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即时检测(POCT)在医学健康、海关检疫、农牧业、林业、消防、环境和食品检测等多个领域得到高速发展,对传统检验模式形成巨大挑战,同时在技术水平、质量控制、组织管理及产学研合作等方面仍然存在诸多问题亟待解决。该项工作需要卫生行政部门、生产厂家以及医院共同合作建立相应的质量管理体系,落实保障制度,更需要针对POCT的特殊性建立独立的评价体系和应用先进的质量控制技术。本文结合上海市临床检验中心开展的POCT 项目的一系列质量管理措施,对上海地区 POCT质量管理的特点和应用现状进行分析,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思考和建议。

  • 标签: 质量控制 质量管理 即时检测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上海市浦东新区儿童支气管哮喘分级诊疗模式的效果。方法根据就近原则,将2016年7月至2017年5月在上海儿童医学中心确诊为支气管哮喘的6个月~17岁患儿分为专科医院组和社区医院组2个队列,进行12个月的治疗和随访。收集哮喘控制水平、儿童哮喘控制测试(C-ACT)评分、用药依从性及卫生经济学指标。结果分析524例患儿数据,其中专科医院组300例,社区医院组224例。按全球哮喘防治创议(GINA)标准,2组每月哮喘控制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第12个月专科医院组良好控制率提高12.4%(P<0.01),社区医院组提高22.9%(P=0.015);按C-ACT标准,2组患儿每月良好控制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呈逐月上升趋势。分级诊疗第12个月时专科医院组和社区医院组依从性良好患儿比例分别为78.3%(235/300例)和75.0%(168/224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70)。分级诊疗12个月后,专科医院组和社区医院组患儿哮喘发作次数分别为1.0次和2.0次(P=0.269),哮喘住院率分别为3.0%(9/300例)和4.9%(11/224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59);专科医院组呼吸道感染次数(2.0次)低于社区医院组(3.0次)(Z=-3.308,P<0.05),社区医院组总治疗费用(2 471.5元)低于专科医院组(3 445.5元)(Z=-3.336,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分级诊疗12个月后专科医院组和社区医院组患儿哮喘发作次数、呼吸道感染次数、因哮喘住院率均较分级诊疗前12个月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上海浦东新区儿童哮喘分级诊疗模式可改善哮喘控制水平、C-ACT评分、哮喘药物治疗依从性,提高卫生经济学效益,是儿童哮喘治疗管理的有效途径。

  • 标签: 分级诊疗 儿童 哮喘 管理 前瞻性多中心队列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上海市≥50岁居民的膳食模式,并探究其与认知功能的关联。方法本研究使用WHO全球老龄化与成人健康研究中国项目上海地区第二轮调查数据,以因子分析法提取居民膳食模式,从词语回忆、语言流畅度、数字测试等方面评价个体认知功能,采用多重线性回归模型分析不同膳食模式与个体认知功能的关系。结果本研究共纳入膳食数据完整并进行了认知功能测试的个体4 132人,从中提取3种膳食模式:植物性模式、高动物食物模式、高油盐模式。调整性别、年龄、受教育年限等因素后,植物性模式(β=0.26,95%CI:0.17~0.36)、高动物食物模式(β=0.18,95%CI:0.06~0.29)与认知功能测试总分正相关,高油盐模式(β=-0.28,95%CI:-0.85~-0.07)与语言流畅度测试得分负相关。结论多摄入植物性食物,适量摄入动物性食物的饮食模式可能与≥50岁居民更好的认知功能有关。

  • 标签: 膳食模式 认知功能 因子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上海市松江地区≥40岁居民的膳食模式与2型糖尿病的关联及作用模式。方法使用上海市"高峰计划"松江人群队列基线调查得到的资料进行分析,选择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病例组,并根据性别、年龄和饮酒情况匹配非糖尿病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因子分析确立研究人群的膳食模式;采用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探索不同膳食模式以及膳食模式之间的相乘交互作用与2型糖尿病之间的联系。结果经因子分析,本研究得到6种膳食模式,分别为肉类模式、甜品杂粮模式、调味品蛋类模式、饮料模式、谷薯类模式和水果蔬菜模式。经单因素和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肉类模式和甜品杂粮模式与2型糖尿病的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而调味品蛋类模式(OR=0.543,95%CI:0.377~0.781)、饮料模式(OR=0.590,95%CI:0.409~0.852)、谷薯类模式(OR=0.592,95%CI:0.414~0.848)和水果蔬菜模式(OR=0.604,95%CI:0.417~0.876)与2型糖尿病的发病风险降低有关。分析膳食模式两两之间的相乘交互作用之后,有3个交互项与2型糖尿病的联系有统计学意义:肉类模式与调味品蛋类模式的相乘交互项与2型糖尿病的发病风险升高有关;谷薯类模式与肉类模式、谷薯类模式与水果蔬菜模式的相乘交互项与2型糖尿病发病风险降低有关。结论6种膳食模式中谷薯类模式和水果蔬菜模式可能具有预防2型糖尿病的意义。此外,以谷类、薯类为主,搭配适量肉类,减少调味品摄入的膳食模式对降低2型糖尿病的患病风险可能也有积极作用。

