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9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音乐认知与运动的双重任务训练对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上海市杨浦区中心医院(同济大学附属杨浦医院)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收治的脑梗死患者98例作为研究对象,依照1∶1形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应用音乐认知与运动的双重任务训练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音乐认知评估情况、运动功能及健康状况调查量表评分。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各项量表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意义(均P>0.05);干预后,对照组音乐认知评估量表情况比观察组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运动功能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健康状况调查量表评分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脑梗死患者应用音乐认知与运动双重任务训练干预,可提升患者音乐认知功能,改善运动情况,提升患者健康情况,利于预后。

  • 标签: 音乐认知与运动 双重任务训练 脑梗死
  • 简介:摘要卒中相关认知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能力,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音乐疗法作为一种跨学科的非药物治疗方法,已被诸多国内外研究应用于卒中后康复及认知障碍的辅助治疗当中。音乐疗法可能通过激活奖励机制、促进脑功能网络连接、减轻应激反应、改善脑血流灌注等机制起到改善认知功能的作用。但现有研究在纳入人群、分组方式及结局指标选择等方面差异较大,尚未得出明确结论。本文对音乐疗法在卒中相关认知障碍中的应用进行综述,并对该方向的未来研究进行展望。

  • 标签: 音乐疗法 认知障碍 卒中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轻度认知障碍(MCI)患者和认知正常(NC)者脑内β-淀粉样蛋白(Aβ)沉积与认知域受损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2月至2021年1月间在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完成神经心理学量表测试和MRI检查,并在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完成18F-florbetapir (AV45) PET检查的受试者305名[男113名、女192名,年龄(64.0±7.7)岁],依据神经心理学量表评分诊断为MCI组和NC组,再进一步根据PET显像结果分为Aβ阳性组和阴性组。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和χ2检验分析数据。结果MCI组118例,NC组187名;MCI组Aβ阳性率(37.3%, 44/118)高于NC组(26.2%,49/187; χ2=4.19,P=0.041)。MCI组在一般总体认知功能、记忆功能、语言功能和执行功能的评估表现均劣于NC组(t值:-10.63~-6.31,z值:-11.01~-6.03,均P<0.001);MCI组Aβ阳性者的听觉词语学习测验-延迟回忆(AVLT-LDR)评分低于Aβ阴性者[1.00(0.00,3.00)和3.00(1.00,4.00)分;z=-2.49, P=0.013];NC组Aβ阳性者的蒙特利尔认知测评基础量表(MoCA-B)评分低于Aβ阴性者[(25.29±2.67)和(26.36±2.42)分;t=-2.61, P=0.010]。结论在MCI患者中,Aβ阳性者的记忆认知域受损较Aβ阴性者明显;在NC者中,Aβ阳性者一般总体认知功能受损较Aβ阴性者明显。

  • 标签: 认知功能障碍 淀粉样蛋白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 乙二醇类
  • 简介:摘要伴随着当今世界人口老龄化加剧,对老年人群进行认知功能的筛查、早期诊疗以及日常监测成为重要问题。鉴于目前药物治疗的疗效有限,认知康复在预防认知障碍、改善认知功能方面的应用越来越受到重视。传统的认知评估以及康复训练都需要患者与临床医生面对面进行,而认知障碍患者多为高龄,多数需照料者陪伴且可能存在活动不便的其他共病等导致的就医困难情况。在当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的背景下,这一矛盾更为突出,甚至可能加剧患者认知功能的下降。因此,依托各种信息通信技术对患者进行远程的认知功能评估以及认知康复指导成为新的选择。文中介绍了目前使用较为广泛且经过有效性验证的远程评估手段及其在远程认知康复中的指导作用。它们可以通过互联网、视频通话等途径实施,具有快速便捷、无视地域的优点,并可以满足大范围社区的使用,保障认知障碍患者的健康。

  • 标签: 远程医疗 认知功能评估 认知康复训练
  • 作者: 吴先文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5-31
  • 出处:《药物与人》2023年第9期
  • 机构:重庆市奉节县人民医院,重庆奉节404600
  • 简介: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指的是患者在发病后六个月内出现的认知障碍。临床研究显示,大部分患者会在发病后出现一定程度的认知异常和抑郁等情况。脑卒中容易导致患者出现认知功能障碍,并促使病情不断加重,严重者可能会出现痴呆。认知功能障碍不仅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自理能力,还大大增加了病死率。进行早期的认知康复训练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改善患者生活能力。

