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7
331 个结果
  • 简介:肿瘤组织异种移植(PDX)模型在遗传学、病理学和生物学特性等方面患者原发肿瘤具有较好相似性,药物临床反应一致性高,在肿瘤个体治疗领域显示出良好应用前景。利用PDX模型开展肿瘤靶向药物筛选可有效指导临床用药。本文针对用于化疗药物筛选PDX模型评价策略进行综述,总结了建模标准和质量控制要求,提出组织形态学、测序分析、特异性标志物和STR检测四种模型溯源性评价方法,综合衡量药物毒性作用、肿瘤体积变化趋势和TGD数学模型结果进行疗效评价,为PDX模型指导肿瘤个体治疗提供良好应用策略。

  • 标签: 异种移植模型 溯源性 毒性 疗效评价
  • 简介:目的探讨猪TCR基因分子结构复杂性及其与人类相似性。方法以公开猪TCRα链基因为参考序列设计两对特异性引物,用RT-PCR法从合作小型猪外周血、淋巴结和脾脏淋巴细胞中克隆了93个猪TCRα基因(简称STA)。结果测序分析表明,克隆猪TCRα链基因均含有可变信号肽区和V区、高变J区和恒定C区基因片段,但基因间核苷酸序列组成都不完全相同,且具有十分复杂多态性和多样性,基因间同源性在68.4%-98.7%,这与TCRα链基本基因结构特征相一致。依据TCRα基因同源性对其分子结构、遗传演化关系和归类分析发现,在其信号肽区、FR1区和CDR1区、FR2区和CDR2区以及FR3区和CDR3区都存在一些变异集中点和变异热点区。用IMGT/V-QUEST分析方法可将合作小型猪TCRαV区(STAV)、J区(STAJ)基因片段与人类进行比较分析,发现合作小型猪TCRα与人类遗传演化关系较近,每个序列都能找到与人类对应TRAV、TRAJ基因片段,甚至V区相似性可达92%以上。结论近交培育合作小型猪在正常状态具有应对外界复杂微生物等环境TCR遗传多样性分子基础,且适合作为人类免疫学及疾病研究动物模型。

  • 标签: 合作小型猪 TCRα基因 生物信息学 多样性
  • 简介:目的研究PCOS易感基因Hmga2在子宫内膜容受性和蜕膜表达调节。方法通过早期妊娠、延期着床激活、人工蜕膜、卵巢类固醇激素处理等实验,利用qPCR、Westernblot技术,阐述Hmga2在子宫内膜容受性中作用。结果Hmga2随着妊娠表达量逐渐增加,着床点非着床点相比表达量显著升高,胚胎激活组比延迟着床表达量显著增高,人工诱导蜕膜非蜕膜比较表达显著升高,Hmga2表达雌激素和孕激素呈正相关,体内受雌孕激素调节。结论表明Hmga2表达小鼠早期妊娠胚胎着床过程密切相关,参与子宫内膜蜕膜过程,受活化胚泡和类固醇激素影响。

  • 标签: 多囊卵巢综合征 高迁移率族蛋白A2 蜕膜化 胚胎 小鼠
  • 简介:目的探讨C57BL/6ICR小鼠在博来霉素(BLM)致肺纤维过程中种属差异。方法8周龄雌性C57BL/6小鼠19只,ICR小鼠16只,分别经尾静脉一次性注射BLM150mg/kg,观察每组小鼠体重、生存率及肺组织病理改变。结果①C57BL/6ICR小鼠最低体重分别发生在静脉注射处置后7d和5d,最低体重分别为注射前65.46%和73.21%,两组间无显著统计学差异。②C57BL/6ICR小鼠生存率分别为36.84%和56.25%,两组间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③C57BL/6小鼠BLM注射后28d,在胸膜下及血管周围形成广泛、稳定间质纤维病理改变,而ICR小鼠肺组织未见明显纤维化形成。C57BL/6小鼠肺纤维病理评分明显高于ICR小鼠(P〈0.001)。结论BLM诱导肺纤维化作用在C57BL/6ICR小鼠间存在着明显种属差异。C57BL/6小鼠较ICR小鼠更适于复制博来霉素诱导肺纤维动物模型。

