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7 个结果
  • 简介:在二连裂谷盆地群各个凹陷中,广泛发育不同类型的坡带。按照成因可划分为断裂坡、挠曲坡、侵蚀坡和沉积坡4种类型;按照形成的时间又可分为先生坡、同生坡和后生坡3种类型。其中,先生坡和同生坡具有控层、控相和控砂的作用。在横向上不同类型的坡组合形成不同类型的坡带样式,在纵向上不同类型的坡常发生转化,从而造成不同类型油气藏在空间上的复式叠合连片分布。坡带是含油气盆地中油气成藏的重要控制因素。因此,在勘探研究中,要特别重视对不同类型坡带的识别,精细分析坡带的控层、控相、控砂和控藏,指导油气勘探。

  • 标签: 坡折带 先生坡折 同生坡折 后生坡折 二连盆地
  • 简介:径向井压技术与蒸汽吞吐热采技术的联合是一种有效适用于低渗透稠油油藏且兼具经济性的开发技术,目前在国内还处于现场实验阶段,缺少理论研究。通过径向井压物理模拟实验研究压裂缝形态,并在实验结果的基础上进行径向井压辅助蒸汽吞吐产能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径向井对压裂缝的扩展具有一定的引导作用,多径向井条件下会产生多裂缝形态,有效提高了泄油面积;径向井压辅助蒸汽吞吐产能是常规压辅助蒸汽吞吐产能的2.65倍(3年累计产油量),证明了该技术在低渗透稠油油藏的适应性,并在此研究基础上以产能为标准明确了该联合技术中的最优热采参数。研究结论为现场径向井压辅助蒸汽吞吐技术开采低渗透稠油油藏提供了理论依据,对该技术的发展完善和应用具有指导意义。

  • 标签: 径向井压裂 蒸汽吞吐 产能 裂缝形态
  • 简介:致密气藏开发普遍采用多段压水平井的开发模式。为了准确评价致密气藏压水平井产能并确定气井的合理配产,实现气井高效开发,基于保角变换理论和气水两相渗流理论,同时将基质有效渗透率作为变量来考虑压施工和气井产水对储层有效渗透率的影响,建立了压水平井气液两相产能方程。通过实际生产数据验证,结果表明:无因次泄气边界大于0.55时,气井生产压差随配产增加呈下凹型快速增长;相同气井产能条件下,水气比越大气井所需生产压差越大;水平段方向与Ky方向平行时,渗透率各向异性程度Ky/Kx越大,相同产气量时的生产压差越小;水平段与渗透率主值方向的夹角θ<30°时,相同产气量条件下的气井生产压差几乎不变。因此,从降低压水平井储层压力损失的角度来考虑,布井时必须充分考虑渗透率各向异性程度和水平井水平段方向的影响,同时注意控制气井配产和采取必要的控水排水措施,以便达到更好的开发效果。

  • 标签: 压裂水平井 气水两相渗流 保角变换 渗透率各向异性
  • 简介:液返排液具有液量大、处理难度大、处理费用高及环境污染等问题,为实现清洁压液返排液的再利用,通过对压液返排液体系中表面活性剂的有效质量分数、吸附性能、降低界面张力性能、改变岩石润湿性性能及提高采收率性能的室内实验评价,构建了基于清洁压液返排液的表面活性剂驱油体系。实验结果表明:清洁压液返排液体系中表面活性剂的有效质量分数为0.3%,用于目标区块脱水原油时,当其有效质量分数为0.05%~0.30%时,油水界面张力均可达到10^(-4)~10^-3mN/m的超低数量级;该体系改变岩石润湿性性能优良,可使油湿石英片表面向弱水湿方向转变;同时,该体系动态饱和吸附量为9.53mg/g,且水驱后动态滞留量仅相当于动态饱和吸附量的25%~33%。室内岩心模拟驱油实验反映出,在最优注入方案条件下实现采收率增值12.5%,表明该体系能够满足目标区块压后进一步提高采收率的要求。

  • 标签: 清洁压裂液返排液 再利用 性能评价 驱油潜力 驱油机理
  • 简介:为解决HV高强度凝胶堵水技术现场效果与室内性能评价存在差异等问题,以吴起区块延10油藏为例,提出了关井后管柱内动态压力对凝胶堵水效果的影响,并通过添加LCR促进剂优化出一种改进型HV高强度凝胶堵水体系,基于成胶时间、稳定性、动态压力及安全性能等进行实验评价。结果表明:快速成胶可以解决动态压力对凝胶稳定性产生的影响,同时优化得到了改进型HV高强度凝胶堵水体系,即为0.8%改性聚合物主剂+5.5%低聚酚醛树脂交联剂+0.03%助剂+0.012%LCR的促进剂,其成胶时间、成胶强度、老化稳定性、施工安全性均符合封堵要求和施工要求,并能在动态压力下保持稳定性和剪切作用。矿场试验后,取得了很好的增油降水效果,措施井降水最高达37.78%,平均日增油2.89t,且有效期达9个月,取得了良好的堵水效果。

  • 标签: 凝胶 动态压力 稳定性 抗剪切作用 矿场试验 措施井
  • 简介:裂缝形态对低渗透油藏的生产影响较大。为了判断低渗透油藏人工压裂缝形态,采用公式计算、Kaiser效应地应力实验、微地震识别结合现场生产效果分析及监测等手段,研究了七里村特低渗透油藏压水平缝的形成机理及形成条件,并验证了水平缝的形成。结果表明,当浅层油藏垂向主地应力最小时,压产生水平缝,深层油藏压则更容易产生垂直缝;压后产量增加明显、微地震直接显示水平缝特征,以及生产中不存在二次压过程中压液窜层返排,均验证了七里村油田浅层压产生水平缝;通过将公式计算、室内实验、微地震检测等结果与压前后产量变化、现场施工结果加以综合分析,能够判断并监测水平缝。该研究成果适用于同类低渗透油藏压水平缝的监测。

  • 标签: 压裂水平缝 监测 计算 实验 微地震 压裂液返排
  • 简介:文南油田是一个典型的高温高盐稀油油藏,目前已进入高含水期,主力油层已大面积水淹。为改善油田开发效果,研制了盐耐温颗粒调驱剂。室内的热稳定性、盐性能和膨胀速率实验表明,所研制的调驱剂能适应文南油田的地层特点,具有良好的耐温盐性。针对文南油田调驱的主要目的是挖掘主力油层剩余油潜力,确定了调驱区块的选择原则。在实施过程中,采用了水驱前缘监测和实时监测等工艺技术。

  • 标签: 高温 高盐 调驱 效果 文南油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