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5 个结果
  • 简介:在单片微波集成电路领域,放大器的设计往往不能兼顾噪声、增益和带宽,通常为达到最佳噪声和增益会限制带宽,或者为增大带宽而牺牲噪声和增益。本文采用稳懋公司0.15μmpHEMT工艺,综合各种因素,设计了一款宽带低噪声放大器电路,其频率范围4~10GHz,增益约25dB,噪声温度低于100K,输入输出回波损耗大于10dB。

  • 标签: 宽带 单片集成 低噪声放大器 pHEMT晶体管
  • 简介:3MHz区分放大器有天文,VLBI接收机,国防科研中有广泛的应用,研制成功的5MHz区分放大器在相位噪声和隔离度上分达到了频期效果,相位噪声的插入损耗小于3dB,隔离度大于60dB,并且保持了氢频标信号的稳定度,还可用于长线传输,因此比较好的满足了时频系统,特别是主稳定本振系统的使用要求,而且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

  • 标签: 放大器 低噪声技术 频率标准 VLBI接收机 相位噪声 射电天文
  • 简介:低噪声放大器LNA(LowNoiseAmplifier)是射电天文接收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等效噪声温度决定了接收机的灵敏度。该文介绍了一种宽带Ku波段低噪声放大器的设计原理和方法,并给出了仿真结果。该放大器采用NEC公司的NE3210S01高电子迁移率场效应晶体管HEMT(HighE-lectronMobilityfield-effectTransistor)三级级联结构。在11~13GHz范围的增益大于29.7dB,等效噪声温度小于55K,输入输出匹配好于-25dB。

  • 标签: 低噪声放大器 等效噪声温度 阻抗匹配 稳定性
  • 简介:基于其体积小、重量轻、一致性好等特点,单片微波集成电路的低噪声放大器在射电天文中有着重要作用。本文采用稳懋公司150nm和100nm赝高电子迁移率晶体管(pseudomorphichighelectronmobilitytransistor,pHEMT)工艺设计了两款低噪声放大器电路,成功流片,并进行比较。两款放大器的工作频率范围均为8-20GHz,增益约为23~28dB,噪声温度低于150K,输入输出回波损耗大于10dB。

  • 标签: 宽带 微波 单片集成 低噪声放大器 pHMET晶体管
  • 简介:一米级天文望远常采用18点底支承设计,以降低主镜面在重力作用下产生的变形误差。为了确保镜面变形达到设计要求的精度,必须要设计出最佳的支承位置。综合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提供的零阶、一阶、随机搜索等优化工具对支承位置进行优化分析,可以找到最佳设计,实践证明这是一种快速有效的优化方法。

  • 标签: 一米望远镜主镜 底支承位置 有限元分析 ANSYS优化
  • 简介:本文叙述了用内部光路反馈对激光测距系统的系统延迟进行测量的方法,实测结果表明,上海天文台的人卫激光测距系统在不同方位或高度的状态下,系统延迟值的变化约为3mm。同时,进行了光路校准与地面靶校准的比对,两种方法测得的系统延迟值之差为12.6mm。

  • 标签: 人卫激光测距系统 内光路校准 地面靶校准 系统延迟值
  • 简介:我们对四种膜系作了性能测试,它们是Cr·Al·SiO,Al·MgF2,Al·SiO和Cr·Al·MgF2。结果表明Cr·Al·SiO膜系性能最优越。这种膜系可以用高锰酸钾加氢氧化钠溶液或铁氰化钾加氢氧化钠溶液很方便地进行脱膜。1.56米望远自1990年起已使用这种膜系。

  • 标签: 光学望远镜 天文望远镜 膜系 脱膜液 铬加铝加一氧化硅保护膜
  • 简介:以^13C(α,n)^16O和^22Ne(α,n)^25Mg作为双脉冲中子源,对于星族Ⅰ低质量AGB星,采用无分叉s-过程反应通道,结合最新恒星深化的计算结果,在各物理参量合理取值范围,计算了He壳层重元素核合成。结果表明,渐近分布时所需的脉冲数N0的范围是6-16个,渐近分布达到后,He壳层重元素的丰度仅与平均中子辐照量τ0有关。与低质量AGB星相应的平均中子辐照量范围是τ0=0.15-1.0mb^-1。

  • 标签: 星族Ⅰ AGB星 重元素丰度 热史 核合成 热脉冲模型
  • 简介:星团禀速度弥散度σ0的合理确定对相关的天体物理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目前用于估算σ0的途径有直接解算法和间接推算法两种,其中间接推算法的应用必须充分考虑团星样本中可能混入少量场星给σ0值带来的影响。