  • 标签: 小鼠 近交C57BL/6 近交ICR 博来霉素 肺纤维化
  • 简介:目的研究人类疾病模型小鼠可遗传生物学特性,建立品系标准维持方法.方法选用FVB/TgN、MRL/Mpj和SAMP1/Ka三个疾病模型小鼠品系作为代表性实验对象,通过测定生长曲线、RAPD同工、酶电泳、行为学试验等方法,找出三个品系相对于各自对照品系不同特征,并建立了标准检测指标作为维持方法依据.结果MRL/Mpj生长曲线相对于对照品系有明显统计学差异;FVB/TgN、MRL/Mpj、SAMP1/Ka等三个品系RAPD图谱在阳性引物及扩增出条带方面均不一致;同工酶电泳结果表明不同品系个体之间表型不完全相同;行为学试验更从多方面直观地显示了各品系不同特征.结论人类疾病模型小鼠除了用常规检测方法外,还应建立各品系在生长曲线、RAPD、同工酶电泳、行为学试验等方面的特殊检测方法,及时检测模型小鼠品系独特性状并作为保种依据,以避免遗传漂变发生.

  • 标签: 疾病模型 标准化 人类 同工酶电泳 生长曲线 RAPD图谱
  • 简介:目的建立缺血性心肌纤维小鼠模型并探讨其胶原沉积机制。方法将BALB/c小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0只。实验组予以腹部皮下注射异丙肾上腺素50mg/kg,每天2次,连续10d。对照组同法注射生理盐水。对比体表心电图,45d后处死小鼠,天狼猩红染色观察心脏Ⅰ、Ⅲ型胶原纤维含量,荧光定量PCR检测心脏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1(TIMP-1)基因表达,免疫组染色分析心、肝、肾组织层粘连蛋白(LN)表达。结果实验组小鼠室性心律失常增多,心率加快(P〈0.05);心脏胶原沉积较多,MMP-9、TIMP-1、LN表达上调(P〈0.05),肝、肾组织LN无明显改变(P〉0.05)。结论异丙肾上腺素能制备缺血性心肌纤维小鼠模型,其机制MMP-TIMP失衡有关。

  • 标签: 异丙肾上腺素 心肌纤维化 小鼠 动物模型
  • 简介:目的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lunginjury/Acuterespiratorydistresssyndrome,ALI/ARDS)发病率死亡率均较高,发病机制迄今尚不完全清楚,也无特效治疗方法.本实验成功地建立一种轻型ALI动物模型,为研究该病早期发病机制及治疗提供重要观察手段.方法给予45只SD大鼠气管内灌注内毒素0.5mL/kg(LPS200μg/mL),观察4、12、24及48h光镜和电镜下病理改变;观察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细胞分数、白蛋白等.结果在观察时间内实验动物均存活.LPS给予后实验组病理检查发现①肺间质水肿;②肺泡腔内多形核中性粒细胞(PMN)浸润和红细胞渗出;③肺泡Ⅰ型和Ⅱ型肺泡上皮细胞破坏.以LPS给予后4~12h为最严重.BALF中PMN及白蛋白明显增加.结论气管内灌注内毒素0.5mL/kg(LPS200μg/mL)成功地建立急性肺损伤动物模型.

  • 标签: 呼吸窘迫综合征 成人 内毒素 模型 动物
  • 简介:目的探明小鼠两种促性腺激素受体(FSHr、LHr)在卵巢位置分布,揭示促性腺激素(GTH)调节卵巢机制及卵泡发育分化关系。方法运用免疫组ABC法对小鼠卵巢FSHr、LHr分别进行定位染色,结合图像分析系统处理分析阳性切片。结果①FSHr阳性物质主要见于GC、TC、卵母细胞及间质细胞。随卵泡发育,FSHr、LHr阳性细胞数量呈增长趋势,卵泡早期中期之间阳性细胞数量差异显著,平均吸光度变化差异不显著。②LHr阳性物质主要见于卵泡TC、间质细胞、GC、卵母细胞,阳性物质着色以卵泡中、晚期较强,阳性细胞数量以卵泡中期晚期之间差异显著。平均吸光度变化差异不显著。结论卵泡颗粒细胞、膜细胞上受体是接受促性腺激素主要调节部位,受体数量卵泡大小和发育程度有一定正相关。