  • 标签: 脑卒中行早期;训练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中老年轻度认知障碍(MCI)人群血脂及胰岛素抵抗相关指标与认知评分的相关性。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连续选取2021年1月1日—7月31日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健康管理中心进行体检且蒙特利尔认知功能量表(MoCA)评分≥18分的262例中老年人群为研究对象,根据认知功能和MoCA评分分为MCI组(143例)和认知正常组(119例)。收集两组基本资料、空腹血糖、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载脂蛋白E(ApoE)基因型等临床指标,采用假设检验比较两组基本资料、血脂及胰岛素抵抗相关指标差异,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评估两组血脂及胰岛素抵抗相关指标与MoCA评分的相关性。结果MCI组年龄及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患者比例均显著高于认知正常组[(54.83±8.29)比(50.76±6.34)岁、37.76%比31.93%、4.20%比0.84%、16.08%比8.40%](均P<0.05)。MCI组血清TG升高(r=-0.50,95%CI:-0.88~-0.12)、TG葡萄糖乘积指数(TyG)升高(r=-0.75,95%CI:-1.29~-0.20)、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TG/HDL-C)升高(r=-0.52,95%CI:-0.91~-0.13)均与MoCA评分呈负相关(均P<0.05);校正年龄、性别后,TG升高(r=-0.39,95%CI:-0.75~-0.31)、TG/HDL-C升高(r=-0.43,95%CI:-0.80~-0.05)仍与MoCA评分呈负相关(均P<0.05)。认知正常组各指标与MoCA评分的相关性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MCI组携带ApoE ε4基因型人群TG升高与MoCA评分呈负相关(r=-0.70,95%CI:-1.23~0.16,P=0.017);携带ApoE ε2、ApoE ε3基因型人群TG与MoCA评分的相关性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中老年MCI人群血脂及胰岛素抵抗相关指标升高与认知评分呈负相关,这在携带ApoE ε4基因型人群中更为明显。

  • 标签: 认知障碍 血脂 胰岛素抵抗 载脂蛋白E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卒中后认知障碍(PSCI)的影响因素及其与认知评分的相关性。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连续收集2022年6月1日—9月30日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血管神经病学科因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住院且诊断为PSCI的患者36例为PSCI组,以年龄±1岁、性别相同为匹配条件,1∶1纳入同期因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住院的卒中后无认知障碍(PSNCI)患者36例为PSNCI组。采集两组患者基本资料,完成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并由神经心理评估师使用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和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进行认知评价。采用假设检验比较两组基本资料、实验室检查结果及病灶部位差异,采用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PSCI的影响因素,采用Spearman相关性回归分析影响因素与认知评分的相关性。结果PSCI组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史、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Hcy)、载脂蛋白E(ApoE)ε4基因型以及颞叶、丘脑梗死比例均显著高于PSNCI组(41.7%比13.9%、36.1%比2.8%、30.6%比5.6%、22.3%比2.8%、25.0%比5.6%),MMSE、MoCA评分均显著低于PSNCI组[16.50(8.25,19.00)比28.00(27.00,30.00)分、10.00(4.25,14.50)比27.00(25.00,28.00)分](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HHcy是PSCI发生的正相关因素(OR=2.343,95%CI=1.186~4.622,P=0.014)。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同型半胱氨酸(Hcy)升高与MMSE(r=-0.368)、MoCA(r=-0.377)评分均呈负相关(均P<0.05)。结论HHcy是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PSCI发生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Hcy升高与卒中后认知评分下降相关。

  • 标签: 缺血性脑卒中 卒中后认知障碍 影响因素 同型半胱氨酸
  • 简介:摘要轻度认知障碍(MCI)是痴呆的前驱阶段,也是老年人群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MCI可由多种病因导致,表现为认知功能的进行性损害,给患者及其家庭造成沉重的心理和社会负担。每年都有一定比例的MCI患者转化为痴呆,因此MCI通常被认为是痴呆早期预防和干预的关键时期。非药物干预是MCI防治的重要措施,可减少患者的神经精神症状,改善心理健康状况,提高生活质量,主要方法包括认知训练、非侵入性脑刺激、社会心理干预、运动干预和营养干预等。本文对MCI非药物干预研究进行总结,以期为MCI临床预防和治疗提供参考。

