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1 个结果
  • 简介:曹妃甸和黄骅港是河北省近海工业布局和港口分布较密集的区域,对其近海域海水水质进行监测具有重要意义。2014年9月采集研究区近海域表层海水,并利用GC-MS对其中16种优先控制PAHs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曹妃甸和黄骅港近海域表层海水中∑PAHs含量分别为52.6~192.1ng·L^(-1)和85.4~156ng·L^(-1),平均含量分别为74.59ng·L^(-1)和121.45ng·L^(-1)。黄骅港近海域∑PAHs含量高于曹妃甸近海域的含量,但PAHs的种类没有差异。对比其他研究区域水体中PAHs的含量,本区域表层海水中PAHs的含量处于中等水平,属于轻污染。异构体比值结合该区域现状分析初步判断,研究区表层海水中PAHs来源于石油污染和煤、生物质等的燃烧。应用风险商值法(RQ)对研究区域表层海水中PAHs的生态风险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该海域存在低生态风险,需采取措施控制PAHs的污染。

  • 标签: 多环芳烃(PAHs) 表层海水 曹妃甸 黄骅港 来源 风险评价
  • 简介:中国的特有物种。分布于云南、西藏、广西、海南等地,多生活于热带地区、湿性常绿阔叶林中。其生存的海拔范围为目前记录的80~2300米。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云南西双版纳勐养地区,在云南地区多见于滇西和滇西南地区。雄蛙体长30~39毫米,雌蛙体长37~52毫米。背面多为红棕色、棕黄色,整体为金黄色的体色,在树蛙家族中是颜值担当,野外观察记录,也有个体背部青绿色变异。其背上有深色斑纹或"X"形斑或微小黑点,

  • 标签: 红蹼树蛙 云南地区 特有物种 体长 海拔范围 常绿阔叶林
  • 简介:哈尼族舞蹈多与祭祀活动相结合又不违背农时,舞蹈动律和谐,舞姿丰富、优美。在劳动中身负沉重的背箩,背带又套在前额上,造成头颈转动不灵的现象,在与他人打招呼或交谈时,构成出腰、斜视的舞姿特点,这些独特的姿态,也就自然地进入本民族舞蹈中。

  • 标签: 自然 文化 祭祀活动 舞蹈 哈尼族
  • 简介:环境文化是构建生态文明的根基,由生态价值观、生态道德观和生态消费观三大部分构成.生态价值观是生态文明构建的价值基础和根本原则;生态道德观重构了人们的日常行为生态道德规范;科学的生态消费观是引导人们生活方式转向生态化的重要标志.

  • 标签: 环境文化 生态价值观 生态道德观 生态消费观 生态文明
  • 简介:二月二日,是世界湿地日,中国传统农历二月二,却是“龙抬头”之日。作为自然生态的湿地和作为民俗现象的“龙”,在文化多样性和生物多样性上,有没有相通之处?但至少同样正遭到现代人的遗弃和破坏。SOS!可是,“关注湿地,其症结不在湿地,而在人文,人心”。

  • 标签: 湿地 生态环境 中国 “龙” 传统文化
  • 简介:辣椒最初不过是秘鲁山谷里的一种野生植物,令人不可思议的事实是,经历6000年的漫长岁月后,它今天依然在增强自己在世界上的进化优势,影响人们的口味,继续扩充着自己的势力范围。比如原来属于轻度或基本不食辣的北京地区,当今已成为新的中度食辣区,以辣为主要特色的湘菜得

  • 标签: 湖南 辣椒文化 地方文化 歌曲 性格
  • 简介:为百金高效栽培提供理论依据,利用光合作用测定系统对百金的光合速率的日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百金叶片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呈双峰曲线,最高峰出现10:00,次高峰出现在16:00,有明显的"午休"现象,气孔因素是导致午休的主要原因.相关分析表明,百金光合速率的主要影响因子为胞间CO2浓度和空气相对湿度.百金叶片光能利用率随着光合有效辐射的增强而降低,说明百金弱光利用的能力较强.

