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缩短临床领取新鲜冰冻血浆(FFP)等待时间在患者血液管理(PBM)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17年4月至11月,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接受FFP输注治疗的4 974例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为研究对象。根据缩短临床领取FFP等待时间整改措施的实施进程,将研究对象分为初步整改阶段组(n=2 303,FFP领取时间为2017年6月至8月),持续整改阶段组(n=2 048,FFP领取时间为2017年9月至11月),对照组(n=623,未实施相关整改措施,FFP领取时间为2017年4月至5月)。通过调查对照组和初步整改阶段组的临床病例资料,分析FFP领取环节中存在问题及其原因,制定缩短临床领取FFP等待时间的初步和持续整改措施。统计各组临床领取FFP的平均等待时间,以及初步整改阶段组和持续整改阶段组的预解冻FFP报废率和出库时间。3组临床领取FFP平均等待时间的总体比较,采用Kruskal-Wallis H检验,组间两两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两两比较的检验水准校正采用Bonferroni校正法。初步整改阶段组与持续整改阶段组的预解冻FFP报废率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①本研究中,持续整改阶段组、初步整改阶段组、对照组的全院临床领取FFP中位等待时间分别为8.0 min(5.0~14.8 min)、11.0 min(4.0~18.0 min)、19.0 min(16.0~23.0 min),3组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39.862,P<0.001);初步整改阶段组、持续整改阶段组与对照组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11.651,P<0.001;Z=-15.986,P<0.001)。3组的危重患者科室临床领取FFP中位等待时间分别为8.0 min(5.0~13.0 min)、11.5 min(4.0~17.0 min)、20.0 min(17.0~23.0 min),3组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0.978,P<0.001);初步整改阶段组、持续整改阶段组与对照组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9.225,P<0.001;Z=-12.602,P<0.001);初步整改阶段组与持续整改阶段组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Z=-2.176, P=0.030)。②初步整改阶段组预解冻FFP共6 581袋,其中7袋报废,报废率为0.11%(7/6 581);持续整改阶段组预解冻FFP共5 853袋,其中2袋报废,报废率为0.03%(2/5 853);2组预解冻FFP的报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232,P=0.135)。③初步整改阶段组和持续整改阶段组中,未报废的预解冻FFP为12 425袋,其中10 729袋(86.35%)的出库时间<12 h; 1 696袋(13.65%)出库时间为13~20 h。结论本研究采取的缩短临床领取FFP等待时间措施,可有效缩短领取FFP等待时间,合理控制报废率,提高PBM效率。但是,本研究结果仅限于单中心的回顾性研究,缩短临床领取FFP时间在PBM中的应用价值,尚需多中心、前瞻性研究进一步证实。

  • 标签: 血浆 新鲜冰冻血浆 患者血液管理 报废率 预解冻 血液发放流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低位直肠癌术前新辅助治疗后不同等待时间对术后病理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8年12月期间于江苏省人民医院行新辅助放化疗的77例进展期中低位直肠癌患者临床资料,按照新辅助治疗后术前等待时间分为Ⅰ组43例(6~8周)和Ⅱ组34例(9~12周),比较两组术后病理及预后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新辅助前的一般资料如性別、年龄、cTNM分期及CEA水平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病理结果提示:Ⅱ组术后病理淋巴结阳性率显著低于Ⅰ组(20.6% vs. 46.5%,P=0.018)。Ⅰ组和Ⅱ组pCR率分别为18.6%和17.6%,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12,P=0.914)。Ⅰ组共有14例患者(32.6%,14/43)肿瘤消退明显,仅剩下少量镜下癌灶或无肿瘤残留,Ⅱ组共有13例患者(38.2%,13/34)肿瘤消退明显,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702,P=0.483)。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远期肿瘤复发及转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延长新辅助放化疗至手术的时间间隔至9~12周较6~8周能进一步降低淋巴结的阳性率,但对pCR率及肿瘤消退分级评分并无影响。对术后短期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长期复发及转移等情况也未产生较大影响。延期手术对患者来说利弊共存,因此应根据患者病情制定个体化治疗策略。

