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8
345 个结果
  • 简介:由福建野生紫芝人工驯化得到栽培菌株“闽紫96”,子实体中型,菌盖大小7.0~9.0×10.0~17.3cm,其担孢子形态饱满,6.84~7.37×10.26~11.05μm,较灵芝担孢子大;标本(HMAS77207)经鉴定确认为紫芝(CmaodenrmasinenseJ.D.Zhao,L.W.Hsuetx.Q.Zhang),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记载灵芝药材来源菌物。2004—2005年,采用阔叶树枝桠材栽培“闽紫96”,推广栽培面积860m3(菌材),平均年产量为12.70kg/m^3(干品/菌材)。将“闽紫96”子实体超微粉碎加工成300目超细粉。扫描电镜观察可见:其超细粉呈纤维状,以分散、破碎菌丝片段形态存在,长度范围为10~50μm,直径1.2~4.5μm不等;激光粒度检测结果表明:超细粉表面积达到227.54m^2/ks,D97=63.8μm。化学成分分析结果表明:“闽紫96”超细粉水分、粗蛋白、粗脂肪、粗纤维、总糖、灰分及多糖含量分另1为4.2g/100g、10.84g/100g、3.71g/100g、36.5g/100g、30.2g/100g、1.7g/100g1.3g/100g;所含17种氨基酸总量为9.30ms/100mg,其中必需氨基酸占65.7%;其脂肪酸构成以油酸(45.5%)、亚油酸(27.7%)及棕榈酸(18.8%)为主。此外,其重金属元素Pb,As,Hg,Cd含量分别为〈0.2mg/g、0.13mg/g、0.072mg/g、0.24mg/g,符合国家商务部《药用植物及制剂外经贸绿色行业标准》(WM/T2-2004)要求。

  • 标签: 紫芝(中国灵芝) 枝桠材栽培 超细粉 显微形态 粒度 化学成分
  • 简介:本团队将继续对重要茵物资源保育与可持续利用进行深入研究,主要从物种资源及其利用、品种资源及其利用、功能成分资源及其利用基因资源及其利用四个方向开展研究。

  • 标签: 可持续利用 菌物资源 长江学者 保育 教育部 创新
  • 简介:吉林省中医药管理局药用菌物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研究室李玉院士指导,由包海鹰教授带领菌物药方向研究团队,率先在国内开创了菌物生药学研究,菌物药研究方面积累厂丰富经验,并取得了丰硕成果。菌物药本草考证、化学成分药理活性研究等方面做了大量研究工作,从菌物药中发现了结构新颖新化合物及抗肿瘤活性成分,均为新产品研制提供了基础

  • 标签: 菌物资源 开发利用 研究室 管理局 中医药 吉林省
  • 简介:为改善毛头鬼伞子实体多糖性状,以粗多糖得率、多糖含量、吸潮及色素含量为指标,乙醇沉淀制备多糖参数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子实体经提取后浓缩至浓缩比为1∶2,即m(物料干质量/g):V(提取液/mL)=1∶2时以60%乙醇沉淀,再以60%乙醇洗涤1次,经冷冻干燥所得粗多糖产品多糖含量较高、色浅,且吸潮降低,性状得到明显改善.

  • 标签: 毛头鬼伞 多糖 吸潮性 乙醇沉淀
  • 简介:为探讨国内茯苓人工栽培主要品种贵州野生茯苓菌株亲缘关系,利用RAPD技术供试菌株基因组DNA进行了分析。从41个随机引物中筛选出17个有效引物,共检测到101个RAPD标记位点,其中39个位点(38.6%)具有多态,通过PAUP软件进行数据处理,采用最大简约法(MP法)进行聚类分析,并建立系统树。结果表明:不同来源茯苓菌株亲缘关系非常相近,仅在某些引物扩增物上存在较小差异。

  • 标签: 茯苓 种质资源 RAPD 聚类分析
  • 简介:为快速鉴别白灵菇种质资源真伪,58个供试菌株进行ITS特异性扩增,根据遗传差异选择菌株进行ITS克隆测序,经ITS-RFLP分析ITS序列分析得知:58个供试菌株中,Pl.n0010、Pl.n0020、Pl.n0025、Pl.n0041这4个菌株为杏鲍菇;菌株Pl.n0037糙皮侧耳;余下53个菌株为白灵菇。结果表明:ITS-RFLP可应用于白灵菇与杏鲍菇菌株间鉴定。

  • 标签: 白灵菇 ITS-RFLP 种质资源 鉴定
  • 简介:利用ISSR技术分析齿裂菌属皮下盘菌属遗传多样研究中,为获得条带清晰、重复性好ISSR扩增结果,影响ISSR—PCR条件进行了筛选,确定了此类菌物ISSR—PCR反应最适宜条件15μLPCR反应体系中,10倍Taq酶缓冲液1.5μL,DNA模板8ng/μL,MgCl22.5mmol/L,dNTP0.15mmol/L,引物浓度0.4μmol/L,Taq酶1.00U,ddH2O9.0μL。最佳退火温度因不同引物而定,最佳循环次数为35次。

  • 标签: 齿裂菌属 皮下盘菌属 ISSR—PER反应条件 优化
  • 简介:在生物多样中,地衣类独特生物.新疆地衣资源丰富,至今新疆已定名地衣有398种,隶属于98属;包括不完全真菌类地衣4属、4种.深入了解新疆地衣物种多样其生态环境及地衣应用价值,有利于合理利用新疆生物资源,有效保护生态环境.