  • 标签: 百两金 光合速率 生理生态因子 日变化
  • 简介:石头,本是一些因外力由大岩体上脱落下来的小型岩体。但是经过地质岁月亿万年的“打磨”——构造运动、沉积作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及表生风化作用等,它们“饱经风霜”、“千锤百炼”,形成了各种形状、各式花纹,千姿百态。使它们具有特殊的审美价值、艺术价值和科学价值。纵观人类发展的历史,不难发现,石头一直隐约地贯穿其中。从旧石器时代,人类利用天然石块当做武器、当做工具,到新石器时代制作的打击石器;从穴居时代,人类利用岩石作垒巢材料,再到农耕文明,人类平添的赏石、玩石的雅趣……直至今天。因此,我们也可以将人类的文明史说成是一部漫长的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石文化史。

  • 标签: 自然文化 旧石器时代 密码 运转 表生风化作用 人类发展
  • 简介:为检测高效光引发剂4,4′-二甲基二苯基碘鎓盐六氟磷酸盐(IHT-PI820)和2-异丙基硫杂蒽酮(IHT-PIITX)的染色体畸变作用,采用体外培养中国仓鼠肺成纤维细胞(CHL)染色体畸变实验,在代谢活化与非代谢活化条件下,观察PI820及ITX致CHL细胞株染色体数目及结构的变化.结果显示:在非代谢活化条件下,PI820引起CHL细胞多倍体增加,并具有剂量反应关系,在代谢活化条件下未见对CHL细胞染色体有损伤作用;在代谢活化与非代谢活化条件下,均未观察到ITX对CHL细胞染色体的损伤作用.PI820可引起CHL细胞染色体数目畸变,ITX无染色体畸变作用.

  • 标签: 4 4′-二甲基二苯基碘鎓盐六氟磷酸盐(IHT-PI820) 2-异丙基硫杂蒽酮(IHT-PIITX) 染色体畸变
  • 简介:山河的子民——哈尼族哈尼族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民族,自从春秋战国时期进入汉文史籍以来,历史的春秋已越千年。但是,汉文史籍中对哈尼民族的记载是十分零星的,甚至出现了断层。而哈尼民族在千百年来的民族发孕和成长过程中没有形成自己民族的文字,对民族的发源只保留在创始史诗、迁徙史诗、

  • 标签: 哈尼族 文化 春秋战国时期 自然 成长过程 民族
  • 简介:生物多样性是生命系统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人类受化的多样性可以认为是生物多样性的一部分。“生物多样性一文化多样性”是紧密相连、相生相长的整体。

  • 标签: 生物多样性 文化多样性 物质基础 生命系统 人类
  • 简介:随着抗生素抗性污染日益严重,快速评估环境中典型病原菌与条件性致病菌的抗生素抗性水平,对掌握区域环境抗生素抗性污染状况、揭示抗性污染传播规律至关重要。通过以最低抑菌浓度浸入抗生素改进MI、VJ培养基,并结合滤膜法,建立了针对近海洋环境中指示性病原微生物大肠杆菌(Escherichiacoli,E.coli)与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aureus,S.aureus)的抗生素抗性监测方法。水体和沉积物样品抗生素抗性水平评估实验结果显示,该方法具有较好重现性(水体和沉积物中E.coli和S.aureus抗生素抗性水平的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11%、8%)与准确度(水体和沉积物中E.coli和S.aureus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83.5%、68.4%;相对于CLSI药敏试验的偏离度为±0.1)。且与CLSI药敏实验相比,该方法过程简便、耗时短(36h/84h),能最大限度节约经济和人员成本提高抗性评价效率。应用该方法评估辽河口与莱州湾环境中2种病原微生物磺胺类抗生素抗性水平,结果显示辽河口水体中E.coli和S.aureus磺胺二甲嘧啶的平均抗性率分别为27.0%、28.4%,沉积物中分别为35.5%、34.6%;莱州湾水体中E.coli和S.aureus磺胺二甲嘧啶的平均抗性率分别为26.0%、14.5%,沉积物中分别为12.0%、32.9%。该方法适用于河口、近海洋及入海排污口水体与沉积物样品中E.coli与S.aureus的快速分析及抗生素抗性水平评估。