  • 标签: 直肠肿瘤 病理学 中低位直肠癌 新辅助放化疗 预后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上海嘉定地区胃癌患者从出现症状,到就诊及确诊时间。了解其影响因素,分析其与国际差距的原因。方法收集2012年12月至2020年4月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瑞金医院北院病理诊断为胃癌患者共1 279例的临床资料。调查患者首次就诊的症状(按照常见"胃癌报警症状":腹痛、腹胀、反酸、嗳气、恶心呕吐、呕血黑便、乏力纳差等进行分类),就诊时间及确诊时间(胃镜活检或者外科手术病理确诊),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等方法进行统计学分析影响患者就诊及确诊因素。结果1 279例患者就诊的主要症状为腹痛556例(43.47%)、饱胀、反酸、嗳气389例(30.42%);黑便、呕血、乏力205例(16.03%),进食梗阻感、恶心呕吐87例(6.80%),体检发现肿瘤指标升高42例(3.28%)。就诊时间平均为(1.25±0.55)个月,就诊时间与患者症状、就医距离、医疗费用支付途径等相关。确诊时间平均为(4.76±1.85)个月,确诊时间与患者就诊时间、首次就诊是否采用胃镜检查等相关。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就诊症状(OR=1.545,95% CI:1.341~1.781)、医疗费用支付途径(OR=1.939,95% CI:1.021~3.681)是胃癌确诊及时性的危险因素。就医距离(OR=1.695,95% CI:1.509~1.989)、首次就医选择胃镜检查(OR=1.008,95% CI:1.049~1.124)是胃癌确诊及时性的保护因素。结论上海嘉定地区胃癌患者出现症状以腹痛、饱胀反酸嗳气、呕血黑便乏力为主,就诊和确诊时间较国外时间长,与患者对胃癌认识及胃镜检查意识、就医距离、医疗费用支付途径等因素相关。

  • 标签: 胃癌 症状 就诊 确诊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上海嘉定地区胃癌患者从出现症状,到就诊及确诊时间。了解其影响因素,分析其与国际差距的原因。方法收集2012年12月至2020年4月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瑞金医院北院病理诊断为胃癌患者共1 279例的临床资料。调查患者首次就诊的症状(按照常见"胃癌报警症状":腹痛、腹胀、反酸、嗳气、恶心呕吐、呕血黑便、乏力纳差等进行分类),就诊时间及确诊时间(胃镜活检或者外科手术病理确诊),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等方法进行统计学分析影响患者就诊及确诊因素。结果1 279例患者就诊的主要症状为腹痛556例(43.47%)、饱胀、反酸、嗳气389例(30.42%);黑便、呕血、乏力205例(16.03%),进食梗阻感、恶心呕吐87例(6.80%),体检发现肿瘤指标升高42例(3.28%)。就诊时间平均为(1.25±0.55)个月,就诊时间与患者症状、就医距离、医疗费用支付途径等相关。确诊时间平均为(4.76±1.85)个月,确诊时间与患者就诊时间、首次就诊是否采用胃镜检查等相关。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就诊症状(OR=1.545,95% CI:1.341~1.781)、医疗费用支付途径(OR=1.939,95% CI:1.021~3.681)是胃癌确诊及时性的危险因素。就医距离(OR=1.695,95% CI:1.509~1.989)、首次就医选择胃镜检查(OR=1.008,95% CI:1.049~1.124)是胃癌确诊及时性的保护因素。结论上海嘉定地区胃癌患者出现症状以腹痛、饱胀反酸嗳气、呕血黑便乏力为主,就诊和确诊时间较国外时间长,与患者对胃癌认识及胃镜检查意识、就医距离、医疗费用支付途径等因素相关。

  • 标签: 胃癌 症状 就诊 确诊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就诊时间与急诊创伤患者急诊室滞留及预后的关系。方法从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创伤中心信息系统提取2016年11月1日至2019年11月30日在急诊抢救室诊治的1 738例急诊创伤患者的临床数据,将从挂号到急诊出科≥4 h定义为急诊室滞留,以8:00,15:00及22:00为界将一天分为早、中、夜三个班次,以早班为参考基线,以急诊室滞留为因变量通过logistic回归模型计算就诊班次的比值比(OR)以及经过年龄、性别及修正创伤评分(revised trauma score,RTS)校正的OR,并以急诊死亡为终点做COX回归分析。结果纳入的1 738例急诊创伤患者中,发生急诊室滞留共852人次(49.02%),以早班为参考基线,中班及夜班的急诊室滞留风险逐渐增加,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夜班的滞留风险OR=2.21,95%CI:1.71~2.86;OR=2.37,95%CI:1.76~3.18,均P<0.01。在单因素COX回归中,夜班HR=0.26,95%CI:0.08~0.90,P=0.033,有统计学意义,但在多因素COX回归中,中班HR=0.96,95%CI:0.43~2.14,P=0.914; 夜班HR=0.40,95%CI:0.08~1.85,P=0.238,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急诊创伤患者不同时间就诊对其发生急诊室滞留有一定影响,夜班时间就诊的患者更容易发生滞留,但不同就诊时间的急诊死亡风险差异不明显。

  • 标签: 急诊室滞留 创伤 就诊时间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团队资源管理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就诊时间及静脉溶栓用药时间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1日~12月1日在该院进行检查并接受治疗的139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70例)给予常规管理,研究组(69例)给予团队资源管理,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的就诊时间和静脉溶栓用药时间。结果护理后,研究组的ADL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NIHSS评分以及血清中IL-6、CRP、TNF-α的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血液流变的各项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8%,对照组为14.3%,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FMA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DNT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采用团队资源管理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进行护理能够显著缩短患者就诊时间与静脉溶栓用药时间,提高了患者对护理过程的满意程度,同时对患者的恢复也有较大的益处,不仅提高了患者治愈后的生活质量,也减少了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

