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9 个结果
  • 简介:为提高脉冲氙灯的工作性能,降低脉冲氙灯的着火电压。文章围绕提高脉冲氙灯阴极的电子发射性能,采用等静压制、高温烧结、化学共沉淀法制备掺氧化钪铝酸盐、高温浸渍发射物质等工艺,制备出含钪钡钨阴极。对该阴极的热电子发射性能测试结果显示,在阴极温度分别为950℃、1050℃和1100℃时,阴极脉冲发射零场电流密度分别为23.6A/cm^2、35.7A/cm^2和49A/cm^2。在铝酸盐中掺入一定量的氧化钪,其作用在于和铝酸盐中的氧化钡结合为2BaO+0.5Sc2O3,它成为氧化钡或钡原子的载体,起控制和补充发射源的作用。因此,在铝酸盐中掺一定量的氧化钪能显著提高阴极的电子发射能力,该阴极具有均匀性良好的热电子发射能力和较好的抗离子轰击能力。

  • 标签: 含钪钡钨阴极 掺氧化钪铝酸盐 氧化钪 电流密度
  • 简介: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性能分析主要包括正极材料的粒度、形貌、比表面积、振实密度、结构、成分等理化性能分析和电化学性能分析。准确分析这些性能参数对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这些性能的分析方法进行了综述,为广大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工作者提供参考。

  • 标签: 锂离子电池 正极材料 性能分析
  • 简介:负载变化时电机需随之运行于不同的工况,这将造成电机性能参数发生改变。本文以一台37kW低速大转矩永磁同步电机为例,研究了电机负载变化对电机转矩脉动和铁心损耗的影响。首先分析了负载变化对气隙磁密谐波含量以及转矩脉动系数的影响。然后,对比了额定负载时定子铁心齿顶、齿身和轭部的铁耗分布情况,揭示了磁密分布与铁耗大小的关系。研究了定子铁心不同区域磁密随时间的变化趋势,得出铁心损耗的变化规律。最后,分析了铜耗和效率与不同负载的变化规律。本文所研究内容对于电机铁心结构优化设计以及转矩优化有一定理论参考价值。

  • 标签: 负载变化 转矩脉动 铁心损耗 有限元分析
  • 简介:在开关电器中有触点电器应用十分广泛,其运行状态会直接影响整个电力系统,所以有触点电器性能退化评估意义重大。本文对有触点电器性能退化评估测试系统进行设计,以交流接触器为例搭建的测试系统,采用NI高速数据采集卡,实现8通道同时采集,利用Labview虚拟仪器技术,通过串行通信对下位机进行实时控制,实现自动控制试验过程并对交流接触器通断过程中的线圈电压及电流、触头电压及电流波形进行监测与记录。由采集到的精确波形数据可以提取出反映交流接触器性能退化的特征参量,为后续性能退化评估研究工作奠定了基础。

  • 标签: 交流接触器 虚拟仪器技术 实时控制 性能退化
  • 简介:在对目前用于电动车的各种电池性能特点分析的基础上,认为镍氢电池在电动车领域属于未来(3~5)年的过渡产品,动力锂离子电池将在(2~3)年后初步实现规模化,而燃料电池的商品化应用估计还需要10年~15年以上的时间。

  • 标签: 电动车 镍氢电池 锂离子电池 燃料电池
  • 简介:本文列举了常见锂离子动力电池国内外电性能相关检测标准,并按照现场管理的5M1E分析方法,详细分析了检测人员、仪器设备、样品状态、检测方法、检测环境对锂离子动力电池在检测过程中引起的质量问题和结果,并针对这些质量问题提出改进措施,以提高动力电池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 标签: 锂离子电池 动力电池 标准 结果
  • 简介:意法半导体的STLQ020低压差(LDO)稳压器可以缓解在静态电流、输出功率、动态响应和封装尺寸之间权衡取舍的难题,为设计人员带来更大的自由设计空间。集小尺寸、高性能和高能效于一身的STLQ020非常适用于电池供电的消费电子产品,例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智能手表、音频或媒体设备以及穿戴设备。

  • 标签: 低压差稳压器 消费电子产品 意法半导体 封装尺寸 性能 媒体设备
  • 简介:通过直流磁控溅射法在玻璃衬底上制备了一系列铝掺杂氧化锌透明导电薄膜,研究了氧气分压和衬底温度对铝掺杂氧化锌透明导电薄膜的结构和光电性能的影响。X-射线衍射研究表明铝掺杂氧化锌薄膜是沿c-轴方向堆积的具有六方结构的多晶薄膜,实验获得的最佳沉积衬底温度和氧分压分别为400℃和5∶100(O2/Ar),在该条件下制备的铝掺杂氧化锌薄膜具有较低的表面电阻(<80Ω/sq)和较高的平均透过率(>80%)。

  • 标签: 铝掺杂氧化锌薄膜 磁控溅射 氧分压 沉积温度 透明导电薄膜
  • 简介:本文采用简单的溶胶-凝胶法合成了NiCo2O4包裹的CuO同轴纳米电缆异质结催化剂。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X射线衍射(XRD)结果表明,复合之后CuO和NiCo2O4的形态与结构保持不变。进一步采用旋转圆盘电极(RRDE)技术研究了在碱性溶液中纯NiCo2O4、纯CuO和CuO@NiCo2O4复合催化剂的电催化性能。对于氧还原反应(ORR),复合后的CuO@NiCo2O4比单独的纯CuO和纯NiCo2O4显示出高得多的电化学活性,其特征在于具有更高的极限扩散电流密度和更正的起始电位,同时复合后的催化剂具有更优异的稳定性,这可以归因于其独特的同轴纳米电缆结构和复合催化剂中CuO和NiCo2O4之间的协同催化作用。

  • 标签: 同轴纳米电缆 异质结 电催化 氧还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