  • 标签: 卵泡刺激素 黄体生成素 受体 卵泡 卵巢 小鼠
  • 简介:目的初步探讨TOLL样受体下游重要信号因子TRIF肝纤维发生发展病理机制关系。方法以四氯化碳皮下注射+低蛋白高脂饮食+酒精饮料方法复制大鼠肝纤维模型。将SD大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在完成制备模型实验后进行取材。部分实验鼠进行心脏生理盐水和多聚甲醛灌注后,取肝脏组织制备石蜡切片,进行常规HE染色和免疫组实验;另一部分实验鼠脱颈安乐死后,取新鲜肝组织进行电镜标本制备和WesternBlot实验检测。结果HE染色结果显示而正常对照组大鼠相比,模型组大鼠肝小叶结构明显破坏,肝细胞数量明显减少和肝纤维程度等特点明显;电镜结果也显示,肝纤维组可见大量胶原纤维沉积现象,胞质可见明显溶解现象,在狄氏腔内,肝星状细胞细胞核溶解,血窦内皮细胞胞质、胞核皆溶解;免疫组模型组大鼠肝组织均显示内皮细胞、星形细胞等TRIF都有强烈高表达,并且以胞核表达为主,亦见胞质表达,而正常组呈现弱阳性表达;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肝组织TRIF蛋白表达都明显升高,呈显著性差异(P〈0.01),形态学表达特点相一致。结论TRIF在肝纤维中表达显著增强,说明在肝纤维过程中,TOLL样受体明显激活,并且通过下游信号转导途径,在机体内产生一系列免疫应答反应。通过该现象观察,我们初步证实了TOLL样受体固有免疫信号因子TRIF在纤维化形成中起着重要作用。

  • 标签: 肝纤维化 固有免疫 TOLL-LIKE RECEPTORS TRIF
  • 简介:类泛素蛋白SUMO在调节蛋白质稳定性和功能中起着关键作用,此外它还能够通过对转录因子及其共调节因子修饰来调节蛋白质相互作用、蛋白亚细胞定位、蛋白质二聚及调控基因转录等。本文通过总结SUMO系统对雌激素信号通路蛋白修饰作用,以及其他乳腺癌相关蛋白修饰作用,阐释其在乳腺癌发生发展中重要功能。

  • 标签: SUMO化修饰 ER信号通路 共调节因子 转录后调节 乳腺癌
  • 简介:目的口服氯化汞(HgCl2)造成大鼠肾间质纤维模型并探讨相关机制。方法用不同剂量HgCl2[(A组为5mg/(kg·bw)、B组为10mg/(kg·bw)、C组为20mg/(kg·bw)]给大鼠灌胃1周,观察大鼠一般状况、肾功能和肾组织病理变化,免疫组法观察肾组织纤维连接蛋白(FN)和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表达。结果模型大鼠体重下降,肾体比增加,肾功能损害和肾组织Hyp含量呈剂量依赖性升高,肾间质炎性细胞浸润,肾间质胶原沉积增加,肾间质FN和α-SMA表达增强,以C组病变最重。结论20mg/(kg·bw)剂量HgCl2灌胃1周可造成大鼠肾间质纤维病变,其部分机制在于HgCl2促使肾间质肌成纤维细胞活化和细胞外基质生成沉积。

  • 标签: 氯化汞 肾间质纤维化 模型 动物
  • 简介:目的建立大鼠心肌纤维(myocardialfibrosis,MF)模型,探讨其病变规律,为临床防治MF研究提供实验动物模型。方法10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92只)和伪手术组(8只),模型组进行心脏冠状动脉结扎(coronaryarteryligation,CAL),手术后第7、14、21、28、35、42、49、56天分别处死;留取心脏标本,HE染色和Masson染色观察心肌组织基本结构,定量测定心脏组织羟脯氨酸含量、心肌胶原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growthfactor,TGF-β1)表达。另设立伪手术组作为对照。结果与伪手术组组相比,模型组大鼠手术7d后心肌组织炎性反应即已严重,心肌细胞断裂,心肌胶原含量显著升高(P〈0.01),羟脯氨酸含量升高(P〈0.05),TGF-β1表达显著增高并持续保持在较高水平(P〈0.01),纤维反应在第42天达到高峰,其后有好转趋势。结论CAL法能成功建立可靠心肌纤维动物模型,其机制可能与上调TGF-β1表达有关。

