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6
301 个结果
  • 简介:<正>趋势北欧各国的犯罪均呈上升趋势,这已为二战以后北欧国家刑事案件的统计数字所肯定。1950年在丹麦、挪威、瑞典和芬兰总共计有超过35万件刑事犯罪记录在案。相应地,在14至67岁的年龄段中,每10万人中约发生了2800件犯罪案件。从那时以后,有记录的刑事案件几乎每10年就会增加近50万件。在1981年,有记录的犯罪为150万件,相应地,在14至67岁的年龄段中,平均每10万人中发生9800件犯罪案件。这样,在过去30年中,有记录的刑事案件数量上的增加已经超过了3倍。

  • 标签: 犯罪率 刑事案件 刑事犯罪 上升趋势 二战以后 犯罪案件
  • 简介:提起米海依尔·戴尔玛-蒂(MimineDelmas-Marty)夫人,恐怕在法国学习法律的中国留学生无人不知。他们喜欢尊称她为“戴教授”,显然这带有浓厚的中国味。早年留法的卢建平博士说,“戴教授”的中国弟子们还称她为“MDM”(法语“夫人、女士”的速记符号)。

  • 标签: 戴尔玛斯——马蒂夫人 法国 法学教育 法律文化
  • 简介:比海法》继承了《奥列隆惯例集》的传统,在波罗的海和北海沿岸广为流行。《比海法》原名为《哥得兰海法》,首先成文于1505年,由位于哥本哈根的GodfreyofGemen出版社出版。本译文选自《海事黑皮书》第四卷所收录的TheLawsofWisbuy,《比海法》的英文译本首先收录在1705年的AGeneralTreatiseoftheDominionoftheSeaandthecompleteofSeaLaws(《海权与海法大全通论》)。《哥得兰海法》,原文共66条,译成英文后共70条。据北欧学者研究,《比海法》并不全部源自哥得兰,而是分别源自波罗的海地区(前14条,第7条除外)、佛兰芒或者加科涅(第15条至第39条)、荷兰(第40条至第66条)。xxvii-xxviii就内容而言,《比海法》涵盖船长、船员、船东之间的权利义务、海难救助、船舶租用、船舶抵押、船舶碰撞、共同海损、船舶优先权等。《比海法》继承了《奥列隆海法》的内容,对于调整15世纪北欧的海上贸易起到重要作用,对后世影响深远,甚至被美国海事判决所援引。

  • 标签: 维斯比 海法 海难救助 引航员 英文译本 海上贸易
  • 简介:在决策与判断研究中,贝叶(Bayes)理论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对于法律决策、司法判断的量化研究,也莫能例外,因为法官判案的过程可以视为在特定的证据条件下,对被告刑事责任(是否定罪、如何量刑)、民事责任(是否归责、如何赔偿)的判断和决策过程。在《法官如何思考》一书中,波斯举了一个无陪审团且证人是原告本人的关于性别歧视诉讼案件的例子。

  • 标签: 贝叶斯公式 波斯纳 决策过程 司法判断 刑事责任 民事责任
  • 简介:'德文、数学和历史的高中毕业成绩决定了一个人是否具有从事法学研究的天分'。·豪恩在其三次担任哥廷根大学法学院院长期间在新生开学典礼致辞中如是说道。毫无疑问,他自己便具有这一天分,并对历史尤为感兴趣,这促使他最终选择了从事法学研究。

  • 标签: 维尔纳 法学院 哥廷根大学 经济学 研究领域
  • 简介:本文对英国公法学者戴维女士的Accountability:APublicLawAnalysisofGovernmentbyContract一书进行了深度评析,探析了内部契约制度在英国公共治理中的作用。内部契约作为英国新公共管理运动的产物,革新了传统的官僚科层体系。本文对这一颇具英国特色的制度进行了全面解读,对戴维以NHS为个案的分析视角与法律社会学的研究思路进行了阐释与重构。通过对英国个案话题的解析,探讨内部契约在公共治理中的运作机理与功能意义。