  • 标签: 大肠杆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 抗生素抗性水平 快速筛选 评估方法
  • 简介:为了对防污漆杀生活性物质敌草隆的环境毒性进行评估,根据《沉积物-水体中摇蚊生命周期毒性试验—水体加标法或沉积物加标法》(OECD-233),以底栖生物花翅摇蚊为试验对象,通过添加敌草隆的上覆水溶液(浓度设置为1.22mg·L^-1、1.94mg·L^-1、3.08mg·L^-1、4.88mg·L^-1、7.74mg·L^-1和12.26mg·L^-1)对代花翅摇蚊先后进行暴露,研究其对摇蚊孵化、发育、羽化和繁殖等阶段的影响。结果显示,敌草隆对亲代花翅摇蚊及其子代的羽化率产生抑制,EC_(50)值分别为7.56mg·L^-1和5.24mg·L^-1,子代对敌草隆的耐受性有所降低;还对亲代和子代发育率产生抑制,EC_(50)分别为5mg·L^-1和4.33mg·L^-1,表明子代对敌草隆的敏感性增加;敌草隆能够影响代花翅摇蚊的雌雄性别比率,浓度-效应曲线均呈倒"U"型;另外,随着暴露浓度的增加,代花翅摇蚊所产卵的孵化率均下降,亲代和子代的EC_(50)分别为2.53mg·L^-1和10.4mg·L^-1,提示子代所产卵对敌草隆的抗性增强;同样地,敌草隆对代花翅摇蚊的繁殖力均有抑制作用,亲代EC_(50)值为1.99mg·L^-1,子代EC_(50)为2.68mg·L^-1。总之,敌草隆暴露对花翅摇蚊上述生活史各阶段均能造成不利影响,其中在羽化和发育阶段可观察到敌草隆毒性的累积,而就卵的孵化率而言,子代所产卵较母代所产卵对敌草隆表现出一定程度的抗性。

  • 标签: 敌草隆 花翅摇蚊 生态毒性 生命周期
  • 简介:中国传统文化在历史上的贡献应该肯定.但不能否定有其天生弱点。例如.虽然有一些抗议精神,但是制度上没有形成分权制约;另外,没有形成法治精神.这对经济自由也是压制的。结果.市场经济和现代社会制度在中国传统文化里面发展不起来。再加上先秦诸子思维方法中缺少逻辑.实证精神的弱点,中国传统文化也发展不出现代科学。

  • 标签: 中国传统文化 现代文明 张力 市场经济 社会制度 思维方法
  • 简介:滴滴涕和苯并芘这种典型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在环境中已广泛分布,因此,本研究利用单细胞真核模式生物-草履虫来研究其急性毒性效应,结果发现其毒性效应存在显著的剂量效应关系。DDT和BaP的半数致死浓度分别为126.012mg.L-1和180.167mg.L-1,且这种污染物的浓度和概率间存在很好的线性关系。不同浓度的DDT和BaP对草履虫进行毒性作用时,草履虫呈现出不同的形态;比较而言,DDT的毒性作用更大。由于草履虫对这种毒性物质作用的敏感性,因此,草履虫可作为一种敏感指示生物来评估POPs的长期危害。本研究为水污染的减排和生境的保护提供了一种新途径。最后,就这种典型POPs对草履虫的毒性机理进行了讨论。

  • 标签: 草履虫 滴滴涕 苯并芘 半数致死浓度 毒性机理
  • 简介:为了研究丙烯酰胺致小鼠睾丸细胞和外周血淋巴细胞DNA的损伤及修复情况,同时比较这种细胞对丙烯酰胺的敏感性,将雄性昆明种小鼠一次性腹腔注射丙烯酰胺(50mg·kg^-1(bw)),在暴露后第1、2、4、6、8、10、12d,分别对其睾丸组织细胞和外周血淋巴细胞DNA损伤进行彗星实验分析.结果表明,暴露结束后每个时间点小鼠睾丸组织细胞、外周血淋巴细胞DNA的迁移率均显著高于阴性对照组,随时间推移种细胞DNA迁移距离逐渐降低,同一时间点睾丸组织细胞DNA损伤较外周血淋巴细胞DNA损伤更为严重,者差异显著(p〈0.05).以上结果表明,睾丸组织和外周血淋巴细胞可能是丙烯酰胺的作用位点;机体对丙烯酰胺造成的遗传损伤有一定的修复能力;与淋巴细胞相比,睾丸细胞对丙烯酰胺导致的遗传损伤更为敏感.

