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9 个结果
  • 简介:现代社会的节奏、竞争与变革,要求现代人具备良好的耐能力,而大多数职校生却缺乏这种心理素质。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如何培养学生耐力,是职教界一项重要课题。我校于1996年8月至1997年5月对1200名在校生和300名历届毕业生进行问卷调查和采访,结果表明:职校生心理素质普遍偏低,30%左右学生有异常表现,6%的学生患有心理疾病。1989年先后有两名“优秀”毕业生自杀,多数学生挫折感较强。根据调查情况,结合我校实际,在上级的关怀指导下,我校经过三年的探索和实践,构建了职校学生心理

  • 标签: 力教育 学生心理 心理耐
  • 简介:采用自编的心理耐力量表和肖水源编制的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大学生耐力及其与社会支持的关系进行施测,结果表明,大学生耐力状况良好;大学生耐力水平整体呈负偏态,高于平均水平;大学生耐力水平在年级、健康状况、相貌自评等方面有显著差异;大学生耐力与社会支持有显著正相关;社会支持是影响大学生耐力的重要因素。了解大学生耐力及其影响因素,有助于高校有针对性地对大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职业生涯规划。

  • 标签: 大学生 耐挫力 社会支持
  • 简介:目的介绍指背皮神经营养血管皮辩修复手指末节皮肤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按皮肤缺损情况,在近节指背切取皮瓣,皮瓣包含指背神经及指固有神经背侧支,逆行修复创面。结果15例皮瓣有14例全部成活,1例出现小部分坏死。成活皮瓣无臃肿,质地软,供区无并发症,关节活动不受影响。结论该皮辩不损伤指固有动脉、神经,操作简便,手术一次完成,是修复指端皮肤缺损的较好方法。

  • 标签: 指背神经 皮肤缺损 外科皮瓣 指损伤
  • 简介:以阜阳职业技术学院在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以16种常见皮肤病为观察指标,研究在校大学生常见皮肤疾病种的分布状况和规律,对皮肤病给在校大学生带来的生活和心理影响进行初步探讨。调查结果显示:在校大学生常见皮肤病病种多,患病率为70.38%,痤疮患病率居首位,占39.58%,男生较女生多。因皮肤病影响生活和心理的大学生分别占34.63%和34.66%。皮肤病发生时采取正确有效处理措施者较少。部分大学生的生活方式与皮肤病发病有一定关系。培养学生健康的生活方式,普及皮肤病预防和治疗知识不容忽视。

  • 标签: 在校大学生 皮肤病 调查 影响 预防 治疗
  • 简介:目的:观察4%阿替卡因与2%利多卡因在上颌牙急性牙髓炎开髓时的麻醉效果。方法:选取临床因龋病或牙隐裂引起急性牙髓炎的上颌患牙78例,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使用4%阿替卡因对患牙进行局部浸润麻醉,对照组使用2%利多卡因进行阻滞麻醉和(或)浸润麻醉,比较2组术后的麻醉效果。结果:阿替卡因组的麻醉良好率为90%,显著高于利多卡因组的63%,特别是在前磨牙止痛方面效果明显。结论:阿替卡因麻醉良好率大于利多卡因,整体优于对照组,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阿替卡因 利多卡因 急性牙髓炎
  • 简介: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盐酸氨溴索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的应用价值.方法105例老年AEC0PD患者随机分为盐酸氨溴索小剂量组(60mg/d)、中剂量组(120mg/d)和大剂量组(300mg/d),每组35例.观察三组患者不同时间段临床总有效率、抗生素使用时间、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结果治疗后第5d的临床总有效率大剂量组要高于中剂量组和小剂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第10d的临床总有效率大剂量组及中剂量组要高于小剂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剂量组抗生素使用时间、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要低于中剂量组和小剂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大剂量盐酸氨溴索能提高老年AECOPD患者早期临床疗效,缩短患者抗生素使用时间及住院时间,降低医疗费用.

  • 标签: 盐酸氨溴索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急性加重期 老年
  • 简介:目的观察沙丁胺醇和丙酸氟替卡松雾化吸入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的疗效。方法将29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28例,常规给予抗生素及相应对照治疗;实验组29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沙丁胺醇与丙酸氟替卡松雾化吸入治疗。用药后观察实验组及对照组临床效应、不良反应及住院时间。结果实验组及对照组每组治疗前后1周临床症状评分差异有显著性,实验组FEV1/预计值,PEW预计值及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治疗差异有显著性,并且未发现不良反应。结论在常规抗炎、祛痰等治疗基础上加用沙丁胺醇和丙酸氟替卡松联合雾化治疗一周后,患者临床症状评分及肺功能均明显改善,明显缩短了治疗疗程和住院时间,且无严重不良反应。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病 急性加重 丙酸氟替卡松 沙丁胺醇 雾化吸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