  • 标签: 认知障碍 非药物干预 进展
  • 作者: 杨文静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6-04
  • 出处:《医师在线》2023年第13期
  • 机构:无锡市第八人民医院,江苏 无锡 214000
  • 简介:目的:分析胃癌患者护理中应用心理护理对患者精神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70例胃癌患者以随机分组法划分两个组,以对照组命名者35例均开展常规护理,以观察组命名者35例均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强心理护理,以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对患者的精神与认知功能进行评估,以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对患者的情绪状态进行评估。结果:观察组患者的MoCA评分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HAMD与HAMD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对比统计差异(P<0.05)。结论:胃癌患者护理时加强心理护理,可消除患者的焦虑、抑郁等情绪,有效改善患者的精神与认知功能,护理效果确切。

  • 标签: 胃癌;心理护理;精神状态;认知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老年人骨科术后认知衰弱发生的危险因素,构建风险预测模型,为临床早期识别和制定干预方案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乐清市人民医院2021年5-12月收治的骨科术后老年患者268例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衰弱表型量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表、临床痴呆评定量表、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及简易营养评价精法问卷进行调查。结果老年患者骨科术后认知衰弱发生率为65.3%;高龄、合并其他疾病、跌倒史、Barthel指数低、营养不良是患者认知衰弱发生的危险因素;构建的风险预测模型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852(95%CI 0.789~0.901,Z=12.40,P < 0.01),约登指数为0.583,敏感性为87.3%,特异性为71.0%。结论老年患者骨科术后认知衰弱发生率较高,高龄、合并其他疾病、跌倒史、Barthel指数低和营养不足等是衰弱的危险因素;构建的风险预测模型具有较高精准度和区分度,可用于老年患者骨科术后衰弱的筛查。

  • 标签: 老年人 骨科患者 认知衰弱 危险因素 风险预测 认知障碍 痴呆 自理能力 营养不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住院患者的步速和认知功能现状,并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2年1—7月北京医院的1 800例老年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简易智能精神状态评估表(MMSE)对其进行调查,采用3 m步速测定法评估步速。采用二项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老年住院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因素。结果共收集问卷1 800份,有效问卷1 771份,问卷的有效回收率为98.39%。9.82%(174/1 771)的老年住院患者存在认知功能障碍。二项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步速下降是老年住院患者发生认知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OR=1.860,95%CI:1.217~2.843);此外,年龄、视力障碍、文化程度、是否规律锻炼身体是老年住院患者认知障碍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步速下降的老年住院患者发生认知功能障碍的风险较高。医护人员应注重评估老年住院患者的步速,早期识别步速变化并给予干预,帮助老年住院患者维持较高的生活质量和较好的认知功能。

  • 标签: 老年人 步速 认知功能障碍 住院患者
  • 简介:摘要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是一种与创伤经历有关的精神障碍,核心症状包括闯入或重复体验、回避、负性认知和情绪的改变以及过度警觉。认知加工疗法(cognitive processing therapy,CPT)通过阻止回避、释放真实情感、识别和挑战“阻滞点”等核心治疗步骤,可能通过改变小脑、中央执行网络和默认网络等相关脑区的功能连接改善PTSD症状。目前国外已有大量实证研究验证了CPT的疗效,但国内却尚未见推广该疗法。因此,本文拟总结CPT在不同人群的临床应用及其可能的治疗机制,以期为CPT的本土化提供循证医学证据。

  • 标签: 应激障碍,创伤后 认知加工疗法 心理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我国非铀矿工氡及其健康危害的认知状况并分析影响因素,为放射卫生技术机构和用人单位开展氡的健康教育工作提供调研依据。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在2020年6月—2021年12月从11个省份选择32座典型非铀矿山的男性矿工开展氡及其健康危害认知调查,并使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非铀矿工氡知晓情况的影响因素。结果1 184名被调查矿工的氡知晓率为19.17%,知晓氡的非铀矿工中有36.56%能准确说出氡的健康危害,18.06%能正确识别减少氡浓度的措施。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非铀矿工氡知晓率在不同的受教育程度、劳动关系、岗位类别和地区间分布存在差异(χ2=55.92、21.89、64.31、11.26,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本科及以上学历、正式工、岗位类别为行政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是氡知晓的影响因素(χ2=12.81、6.58、5.66、21.44,P<0.05)。未发现非铀矿工氡知晓率与年龄、工龄、地区和吸烟有关(P>0.05)。结论我国非铀矿工氡及其健康危害认知水平较低,放射卫生技术机构和用人单位应采用媒体宣传、在岗培训、合同告知和工作场所宣传栏告知等措施加强非铀矿工氡相关知识的教育和培训,提高个人防护意识。

