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40 个结果
  • 简介:歇在艺术史上是一位有争议的画家。在路易十五王朝、他是宫廷画师的首选、同时又是工艺美术上的大师。他在罗可可艺术中占有重要地位。但是,路易王朝的淫糜生活,活灵活现地保留在他的作品中。他是法国封建王朝的御用画师,站在封建立场上歌颂那个淫糜的朝廷。

  • 标签: 罗可可艺术 布歇 路易十五 上层阶级 华托 一幅画
  • 简介:<正>五十年代读苏联出的几部西欧文学史,总感到象在读一本作家论汇编。如果一个国家的文学可以比作一棵树,主要干杈之外,它总还应有些枝叶;如果是一座森林,则除了实繁枝披的巨树之外,也会有一些不那么粗壮然而也许别具佳色的树木,树丛中还会有些香飘云外的奇花异草。既名之曰文学“史”,对这些理应也有所记载。以英国文学史来说,每个时期在著作等身的大师之外,都有一些作品不多却格外精致的作家,他们留下的珠玑玉屑至今仍吐着光辉,诸如十七世纪撒木尔·佩皮斯(1633—1703)的《日记》,十八世纪杰姆斯·博思尔(1740—1795)的《塞弥尔·约翰逊言行录》以及十九世纪查尔斯·兰姆(1775—1834)的《以利亚随笔》。本世纪初,能文擅画的麦克斯·

  • 标签: 西欧文学 英国文学史 作家论 苏联 言行录 随笔
  • 简介:说来话长,我从事美术事业,追溯启蒙老师可算是我的老祖母了。记得我小时候,奶奶不但口教我《三字经》、《百家姓》、《朱子治家格言》,还教我纺线织布、剪窗花、绣荷包和做花。奶奶不但针线活做得好,纺线织布样样精通,还打得一手好算盘,是我们村出了名的心灵手巧聪明贤惠的农家妇女,因而受到全村人的

  • 标签: 百家姓 三字经 美术 纺线 布料 绘画
  • 简介:洛陀》与图腾崇拜广西/丘振声一、洛陀:壮族的始祖神百张好树叶,难凑花一朵;千百本厚书,不比《洛陀》。这是壮族学者罩承勒在壮族地区收集到的一首民歌。这首壮歌用比喻的手法突出表现了一个意思,就是壮族人民十分喜爱与推崇自己民族的创世史诗《洛陀》。...

  • 标签: 布洛陀经诗 图腾崇拜 鸟图腾 祖先崇拜 壮族先民 壮族民间故事
  • 简介:2004年4月3日,钢琴家盛原作为由“艺术家国际”设点的阿图尔·鲁宾斯坦逝世二十周年纪念奖获得者,在尔独奏厅举行了一场具有典范意义的音乐会。该奖项是为了纪念伟大的钢琴家鲁宾斯坦去世二十周年而创立的。

  • 标签: 音乐会 钢琴家 阿图尔·鲁宾斯坦 艺术家 原作 奖项
  • 简介:壮族"偏"是"偏人"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一种抒情性的呼唤式音调,旋律柔美缠绵,调式色彩明亮,节奏自由宽广,与"水边民族"的同类型歌调有着明显的共性特征,具有浓郁的"水文化"特质.然而,"偏"是一个典型的山地农耕民族,并且它的其他歌调与在形态与风格特征方面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笔者通过调查、考证、对比、分析,认为极可能不是偏人的原创歌调.

