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3 个结果
  • 简介:高速飞机设计必须考虑热应力影响,如何在高速飞机设计过程中进行热应力减缓已经成为设计人员关心的主要问题之一。针对膨胀梁结构,分别开展膨胀节和波纹板选型设计,对比了不同形状的膨胀节和波纹板的减缓热应力性能。数值仿真结果表明:采用膨胀节和波纹板设计的膨胀梁,Ω形最大应力水平为38.3MPa,而常规梁中产生的高水平热应力超过200MPa,说明Ω形热应力减缓效果非常明显。该研究可以为设计人员提供理论指导。

  • 标签: 膨胀节 波纹板 膨胀梁 热应力减缓
  • 简介:本文讨论了推力为222.4kN、上面级膨胀循环发动机先进的膨胀燃烧室的设计和研制。由Pratt-Whitney液体空间推进公司完成研制任务,任务来源于美国空军研究实验室(AFRL)的合同要求,用于支持综合高收益火箭技术(IHPRPT)项目。先进的膨胀燃烧室的设计,可以增强冷却剂的换热效果,改善系统的推重比,增加比冲,提高可靠性。这些好处将通过设计、研制、高热流试验以及小型推力室在膨胀循环下承载9.51MPa室压的能力而得以完成和验证。

  • 标签: 燃烧室 膨胀循环
  • 简介:本文讨论了10吨级高性能膨胀循环发动机的设计研究,采用的室压超出了目前的钢管极限,以便在给定的钟形喷管设计和发动机长度下改善发动机的比冲性能。发动机的基础推力为100kN,可扩展到150kN。发动机最大长度2.4m,最大质量275kg,最小比冲为4512.6m/s。结果发现采用现有技术或稍加改进就可以实现100kN的发动机,而150kN的增强型发动机则需要能提高推进剂热性能的新燃烧室技术.为达到这一目的,Dasa正在实施先进的膨胀燃烧室技术计划。采用可延伸喷管可得到大约68.7m/s的比冲增量,但以增加重量为代价。对阿里安5增强型低温上面级发动机,要求发动机推力150kN,调节能力为30%。本研究以此作为推力室性能优化的基础,并提前设计了这一新型欧洲上面级发动机。

  • 标签: 膨胀循环 发动机 设计 方案
  • 简介:探索了全厚度缝合的复合材料闭孔泡沫夹层结构低成本制造的工艺可行性及其潜在的结构效益。为了比较,用同样的材料和工艺制造了未缝合泡沫夹层和密度相近的Nomex蜂窝夹层结构。完成了密度测定、三点弯曲、平面拉伸和压缩、夹层剪切、结构侧压和损伤阻抗/损伤容限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泡沫夹层缝合后,大大提高了弯曲强度/重量比、弯曲刚度/重量比、面外拉伸和压缩强度、剪切强度和模量、侧压强度和模量、CAI强度和破坏应变。这种创新的结构形式承载能力强、结构效率高、制造维护成本低,可以在飞机轻质机体结构设计中采用。

  • 标签: 复合材料 泡沫夹层 全厚度缝合 结构效率 飞机结构 损伤容限
  • 简介:介绍了利用手工电源改造成为导管自动TIG焊系统,对高压动力管道进行焊接的工艺方法,并对实际具体操作进行了详细阐述。

  • 标签: TIG焊 电源改造 工艺参数
  • 简介:为了研究某膨胀循环氢氧发动机推力室冷却结构流场分布特性,进行了单根冷却通道和完整冷却通道结构的三维CFD分析。仿真计算过程中,以单根通道模型的仿真结果作为完整通道结构模型流场仿真分析的边界条件之一,并考虑了材料物性参数随温度或压力的变化。分析结果表明:1)仿真预测的温升、压降与热试验实测值吻合,该推力室冷却通道流量相对偏差范围为-4.8%~6.6%,由此造成喉部气壁温的环向偏差为33K;2)集合器管内流体的环向流动压差、法兰起分流或汇聚作用时拐弯效应形成的压力波动是造成冷却通道流量不均匀分布的主要原因,出口集合器内的压力分布对通道流量分布起主要作用;3)提高通道流量均匀性的措施可以从增大出口集合器管径或采用变管径设计、采用扩口型法兰并设置弧形导流片、集合器的进、出口法兰布置在同一环向位置等方面进行考虑。

  • 标签: 膨胀循环发动机 推力室 冷却通道 分布不均
  • 简介:针对固体动力装置试验任务要求,根据试验台实际状况,提出了计算机数据采集系统和示波器并行采集的方法,对压力和推力传感器的现场校准方法进行了详细论述.试验结果证明试验测试方法可行.

  • 标签: 固体动力装置 测试方法 示波器 并行采集 固体发动机
  • 简介:涡轮工质进入燃烧室,并在优化的混合比条件下补充燃烧的装置,称为闭式循环动力装置。对闭式循环的动力装置,由于驱动涡轮的推进剂流量全部进入燃烧室,所以没有推力损失,即闭式循环动力装置的比冲等于发动机的比冲。这种闭式循环动力装置可以充分利用箭体上所有推进剂的化学能来产生推力。

