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5 个结果
  • 简介:2004年4月3日,钢琴家盛原作为由“艺术家国际”设点的阿图尔·鲁宾斯坦逝世二十周年纪念奖获得者,在尔独奏厅举行了一场具有典范意义的音乐会。该奖项是为了纪念伟大的钢琴家鲁宾斯坦去世二十周年而创立的。

  • 标签: 音乐会 钢琴家 阿图尔·鲁宾斯坦 艺术家 原作 奖项
  • 简介:壮族"偏"是"偏人"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一种抒情性的呼唤式音调,旋律柔美缠绵,调式色彩明亮,节奏自由宽广,与"水边民族"的同类型歌调有着明显的共性特征,具有浓郁的"水文化"特质.然而,"偏"是一个典型的山地农耕民族,并且它的其他歌调与在形态与风格特征方面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笔者通过调查、考证、对比、分析,认为极可能不是偏人的原创歌调.

  • 标签: 布偏《过海调》“天乐”“天琴” 曲调结构 形态特征 “做天” 曲调来源 民族音乐
  • 简介:德国作曲家格缪勒(FriedrichBurgmueller,1806—1874)为儿童创作了3本钢琴练习曲:Op.100,Op.105和Op.109;其中Op.100的25首是最常用最受初学钢琴者欢迎的。格缪勒的创作风格在作曲手法上继承了古典传统,在情调上却带有浪漫色彩,因

  • 标签: 钢琴练习曲 音乐表现 布格 四分音符 弹奏 创作风格
  • 简介:<正>序幕六十岁的雕刻工开始写回忆录。一生中历尽沧桑,制成品浩瀚,但失去的东西也不少,不过他从未失去他的乐观开朗的性格。四十年来的往事历历在目。第一幕第一场秋高气爽。布尔贡吉亚丘陵地带的景色。在克拉姆斯城郊区,姑娘们在葡萄园里干活,传来她们的清脆歌

  • 标签: 四十年 葡萄园 雕刻 拉姆 巴列 城郊区
  • 简介:如果一个音乐学生想找一个本世纪的作曲家作为自己学习配器特别是20世纪配器或曰现代配器的榜样,那么,莱兹(PierreBoulez1925~)将是最佳选择至少也是最佳选择之一;如果一个音乐爱好者想用最少的时间充分感受现代管弦乐队的色彩斑斓或者荒诞不经,也还只能是选择莱兹。

  • 标签: 乐谱 作曲家 师教 作品 钢琴组曲 音乐学院
  • 简介:  她代替缪司女神把这个时代的全部寂静还给竖琴.索菲娅·古拜杜丽娜(SofiaGubaidulina)是最后一位"在断头台旁织着东西"(卡米拉·帕格利娅语)的流亡者.聆听她的音乐时我的脑海里不停地响着俄罗斯"白银时代"女诗人吉皮乌斯的诗句:"我用贪婪的眼睛望着大海".在听古拜杜丽娜为俄罗斯最伟大的巴松管演奏家波波夫委约创作的时,色调阴暗的波浪"点燃了病重的土地,疲惫的姐妹"--吉皮乌斯写于1905年的诗句在此时又回到了"边界上的断头台","不我们不是走向姐妹,--我们只是/带着万能的明亮之礼物走向大地--星空的新娘."……

  • 标签: 仿佛绷紧 古拜 处聆听
  • 简介:RCA金印鉴系列中的莱洛夫斯基演奏肖邦第一第二钢协以及降D大调夜曲和一首圆舞曲(09026—61656—2,1949—1954录制)是氏中晚年的作品典范,也可以说是肖邦演奏史上一张划时代的瑰宗。

  • 标签: 肖邦 演奏 大调 夜曲 钢琴 圆舞曲
  • 简介:本文通过希曼诺夫斯基的《第一小提琴协奏曲》,介绍了他在第二个音乐创作时期的音乐风格特征。该协奏曲是一首印象主义浪漫音乐,是一首洋溢着“狂喜”与“热情”气氛的浪漫之歌。作者在音色的运用、曲式的处理以及独奏小提琴的写作等方面都有与众不同之处,作品充分展示了他建立在浪漫主义基础之上的印象派风格以及灵活运用音乐表现形式以达到其表现目的的高超的音乐处理手法。这首作品也反映了他在这一时期作品的共同音乐特征。

  • 标签: 希曼诺夫斯基 小提琴协奏曲 印象主义音乐 音色 二重调性
  • 简介:贵州黔西南州贞丰县中部的布依族中央的恋俗音乐包括声乐曲“山歌”与“谷婉”,器乐曲有“木叶调”与“闹寨调”。它们运用于恋俗活动的不同环节与场合.分别是恋之序曲——唱山歌,恋之情话——讲谷婉,邀约细语一闹寨调、木叶调。布依族的恋俗音乐经历了音乐品种的变迁和音乐形态的本土渐变,布依族恋俗音乐的功能是“择偶”与“交情”的交融。

  • 标签: 布依族 恋俗音乐 山歌 谷婉 木叶调 闹寨调
  • 简介:国际钢琴比赛曲目的各种制度樊:这也牵涉到参赛者如何选择曲目的问题,每项钢琴比赛的曲目要求不尽相同,有的十分广泛,有的却好像还当做是音乐院校的考试一样.此外,像范·克莱本与巴考尔等大赛近年采用开放自选的方式,似乎也已形成一种风尚.

  • 标签: 英国 乐评家 布莱斯·莫里森 音乐艺术 音乐事业 艺术比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