  • 标签: 团队资源管理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就诊时间 静脉溶栓用药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照护者对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首次就诊时间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该院就诊的AD照护者156例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影响首诊时间的因素。结果重庆地区AD患者平均首诊时间为(2.78±6.47)年,AD照护者年龄、受教育程度、月收入及对AD的认识和患者首诊时间有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照护者年龄、受教育程度、月收入及照护者对AD的认识对患者的就诊时间有影响,应针对不同人群特征的照护者开展健康宣教,强化社区支持体系,缩短就诊时间,使疾病在早期能得到合理的干预及治疗。

  • 标签: 阿尔茨海默病 照护者 首诊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替罗班治疗超时间窗急性脑梗死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在天津市泰达医院神经内科自2016年1月至2018年5月收治的84例超时间窗(发病时间为4.5~8.0 h)急性脑梗死患者中,对其中42例患者经本人或家属知情同意后于急诊全脑血管造影检查结束后即刻予替罗班治疗(经微导管动脉泵入负荷量替罗班,并静脉持续泵入维持量48 h)及强化降脂治疗(研究组),对剩余42例患者于造影检查结束后即刻予强化抗血小板聚集治疗及强化降脂治疗(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的疗效、安全性及随访康复情况;同时依据急性梗死部位将研究组患者分为前循环梗死组(n=24)与后循环梗死组(n=18),比较2组患者的疗效、安全性及随访康复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后48 h、7 d、10 d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前后NIHSS评分差值明显高于对照组,3个月后的预后良好[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2分]比例(78.57%)明显高于对照组(52.38%),3个月后的Barthel指数评分(94.76±11.67)明显高于对照组(85.00±15.1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后循环梗死组患者治疗后48 h、7 d、10 d的NIHSS评分均明显低于前循环梗死组,治疗前后NIHSS评分差值明显高于前循环梗死组,3个月后的预后良好比例(94.44%)明显高于前循环梗死组(66.6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与对照组、后循环梗死组与前循环梗死组患者间在血小板计数及凝血四项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于超时间窗急性脑梗死患者,给予替罗班治疗具有较高的有效性及安全性,且其疗效在后循环梗死患者中更显著。

  • 标签: 急性脑梗死 超时间窗 替罗非班 有效性 安全性
  • 简介:摘要随着空中交通拥挤问题的日益严重,飞机的地面等待已经变得越来越普遍。地面等待的做法是在目的地机场预计将出现拥挤的时候推迟飞机的起飞时间,因为对于飞机来说在地上等待比在空中等待更经济和安全。

  • 标签: 空中交通管理 指派问题 地面等待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分析因娱乐潜水出现不适症状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临床特征、第一诊断及就诊情况,为潜水医师对娱乐潜水不适症状患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提供借鉴。方法回顾性分析解放军总医院第六医学中心高压氧科2011年10月至2018年10月收治的因娱乐潜水导致不适的门诊及住院患者临床资料102例。分析患者年龄、性别等一般性资料,以及潜水史、第一诊断、患者首诊科室、确诊科室、辗转科室数等就诊相关资料。结果纳入研究的102例患者中,年龄30~44岁占比最高(49.0%);不适症状中以头晕、头痛最常见(34.3%);临床症状主要累及器官为头部、心肺及消化道。女性消化道及植物神经系统症状多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娱乐潜水下潜深度<10 m者占84.3%;反复潜水者占42.2%;患者临床不适症状发生在出水之后为69.6%;减压病在患者诊断中的构成比仅占16.7%。患者首诊科室以急诊科最多(51.9%),首诊至确诊之间平均辗转科室(2.2±1.7)个。反复潜水、下潜深度、可疑不当减压史、症状出现时间与减压病的诊断有明显相关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性别、既往参加运动频次、潜水时紧张或恐慌与非减压病诊断有明显相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娱乐潜水出现不适症状的患者,其诊断需要考虑减压病之外的其他疾病。

  • 标签: 娱乐潜水 临床特征 诊断
  • 作者: 周娜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5-29
  • 出处:《健康养生》2020年第18期
  • 机构:崇州市人民医院,四川成都 611230
  • 简介:120是我国大陆统一的急救号码,是危急重症患者最重要的求助方式。医院会安排专人接听120急救电话,每天24小时在线,只要是在医院外面突发心梗、突然昏迷,都可以随时拨打120急救电话,不收取任何费用。而医院120急救人员接到病人的求助电话之后,会立即派车前往,在这期间,需要做好以下几点,才更有利于医院临床救治。