  • 标签: 膳食模式 糖尿病,2型 病例对照研究 因子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初步探讨胃癌腹腔镜规范化手术治疗模式上海部分区域医疗中心培训推广的效能。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的方法。自2020年1月开始,由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暨上海市微创外科临床医学中心牵头、对上海市11家区域医疗中心开展为期1年的胃癌腹腔镜规范化手术治疗先进技术培训推广,收集培训推广计划前后的手术患者病例资料。纳入标准为术中行腹腔镜下远端胃或全胃切除术、并经病理证实为胃癌、且肿瘤无远处转移或腹膜转移的患者;排除未施行腹腔镜D2根治切除、术前接受新辅助化疗和临床病例资料不完整者。2019年1—12月为规范化技术推广前,此期间接受腹腔镜手术的胃癌患者作为推广前组(46例);2021年1—12月期间接受腹腔镜手术的胃癌患者作为推广后组(102例);另外选取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2021年1—12月期间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的胃癌患者作为对照组(138例),分析3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手术相关指标以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3组患者的临床基线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推广前组相比,推广后组的手术时长明显缩短[(207.3±36.0)min比(254.2±47.1)min,t=7.038,P<0.001],淋巴结清扫数目明显增多[(24.4±12.2)枚比(18.9±5.5)枚,t=2.900,P<0.001];而两组胃切除范围以及术后开放流质时间和住院时间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推广后组与对照组比较,手术时间较长[(207.3±36.0)min比(172.6±26.0)min, t=8.281,P<0.001],全胃切除术的比例较低[17.6%(18/102)比29.7%(41/138),χ2=7.380,P=0.007],术后开放流质时间较长[(6.3±3.2)d比(5.5±3.0)d,t=2.029, P=0.044],住院时间也较长[(14.3±5.6)d比(10.1±4.8)d, t=6.036,P<0.001];而在淋巴结清扫数目方面,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推广后组为9.8%(10/102),低于推广前组的23.9%(11/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83,P=0.023),而推广后组与对照组[9.8%(10/102)比6.5%(9/138),χ2=0.867,P=0.35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经过胃癌腹腔镜规范化治疗技术推广后,区域医疗中心腹腔镜胃癌手术的规范化程度有所提高,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下降,接近大型综合性三甲医院水平,胃癌腹腔镜规范化治疗技术值得在区域医疗中心普及和推广。

  • 标签: 胃肿瘤 腹腔镜手术,规范化 技术培训和推广
  • 简介:摘要我国儿童哮喘的总体控制水平尚不理想,这与哮喘患儿家长对疾病的认知不足、临床医师的规范化管理水平参差不齐有关。上海市医学会儿科分会呼吸学组和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儿科医疗联合体(浦东)专家探索规范化儿童哮喘健康教育,从教育模式、教育内容、教育方式、质量控制和系统评价多个维度,实现区域性儿童哮喘健康教育的统一,为全国同行提供参考。