  • 标签: 地衣 物种多样性 生态环境 应用 新疆
  • 简介:以高粱为宿主植物,接种丛枝菌根真菌Glomusmosseae,测定了经不同保藏温度(18~20,4,-20,-80℃)处理,不同保藏时间(3,6,12,18,24,30个月)丛枝菌根真菌G.mosseae根系侵染率。结果表明:丛枝菌根真菌G.mosseae18~20,4,-20℃温度保藏12~18个月时,需进行转接,用高粱为宿主植物进行更新复壮培养,以保持菌种活力。

  • 标签:
  • 简介:依据文献报道实际考察记载了吉林省毒蘑菇166种,隶属于2门5纲12目35科76属。其中,担子菌152种,子囊菌14种。部分凭证标本保存于吉林农业大学菌物标本馆(HMJAU)。文中拉丁学名中文名称进行了订正,同时列举出已报道毒素成分及中毒类型,并引证了相关参考文献。

  • 标签: 吉林省 毒蘑菇 名录 毒性成分 中毒类型
  • 简介:通过树舌多糖进行荧光标记,解决多糖本身缺少易于检测发光基团难题,为进步研究多糖生物学活性提供种新型可靠辅助手段。利用树舌多糖还原性末端与罗丹明B活泼氨基发生反应,形成树舌多糖-罗丹明B复合物,再经流水透析分子筛进步纯化得到罗丹明B标记树舌多糖。树舌多糖与罗丹明B反应时间、反应温度pH进行了单因素考察。试验结果证明:罗丹明B可以有效标记树舌多糖,反应时间24h、pH5、温度25℃条件标记效果最好。单因素试验基础罗丹明B标记树舌多糖条件进行响应面优化,最终得到罗丹明B标记树舌多糖最优条件为:反应时间23.10h、温度25.83℃、pH5.23,预测标记后样品552nm波长处最大OD值为0.135。

  • 标签: 树舌多糖 罗丹明B 荧光标记
  • 简介:S-NU-3-2菌株源自药用植物黄檗内生真菌S6进行诱变获得小檗碱产量比出发菌株有明显提高突变株,本研究其培养条件进行了优化,以期进步提高其产量,为开发利用真菌发酵生产植物活性成分新途径奠定基础。以菌丝生长小檗碱产量为指标,筛选出了适宜该菌株发酵基本培养基、碳源、氮源、光照培养温度,并经进正交试验优化,得出该高产菌株最佳培养条件为豆芽汁基本培养基含蔗糖3%,酵母膏0.2%,pH7.0,温度26℃,全光照培养。与初始培养条件相比,优化后条件,该菌株小檗碱得率提高了47.2%,菌体生物量提高了24%。

  • 标签: 内生真菌 高产突变株 黄檗 小檗碱 培养条件优化
  • 简介:通过尖顶羊肚菌液体培养基质与条件研究,明确其菌丝生长最适pH值、最适温度、适宜光照条件、适宜葡萄糖蛋白胨浓度、适宜培养基,以便应用于尖顶羊肚菌液体菌种生产工业发酵.结果表明:菌丝最适生长温度为25℃;最适生长pH值为6;葡萄糖蛋白胨最适浓度分别为200g/L10g/L;菌丝黑暗环境下生长良好,光照菌丝生长具有抑制作用;用胡萝卜酵母膏培养基振荡培养形成菌丝球多,菌丝生长量大;菌丝球不同培养基中生长,可引起培养液pH值上升或者下降;菌丝球可利用培养基内氨基酸,使氨基酸降解,胡萝卜酵母膏培养基中振荡培养8d菌液总氨基酸含量较原液减少了36.71%,亮氨酸、异亮氨酸甲硫氨酸含量下降幅度最大.