  • 标签: 非铀矿工 氡及健康危害 认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认知-存在团体干预在胃癌根治术后化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0年9月—2021年9月在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消化肿瘤科化疗的80例胃癌根治术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术后化疗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认知-存在团体干预。采用恐惧疾病进展简化量表(FoP-Q-SF)、Herth希望量表(HHI)、心理痛苦温度计(DT)、心理弹性量表(CD-RISC)比较两组的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后观察组FoP-Q-SF、DT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HHI、CD-RISC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认知-存在团体干预可有效降低胃癌根治术后化疗患者的疾病进展恐惧及心理痛苦,提升其希望水平和心理弹性,值得在临床推广。

  • 标签: 胃肿瘤 认知-存在团体干预 化疗 疾病进展恐惧 希望 心理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医学生对互联网医疗服务的认知与需求现状,为制定相关培养方案提供参考。方法2022年4月,对全国多所医学院校的临床医学专业和口腔医学专业的本科生进行方便抽样,以线上问卷调查的方式,调查医学生的互联网医疗服务经历和对相关培训课程的期望与意见,对相关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本研究最终纳入有效问卷1 935份。1 234名(63.8%)医学生认为互联网医疗服务是未来为患者服务的重要手段,只有78名(4.0%)医学生表示未来不愿意参与互联网医疗服务。有1 543名(79.7%)医学生从未参与过互联网医疗服务。有400名(20.7%)医学生表示对互联网医疗服务不了解,只有635名(32.8%)医学生是通过讲座、实习等培训途径了解互联网医疗。医学生期待的培训内容主要有软件应用[1 515人(78.3%)]、沟通技巧[1 343人(69.4%)]、法律法规[1 260人(65.1%)]、信息管理[1 258人(65.0%)]等。学生还建议开展远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重视基层医疗人才培养。结论互联网医疗服务的功能与发展前景已经得到医学生的广泛认可,但目前相关的培训途径有待丰富,需要进一步加强互联网医疗服务相关能力的培训。

  • 标签: 学生,医科 互联网医疗服务 认知 医院,教学 健康知识,态度,实践 基于能力的教育
  • 作者: 刘佳,余载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5-18
  • 出处:《护理前沿》2023年第13期
  • 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湖北 武汉430000
  • 简介:目的:探讨并分析冠心病住院患者中辅以认知行为干预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21 年1月到 2022 年1月期间的 60 例冠心病住院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并采取计算机表法对其进行研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0 例患者,对照组冠心病住院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辅以认知行为干预。结果:干预后,研究组冠心病住院患者的SAS与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对疾病健康知识的知晓程度(96.67%)显著高于对照组(76.67%),差异显著。结论:对冠心病住院患者辅以认知行为干预,能够缓解患者的不良心理情绪,提高对疾病健康知识的知晓程度,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冠心病住院患者;认知行为干预;心理情绪;健康知识
  • 作者: 张启林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6-07
  • 出处:《健康世界》2023年第9期
  • 机构:武汉市新洲区精神病医院,湖北武汉431400
  • 简介:目的:评估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MECT治疗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确诊为精神分裂症患者,确诊患者数量为86例,患者的住院时间属于2021年9月至2022年9月,分组应用奇偶法形式,2组均43例,常规治疗纳入到对照组之中,MECT治疗的患者视为观察组,就组间治疗前后认知功能评分展开比对。结果:治疗前认知功能评分未可见明显的组间差异性,期间差异性水平较低,P>0.05。观察组的精神分裂症治疗后即刻记忆、视觉广度、言语功能、注意功能、延迟记忆评分较之于对照组得以升高,能够明显发现组间具有显著的差异性水平,P<0.05。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行MECT治疗效果确切。

  • 标签: 精神分裂症;MECT;认知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围手术期患儿家长参与治疗活动认知水平,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1年3—10月于济南市妇幼保健院、山东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和济南市中心医院收治的500名围手术期患儿家长。采用住院患者参与治疗活动认知评估量表、照顾者积极感受量表和全面健康素养测量量表对其进行调查。本研究共发放问卷500份,回收有效问卷487份,有效回收率为97.4%。结果487名围手术期患儿家长参与治疗活动认知总分为(62.25±7.39)分,各维度均分从高到低依次为患者参与认知、行为管理认知、治疗活动认知。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家长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既往照护经历、照顾者积极感受、健康素养及患儿住院时长是围手术期患儿家长参与治疗活动认知水平的影响因素。结论家长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有无既往照护经历、照顾者积极感受、健康素养及患儿住院时长是围手术期患儿家长参与治疗活动认知水平的影响因素,未来可采取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升围手术期患儿家长的参与治疗活动认知水平,促进患儿恢复。

