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1
208 个结果
  • 简介:李大钊的调和论内涵丰富,对其教育思想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其教育理念、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中都渗透着调和思想,这种调和式教育思想对中国现代教育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从李大钊调和思想、教育思想的相关论述及教育实践活动中发现其调和式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汲取其精髓,挖掘其在教育理念、教育体制、教育内容和方法等方面对当代教育改革的重要启示。

  • 标签: 李大钊 调和 教育思想 教育改革
  • 简介:道德教育关系到国家的存亡、民族的兴衰、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学校德育作为道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已为全世界各国所重视.借鉴当代国外学校道德教育成功的经验,对于加强和改进我国学校德育工作具有重大的意义.

  • 标签: 国外 学校 道德教育
  • 简介:新中国成立尤其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的法学教育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存在的问题亦不少。归根结底是对法学教育性质的认识很模糊,法学教育的性质是法学教育的基本问题,如不对法学教育进行正确定性,法学教育就会迷失方向,误入歧途,势必制约我国法学教育的发展。我国法学教育应走素质教育和职业教育相结合之路。

  • 标签: 法学教育 性质 职业教育 素质教育
  • 简介:2016年问世的《乐感美学》是一部抓住"美"的"乐感"性能自觉重建后形而上学时代美学形上体系的专著,也是以中国特色的"乐感"概念建构具有普遍意义的美学原理的系统性尝试。"乐感美学"既不同意现代美学对本质论的全盘否定,也不同意传统美学实体论的本质论,而是将本质视为"某类现象背后的统一性",进而对具有统一性的美的语义及其下属范畴、美的原因、规律、特征等"美本质"问题展开重新反思和系统探讨,以建构起全新的中国特色的美学学科体系。全书分"导论""本质论""现象论""美感论"四编,共14章60万字,提出了许多迥异于传统美学和现代美学的看法,本文是这些见解的集中阐述,希望为美学界的美学原理建设提供一份参考,并欢迎学界同仁展开对话。

  • 标签: 乐感美学 中国特色 美学学科 体系建构
  • 简介:杜书瀛先生作为当代文论和美学学术活动的积极实践者之一,30多年来,先后出版了《论艺术典型》、《论艺术特性》、《文艺创作美学纲要》、《文学原理—创作论》、《李渔美学思想研究》、《新时期文艺学反思录》、《说文解艺》、《艺术的哲学思考》、《文学会消亡吗—学术前沿沉思录》等理论专著,

  • 标签: 美学研究 杜书瀛 《李渔美学思想研究》 座谈会 《艺术的哲学思考》 价值
  • 简介:邪教是当代社会不容否认的客观存在,而且是世界现代化进程中一种必然的现象,是人类社会当前和今后相当长时间内必须面临的、不能回避的挑战。为了能协同一致对付这种挑战,对邪教应当有明确的概念界定。在目前大量新兴宗教与少数邪教并存的情况下,应当使用NewReligion指称新兴宗教,用cult一词指称邪教。新兴宗教的主要特点是反传统,怀疑传统权威而向神秘主义复归;邪教是新兴宗教极端化的结果,它具有毒化心灵、聚敛钱财、残害生命、危害社会的反人性、反社会、反人类的邪恶特点。邪教是人类社会的公敌,世界各国对本国邪教(组织)都是通过立法予以坚决打击的。

  • 标签: 邪教组织 当代 邪教本质 宗教 法律控制
  • 简介:应美国国务院有关部门的邀请,笔者于去年赴美访问了美国行政司法部门和教育科研机构等40余家单位,就美国有组织犯罪、毒品犯罪、恐怖主义犯罪等问题进行了学术考察.重点访问了美国国务院国际麻醉品和法律执行局、美国国土安全部移民和海关管制局、美国联邦调查局亚洲犯罪处、美国毒品管制局等单位.加深了对美国行政司法制度和教育科研机构的了解,增长了理论素养,开阔了学术视野.

  • 标签: 美国联邦调查局 美国国土安全部 美国警察制度 美国华裔有组织犯罪 美国毒品犯罪
  • 简介:一、法学的理论认识功能在我国法学界,人们多把功能、职能、作用三词混同作用。认为分开使用无多大实际意义。我们的认识正好相反。当然,任何事物的功能、职能、作用是密切联系的,不能截然分开。但是三者并非完全等同。功能多是指事物本身固有的功用和效能。职能多指事...