  • 标签: 内部契约 公共治理 契约化国家 责任机制
  • 简介:原告塞旺航运有限公司与被告嘉玛·山度士航运有限公司因租船合同纠纷,于1988年5月16日向青岛海事法院提起诉讼。该院依法组成合议庭,对此案进行了公开审理。原告诉称:由于被告未能按照与原告所签订的租船合同的约定提供适航的船舶,致使原告遭受经济损失达228354.82美元。

  • 标签: 租船合同 海事法院 提起诉讼 萨里 纳斯 山度士
  • 简介:在《理想国》第一卷中,色拉叙先后提出三种正义观:正义是更强者的利益,正义是法律,以及正义是他人的善。根据传统看法,他鼓吹"正义是强者的利益",因而是一位无道德主义者。研究表明,"正义是法律"才是他对正义本身的定义,另外两个正义观只是关于正义结果的描述,因而他是一位法律实证主义者。法律实证主义曾经树立起现代国家法律的权威,却带来了道德选择冲突与政治极权主义的危机。

  • 标签: 正义 法律 利益
  • 简介:哲学是西方自然法理论的开端,基于其对世界精致的泛神论解释,哲学提出了普世主义的平等观,人人皆有神性,在起源上皆为平等。哲学的普世主义经由自然法的媒介改造了罗马法,为罗马法产生平等法权观念提供了哲学前提。

  • 标签: 斯多亚 自然法 普世主义
  • 简介:尼采思想肇始于18世纪欧洲现代性病入膏肓之际,企图通过对基督教——柏拉图主义独断论的批判,瓦解传统形而上学的二元世界,建立全面的未来哲学体系从而挽救哲学系统性的危机。尼采哲学思想中最为核心与艰难的"权力意志"和"永恒复返"学说共同构建了尼采思想的"高山"与"深渊"。本文将致力于揭开尼采隐微之术的层层面具,在一切价值重估的逻辑支撑点下,着重找寻而非搭建"高山"与"深渊"之间的桥梁。

  • 标签: 尼采 基督教——柏拉图主义 权力意志 永恒复返
  • 简介:印度宪法第73条修正案总结独立后的村民自治经验,概括地规定了村民自治组织潘特的基本制度。其后,潘特在各邦的村民自治实践中呈现出多样化的现实问题与发展趋势。其根本原因在于,虽然宪法上有关村民自治制度的规定是各种政治力量博弈和妥协的结果,但以民主政治形式运作的潘特无法回避与社会传统之间的碰撞与磨合,由此形成了印度村民自治独特的实践逻辑。

  • 标签: 村民自治 村级潘查亚特 农民权益 基层民主 印度宪法
  • 简介:继戈德伯格诉凯利案将正当程序保护扩展至社会福利领域之后,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又在诉埃尔德里奇案中对正当程序的具体衡量标准予以了明确。就程序正当性问题而言,本案的争点为,终止社会保障伤残津贴决定前,是否需要采取正式的听证程序。对此,美国联邦最高法院提出了“情境化”的衡量标准,即行政程序是否符合正当程序条款的要求,需在考虑以下三个因素的基础上,个案化地作出判断:第一,可能受到行政行为影响的个人利益;第二,因为现有程序而使相关利益遭到错误剥夺的风险,以及附加的或替代性程序保障所可能具有的价值;第三,政府利益,包括所涉及到的行政职责、采用附加的或替代性程序所造成的财政及行政成本。经过上述两个判决,美国联邦最高法院逐渐扩大了正当程序条款的适用范围,同时又确定了灵活的判断标准。

  • 标签: 正当程序条款 听证 衡量标准 伤残津贴
  • 简介:吉尔经由批判法律功能观而构建自己独特的法律阐释观,主张法律是一种地方性知识,法律是想象真实的独特方式的一部分,法律是赋予特定地方的特定事务以特定意义的方式,人们社会行为背后的意义结构经由深度描述可以从中获致解释,同时吉尔经由拒斥关于法律反映性的理论而阐明法律的能动性,并认为法律的作用在于将存有诸多观念冲突的人类导向有规则可循的生活。由于其社会理论与文化理论的局限性,吉尔忽视了法律知识生产与再生产的要害问题,进而忽略了法律认识或法律知识的性质问题。