  • 标签: 尖硕羊肚菌 液体培养 培养条件
  • 简介:N6-(2-羟乙基)腺苷[N6-(2-hydroxyethyl).Adenosine,HEA],又名茧草菌素,种钙离子拮抗剂,具有抗紫外辐射、抗血小板凝结镇痛等效用,集医药保健、化妆品多项开发潜力于生物资源也是衡量虫草制品质量重要生物活性物质指标。该研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菌丝体中HEA进行检i贝0,以HEA产量为指标,考察不同培养方法、培养基及其组分、前体物氨基酸粉被虫草(CordycepspruinosaPetch)cp菌株产HEA影响。结果表明:沙氏培养基上,静置培养120d,cp菌株HEA产量明显优于摇床培养20d发酵罐培养3d产量,说明随培养时间延长,cp菌株中HEA累积会逐步增加。静置培养条件,cp菌株查氏培养基上HEA产量明显优于沙氏培养基PD培养基,HEA产量沙氏培养基3.7倍,PD培养基4.48倍。以查氏培养基为基础培养基,静置培养120d进行碳、氮源筛选中,最有利于cp菌株产HEA蔗糖硝酸钠;无机盐筛选中,K2nP04促进cp菌株累积HEA最主要无机盐,其HEA产量较对照(不添加无机盐查氏培养基)提高了58.2倍;查氏培养基上添加不同前体物氨基酸,发现其结构类似物腺苷、次黄嘌呤腺嘌呤都有促进cp菌株累积HEA能力,其中腺苷次黄嘌呤效果最好,能提高HEA产量60%以上;添加14种氨基酸中有组氨酸、L-谷氨酸、甘氨酸、天门冬酰胺、丝氨酸、亮氨酸、L-丙氨酸、赖氨酸精氨酸9种氨基酸能促进cp菌株产HEA能力,其中组氨酸最有利于cp菌株累积HEA氨基酸,其HEA产量较ck(查氏培养基)提高251.68%,HEA产量达到(45.56±2.8)mg/L,菌丝体中HEA含量达到(4633.10±65.65)肛∥g。

  • 标签: 粉被虫草 粉被马利白霉 N6-(2-羟乙基)腺苷 cp菌株 前体物 氨基酸
  • 简介:摘要:环境保护根本出路在于废弃物资源化。以马铃薯淀粉工业为例,治理该工业环境污染问题,只能依靠该工业废弃物资源技术支撑。实践证明,众多高新技术里面,生物技术威力最大、效果最好。文中回顾了生物技术应用于废弃物资源化领域大量探索实践基础上,介绍了马铃薯淀粉工业废弃物资源技术研制过程中生物技术杰出表现,展示了生物技术与环境保护密切关系生物技术环境保护事业中大有作为广阔天地。

  • 标签: 生物技术 废弃物资源化 黑曲霉 木霉 地衣芽孢杆菌 微生物群落分析
  • 简介:运用液体深层培养法,采用不同pH值、不同碳源氮源菌核侧耳菌丝体生长影响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菌核侧耳菌丝体生长培养基适宜pH值为5.0~6.5,葡萄糖、蔗糖、乳糖纤维素菌核侧耳菌丝体生长适用碳源;黄豆、麦麸、酵母膏蛋白胨为适宜氮源;其中以黄豆浆作为氮源,蔗糖作为碳源,初始pH5.0为最佳条件组合。

  • 标签: 菌核侧耳 液体培养 菌丝体
  • 简介:文中首先给予菌物,即泛真菌(Pan-Fungi)以明确定义,它是地球生物圈中切真核菌类生物总称,地球生物圈中生物多样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具有实现大规模工业化开发潜力重要资源生物类群。在对物种基因之间关系进行分析之后认为,所谓生物多样,实际上指生存于地球生物圈中多种多样生态系统中、含有多种多样基因物种多样。文中指出,地球生物圈中生存真菌至少有250万种。然而,已被人类所认识命名真菌仅为9.7861万种,占估计种数3.9%,尚有96.1%真菌有待于人类去发现。人类平均寿命由1796年以前18岁提高到60岁经历了2个里程碑,由18岁至40岁借助于牛痘发明;由40岁至60岁则借助于来自真菌抗菌素——青霉素应用。人类平均寿命正在面临癌症发病死亡威胁,如何才能使人类平均寿命跨越第三个里程碑,从而进入更加健康长寿新生活阶段?除了进行环境食品安全治理以及保持健康生活习惯外,丰富菌物资源发掘与利用也许正是人类所期待。文中提到304种具有抑制肿瘤活性药用真菌为基础,系统地进行抗癌活性物质筛选,从而构建健康人群抗癌"防火墙",同时制定癌症患者康复计划,使药用真菌提高人类平均寿命、使人类进入更加健康长寿第三个里程碑中发挥应有的作用。迄今包括新药开发在内菌物资源研发中鲜有成效原因之,也许与菌物分类学及其成果未受到足够重视不无关系。其结果便导致该研发项目的菌物多样基础先天不足,从而难以发挥我国菌物多样资源开发优势。面对如此丰富菌物资源宝库,为了研究开发菌物资源,创建我国自己创新产品知识产权,与菌物资源研发上游中游专业人员紧密合作,共担责任,共享成果,加强菌物分类�

  • 标签: 分类学 物种 基因 健康 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