  • 标签: 儿童 哮喘 健康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婴儿大便色卡的筛查方案在上海地区进行胆道闭锁筛查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于2015年1月1日至2016年10月31日向在上海四家产科医院出生的新生儿家长发放新生儿大便色卡并宣教使用方法。新生儿回家后,家长若发现存在黄疸且大便颜色异常,可直接联系胆道闭锁筛查中心进行进一步检查。若未联系,产科医院会于新生儿42 d回访时回收色卡,并按照筛查方案向本筛查中心传报疑似病例,由筛查中心追踪至诊断或排除胆道闭锁。所有确诊胆道闭锁患儿均需经胆道造影和/或胆道探查明确诊断。以家长在42 d回访前联系胆道闭锁筛查中心并被识别或在42 d回访时被产科医院识别并传报为胆道闭锁患儿被成功筛查的标准。统计上海地区胆道闭锁发病情况,并通过计算本次筛查敏感度、特异性、手术日龄及早期手术率,分析其对胆道闭锁早期诊断及治疗的影响。结果上海市四家胆道闭锁诊治中心数据汇总显示,本次研究期间上海地区总共出生41例胆道闭锁患儿,发病率为10.86/10万活婴(41/377 420,95%CI:7.80~17.74)。共有95例疑似患儿被筛查中心识别,11例患儿被确诊为胆道闭锁,其中9例在42 d回访前自行联系本中心;5例被漏筛。筛查项目的敏感度为11/16(68.6%)、特异性为99.93%(128 498/128 582)、阳性预测值为11.6%(11/95)、阴性预测值为99.99%(128 498/128 503)。成功筛查患儿(11例)与未进入筛查系统或漏筛患儿(29例)比较,手术日龄平均提前42.4 d(47.6±14.6 vs. 90.0±16.3,P<0.001),早期手术率(手术日龄<60 d)显著提升(90% vs. 0)。结论在上海地区利用大便色卡开展胆道闭锁筛查项目是可行的,可有效提高胆道闭锁患儿早期手术率,对改善患儿预后具有积极意义,有推广价值。

  • 标签: 胆道闭锁 筛查 发病率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上海市社区护士及慢病患者对"互联网+护理服务"模式及服务项目的期望情况,以期为完善上海市"互联网+护理服务"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21年1—2月选取上海市静安区15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255名护士及150例慢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护士"互联网+护理服务"调查问卷和患者"互联网+护理服务"调查问卷对其进行调查。本研究共发放护士"互联网+护理服务"调查问卷255份,回收有效问卷250份,有效回收率为98.0%(250/255);共发放患者"互联网+护理服务"调查问卷150份,回收有效问卷148份,有效回收率为98.7%(148/150)。结果250名社区护士中有31.6%(79/250)的护士了解"互联网+护理服务";29.6%(74/250)的护士愿意参与"互联网+护理服务"。148例慢病患者中有50.0%(74/148)的患者不了解"互联网+护理服务";48.0%(71/148)的患者表示愿意参与"互联网+护理服务"。慢病患者需求较多的服务项目为血糖监测(27.0%,40/148)、皮下注射(25.0%,37/148)、肌内注射(23.6%,35/148);社区护士执行意愿较高的服务项目为血糖监测(42.0%,105/250)、静脉血采集(41.2%,103/250)、肌内注射(40.0%,100/250)。社区护士与慢病患者在期望的执业护士职称、期望的执业护士工作年限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区护士及慢病患者对"互联网+护理服务"的认知水平有待提高,有关部门应通过媒体、网络等手段提升"互联网+护理服务"知晓度,在完善"互联网+护理服务"规章制度时,应对护患供需双方进行充分调研,以数据导向作为政策的落脚点,切实满足患者需求,保障患者健康。

  • 标签: 护士 社区 慢病患者 互联网+护理服务 模式 服务项目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上海市医学生学习情况,为改善教育教学质量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应用学习动机简易评定量表等在内的综合问卷,调查上海市4所医学院校4 054名医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态度、学习成绩及其期望值等学习情况,并进行不同群体的比较。运用SPSS 22.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采用卡方检验比较不同群体各种学习情况的差别。结果上海市医学生总体学习动机强度为中等,占比62.3%(2 525/4 054);自评的学习态度主要为比较刻苦和一般,占比为41.2%(1 669/4 054)和36.5%(1 478/4 054);对学习成绩的期望值主要为良好和优秀,占比为34.6%(1 401/4 054)和27.8%(1 126/4 054);学习成绩为良好和及格,占比为40.1%(1 625/4 054)和37.0%(1 502/4 054);除不同性别的医学生的学习动机强度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外,上述指标不同群体之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不同动机、态度、学习期望值的医学生的学习成绩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上海市医学生总体学习动机水平适中、态度比较刻苦,学习成绩及期望良好。对不同群体的细化分析,为比较不同院校教学水平、学生的学习情况提供了依据。

  • 标签: 上海市 医学生 学习动机 学习成绩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2019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目前仍没有特异性的抗病毒治疗方法。现报道上海市首例2019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病例。该病例通过流行病学、核酸扩增检测和基因测序确诊。患者体温恢复正常后,病情仍进展,实验室多项指标动态监测,给予氧疗和对症治疗后,患者病情好转,影像学检查显示两肺炎症明显吸收,核酸检测结果转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早诊断、早治疗尤为重要。动态监测T淋巴细胞亚群、B淋巴细胞和自然杀伤细胞的百分比和绝对值,以及白细胞介素-6、γ干扰素等细胞因子有助于预测疾病的进展与预后。