  • 标签: 法学 法律文化 法律实践 法律规范 法律现象 法律运作
  • 简介:当代中国的法制建设中,如何对待法传统,这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长期以来,人们为此争论不休。肯定者认为,中国的法制现代化不能抛弃法律文化传统,中国法传统可以成为中国法治社会的文化资源;否定者则认为,中国法传统与法治文明格格不入,它不但不能为法治社会提供有价值的内容,而且会阻碍中国法制现代化的进程,它是必须被抛弃的文化糟粕。

  • 标签: 法律文化传统 中国法 法制现代化 法治社会 法制建设 当代中国
  • 简介:当代中国宪法与习惯有着密切的关系。当代中国宪法尊重习惯的客观存在,当代中国宪法在序言、正文中对习惯进行了肯定和明确的认可,确认了习惯的正式法律渊源地位。当代中国宪法通过基本权利的规定、国家结构职责的规定,具体保障习惯,使宪法认可的习惯能够予以实现。当代中国存在许多宪法习惯、宪法惯例,我们应当更全面、更理性的认识当代中国宪法的习惯,更重视内生规范的总结。

  • 标签: 当代 中国 宪法 习惯
  • 简介:<正>本论文的目的是探讨英国的法社会学研究领域现状的各个方面。其日的特别是,说明近年对法社会学和对社会与法律的研究的兴趣显著地增长,这件事是同英国把法律看作职业和学术领域的某些特殊情况相关联的。此外,本论文将阐明英国法学研究现状。此项阐明反映:作者对于当前法学研究和法律教育的争论所抱的态度,远不是中立的。因为我的观点不

  • 标签: 法社会学 英国 研究领域 法学研究 学术领域 法律教育
  • 简介:继“外国法律文库”之后,我国法学界的一批青年学者又推出了一套翻译丛书:“当代法学名著译丛”。这套侧重法社会学与法理学的丛书的出版不仅使中国读者可以读到一批近二十年来在国际学术界占有重要地位的名著,对于推进中国法学向纵深发展,乃至为中国的法制建设提供借镜和思路也必将起到相当大的作用,中国的比较法学研究从中获益也是当然的。作为主编,季卫东博士为译丛各书分别撰写了一篇导引性的评介,这些评介文字建立在作者对各派学说深入研究的基础之上,因此,不仅有理论上的深度,而且也照应到各派学说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是很有价值的评论作品。本刊征得季博士及当代法学名著译丛编委会同意,选出其中五篇在本刊先行刊出,并附登译丛总序以及第一批十种书目,以便读者了解丛书概况。该译丛由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精印出版。

  • 标签: 布莱克 波斯纳 现实主义法学 译丛 回应型法 正当化
  • 简介:刑法教义学的发展,是当代中国刑法知识转型的重要标志。理解当代中国刑法教义学,既要从法教义学的普遍立场和一般方法论出发,也要充分认识中国刑法理论发展的历史和现实。刑法教义学的引入不意味着学术主体性的丧失,应当区分法教义学知识与法教义学方法。要仔细甄别域外教义学知识与中国刑法语境的兼容性,积极引入没有语境障碍的教义学知识,并运用教义学的一般方法创造立足本土的新教义。中国刑法教义学发展的当务之急是加强体系性,同时对未来可能出现的体系封闭和僵化保持警惕。社科法学的研究不会对法教义学形成挑战,而是提供了资源和助力。法教义学有能力回应和解决疑难案件,在广泛吸收多学科知识并充分考虑利益、价值等因素的同时,仍然保持法律场域中法教义学论证的独特性。法典化国家的历史现实,决定了法教义学是法学研究的主流范式,但绝非法学研究的全部;法教义学应当充分尊重其他法学研究方法,虚心学习、共同繁荣。

  • 标签: 刑法教义学 教义学知识 教义学方法 解释论
  • 简介:西方当代文学阅读理论的多向度展开首先表现在对阅读本质的不同理解上,并产生了多种看法:阅读即解码、阅读即对话、阅读即意义空白的填补、阅读即品味的区隔、阅读即“互文”;当代西方文学阅读理论中关于阅读心理的研究也呈现出多元化的态势并形成了多种文学阅读心理理论:认同论、完形论、同化论、内摄论、极乐论;对读者类型的研究在当代西方文论中才真正进入到一种多角度、多层次的研究并形成了多种有关读者类型的看法,主要有:虚构读者、真实读者、隐含读者、理想读者、冒牌读者、模范读者、超级读者、内行读者、抗拒的读者。这些理论的划分目前还未必十分成熟,但无疑都体现了不同的价值追求,对它们的了解有助于推动我国当代文学批评的实践和批评理论的建设。

