国内外专家学者均知,沧江故居在南通城内西南营29号,沧江墓地在狼山南坡处。南通图书馆、博物苑保存着沧江的大量著作,民间一些有识之士收藏着沧江书写的诗词条幅及生前所用的物品。沧江在南通逝世多年了,而今,人们怀着崇敬的心情纪念他。

  • 标签: 金沧江 南通 屈原 韩国 专家学者 国内外
  • 简介:大川先生极具观赏性。他喜欢并且适应极简风格。整个人像一个纯粹明亮的色块,晃动在黑白色调的影棚里。

  • 标签: 职业 模特 观赏性
  • 简介:卡罗·兹堡的“微观史”实践含有强烈的史学理论指向。他针对小人物心智的细致考察拓展了历史学“自下而上”的视野,发现小人物也有大智慧。这对精英史观的片面预设形成质疑,但史料匮乏使关于大众意识的历史影响的分析难以进一步深入。兹堡强调关于小人物的意识研究应深入到文化意义上的个性化阐释,反对只关注意识共性的心态史取径,然而他将个别小人物的心智特性比附为大众群体共有的文化属性的策略有以偏概全之嫌。兹堡批评计量方法的局限,认为基于口述材料的阐释性叙事在呈现大众文化史方面更为有效。他的论说揭示了叙事在交代细节和还原情境方面的特殊作用,明确了计量和叙事在长、短时段研究中的各自优势。总体看来,兹堡的论说使一种多元主义的历史认识论变得较之以往更为令人信服,即历史本身是一种多相性且异质性的存在,因而不可能期待凭借单一的视角、模式、方法就彻底地对其进行解读。就此而言,历史学不应再追求自然科学式的自我整合,而是应该思考如何合理地利用更多元化的研究模式和解释工具,使不同层面、不同类型的历史事实得到解读。

  • 标签: 卡罗·金兹堡 微观史学 理论指向
  • 简介:我祖父雯,字叔章,1908年2月25日出生于浙江温州郭溪镇曹隶村一个农民家庭。祖父少时聪慧好学,勤劳俭朴,读书之余,经常参加家务劳作,常为乡人邻里所称赞。1925年毕业于浙江省立中学,1927年在中央陆军军官学校第五期步兵科毕业。北伐时任陆军第14师少尉排长。徐州之役,他冲锋陷阵,奋勇当先,左腿曾为炮弹所伤。鉴于空军在战争中的重要性,他响应孙中山先生生前提出的"航空救国"的号召,于1929年考入中央航空学校第一期学习飞行,毕业后任空军第三队队员。

  • 标签: 金雯 中央航空学校 农民家庭 步兵科 浙江温州 第三次长沙会战
  • 简介:靖康年间,金人侵宋,直抵汴京。宋以“割三镇”议和,金人遂退兵。此後宋人屡屡遣使求“租税赎三镇”,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王云的三次出使。这是靖康事变的一个重要方面。然因史料缺乏,记载混乱,其过程模糊不清。本文通过详细考证辨析,尽可能地恢复事情原貌,弄清宋人“租税赎三镇”的来龙去脉和金人高层的态度,以及王云三次出使的命使起程、国书使旨、出使经过、归阙日期和朝廷应对等等。同时对与王云出使有关的军事形势的变化、朝廷的和战争执、钦宗的态度摇摆等等作出考述,诠释其与王云出使的关系。

  • 标签: 靖康事变 王云 租税赎三镇 斡离不 粘罕 钦宗
  • 简介:最近发表的《金代前期散官制度——以〈三朝北盟会编〉中的〈揽辔录〉为线索》一文中恢复出金代前期行用的散官表,与《史·百官志》中所载的散官表有较大差别。利用这张新恢复的金代前期散官表,可以更好地理解涉及金代前期散官的史料,更好地进行金代一些重要史料的整理工作,并可重新认识金代散官制度的渊源。

  • 标签: 金代 散官 制度 《金史》 《大金国志》
  • 简介:若山,原名金元凤,号若山,曾用名崔林、陈国斌。著名韩国(当时亦称朝鲜)独立运动家、政治家、军事家。若山的一生,与反日独立斗争、特别是若山中国的抗日战争有着极其紧密的联系。1938年10月,若山不仅在武汉会战期间组建了中国关内地区第一支韩国武装力量——朝鲜义勇队,还率领全队积极参与了波澜壮阔的保卫大武汉行动,在武汉会战血与火的历史上留下一抹别具风格的亮色。在东北组建朝鲜义烈团

  • 标签: 若山 武汉会战 生金 中国抗战 崔林 革命干部
  • 简介:傅斯年、范文澜、毓黻都是出身于北京大学国文门的著名史学家,都曾师从黄侃,得到黄侃的赞赏。但他们从北大毕业后,与黄侃关系亲疏不一。毓黻与黄侃关系最笃,范文澜次之,傅斯年最淡。傅斯年、范文澜都有明确的政治立场,代表了史学发展之两翼,且在各自的学术机关居于领导地位。毓黻与他们二人均有交往,对其学术亦有自己的评论,治学能谨守绳尺,本师说以为学,依违于二人之间。但国学功底深厚,重视民族气节以及对民族文化抱有深厚的情感,是他们立身行事以及学术著述的共同特点,反映了早年共同的师承对其学术的深层影响。

  • 标签: 黄侃 傅斯年 范文澜 金毓黻 史料派 史观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