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5 个结果
  • 简介:本剧一切目的在表现演员。剧中国度子虚乌有,人物纯属杜撰,情节完全编造。全无历史根据。史家幸无考证,以免大失所望。请导演无须动用太多布景及复杂灯光,以突出演员表演,求得上演频率。——作者时间古代。地点东兴国.人物凌霄——东兴国长公主.昌明——东兴国太子.凌霄之孪生弟.(以上两人物由同一演员扮演)苟义——掌宫太监。苗忠——丞相.郭云龙——青年将领.伺剑——凌霄心腹宫女.姚贵——贫民.姚妻——姚贵之妻.“仙鹤”、昌明鬼魂、郭老将军、密探、南旺国将甲、乙、南旺国饮差、差役甲、乙、朝臣、兵丁、太监、官女、锦衣卫、御林军若干。

  • 标签: 东兴 南旺 历史根据 手足情 国饮 你我
  • 简介:高甲传统戏《审陈三》是我团最具特色,最有代表性的保留剧目之一。从17岁起,我就一直担任该团五娘这一主要角色。十几年中,从继承到创新,对如何演好这个颇有典型性的人物略有点滴体会。五娘在舞台上的形象,前辈们历来以闺门旦的行当及表演程式,规范的形体动作和严谨的

  • 标签: 高甲戏 表演程式 女扮男装 人物形象 剧种 传统戏
  • 简介:再看前面例四(辕斩子)、例七(报号),两者都是带“把”的,而所加的“再唱”,全都无“把”,这,实际上也是有把与无把的结合.基于如上的实际情况和先例,说明“这春光”唱段的作者,将带把【马头调】与不带把【马头调】结合着运用,并不“越轨”.现让我将“这春光”唱段及其前面的过板,用相近唱段和曲谱,分别加以对照.(一)唱段对照

  • 标签: 西秦腔 马头调 斩子 陕西曲子 我将 陈妙常
  • 简介:2006年的金秋,我们纪念中国戏剧大师佐临先生(1906—1994)诞辰一百周年;2005年,世界各地纪念了俄国戏剧表演艺术家麦科·契诃夫(1891—1955)逝世五十周年。那年11月,我应邀参加英国达汀顿基金会和达汀顿艺术学院举办的国际会议,并和来自洛杉矶的CharlesMarowitz、来自圣彼得堡的AndreiKirillov分别为大会作主题发言。Marowitz是盛誉欧美的名导演、名作家,

  • 标签: 黄佐临 诞辰一百周年 中国戏剧 表演艺术家 国际会议 艺术学院
  • 简介:我带着不安的心绪,很早就去人艺的排练,想提前准备一下戏。这个戏的分量太重,我要花更多的时间掌握这个角色。推门一看,地板已经拖过了,剧务比我来得更早。窗户都敞开着,窗外吹进阵阵春天绿草的清香。座位摆得整整齐齐,除了平时排练时罗毅之导演的座位,旁边又多了一个座位。我知道,今天的连排不同往常,院长要来看我们的第一次配乐连排。

  • 标签: 排练 导演 配乐 黄佐临 话剧 艺术形式
  • 简介:苏丝,一个耳熟能详的名字,一个湾仔的美丽传说。在白天,她活在幻想之中,身份是一个等待未婚夫来迎娶的富家女;在晚上,她流连在湾仔酒吧,身份是吧女:她渴望有个男人带她远走高飞,终于有一天,机会来了……

  • 标签: 音乐剧 印象 身份
  • 简介:采访者(问):黄老师,您小但是我国现代著名的戏剧家,导演过很多戏剧,而且.在戏剧理论方面还有很多独到的见解。请谈谈您戏剧生涯的一些经历,也请您谈谈对戏剧理论的看法。

  • 标签: 访谈录 黄佐临 戏剧理论 戏剧生涯 戏剧家 采访者
  • 简介:一谈到戏剧,我们马上就会说“南北焦”,这早已不是什么新闻。但是,对于中国戏曲的创新与发展来讲,这两位艺术大师的贡献更是功不可没的!早在上世纪三卜年代,我国著名的艺术导演大师佐临先生还在英国剑桥大学留学之时,就试图将斯坦尼的“体验说”、布莱希特的“间离说”与中国戏曲嫁接、交融,但一直没能得以实现!