  • 标签: 星团 自行 速度弥散度 成员概率
  • 简介:馈源的主要作用是将射电望远焦点处的电磁波转换为电信号,它是射电望远接收系统的关键部件。作为焦平面阵列的一种,相控阵列馈源能实现多个波束的无缝连接,解决了以往为分立阵列馈源需多次扫描的难题。对国外相控阵列馈源研究状况进行了调研,明确了相控阵列馈源的设计思路,对上海65米射电望远焦平面场分布做了分析与仿真,最后设计并加工了相控阵列馈源前端Vivaldi天线阵列原理样机。

  • 标签: 射电天文 馈源 焦平面阵列 相控阵列馈源 VIVALDI天线
  • 简介:本文利用理论上失利的哈雷彗星OH脉泽谱线的平均流量密度公式,计算了一组结果与观测值进行比较,彼此互相符合较好,表明OH脉泽谱线理论模型是比较好的。并且根据哈雷存在星在OH脉泽谱线形态的初步分析,表明它在形态上与晚型星系统OH源的非标准双峰脉泽谱线存在着某些定性的相似性。

  • 标签: 哈雷彗星 晚型星 星周包层 热斑 羟基源 OH脉泽谱线
  • 简介:本文对已经使用九十年,位于上海西郊佘山的40cm折射望远,利用近期拍摄的三张昴星团区域底片,在PDS上量测星象坐标,再利用天体测量标准星场:Eichhorn,H.etal的昴星团区域恒星精确位置,作为底片上星象位置的比较标准,采用作常数、三镒底片归算模型求得在底片中心周围40′×40′的象场范围内定位转换精度达0″.03,对于50′×50′和1°×1°范围,分别达0.″04和0.″05-0.″06。底片常数中相应于彗差项系数达10^-5-10^-6量级,畸变项系数达10^-8量级,这些结果表明:架望远的光学和装上光电导星装置的机械传动系统,仍能满足高精度的天体测量工作的要求。

  • 标签: 照相天体测量 折射望远镜 底片 光电导星装置 光学质量
  • 简介:本文介绍了一种用于R-C系统(Rithey-Chrétien)望远的装校方法。这种主光路自校的方法不需要晚上观测恒星来进行光学调试,可以不受大气影响,白天在圆项室内进行装调,装校时间短,精度高。这种方法已成功地用于1.56望远R-C系统的主光路装校。

  • 标签: 天文望远镜 R-C系统 光学装校 大气 圆顶室
  • 简介:推导了一种可用于有叉臂或无叉臂等各种天文望远圆顶随动系统的新方法。该方法计算十分简洁,而且圆顶随动系统控制的天窗位置与望远镜筒的指向符合得很好,因而满足了实际需要,适用性很强。现已将这种新方法成功地应用于上海天文台1.56m天文望远和其它圆顶随动系统中。

  • 标签: 望远镜 圆顶 随动系统
  • 简介:介绍了安装在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1.56m望远上的新CCD照相机系统,内容涉及CCD的量子效率、增益、控制器、观测程序以及滤光片等情况,为使用该1.56m望远的天文学家提供了所需的参数。

  • 标签: CCD照相机 量子效率 增益 控制器 滤光片
  • 简介:望远监控系统可以用来监控诸如机场上空的鸟群、低空云层以及跑道和停机坪上的异常物体等机场远距离目标。整个系统的设计分为光学与机械、望远控制、以及监控成像与图像处理三个子系统。在光学与机械部分,着重论述望远的光学特性和电机驱动方式下的机械结构改进;在望远控制部分,分析了控制电机的选择、单片机的控制方式、以及计算机控制软件的功能设计;最后概述了监控成像与图像处理部分的初步实现方式。

  • 标签: 仪器设备 监控望远镜 图像处理 光学
  • 简介:介绍了用于上海天文台佘山25m射电望远VLBI观测站S2-PT终端的S2FS(S2FieldSystem)控制软件。该软件在甚长基线干涉测量(VLBI)实验中,能实现S2终端系统记录观测数据自动化。

  • 标签: 甚长基线干涉测量(VLBI) 终端系统 控制软件
  • 简介:1.56米天文望远已于1989年上海天文台的佘山工作站投入使用,经校正,瓣极轴指向偏离北极为:0″.±4″.48(在方位上)和0″.±2″.21(在高度上)。望远的跟踪误差也被测定:在天顶附近30分钟所作的128次观测得到的望远跟踪的均方根误差为±0″.36。结果表明,1.56米望远的恒动跟踪十分优良。

  • 标签: 天文望远镜 反射望远镜 仪器误差 极轴 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