  • 标签: 急救号码;临床救治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和分析签约居民在基层医疗机构的就医体验,为进一步改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质量提供依据。方法利用汉化版的基本医疗质量评估量表(primary care assessment tools, PCAT),于2020年5—6月对某市9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9所乡镇卫生院的1 400名家庭医生服务签约居民进行入户调查,分析其在基层医疗机构的就诊体验。同时对机构管理人员及家庭医生团队进行访谈。运用描述性统计与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共回收有效问卷1 333份,有效回收率为95.2%。PCAT量表总得分25.17分,其中首诊、连续性、协调性、综合性、以患者和家庭为中心、社区为导向及文化胜任力7个维度的得分依次为3.57分、3.68分、3.54分、3.40分、3.72分、3.67分和3.59分;372人(47.1%)在去上级医院或专科医院之前未经过签约机构转诊;不同机构类型、年龄、学历、职业和收入的居民在首诊、连续性、协调性与综合性4个核心维度的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该市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有提升空间,建议进一步完善服务的综合性、协调性和可及性,推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高质量发展。

  • 标签: 家庭医疗保健服务 家庭医生 就诊体验 基本医疗质量评估量表 居民
  • 简介:摘要该文介绍了糖尿病足患者就诊延迟的概念及其国内外研究现状,分别从患者和社会相关方面总结了糖尿病足患者就诊延迟的影响因素,并综述了目前减少糖尿病足患者就诊延迟的干预方法,以期为国内构建减少糖尿病足患者就诊延迟的干预方案提供参考。

  • 标签: 糖尿病足 就诊延迟 影响因素 综述
  • 简介:摘要报道1个以性功能障碍为临床表现的经基因确诊的Kennedy病家系。对先证者家系进行调查,收集家系临床资料,行基因检测明确家系成员雄激素受体基因第一外显子CAG序列重复次数。该家系共有4例患者,先证者以男性乳房发育、性功能减退就诊于内分泌科,有肌肉颤动病史,其余3例以肌肉颤动、肌无力、肌肉萎缩、不育为主要临床表现。经基因检测的3例患者CAG重复次数均为53次。Kennedy病患者可因男性乳房发育或性功能减退就诊于内科,内科医师需加强对该病认识,对可疑该病者需行基因检测以明确诊断。

  • 标签: 肌疾病,萎缩性 雄激素 男子乳房发育 性功能障碍 X连锁
  • 简介:摘要医疗机构存在频繁就诊现象,造成资源利用不均衡。案例管理可降低就诊频率、平衡医疗资源。社区护士案例管理内容主要包括制定护理计划、进行药物管理、改变生活环境、参与团队干预、电话随访。本文综述社区护士在频繁就诊患者案例管理中的作用,分析社区护士参与的频繁就诊患者案例管理的作用效果,为拓展我国社区护士在频繁就诊患者案例管理中的作用提供参考。

  • 标签: 病例管理 社区护士 频繁就诊 综述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提升体检报告防治建议内涵对体检者就诊意愿的影响。方法修订蛋白尿、高尿酸血症、肾积水、肾功能不全4种疾病的防治建议,明确告知上述疾病的病因及预后。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问卷调查的形式收集信息。以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健康管理中心为研究现场,向体检者随机发放修订前防治建议(A版)和修订后防治建议(B版),分别采用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二元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不同防治建议内涵与体检者的疾病理解程度、就诊意向的关联。结果共收集有效问卷530份,其中A版267份,B版263份。防治建议A版与防治建议B版的被调查者的社会人口学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于蛋白尿、高尿酸血症、肾积水、肾功能不全4种肾脏疾病的高危因素,B版防治建议在理解程度和就诊意愿上均优于A版[理解程度OR值(95%CI)分别为:3.691(2.570~5.301)、2.238(1.511~3.320)、4.293(6.353~2.903)和5.275(7.877~3.529);就诊意愿OR值(95%CI)分别为:3.554(2.441~5.175)、2.850(1.975~4.114)、5.144(3.457~7.654)和4.225(2.868~6.224),均P<0.001]。结论提升体检报告防治建议内涵有助于提高体检者就诊意愿。

  • 标签: 体格检查 报告 患者意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士换位体验优化就诊流程对眼科门诊护理质量及门诊效率的影响。方法将该院眼科门诊实施护士换位体验优化就诊流程前收治的3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另将实施护士换位体验优化就诊流程后收治的30例患者作为研究组,对比实施前后门诊护理质量和门诊效率。结果研究组患者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检查、治疗及抽血等候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眼科门诊实施护士换位体验优化就诊流程后,门诊护理质量和门诊效率均得到较好提高。

  • 标签: 护士换位体验 优化就诊流程 眼科门诊 护理质量 门诊效率 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