  • 标签: 黄佐临 昆剧 艺术大师 英国剑桥大学 中国戏曲 布莱希特
  • 简介:岁月可以淡化许多东西,但真正珍藏于心的东西一定不会忘却。前不久,与著名电影导演蜀芹一起参加一个研讨活动,闲时聊天,聊着聊着,就说到了她的父亲一一戏剧大师佐,临先生。这一话题一打开,许多难忘、温馨的回忆马上就涌入了我的心头。我情不自禁地向导说起了自己曾经有幸聆听过佐,晦先生谈艺术、谈戏剧的往事,说起了佐临先生曾经给予过我的许多关怀、教诲和鼓励。那一夜,灯光柔柔,我动情地说着,导关注地听着,我们都沉浸在缅怀佐临先生的世界里,品味着他一生的戏剧探寻和艺术理想,感受着他独特的精神境界和人格魅力。导听完我的讲述,要我把它写下来。说真的,我犹豫,我怕写不好。一个戏剧大师与一个小字辈的交谈和对话,留在自己心中是一份永远的记忆和思念;一旦要见之于笔端,我能对佐临先生的思想精髓和为人言语表述清楚吗?但导鼓励我说,你就如实写、放开写。最后,我还是在佐临先生的百年诞辰之际,心怀敬意,提起了笔。

  • 标签: 黄佐临 艺术理想 研讨活动 电影导演 人格魅力 话剧
  • 简介:旷世杰作之一的《三堂会审》,由桂秋饰玉堂春,周信芳饰刘秉义,俞振飞饰王金龙,苗胜春饰潘必正,如此搭配真是绝了。俞首先出场就获满堂彩,接着周、苗的蓝袍、红袍在胡琴过门中亮相又是碰头彩,待三位官员入座后,桂秋在幕内一声娇脆无比的“苦哇”,台下更是掌声

  • 标签: 京剧 青衣 黄桂秋 表演艺术家 演技 人物形象塑造
  • 简介:《话剧》:这是您第一次执导话剧.心情如何?:我做了很多年的话剧观众,加上父母亲都是从事话剧的.所以对话剧我有种亲切感,但以前都是很平常的关注。我觉得现在话剧中心非常了不起,把话剧从低靡状态做到现在的十分兴旺,并形成一个很自由的艺术场所.是名副其实的话剧“中心”。

  • 标签: 黄蜀芹 《金锁记》 话剧 小说改编 电影导演
  • 简介:蓦然回首,佐临先生离开我们已经十二个年头了。他在世时,剧院老少皆称他为“院长”。每次他到排练厅来,大家都会不由自主地站立迎接,直到他坐下大家方才落座。院长从不高声说话,大家对他的尊重都是由心而生。

  • 标签: 百年诞辰 黄佐临 艺术形式 话剧 中国
  • 简介:凡戏剧青年,没有不知道大师佐临的,我也是。1959年秋,初入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便对这位上海话剧的标志性人物景仰不已,那时没有机会见到,心中的高山很遥远。1963年夏季,毕业前夕在天津实习演出,剧目是俄罗斯名剧《大雷雨》。同时,排演现代戏新剧目《霓虹灯下的哨兵》,学院领导竟然为我们请来了大师佐临担任导演教师!全班同学的目光,把老师从走廊远处一直迎到教室里的导演席上。

  • 标签: 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 黄佐临 《霓虹灯下的哨兵》 《大雷雨》 标志性 话剧艺术
  • 简介:1977年10月17日,杉村春子女士率领日本戏剧家代表团第二次访华之行即将结束。在一次晚宴上,我初次见到了佐临、丹尼夫妇。因为当时正值“文革”刚刚结束,中国话剧处于复苏时期,中、日艺术家们进行了长时间的恳谈,每每提及“文革”时的遭遇,在场人士无不声泪俱下(包括著名电影演员赵丹)。谈到1975年千田是也先生率领日本戏剧家代表团首次访华曾到过上海时,杜宣先生含泪回忆说:

  • 标签: 黄佐临 艺术大师 戏剧交流 使者 中国 话剧
  • 简介:《一无关紧要的小游戏》(Unpetitjeusnsconsequence)是法国当代剧作家让·戴乐(JeanDell,1961~)、杰拉尔·希伯里拉斯(GelaldSilleylas,1962~)合作编写的一部三幕剧。2002年8月27日首演于巴黎的拉布吕耶剧院,由著名导演斯蒂芬·伊莱尔(StephaneHillel)执导。该剧以现实生活中的爱情关系为题材,充满人文关怀和乡土气息,演出后备受欢迎和关注。

  • 标签: 现实生活 乡土气息 人文关怀 剧作家 《一场无关紧要的小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