  • 标签: 儿童 围手术期 家长 参与治疗活动认知 照顾者积极感受 健康素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园艺治疗对认知功能障碍老年住院患者社会功能的疗效。方法选取符合ICD-10诊断标准的认知功能障碍住院患者90名,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5名。最终完成研究者共82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1人。两组均根据临床症状进行药物治疗,研究组在药物治疗的同时给予园艺治疗,每周3次,每次90 min,共12周。在基线、治疗4周末、治疗8周末、治疗12周末评估两组患者的住院精神病人社会功能评定量表(scale of social function in psychosis inpatients,SSPI)得分。使用SPSS 25.0软件对两组的人口统计学数据进行卡方检验、独立样本t检验,SSPI量表得分进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将两组患者SSPI量表的各个因子分和总分进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在日常生活能力(因子Ⅰ)、动性和交往情况(因子Ⅱ)、社会性活动技能得分(因子Ⅲ)和总分组别主效应(F=7.226、F=13.428、F=24.817、F=19.793)和时间与组别交互效应(F=29.644、F=42.937、F=53.246、F=67.215),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进一步简单效应分析显示,两组各项因子分和总分在基线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第8周末时研究组各个因子分和总分[(9.95±2.41)分、(10.39±3.38)分、(6.56±3.24)分、(26.90±7.88)分]和对照组[(8.10±2.45)分、(6.88±3.48)分、(2.81±2.50)分、(17.78±6.96)分]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第12周末时研究组各个因子分和总分[(10.27±2.16)分、(11.61±3.07)分、(7.88±3.08)分、(29.76±7.40)分]和对照组[(7.56±2.41)分、(5.78±3.21)分、(2.34±2.02)分、(15.68±6.24)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研究组在第12周末时,因子Ⅱ、因子Ⅲ和总分[(11.61±3.07)分、(7.88±3.08)分、(29.76±7.40)分]与基线[(8.59±3.93)分、(4.56±3.32)分、(22.02±8.35)分]、第4周末[(9.07±4.14)分、(5.12±3.35)分、(23.59±8.51)分]、第8周末[(10.39±3.38)分、(6.56±3.24)分、(26.90±7.88)分]相比,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因子Ⅰ[(10.27±2.16)分]与基线[(8.88±2.65)分]和第4周末[(9.39±2.63)分]相比,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并且得分呈上升趋势。结论园艺治疗能改善认知障碍老年住院患者的社会功能。

  • 标签: 园艺治疗 认知功能障碍 社会功能 住院患者 老年人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动态血压变异性与主观认知下降(SCD)进展的相关性。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观察性研究,采用整体抽样法,连续选取2016年1月1日—2017年6月30日常熟市第一人民医院和常熟市辛庄人民医院门诊SCD患者100例,基线期搜集人口学特征资料,使用汉化版SCD-Q9问卷自评SCD情况,使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估客观认知功能损害情况。所有患者入组时进行24 h动态血压监测,计算24 h收缩压变异系数(SCV)和舒张压变异系数(DCV)。随访期为首次就诊之后4年,每年评估1次MoCA量表,最终83例完成随访纳入研究。根据随访结束时的MoCA评分<26分和≥26分将患者分为进展组(39例)和非进展组(44例),进展组计算基线及末次MoCA评分差值。采用χ2检验比较两组人口学特征差异,采用秩和检验比较两组24 h SCV和24 h DCV差异,采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进展组24 h SCV与MoCA评分差值、SCD-Q9得分的相关性。结果SCD患者4年进展率为46.99%(39/83);进展组与非进展组基线年龄、性别、文化程度、既往病史、吸烟史、SCD-Q9得分、MoCA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进展组24 h SCV显著高于非进展组[13.4%(9.9%,15.6%)比10.9%(9.7%,12.7%),U=594.50,P=0.016];两组24 h DCV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进展组24 h SCV与MoCA评分差值呈负相关(r=-0.368,P=0.021)。结论动态血压变异性与SCD进展存在相关性,高24 h SCV可能是SCD进展的诸多因素之一,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 标签: 主观认知下降 血压变异性 变异系数 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