  • 标签: 冠状病毒感染 肺炎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首例 上海
  • 简介:摘要报道上海第l例确诊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感染患儿的诊治经过。患儿 男,7岁,因"发热3 h伴咳嗽"以及父亲被确诊2019-nCoV感染的肺炎收入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负压病房。经过对症治疗后治愈。儿童2019-nCoV感染临床表现相对成人较轻,家庭内传播是儿童感染重要的途径。本例患儿虽然症状轻,但恢复期连续2次2019-nCoV核酸检测阳性,提示需要观察轻症儿童病例在恢复期无症状排毒的传染性。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上海市各医疗机构创伤救治医师规范培训情况。方法通过问卷调研、焦点讨论、专家论证等多种方法,调查25所医疗机构的236名创伤救治医师的专业背景、创伤救治知识规范化培训状况、培训需求和建议。结果仅有59.3%(140/236)的医师接受过创伤救治知识规范化培训。参加国际、国内和本医疗机构培训的人数分别占接受过培训总人数的26.4%(37/140)、47.1%(66/140)和84.3%(118/140)。仅83人(70.3%)参加的培训是定期开展的,培训频率每年开展1~2次最多,合计66.3%(55/83);3年内参加本医疗机构内创伤救治知识规范化培训总学时≥48(1学时为45 min)的仅有15人,占12.7%(15/118)。医疗机构培训课程和形式仍以理论知识讲座和单项技能操作培训为主,模拟情景演练形式占比不足,仅有48.3%(57/118)。接受过创伤救治规范化培训的医师更倾向于运用培训知识对创伤患者采取分级评分,与未参加规范化培训的医师人数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上海市创伤规范培训覆盖率不足、培训时间不足、培训频率较低。建议加强各医疗机构院内创伤救治医师规范化培训,并从管理层面对培训情况进行监督和管理;尽快制定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规范的创伤救治知识培训教材和考核标准;在上海市建立严重创伤规范化救治培训基地和规范化的创伤专科医生培训基地;推动建立创伤学科,尽快制定并完善创伤专科医师培训制度。

  • 标签: 创伤学 教育,专业,再培训 数据收集 规范培训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上海市某区药品监管平台对重点监控药品实施处方点评的效果及点评处方不合格率的影响因素。方法某区药品监管平台自2018年6月开始实施处方点评,提取其6—12月所有重点监控药品的点评处方及关联信息。以6月的处方不合格率作为基线数据,采用χ2检验和logistics回归模型进行数据分析。结果2018年6—12月,临床药师共对19 084张门急诊处方和10 607张住院处方进行点评。门急诊和住院处方不合格率分别从6月的16.52%和23.28%下降为12月的4.45%和13.80%。logistics回归分析显示门急诊处方的点评不合格率低于住院处方,医院点评处方不合格率低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辅助用药和营养药物的处方不合格率低于抗菌药物的。结论对重点监控药品的处方点评能够有效促进合理用药,今后应加强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技术支持和对临床医生、药师的专业培训。

  • 标签: 药事管理 合理用药 处方点评 重点监控药品
  • 简介:摘要小肠胶囊内镜在临床实践过程中应用越来越广泛,已成为小肠疾病检查的一线检查方式。为进一步规范小肠胶囊内镜的检查流程和对检查适应证、禁忌证的把握,在结合我国临床实践的基础上,国家消化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上海)、国家消化内镜质控中心、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胶囊内镜协作组、上海市医学会消化内镜专科分会胶囊内镜学组,基于现有证据,采用推荐意见分级的评估、制订及评价系统,遵循国际指南报告规范,制定我国小肠胶囊内镜指南,以期为临床医师提供指导与决策依据。

  • 标签: 胶囊内窥镜 临床医学 诊断 指南 适应证
  • 简介:摘要城镇化建设导致人口聚集、环境危险因素暴露风险增加和居民生活方式的改变,人群间健康差异等问题也更加凸显。为了深入研究城镇化快速发展过程中居民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慢性病)的发病特点及变化趋势,分析环境、生活方式和遗传等因素与主要慢性病的关系,为慢性病的精准防控提供科学依据,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依托上海市“高峰学科建设项目”,自2016年4月起在城镇化快速发展的上海市松江、嘉定、闵行和徐汇区启动了“上海郊区自然人群队列和生物样本库”(SSACB)建设工作,招募69 116名20~74岁常住居民作为队列成员。队列采用流行病学调查、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测等方法收集成员基本资料,采集血、尿等标本建立生物标本库,建立包括队列成员电子医疗病历系统、慢性病管理系统、肿瘤登记系统、传染病报告系统和死亡登记系统在内的区域健康信息共享平台。本文围绕SSACB队列设计理念、建设进程以及今后发展目标进行阐述。

