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今天杂技舞台上钻一类节目就是由古代"冲狭"、"透剑门"衍变而来。而把"钻"作为杂技艺术来发展,是最近几十年事。过去,钻是刀、火、剑门,一味追求惊险,忽略了钻技艺发展。而今杂技提倡惊而不险,表演者把精力集中在发展穿越圈环花样和技巧上。

  • 标签:
  • 简介:<正>龚重谟:《古今治统·弁言》不是汤显祖写《戏剧艺术》81年第三期载《徐奋鹏校刊评注本《西厢记》和演出本〈西厢记〉》一文,引载了光绪二年(1876)《抚州府志》中徐奋鹏传略和署名“汤显祖”为徐奋鹏《古今治统》一书所写《弁言》,并认为这篇《弁言》“对汤显祖思想演变和发展,也提供了很有价值史料”。然而,《弁言》不是汤显祖写。它只是一篇假冒汤显祖之名伪作。《弁言》署为“天启癸亥”(1623年)作,可是汤显祖早在万历丙辰(1616年)年便去世了。另提供有关资料两条:①临川县图书馆藏有雍正元年(1723)槐柳斋梓行《古今治统》(六本二十卷)一部;②《抚州府志》和《临川县志》所载徐奋鹏传略,除了“汤显祖为之称誉”、“汤显祖为之延誉”二外,便没有其他有关文字。

  • 标签: 汤显祖 徐奋鹏 治统 西厢记 戏剧艺术 弁言
  • 简介:我在童年时代接触最多就是京剧。我父辈都是戏迷,我父亲和三叔还是票友,经常登台演唱梅派剧目,记得他们唱过《坐宫》《打渔杀家》《三娘教子》等。我父亲有不少戏曲界朋友,交往密切有谭富英、裘盛戎、叶盛长、茹元俊等,这些名角常来我家中做客,与父亲谈天聊戏,他们不凡风采让我倾心不已。

  • 标签: 京剧 《三娘教子》 《打渔杀家》 《坐宫》 戏曲界 裘盛戎
  • 简介:动物也会做梦猫在睡眠时候总是高度警惕眷而竖起双耳,更有甚者它还会同时发出犹如正在捕捉猎物时呼呼声。国外专家经过长时期观察后得出令人可信观点——它们在做梦。不仅家畜如猫、狗、马等会做梦,而且大象、老鼠、刺猬、松鼠做梦比人还频繁。

  • 标签: 睡眠 动物 家畜 猴子 猎物 双耳
  • 简介:2001年度普利策戏剧奖及百老汇托尼最佳戏剧奖双双颁给了美国青年戏剧家戴维·奥本以数学家为题材《求证》。该剧同时还获得了外百老汇评论家最佳戏剧奖和戏剧最佳编剧奖等十余项奖项。自科学剧《哥本哈根》于世纪之交在西方震撼了评论界与观众而获2000年纽约百老汇托尼最佳戏剧等各大奖项后,《求证》又一次证明了科学人文戏剧魅力。《求证》于2000年五月二十三日首演于纽约外百老汇曼哈顿戏剧社。公演后,场场爆满,佳评如潮。同年十月二十四日转入百老汇沃尔特·科大剧院上演。

  • 标签: 《求征》 戏剧创作 编剧 作者 戴维·奥本
  • 简介:京剧具有高度“程式化”和“虚拟性”艺术特征,与中国绘画讲究传神写意有异曲同工之处,充分体现了东方人体验现实、品味人生态度。戏曲与绘画结合,诞生了独具中国艺术特色“戏”。“戏”可以把舞台浓缩于绢素,以戏曲人物为造型,以意象、幻象、抽象等形式,将戏文象征意涵,角色命运归宿,情境跌宕起伏,表现得淋漓尽致。

  • 标签: 中国绘画 戏曲人物 艺术特征 异曲同工 传神写意 艺术特色
  • 简介:身为预防艾滋病宣传员濮存听,需要经常出现在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当中,对他们进行慰问。在和他们交往过程中,濮存听与他们建立了深厚友情,许多艾滋病感染者有他手机号码,有些甚至到过他家。在这些人中,濮存听和老季友情,最具有传奇色彩。

  • 标签: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 合作者 手机号码 传奇色彩 友情
  • 简介:工笔兼意笔飞梭连星月——王庆利工笔和写意艺术庆利先生工写兼能,两套笔墨,得心应手。一忽间高蹈在云端,一忽间,又复翩飞入人际。正如其一心出尘居士身份,时又安身于市嚣纷纷平凡之中。

  • 标签: 名家 丹青 工笔 居士
  • 简介:《戏剧丛刊》2008年第二期至第四期,先后刊登了侯宏先生和王纪涌、于利平先生文章,就戏剧危机和继承与创新问题进行了研究探讨。敬佩各位心智和热情,也产生了许多联想和感叹,不敢用商榷这样字眼,只是想把自己观点写出来,请大家指正。

  • 标签: 继承与创新 戏曲 戏剧危机
  • 作者: 王瑞梅
  • 学科: 艺术 > 戏剧戏曲
  • 创建时间:2009-12-27
  • 出处:《戏剧之家》 2009年第5期期
  • 机构:在戏曲演员中,两种情况最为常见:一种是有的演员台下夸夸其谈,活龙活现,可一到台上就呆头呆脑,傻眼没“电”;另一种是有的演员台下老实巴交,少语寡言,可一到台上就出神入化,浑身放“电”。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正>在新加坡电视台工作56届校友彭溆娴于1987年以舒娴笔名在《新加坡文艺》刊物上,发表文章纪念我院前副院长朱端钧教授。文章题为《一别成永诀》。彭淑娴校友在文章中回忆了1977年从香港回沪拜访朱先生时情景,朱先生一再鼓励她不要放弃事业,要多看多演,为振兴中华戏剧事业而奋斗。彭溆娴还对朱先生教学特点作了生动描述。文章最后写道:朱先生是已经逝世了,但先生诲人不倦教学精神将活在千千万万受过先生教益学生心中。

  • 标签: 新加坡 文章 振兴中华 纪念 电视台 校友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