  • 标签: 心肌纤维化 冠状动脉结扎 大鼠模型 TGF-Β1
  • 简介:目的探讨不同剂量大肠埃希菌内毒素(LPS),实验室温湿度、动物固定方法和动物生理机能状态对兔发热反应影响.方法实验在能控制温湿度实验室内进行,静脉注射不同剂量(0.5?ng/kg\,2?ng/kg\,20?ng/kg\,100?ng/kg\,200?ng/kg\,2000?ng/kg)大肠埃希菌内毒素(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发兔发热反应.结果随LPS注射剂量增加兔发热反应增强.表现在发热潜伏期逐渐缩短;发热高峰值逐渐增加;发热时程逐渐延长;体温反应指数逐渐加大.另外LPS注射剂量不同,动物发热曲线峰型亦不相同,小剂量LPS(0.5?ng/kg及2?ng/kg)可诱发单峰型发热反应;用量增加到20?ng/kg以上时,呈双峰型发热反应.静脉注射剂量为100~200?ng/kg时兔发热反应呈典型双峰热,且发热反应均一,是造模适宜剂量.实验结果证明实验室温度为25℃左右动物以颈部固定方法为宜.

  • 标签: 发热反应 LPS 内毒素 不同剂量 大肠埃希菌 诱发
  • 简介:黑腹果蝇(Drosophilamelanogaster)是进行生物医学研究理想模型,但研究过程往往受到遗传工具和品系资源限制,无法有效地调控目的基因表达,阻碍实验深入开展。为了方便果蝇领域实验室开展研究,我们首先开发并优化了基于CRISPR/Cas9基因组编辑技术,随后研发了转录激活系统和新一代转基因干扰技术,最终可以简单高效、准确特异地调控目的基因表达。同时,利用这些遗传学新技术,我们构建了相应基因敲除、转基因转录激活、转基因干扰果蝇品系资源库,使清华大学果蝇中心成为世界上最重要果蝇技术和资源中心之一。这些新技术以及相应果蝇资源,正在被国内外果蝇研究领域实验室所应用,对发育和疾病等相关研究发挥着广泛促进作用。

  • 标签: 黑腹果蝇 遗传工具 果蝇资源
  • 简介:目的为建立SHIV艾滋病动物模型提供毒力较强病毒株,将新合成SHIV-XJ02170病毒适应猴体,并增强其毒力.方法实验前采集猴血清并进行血清学检查和PCR检测.选出13只无SIV,STLV-1,SRV/D和B病毒感染猴.第一批实验,将SHIV前病毒DNA质粒经肌肉注射到猴体内,每只500μg;SHIV病毒液,经静脉注射到猴体内,每只2ml.病毒质粒和病毒液各接种2只猴.当第一批猴体检出病毒后,10ml感染猴全血,抗凝后静脉注射到第二批猴体内,当第二批猴检出病毒后再将10ml感染猴全血静脉注射到第三批猴体内,连续传代4次.每批实验均定期采集血液标本,分别用肝素和EDTA抗凝,进行病毒分离;病毒基因PCR检测;CD4,CD8测定;病毒抗体检测.结果SHIV-XJ02170病毒和SHIV-XJ02170前病毒DNA质粒在猴体内传代中均能分离出病毒;从传代猴血浆和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中检出了病毒DNA和RNA基因;CD4,CD8测定结果显示有暂时性倒置现象,后变为正常倒置正常交替出现;在传代猴血清中检测出特异性HIV病毒抗体.结论SHIV-XJ02170病毒SHIV-XJ02170前病毒DNA质粒,均能在恒河猴体内复制.

  • 标签: 体内 复制 病毒DNA 外周血单核细胞 PCR检测 静脉注射
  • 简介:目的了解牛卵丘细胞生长特征及构建基因载体对卵丘细胞转染情况和转染后阳性细胞扩增效率。方法用透明质酸酶消化牛卵丘/卵母细胞复合体(COCs)获得牛卵丘细胞,了解牛卵丘细胞生长特点,并用分子大小分别为7178bp和31085bp两种带有增强绿色荧光蛋白(EGFP)和新霉素抗性基因(Neor)质粒载体pMSCV-EGFP-Neor和pGC1-collagen-EGFP-Neor分别转染靶细胞。结果用脂质体法转染对数生长期细胞,均获得了绿色荧光阳性细胞,但小质粒转染效率在72h时是大质粒6倍(14%vs.2.3%)。在800μg/mLG418筛选浓度下,14d后分别获得了7个和3个较明显单克隆细胞群,对它们进行挑选、扩大,都获得了较纯单克隆细胞系。最后根据EGFP和collagen已知基因序列对转染pGC1-collagen-EGFP-Neor质粒阳性细胞进行三个不同区域DNA片段扩增,结果表明,扩增基因片段大小正确,数目完整。结论对卵丘细胞进行基因转染,分子大小等于或小于31kb基因可以有效转入,但小分子载体比大分子载体具有更高转染效率。经过筛选都可以获得纯转基因细胞系。