  • 标签: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 自然人群 队列研究
  • 简介:摘要2021年12月《中国磁控胶囊胃镜临床应用指南(2021,上海)》正式发布,新指南对原有2017年版专家共识进行修订增补,根据标准原则规范流程制定,细化明确了磁控胶囊胃镜的定义范畴、临床适应证与禁忌证、检查过程与质控要点、局限与优化方向等内容。本文将对新指南的特点与重点内容进行简要说明与解读,以便医务人员更好地理解运用。

  • 标签: 胶囊内窥镜 磁控胶囊胃镜 指南 临床应用 质量控制 技术优化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上海单中心风湿性疾病住院患儿疾病谱的变化趋势,提高对儿童风湿性疾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2016年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5 95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χ2检验进行发生率的比较和分析。结果①住院例数位列前3位的分别是:川崎病2 633例(44.3%),过敏性紫癜(HSP)2 109例(35.4%),幼年特发性关节炎(JIA)574例(9.6%)。②除外HLP,其余病种住院人数均呈上升趋势。③近6年住院的风湿性疾病种类由原来的17种增长到目前37种。④ SLE患者逐年增长(112/2 348和197/3 602,χ2=1.41,P=0.235),重症狼疮患者数亦较前增多(35/112和55/197,χ2=0.38,P=0.536)。⑤风湿性疾病合并巨噬细胞活化综合征(MAS)的发生率为7.2‰(43/5 950),幼年型关节炎伴全身发作(sJIA)中有12.9%(26/201)出现过MAS,占风湿性疾病合并MAS总数的60.5%(26/43)。近6年风湿性疾病合并MAS(χ2=14.1,P<0.01),及sJIA合并MAS均明显增多(χ2=11.2,P<0.01)。⑥ 1.1%(64/5 950)风湿性疾病相关肺部病变,幼年型皮肌炎(JDM)中24.4%(20/82)合并风湿性疾病相关肺部病变,占风湿性疾病相关肺部病变总人数的31.3%(20/64)。近6年风湿性疾病并发相关肺部病变及患者明显增多(χ2=5.66,P=0.017)。⑦儿童风湿性疾病病死率为3.7‰(22/5 950),45.5%发生于SLE(10/22)。近6年SLE病死率有所下降(5/112和5/197,χ2=0.34,P=0.558)。结论风湿性疾病住院患者病种及人数由多到少依次为川崎病、HSP、JIA、SLE及JDM。在每年总患者数相对稳定情况下,少见、疑难、危重病种逐年增多。虽近6年SLE仍是风湿性疾病主要死因,但病死率逐年下降。

  • 标签: 风湿性疾病 住院 儿童 疾病谱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上海市居民健康状况,测算健康期望寿命,分析影响居民健康相关因素,为卫生决策提供有力的信息和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随机抽取上海市≥18岁户籍居民作为调查对象,采用WHO在世界健康调查中使用的自评健康调查问卷,进行居民自评健康状况调查。应用CHOHT模型校正自评健康调查数据,获得人群自报伤残测度,结合上海市居民出生、死亡和人口资料编制人口寿命表计算期望寿命,采用Sullivan法测算居民健康期望寿命。结果2017年上海市≥18岁成年人自评伤残测度为0.25,女性(0.28)高于男性(0.23);≥18岁成年人期望寿命为65.76岁,女性(68.22岁)高于男性(63.39岁);≥18岁成年人健康期望寿命为47.99岁,男性(49.05岁)高于女性(47.14岁);健康期望寿命在期望寿命中的比例随年龄增加逐渐降低,18岁组居民健康期望寿命占期望寿命比例为72.97%,至85岁组仅为39.00%。结论上海市成年人男性健康水平高于女性,随着年龄增加健康期望寿命损失占期望寿命的比例越来越高。应重视提高女性、老龄等人群的生存质量,提升对影响居民寿命质量的慢性病等重大疾病防控,加强重点人群的长期照护及健康支持体系,提升居民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

  • 标签: 自评健康 健康期望寿命 Sullivan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