  • 标签: 法律阐释观 法律能动性 法律作用 法律知识 法律知识生产与再生产
  • 简介:<正>序言宪法经常通过对于重要案件的回应来进行自我定义与阐释。过去几十年中的定义性案件(definingcase)是"布朗诉教育委员会"——此案是司法机构为了少数种族之利益而推动社会结构重组的一个例子。在过去的10年间,"罗伊诉韦

  • 标签: 前提假定 普通法 洛克 中立性 宪法 法院
  • 简介:引言笔者研读理查德·波斯法官的司法意见和学术著作已有多年。其间,笔者从中得到滋养、见识变广,有过困难、懊恼和烦闷,也有过赞叹和喜悦。比如,笔者曾经欣喜地向学生们指出,当时巡回法院的7个法官中,只有波斯法官(以下简称"波斯",无不敬之意)认识到他的同事在解释《统一商法典》(U.C.C.)第2-207款的第4条评注中的"重大修改"规则时,犯了重大逻辑错误。简单来说,他们将第4条评注的"如果P则Q"的逻辑关系误读为"如果Q则P"。正如波斯解释的那样,这个错误不仅违背了奎因、弗雷格、皮尔士以及亚里士多德的精神,而且它造就了恶法。让学生们

  • 标签: 波斯纳 莫林 巡回法院 《统一商法典》 合同条件 弗雷格
  • 简介:在杭州市图书馆,有这么一群特殊的读者,他们衣衫褴褛、满面尘色,或席地而坐,或凝神站立,或安坐于椅上,每个人就着一本书,用心阅读。他们有着同样的身份——乞者。有人曾质疑他们的到来有碍图书馆观瞻,应提高门槛制止其入内。"我无权拒绝他们来读书,但您有权选择离开。"图书馆馆长如是回应。从法律层面来讲,在公共图书馆内阅读,是每一个公民应有的基本文化权益。我国《宪法》明确规定:公民有进行科学研究、文学艺术创作和其他文化活动的自由。阅读自由理应包括在内。涵盖于文化权益中的阅读权,在法理上并未有明确界定,一般可以认为,阅读权是公民个体从书籍中获取知识,以提升自我修养、丰富自身的权利。阅读及知识的荻取,可以为个体在严格的社会阶层流动机制中提供一种升降平台,甚至是跃进更高层次的助力器。实际上,阅读及其衍生出的精神滋养,对于物质贫瘠的人来说,更为可贵。

  • 标签: 平等 文学艺术创作 文化权益 获取知识 阅读权 图书馆馆长
  • 简介:法律体系理论,是近世西方学者甚为关心的问题.英国著名法理学家约瑟夫·拉教授的代表作一书,可说是此问题的集大成者.本文作为一篇读书笔记,主要根据拉的研究,分别对奥斯丁、凯尔森、拉三位有代表性的西方法学家的法律体系理论作以介绍,从中去体会、理解和发现迥然不同于我们以往所理解的法律体系理论之处,以检讨我们的法律体系理论.

  • 标签: 奥斯丁 凯尔森 拉兹 法律体系理论 《法律体系的概念》 身份标准
  • 简介:从海牙/海牙-比规则的强制法律效力入手,通过对规则第三条第6款"一年诉讼时效"含义的解读,结合英国、美国、澳大利及中国香港无单放货的相关判例,探讨规则强制法律效力的终止时间,以及第三条第6款的不足之处,冀对新近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和国际海商法协会共同制定的《运输法草案》(或称《鹿特丹规则》(草案))有所裨益。

  • 标签: 海牙-维斯比规则 多式联运 无单放货 诉讼时效
  • 简介:承上启下,继往开来刘树生告诉记者:“’2008年,全省检察机关开展的‘百案双评双促活动’是落实省政法委提出的‘千案双评双促活动方案’要求的具体步骤,主要是针对2005年以前发生的‘不服检察机关处理决定和申请赔偿、返还财产的案件;

  • 标签: 案件 聚焦 检察机关 2008年 承上启下 活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