  • 标签: 丙烯酰胺 彗星实验 生殖细胞 淋巴细胞 DNA损伤
  • 简介:生态文化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和灵魂,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必须紧紧依靠生态文化来引领和支撑.武陵山片区生态文化建设要从崇尚生态文明理念、建构丰富的生态文化载体、着力提升民族特色村寨文化发展能力等方面系统发力.

  • 标签: 整体构建 生态文明理念 区域生态文化建设
  • 简介:通过溶液培养试验,研究外源钙对种价态锑[Sb(III)和Sb(Ⅴ)]胁迫下水稻吸收积累锑和钙的影响。结果表明,这种价态的Sb对水稻生长均有抑制作用,Sb(III)比Sb(Ⅴ)对水稻毒害更明显,施Ca可缓解Sb对水稻的毒害。Sb(III)和Sb(Ⅴ)的添加对水稻根系和茎叶吸收积累Ca影响不一致。当溶液中的Ca浓度为5.0mmol·L-1时,添加三价Sb10和30μmol·L-1均可以显著地降低水稻茎叶中的Ca含量15.7%和49.4%,但是添加Sb(Ⅴ)浓度为30μmol·L-1时,却分别提高水稻茎叶和根系Ca含量26.2%和50.4%。Ca的添加可以显著地降低水稻根系和茎叶对个价态Sb的吸收积累。在30μmol·L-1Sb(III)处理下,添加5.0和20mmol·L-1的Ca可导致水稻根系和水稻茎叶Sb浓度分别比对照处理降低19.0%-79.4%和42.6%-71.8%;在30μmol·L-1Sb(Ⅴ)处理下,添加5.0和20mmol·L-1的Ca可导致水稻根系和水稻茎叶Sb浓度分别比对照处理降低34.3%-70.6%和74.1%-84.6%。Ca的添加对Sb在水稻根系和茎叶中的富集系数和分配比率也有显著影响。综上所述,可以通过施用Ca肥来防治农田Sb污染,降低Sb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 标签: 水稻 交互作用 毒害 富集系数
  • 简介:高校生态文化教育是基于全球日益恶化的生态危机以及大学生自身缺乏生态文化意识而提出来的.而在高校,生态文化教育也正逐渐成为“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途径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如何在高校中推行生态文化教育,是我国高校园文化建设中尤为重要的课题,这一点在农林类高校显得更为突出.该文将以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30余年来坚持践行的生态文化教育成功经验为例,分析该校以第一课堂、第二课堂相结合的教育方式,以学生生态社团建设为平台的推广效应,为学生生态文化普适型教育范式、自助式成长新模式提供理论的建构和实践的支撑.

  • 标签: 高校 生态文化 教育 生态社团
  • 简介:试验以尼罗罗非鱼作为受试动物,通过直接投喂未经处理的新鲜藻细胞和喂食相同量经超声波破碎过的藻细胞,比较了罗非鱼在摄食完整蓝藻细胞与摄食破碎的蓝藻细胞时微囊藻毒素-LR(MC-LR)在其体内的动态变化规律及代谢差异.结果表明,无论是喂食破碎蓝藻细胞还是未破碎的蓝藻细胞均可在罗非鱼肝脏和肌肉中检出MC-LR,细胞破碎组肝脏和肌肉的富集能力高于未破碎组.富集第3d,即可在肝脏和肌肉中检出不同程度的MC-LR,肝脏中MC-LR的含量显著高于肌肉,随着富集时间的延长,MC-LR的含量总体呈上升趋势,破碎组肝脏和肌肉分别在染毒的16d和11d达到最大值(分别为2.021μg·g-1和0.071μg·g-1);未破碎组则分别在染毒的24d和21d达到最大值(分别为1.856μg·g-1和0.036μg·g-1).整个富集阶段破碎组肝脏MC-LR的平均值为1.171μg·g-1,略高于未破碎组的1.029μg·g-1;破碎组肌肉含量的平均值0.051μg·g-1,高于未破碎组的0.029μg·g-1.将细胞未破碎组的罗非鱼进行释放阶段的试验.结果表明,罗非鱼的肝脏能快速清除MC-LR,释放13d时达到释放阶段的最低值(为0.241μg·g-1),与肝脏相比,肌肉对毒素的清除要缓慢得多.

  • 标签: 微囊藻毒素-LR 罗非鱼 富集 消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