  • 标签: 卵丘细胞 细胞培养 脂质体 细胞转染 转基因
  • 简介:目的建立小鼠结核分枝杆菌耐利福平株静脉感染小鼠模型。方法30只BALB/c雌性小鼠经尾静脉感染结核分枝杆菌耐利福平株每只106CFU,观察小鼠一般状况,并分别在感染后6周、10周、14周处死小鼠,进行脾、肺组织病理切片、抗酸染色、计脏器荷菌数。结果感染后小鼠体重呈逐渐上升趋势,脏器病理变化随时间推移由急性炎症逐渐转为慢性炎症反应,抗酸染色均为阳性,脏器荷菌数感染剂量相对应,并至少可持续14周。结论成功建立了小鼠结核分枝杆菌耐利福平株静脉感染动物模型,为其进一步用于结核病防治研究奠定了一定基础。

  • 标签: 结核分枝杆菌 模型 近交系小鼠
  • 简介:目的制备阿霉素心肌损伤大鼠模型,并对其进行评价。方法24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2组:正常对照组(CON,n=9)和阿霉素模型组(ADR,n=15)。ADR组腹腔注射阿霉素2mg/kg,每周3次,连续2周,CON组注射相同体积生理盐水,注射完毕后饲养5周;实验期间观察大鼠一般情况及死亡率;7周后检测心脏血流动力学及组织形态学变化,并进行心肌氧化损伤生化测定。结果ADR组大鼠死亡率为40%,CON组无死亡。CON组比较,ADR组大鼠左室舒张末压(LVEDP)及左室内压最大下降速率(-LVdP/dtmax)显著升高(P〈0.001,P〈0.05);组织学检查结果符合心肌损伤病理学改变典型特征;心肌丙二醛(MDA)含量明显增加(P〈0.001);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显著降低(P〈0.01)。结论按12mg/kgADR总剂量,以每周3次,共两周,每次2mg/kg腹腔注射方式给药,7周后大鼠心脏产生明显功能及形态学异常,可成功建立ADR心肌损伤大鼠模型。

  • 标签: 阿霉素 心肌损伤 大鼠模型
  • 简介:目的建立一种研究肠上皮细胞体外模型—小肠类器官培养体系,探索其相关病理检测技术方法,为肠道相关疾病体外研究提供便利平台。方法将小鼠肠上皮隐窝分离并培养成小肠类器官,体外模拟肠上皮生长发育过程。通过制作石蜡切片,探索应用免疫组技术以及基于基质胶中类器官三维水平免疫荧光技术对相应增殖分化信号进行检测。结果探索并建立了小肠类器官体外培养体系,应用石蜡切片免疫组技术三维水平免疫荧光技术能够准确检测小肠上皮结构生长发育状态。结论小肠类器官体外培养体系建立免疫检测技术应用,将逐渐使其成为人们研究肠道相关疾病最为有利技术手段。

  • 标签: 小肠类器官 石蜡切片 免疫组化 免疫荧光 小鼠
  • 简介:目的建立用于评价副溶血弧菌毒力小鼠模型,为研究副溶血弧菌致病机制奠定基础。方法将适宜浓度菌液经腹腔感染4~5周龄雌性BALB/c小鼠,观察小鼠症状及死亡数。结果高盐(2%NaCl)条件下培养强毒株RIMD2210633,经腹腔感染107CFU菌量,小鼠存活率为20%~30%,而环境无毒株S251小鼠存活率为100%。结论建立了评价副溶血弧菌毒力实验小鼠模型,并应用于不同盐分浓度培养强毒株环境无毒株毒力比较实验。

  • 标签: 副溶血弧菌 小鼠 致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