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英语知识》1994年第9期载文《“民有、民治、民享的政府”的出处探究》认为林肯葛底斯堡演讲词中的名言“……governmentofthepeople,bythepeople、forthepeople”并非林肯所“独创”,而可能系“抄袭”TheodoreParker或JohnWycliffe的句子。除该文所提之外,日本学者井上义昌还提供了先于Parker而用这一名

  • 标签: 演讲词 义昌 Parker 美语 惯用法 美国政治家
  • 简介:近年来中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大幅提升,中国的软实力和其在国际交流中的话语权也相应增强。《政府工作报告》及其英译本作为中国在国内外政事的沟通桥梁,受到专家学者的广泛关注,而将中国话语生态移植入国际交流话语体系中,也成为影响中国在世界范围内话语权问题的重要所在。

  • 标签: 生态翻译学 《政府工作报告》 英译
  • 简介:改革开放使中国的文化事业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使中国的莎学事业独具民族特色地进入国际莎坛。三十年来,中国的莎学事业(包括莎剧研究、翻译、演出)经历了迅速发展(1978—1985)、突飞猛进(1986—1995)、持续发展(1995—2008)三个时期。这三个时期的发展,充分显示了改革开放对接纳人类先进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所起的巨大推动作用。

  • 标签: 改革开放 莎学研究 莎剧演出
  • 简介:

  • 标签:
  • 简介:随着中国国际地位上升以及对外交往日益增多,中央和各省市的《政府工作报告》都配有英文版。因此,《政府工作报告》的翻译构建了探讨翻译策略和技巧的新平台。1981—2015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数据显示,"文明"一词从无到有,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生态文明"到"城市文明""文明"的适用范围不断扩大,且"精神文明"的翻译经历了异化还是归化的历史论辩,至今未能达成一致。该文追溯"文明"使用和翻译的历史沿革,以2009—2015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为例,以交际目的为落脚点,探讨了"文明"翻译的方法,希望能促进该类问题的研究和探讨。

  • 标签: 政府工作报告 翻译 “文明”
  • 简介:根据高校英语专业语言学导论课程的教学现状,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建议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等方面入手,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语言意识,发展他们的理性认识,并改进他们的思维方式。

  • 标签: 语言学导论 兴趣 动机 教学方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本文论述了我国目前大学英语教学中学生、教师、管理者之间的诸多弊端,在此基础上,作者结合自己多年的英语教学实践,大胆地提出了优化选课制,取消大班改为小班,教师承包等一系列的措施,以提高大学英语教学质量的几点建议。

  • 标签: 英语教学 英语咨询教室 多媒体教育
  • 简介:语法是我国学生学习英语的主要拐棍。从蹒跚起步的初中一直到追风逐月的大学阶段,我国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可以说语法结下了不解之缘。从学最简单的动词时态变化,到较为复杂的主谓一致规则;从说最简单的Iamastudent,到分析一首深奥的诗歌,可以说在英语学习的整个过程中,每前进一步,都离不开语法这一拐棍。在中学阶段,语法不作为一门课,而是由浅入深地贯穿在每一篇课文

  • 标签: 英语语法教学 语法错误 动词时态 从学 语言教师 传统语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自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中国实施了引人注目的经济改革,实现了惊人的经济增长。从1978年到2016年,中国平均每年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率达到9.7%左右。在过去40年里,中国从一个贫穷的发展中国家成长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约十年后,其GDP规模将超越美国,成为世界头号经济大国。[2]1978年的中国内外交困。

  • 标签: 发展中国家 改革开放 20世纪70年代 国内生产总值 纪念 经济改革
  • 简介:我校于1979年至1980年,曾为南京师范大学代培一届英语师资大专班。该班开设英语精读、泛读、口语、语法等课程.采用北京外国语学院英语系编的《大学英语》教材。这届大专班的学员毕业后在各自的岗位上都起到了英语教学的骨干作用。我校通过这届英语班的培训,也为我校的英语教学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此后我校陆续开办了三届国际邮电业务

  • 标签: 中专英语教学 语法翻译法 哑巴英语 英语水平 教材 大学英语
  • 简介:中国的英语专业建设已经走到了一个十字路口,改革势在必行。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本文较为详细地阐述了中央民族大学外国语学院近年来对英语专业建设的理论思考,重点介绍了其改革的思路以及在教学实践、教学管理等方面所作出的探索性试验,希望能够为中国当下的英语专业改革提供一个可供借鉴的范例。

  • 标签: 英语专业 综合改革 理论与实践
  • 简介:2015年完成的《英语专业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降低了英语技能课的比例,规定英语专业必修课(含外语技能课和专业基础课)占总学分的30%-40%。这一要求意味着英语专业需处理好语言技能训练专业知识学习的关系,探索“语言内容融合式教学”模式,从而使英语技能在专业课学习中得以保持和提升。本文介绍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专业一项教学改革实践,即讨论型课程的建设背景和设计理念,并通过调查问卷、访谈和课堂观察等实证研究方法分析该课程类型的成功经验和存在的问题,总结出由“教师引发提问-学生回答-(教师评价或展开)-教师跟进提问-学生进一步阐述”等步骤构成的课堂讨论模式,为兄弟院校英语专业高年级课程改革提供可借鉴经验和教训。

  • 标签: 讨论型课程 融合式教学 《英语专业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刘春根
  • 学科: 语言文字 > 英语
  • 创建时间:2007-08-18
  • 出处:《时代英语报》 7年第8期
  • 机构: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是当今教育改革的主旋律,课堂教学则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及实践的主阵地。如何转变教育观念、弃旧汲新,培养出一代有扎实基础、有创新精神、有开拓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是当今教师的首要任务,那么,我们又如何在英语课堂教学中进行创新教育呢?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