  • 标签: 布偏《过海调》“天乐”“天琴” 曲调结构 形态特征 “做天” 曲调来源 民族音乐
  • 简介:丹增诺是西藏绘画史上属于门汤画派的杰出画家。因其出生洛扎,故有洛扎·丹增诺之称(生卒年月不详)。他出身门汤世家,幼年曾被认定为转世活佛灵童。一度苦修佛经,兼修藏医,孜孜以求,颇得真传。在他进入佛门之前门汤绘画艺术的启蒙作用,早已占领了他幼小的心田。他向往世俗生活,酷爱绘画,为了实现艺术上的追求,情愿舍弃他既得的“尊荣”。终于走上了攀登艺术高峰的道路。从十七世纪末到十八世纪初,他在绘

  • 标签: 艺术道路 洛扎 十七世纪 丹增 画史 身门
  • 简介:在19世纪与20世纪之交的法国大雕塑家中,最有名的要算罗丹(1840—1917)、马约尔(1861—1944)和德尔(1861—1929)了。我在巴黎艺术城居住了半年,马约尔的作品,不少散置在罗浮宫门外边的绿地或大道旁,我在参观罗浮宫时已多次在近处观赏过,对罗丹美术馆和德尔美术馆,我前后两次参观,尤其是德尔创作的一座鲜为人知的中国外交家的青铜胸像,引起了我的兴趣,事情的前前后后让我们深受感动。一记得是去年(2000年)3月8日第一次参观德尔美术馆时,作为进出口的正门并不大,也不怎么显眼,正门的右手有一个不太大的院子,放置了十多座大大小小的雕塑,其中最大的是从德尔的为阿根廷共和国所作的《阿鲁贝阿尔将军的骑马像》上翻下的那匹高达六米的铜马。铜马磅礴的气势,体积的饱满,手法的简洁,以

  • 标签: 美术馆 中国外交 肖像雕塑 雕塑家 骑马像 阿根廷
  • 简介:1979年,戈特弗里德·赫伦恩画了一张水彩画:一个趴在桌面上熟睡的漂亮可爱的小女孩,头枕在盘子里,手边是一把汤匙。这幅画的题目是:“生活不值得活着”,另外在作为作品的组成部分的题字中,赫伦恩写到:“亲爱的格罗斯博士,我在看‘大屠杀’(一个电视节目)的时候,再一次想到你在报告中的观点态度。自从这部作品诞生以来,我一直想找机会代表那

  • 标签: 戈特弗里德·赫伦韦恩 水彩画 画家 艺术反叛者 艺术形式 美学思想
  • 简介:德国作曲家格缪勒(FriedrichBurgmueller,1806—1874)为儿童创作了3本钢琴练习曲:Op.100,Op.105和Op.109;其中Op.100的25首是最常用最受初学钢琴者欢迎的。格缪勒的创作风格在作曲手法上继承了古典传统,在情调上却带有浪漫色彩,因

  • 标签: 钢琴练习曲 音乐表现 布格 四分音符 弹奏 创作风格
  • 简介:在举世瞩目的第25届奥运会上,世界撑杆跳头号种子选手勃卡三跳失利,令无数观众扼腕叹息。赛前,新闻界、舆论界、权威人士和广大观众一致认为勃卡摘取金牌犹如探囊取物,易如反掌,可是,他却将一个重重的失望留给了世人,尽管勃卡一次又一次地打破世界纪录,一次又一次很轻松地将自己创造的世界纪录刷新,但是,这次他却失败了。我们说,在体育竞技中,没有人可以保持永远不败,也就是说,任何成功都是暂时的。人生又何尝不是如此呢?从消极意义上讲,人从一出生便决定了要死亡,“不管你如何执著,生命都是无意义的,因为你最终要失去它”。但是我们不能因为生命最终要走向死亡而悲天悯人、举步不前,甚或消极避世,遁入空门。积极的人生应该拼搏,奋斗。“人生能有几次搏?”生命的本质在于不断地自我超越,生命的意义在于不断地追求,一个目标一个目标地实现,直至生命终结。一个人如果停止了创造和追求,那么他的生命也就等于停止,这样的人虽生犹死。我们说,生命的意义不在于活得长久,而在于活得伟大,活得高贵,活得有气魄。中国有句古话:“但问耕耘,莫问收获。”一个人踏踏实实地耕耘,不懈地动力,由于客观的、人力难为的原因而事业上终未能成功,那么他的人生也不是失败的,因为...

  • 标签: 失败成功 失败谈起 奥运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