  • 标签: 闭式循环 系统 动力装置
  • 简介:随着高速大机动航空技术的发展,为武器鉴定及日常训练提供目标特性的靶标也应具备高速大机动能力。但是高速大机动能力就要求动力系统不仅在高速和大过载飞行工况下具有较大推力,而且应具有较大变推范围以适应靶标较宽的飞行包线。由于国内航发动力目前性能较低而无法满足该类型靶标需求,因此采用火箭动力就成为一种选择。已有采用火箭动力系统的飞行器大多采用推力室变推技术结合多推力室方案来实现大范围变推,但是这无疑就增加了设计参数和设计维度,导致设计分析工作会大大增加。针对这一要求,结合某型靶标的动力系统设计要求进行了动力系统设计参数分析,确定采用最小比冲及包线范围内主要工况点推力偏差的范数来进行设计方案的优劣对比,并借助粒子群优化算法进行了设计方案的优化选择,从而得到了较好的动力系统设计方案及参数。

  • 标签: 靶标 大机动 工作包线 优化
  • 简介:在飞机打样设计阶段除了需要满足结构强度和刚度要求外,还必须满足颤振稳定性要求,根据相似理论,并利用结构优化设计方法,对某机翼低速颤振吹风模型的动力特性-包括模型的一阶弯曲、一阶扭转和二阶弯曲频率进行了设计。改变了过去那种凭经验反复试凑的设计调参方法,提高了模型设计的效率,缩短了设计周期,具有良好工种应用前景。

  • 标签: 飞机设计 动力特性 优化设计 机翼 低速颤振模型 颤振稳定性
  • 简介:深入研究了板耦合机组结构的振动特性,提出了板式吸振器的概念。并以导纳理论为基础推导了系统各部分功率流表达式。通过数值仿真研究了板上主要结构参数变化对吸振效果的影响。以此为依据,对某一泵机组的吸振控制进行了设计优化,取得了良好效果。

  • 标签: 板耦合机组结构 板式吸振器 功率流 动力吸振器
  • 简介:简述了仿真技术的内容、分类及其在航空动力系统的应用和特点;介绍了国外航空动力仿真技术的现状和发展;调查和分析了我国航空动力仿真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今后15年我国航空动力系统仿真技术发展规划思路的建议。

  • 标签: 航空发动机 仿真技术 发展现状 发展方向
  • 简介:本文回顾了中国燃气涡轮研究院从事航空动力预研三十年的发展历程,从技术基础预研到三大部件预研,从核心机/APTD到整机研制.认真分析了中国燃气涡轮研究院在航空动力预研过程中所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了改进建议.对促进航空动力研制又好又快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 标签: 航空动力 预研
  • 简介:以管道的弹性支撑刚度为设计变量对输液管道结构进行动力学优化设计,以达到改善整个管道结构动力学特性的目的。仿真算例表明,建立的输液管道动力学分析模型及计算程序是正确的,且通过优化管道的弹性支撑刚度可以改善整个管道结构的动力学特性,这对飞机燃油管道结构的设计具有指导意义。

  • 标签: 管道 流固耦合 振动 优化设计
  • 简介:反舰导弹防御技术的发展使反舰导弹已面临新的挑战,迫切需要通过隐身技术、变轨技术、电磁对抗和超声速飞行等技术来提高突防和打击效能,而变轨技术和超声速飞行直接与冲压动力装置相关。在论述变轨技术的基础上对冲压动力约束问题进行了对比分析,讨论了不同参数的影响和动力装置的限制因素。

  • 标签: 反舰导弹 冲压动力 变轨技术 掠海飞行
  • 简介:美国军方提出以现有发动机型号F119为基础来研制第四代轻型战机JSF,既降低了新机的技术风险,缩短型号研制周期,又可大幅度地节省项目研发资金和降低型号全寿命成本,这一思路值得关注或借鉴.通过对F-35战机基本型发动机F135和备用型F136发动机的最新发展动态分析,阐述了军用飞机动力装置类型从常规的涡喷/涡扇发动机向非常规的变循环发动机转变是一个必然发展趋势;而航空动力研制方法正从"传统设计"向更先进的"预测设计"过渡.

  • 标签: JSF战机 动力装置 研制 联合攻击战斗机 F135型 F136型
  • 简介:空天飞行器是航空航天领域重要的研究发展方向,主要有飞行器与发动机气动外形一体化设计、气动热防护、推进和制导控制四个系统性关键技术,本文仅对飞发一体化和推进技术进行研究与分析。首先从高超声速的定义人手,分析了空天飞行气动热和气动力的特点;然后比较了四种不同飞行器气动外形在性能、结构、制造、经济性和使用操纵方面的优劣,研究了不同类型空天组合动力技术的特点;最后从步骤、方法与措施等方面给出了空天飞行器及动力的发展建议。

  • 标签: 空天飞行器 空天动力 高超声速 乘波体 组合循环发动机 超燃冲压发动机
  • 简介:酚醛树脂作为一种烧蚀材料,凭借其耐高温的特性应用于航天器防热系统,其防热性能在工程实际中需进行考核。以某航天器一段包覆80纤维布/酚醛树脂的液路管路作为研究对象,以定热流为边界条件,采用仿真计算和热流试验的研究方法对空导管以及注水导管的温度场进行研究:仿真计算得出导管表面平衡温度分布以及导管表面具有代表性某点瞬态温度变化;为验证仿真计算的准确性,进行了热流试验,得出了导管表面以及水中温度测点的瞬态温度变化;根据热流试验的温度结果,分析比对了热流试验对仿真计算的验证情况。研究结果表明:80纤维布/酚醛树脂的防热性能符合温度指标要求;仿真结果和热流试验结果一致度良好,证明了仿真计算的合理性和准确性。

  • 标签: 防热性能 试验 仿真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