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南宋严羽标举宗唐抑宋的诗学理论,近人陈衍则在唐宋兼美的前提下强调宋诗的创新意义,二者观点相对立,但都未揭示出唐宋诗嬗变的原因。影响唐诗向宋诗转变的因素很多,唐宋人性情的差异无疑是重要原因之一。唐人的情感自然而浪漫,未经雕琢;宋人的情感冷静而深刻,经过理性的澄汰。唐人把自身作为情感的主体,喜怒都是为我;宋人于自我的关怀之外,更有对国家与民族的忠爱。唐人多无法排遣悲哀与绝望的情愫;宋人因情感中融合着理性,更容易发现超脱之径。唐宋诗风之转移与此不无关系。钱锺书更为强调诗人的性情气质,指出此乃诗歌风格的决定性因素,朝代之别的影响尚在其次。

  • 标签: 唐诗 宋诗 性情 风格
  • 简介:新版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在原来“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信心”的基础上新增了“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的内容。要让学生感受习作的快乐,其心理机制主要表现为情感效应。

  • 标签: 驭美 演绎 书面表达 习作信心
  • 简介:由中国传统的"太极图"和"敦煌飞天图"引出曲线所传达的不同情感。从Affordance理论的角度分析情感与设计的关联,将曲线的造型走势进行分类研究。三种不同的曲线走势表达出不同的设计情感,合理利用曲线的情感能提升产品设计的用户体验。

  • 标签: 曲线 情感 太极图 敦煌飞天 可供性理论
  • 简介:叶芝的《在巴尔雅海滩》是爱尔兰文艺复兴运动的重要作品。这是一部发人深省的伦理悲剧,更是体现了作家文化民族主义思想的一部戏剧。这部戏剧贯穿着一条从自然情感、自由情感到伦理情感、道德情感的发展线索。由于为人处事大多出于内在自然情感和自由情感的驱动,库胡林未能担当起丈夫、父亲和小国王等伦理责任,引发了艾芙和科纳哈的嫉妒、报复和陷害。而库胡林与过去从未谋面的儿子建立起的伦理情感和道德情感,让一生杀人如麻的他根本无力承受杀死儿子的巨大悲痛。最后他发了疯,跳入大海中与海浪作战。通过《在巴尔雅海滩》中库胡林杀子而陷入疯狂的悲剧,叶芝告诫爱尔兰民众一定要完善自己的道德,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才能推动国家的独立和民族的解放。

  • 标签: 文学伦理学批评 《在巴尔雅海滩》 自然情感 道德情感
  • 简介:民国作家张爱玲的散文《爱》与当今作家扎西拉姆·多多的诗歌《班扎古鲁白玛的沉默》在情感上具有某些相同的特点,它们都洋溢着一种发自内心的愉悦及淡淡惆怅,细细品味之下,在情感直观的叙述中却有着不同的特点,而从写作主体的对位阅读来看,两篇作品体现出两位作者的审美思维的巨大差距。张爱玲在《爱》中以明亮直观的形象和图画来刻画人与人之间的距离美,而扎西拉姆·多多在《班扎古鲁白玛的沉默》中则企图消弭这种距离来达到人与人之间坦诚无间的相处与亲近。一以情感距离为美,一以情感距离为憾。文本互读有助于全方位的理解张爱玲,也有助于增进对扎西拉姆·多多这位作家的了解。

  • 标签: 张爱玲 扎西拉姆·多多 《爱》 《班扎古鲁白玛的沉默》 情感直观 对位阅读
  • 简介:教学是以人为核心的具有多维品性的实践活动。由于各种原因,长期以来人们较多地关注教学的工具性、科学性、艺术性而忽视了其伦理性,忽略挖掘教学的伦理价值及其对学生的道德培养和人格完善的意义,从而导致教育质量不如人意。"好"的教学是一种追求和实践德性的活动,其将伦理性视为重要属性,注重知识与道德的并重。因此,伦理性的教学是"好"的教学,它具有关怀和完整的特征。基于教学伦理的"好"的教学应通过教学环境等方式进行间接教学,以此使学生养成共同的社会价值观念。

  • 标签: 教学伦理 关怀教学 完整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