  • 标签: 西方文学 阅读理论 文学理论 文学批评
  • 简介:自20世纪60年代马普案以来,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开始适用于各州。然而,在美国,关于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争论一直没有停歇。而且,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判例法发展,非法证据排除规则不仅在理论基础方面发生了实质性变化,该规则的适用范围也在不断受到限缩。近年来,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关于哈德逊案、赫尔英案以及戴维斯案的判决尽管都是针对具体问题的判决,但是,这些判决不仅进一步限缩了排除规则的适用范围,而且,其论证逻辑也为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命运蒙上了一层挥之不去的阴影。

  • 标签: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 善意例外 成本-威慑收益
  • 简介:在现代民主法治社会中。立法难免对性道德问题进行回应。在理解道德立法方面,我们可以从西方自由主义政治哲学的有关论述中得到启发。在论证道德立法的正当性问题上,结合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在性道德领域内的判例,我们将道德纳入立法的表现形式归纳为社会秩序、公共道德和社会环境。我国目前正处于一个道德回归和社会价值观重建的时期,立法无法避免要对性道德问题进行回应。我们一方面应当谨慎对待立法的道德化,防止立法对私人道德的过度干预;另一方面需要发扬民族传统道德,发挥公共道德对社会价值整合的力量。

  • 标签: 道德立法 同性恋 伤害原则 崩溃论 自由主义
  • 简介:<正>当代行政法的发展动向,可以归纳成以下几个方面:一、观念的更新在当代,行政法上观念的变化比其他法律领域显得突出。依法行政,是行政法领域的总观念。它在近代主要包含三层意思:(1)行政活动由法律圈定范围,行政权的行使受法律约束。(2)行政规章和条令不得有损于公民的财产和自由权利。(3)严格遵奉三权分立原则,行政纠纷由专门机构仲裁处理。依法行政的观念最初反映着近代资产阶级对封建君主直接操纵行政权、实行虐

  • 标签: 行政法规 当代行政法 依法行政 发展动向 行政诉讼 行政权
  • 简介:本文试图在当代中国的法治文化研究中区分出三种类型的法治文化概念,它们分别是作为领域或对象的法治文化概念,作为方法的法治文化概念,强调法治文化整体意蕴的法治文化概念,分别对应三种文化概念,即为强调外延的文化概念,作为意义之网的文化概念和作为一种整体生活方式的文化概念。三种类型的法治文化概念也是三种典型的研究进路,本文试做简单述评。

  • 标签: 当代中国 法治文化 文化概念
  • 简介:继承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因而近年来学者们对现行继承法提出的许多修订意见,大多是借鉴国外立法例中与我国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法律制度。但这些立法例多为20世纪中期以前的立法经验总结,一些国家和地区自80年代以来在继承法上又出现了新动向,以解决社会和经济发展中的新问题。继承法已经一改过去被动适应的从属法律地位,主动向企业法、破产法、信托法法领域渗透,同时在法理上借鉴了合同法的解释原则,从而拓展了继承法的发展空间。

  • 标签: 当代 继承制度 发展趋势 企业法 破产法 信托法
  • 简介:在法与道德的关系问题上,我们理论上习惯于强调法之道德基础性,而常常忽视了法治所应背负的伦理使命。我们当下所进行的全面法治构建,应该是德治与法治相结合基础上的理想法治,德治与法治应该是相互促进的,德治应为法治提供伦理根基,同时德治也需要法治的有效支撑。当代中国法治应该背负起的伦理使命,主要体现在:弘扬核心价值理念;塑造良好公民与文明社会;铸造良好政府。法治所背负的伦理使命是三位一体的,弘扬理念、塑造良好公民、构建文明政府三者统一于法治理想国的构筑实践之中。因而任何忽视和背离法治之伦理使命的法治,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全面法治。

  • 标签: 法治 伦理使命 弘扬理念 培育信仰 铸造良好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