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6 个结果
  • 简介:他们穿过大街来看我,带着鲜花。这些天城里一直下着大雪,现在终于停了。我躺在医院的病床上,一条腿打着绷带。几天前我骑自行车从雪地上摔下来。他们站在床边看着我笑,没把我的伤痛当一回事。他们说,我们过会儿要去占领整个城市……这时候,窗外阳光灿烂,周围很安静,如果我静静地躺在床上,可以听见屋檐上冰雪融化的声音。我现在是他们的朋友,无话不谈。几年前,我是他们的高中教师,他们还有点怕我。在我严厉的目光注视下,他们走进了大学的门。这里不是科索沃或者伊

  • 标签: 中间地带 自行车 电脑游戏 表情 妻子 注视
  • 简介:俯瞰"代际写作"是一件累人的事。尤其是俯瞰一个"以年龄为准绳"的、行进中的诗歌代际,要将其尽可能地梳理、阐释、廓清,这显然比单纯面对一个以诗学主张而成立的代际(或"思潮"、"流派")要复杂、艰险得多。多元的时代和现代诗技艺演进的日趋精微,已不太鼓励理论家再对

  • 标签: 中间代诗人 现代诗歌 九十年代 知识分子写作 写作者 八十年代
  • 简介:我喜欢名胜,但中国的名胜太多,一辈子也逛不完,因此爱看报刊上介绍名胜的文章,哪怕是比巴掌还小的篇幅,也很留意。看多了,渐渐发现,这类文章大多分四个层次,每个层次总有一两个关键词,坚定地呆在句子中间,发挥领导作用。第一层次,自然是开头语,雅称“概述”,俗称“帽儿”。

  • 标签: 名胜古迹 关键词 四个层次 四层次 领导作用 文章
  • 简介:村里的人都说老唐疯了,挺好的人怎么说疯就疯了呢。老唐站在自家院里的大榆树下.双手拄着酸疼的腰,边扬起黝黑的脸瞅着越积越厚的黑云,边自个儿在心里嘀咕。天气就像孩子的脸,说变就变啦!刚才还在向老唐咪着眼儿的太阳突然钻进云彩里去了,黑黑的云彩透不出一丝光亮,天地间一下子就暗了下来。老唐想,看来老天爷又要下暴

  • 标签:
  • 简介:那天,他回家晚了。到家时,发现就儿子一人在家,一问,原来她来过电话,说加班,要晚些回来。又问过儿子,才发现马上要到她回来的时间了,想到她平时晚上很少出门,他返身就出了家门。可他不知道,他刚刚出去,她又

  • 标签: 正中间 问过 不知道 在路上 《广州日报》
  • 简介:车子停在楼下。肖凌要扶母亲下车。母亲打了她的手,说你以为我是废物啊?肖凌把伸出去的手往上移,遮住母亲的头。免得让车顶的边缘碰到。母亲挣巴着自己下来,四处看了眼,她是在踅摸熟人。有人从身边过,甭管老的少的,母亲都要使劲盯着看,嘴里自言自语说,这咋都不认识了呢。肖凌说,还别说您,我整天在这儿住着,认识的也没几个。母亲说,城里人就是怪,一个村儿住着,撞了鼻子也不说句话。母亲总把小区叫“村”,还总记不住小区的名儿。过去到城里来过冬,肖凌恐怕她出去找不着家,反复告诉她这个“村”叫“顺驰”,母亲说,记住了,叫顺水池。让肖凌哭笑不得。

  • 标签: 自言自语 “村” 母亲 城里人
  • 简介:20世纪90年代初的某天下午,在五角场地段的一个小区门前,走来了一名中年男子。他的神情十分沮丧,恍惚间,差点撞上了一个骑车的小青年。“侬眼乌子戳瞎啦!”那个小青年大声骂道。若换作平时,中年男子一定不会示弱,要与对方争论一番,但今天,他却没有这样的心情,只是冲着对方白了一眼,便径直往小区里走去。

  • 标签: 20世纪90年代初 克勒 男子 中年 青年 对方
  • 简介:当今世人,几乎皆知传奇抗日名将赵尚志将军的旷世英名,骁勇的抗联三军驰骋北满大地,曾使倭寇闻风丧胆而威名远扬。一九三八年毛泽东在接见美国合众社记者时说:"有名的义勇军领袖杨靖宇、赵尚志、李红光等等,他们都是共产党员,

  • 标签: 尚志市 反日游击队 毛泽东 共产党员 义勇军 政治部主任
  • 简介:故事发生在L国。近来,该国网络上有一个博客非常火,火到什么地步呢?点击量达到了170万!要知道,该国总共才有不到10万人!这下可惊动了市场管理局的罗西局长。因为这个博客是关于本国股市

  • 标签: 预测能力 总统府 股市预测 犯罪集团 博客 护士
  • 简介:最近一次见到王单单,他对我说,他的钱包又丢了,里面有身份证、现金、各种卡……过了一会儿,他又说,钱包不是丢掉的,不是丢,是扔掉,是在酒醉后,像扔垃圾一样扔掉了它们……

  • 标签: 诗歌 文学评论 文学创作 文学作品
  • 简介:112小时45分钟从北京飞到美国得克萨斯州的达拉斯,候机两个多小时,又9小时30分钟从达拉斯飞到智利首都圣地亚哥,我没有经历过比这更远的单一舷程了。昏头昏脑双眼发黏地走出智利海关,孔子学院拉美中心主任孙新堂先生在等我。我们这是第一次见面。从去年6月份我在加拉加斯参加第13届委内瑞拉国际诗歌节时,他就开始为我安排这次行程了。

  • 标签: 朋友 同行 得克萨斯州 圣地亚哥 孔子学院 委内瑞拉
  • 简介:蒲松龄现存有23篇八文,其中有多篇是他的考场制艺,对于蒲松龄研究如此重要的材料,学界却极少关注。蒲松龄把乡试屡次不中的原因归于“盲眼”考官与科场腐败。其实,他的八文才是一个主要原因。我们从清代八取士的衡文标准来研究聊斋制艺,对理解蒲松龄的科举观、文学思想与《聊斋》“孤愤”的形成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蒲松龄 八股文 科举 衡文标准
  • 简介:“五四”时期胡适作为新诗发韧者风云一时,其新诗主张“大体上似乎为《新青年》诗人所共信”,1919年创作的《谈新诗》一文在当时“差不多成为诗的创造和批评的金科玉律”。但是,到了二十年代,他的理论就常常受到其他新诗倡导者的讥讽、批评,1926年,甚至有人将他刻为中国新诗运动“最大的罪人”。在不

  • 标签: 胡适之 中间物 中国新诗 诗体大解放 诗人情感 古典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