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本文主要探讨了化工工程中的分离技术及其应用。首先介绍了分离技术的基本原理,包括相平衡理论、传递过程原理和化学反应工程原理。接着重点研究了蒸馏、萃取和膜分离等分离技术的应用,并分析了各种分离技术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最后,展望了分离技术的发展趋势,强调了新型分离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对于化工工程的重要性。本文旨在为相关研究和工业生产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促进化工工程领域的可持续发展。

  • 标签: 化工工程 分离技术 发展趋势
  • 简介:摘要:如今在我国城市化建设进程快速推进视域下,工业化社会持续发展,同时大气环境污染问题也变得越发严重,这就要求当地有关部门加强大气环境污染问题的整治,有效开展环境监测工作,做好质量控制管理,以此来全面改善大气环境,降低大气环境受到的污染程度,从而促进我国的绿色生态发展。

  • 标签: 大气环境监测 质量控制 措施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以及人们思想意识的提升,保护生态环境已成为我国当下发展的重要战略,无论是哪一行业的发展,必须要秉持绿色生态的理念。同时,国家相关部门也在不断加大环境保护与治理的力度,而环境监测是对生态环境进行保护的重要举措之一,对于促进我国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有重要意义,通过环境监测,能够从根本上改善生态环境品质,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基于此,本文探究分析了环境监测在生态环境保护中的作用及发展措施,以供参考。

  • 标签: 环境监测 生态环境保护 作用 发展措施
  • 简介:摘要:生态环境保护项目的实施,对提高人们的基础生活条件有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因此,在生态环境保护项目当中,对污水实施处理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因为国内不同区域的水污染状况并不一样,所以在实施废水治理时,必须针对不同的环境条件,选择适合的工艺。本文对在城市污水来源展开了简单的阐述,并对环境工程中城市污水处理技术的应用方法实施了进一步研究,旨在通过本文能切实提高我国污水循环的利用率,保证我国生态环境的良好发展,实现经济与生态的协调共存。

  • 标签: 生态环境 工程项目 污水处理 生态协调
  •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头颅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相关技术探讨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CPR)成功患者相关脑区的结构和功能改变。方法采用单中心、观察性、横断面研究设计,连续收集2020年7月至2021年7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诊科CPR后神经功能预后良好患者,于住院期间行头颅MRI检查。同时,纳入年龄、性别匹配的健康对照(healthy control, HC)组。收集研究对象人口学和相关临床资料,采用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 mRS)评估患者实施MRI检查时神经功能缺损情况,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 MoCA)评价认知功能。采用基于体素的形态学测量(voxel-based morphometry, VBM)和分数低频振幅(fractional amplitude of low-frequency fluctuation, fALFF)方法进行分析。数据预处理完成后,比较病例组与HC组之间大脑灰质体积(gray matter volume, GMV)及fALFF值的差异,并获得有差异脑区信息。同时分析病例组差异脑区影像参数与临床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本研究入组患者13例,HC组13例。病例组实施MRI检查时mRS评分为3分者1例,2分者3例,1分者5例。病例组MoCA评分显著低于HC组(P<0.001)。与HC组相比,病例组右侧额下回、颞上回,左侧颞上回、颞横回GMV明显减小;病例组左侧中央后回、中央前回fALFF值明显减低,而右侧壳核fALFF值明显增加(高斯随机场方法校正,体素水平P<0.001,团簇水平P<0.05)。此外,病例组右侧壳核的fALFF值与MoCA评分呈显著负相关(r=-0.710,P=0.021)。结论CPR患者可出现部分脑区灰质体积和神经元自发活动改变,VBM和fALFF方法可用于客观评价CPR成功患者脑功能活动受损情况。

  • 标签: 心肺复苏 磁共振成像 灰质体积 分数低频振幅 认知损害
  • 简介:摘要目的早期识别具有大血管闭塞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可以提高转诊效率以及缩短再灌注时间,研究的目的是分析大血管闭塞组患者的特征并筛选出其中能够预测大血管闭塞的因素。方法研究回顾性分析了432例经脑卒中绿色通道诊治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了大血管闭塞组(LVO组)和非大血管闭塞组(非LVO组)之间的差异,并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LVO组的独立危险因素:基线NIHSS评分和D-二聚体。进一步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确定NIHSS评分和D-二聚体的预测截断值。结果432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具有完整的影像学资料,年龄(68.5±12.4)岁,男性275例(63.7%),其中LVO组245例(56.7%),非LVO组187例(43.3%),两组在年龄、脑梗死出血转化、溶栓治疗、血管内治疗、合并心房颤动、基线NIHSS评分[14.0(6.0~20.0)分vs. 3.0(1.0~6.0)分,P<0.05]、入院时D-二聚体值[0.9 (0.4~2.3) mg/L vs. 0.3(0.2~0.5) mg/L,P<0.05]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基线较高的NIHSS评分(OR=1.22,95%CI:1.17~1.27)和较高的D-二聚体值(OR=3.10,95%CI:2.14~4.47)是大血管闭塞的独立危险因素,基线NIHSS评分联合D-二聚体值对大血管闭塞有较好的预测价值[AUC=0.85(0.81~0.89)]。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提示NIHSS评分>6.5分和D-二聚体>0.57 mg/L是预测大血管闭塞的临界值。结论基线较高的NIHSS评分和D-二聚体值具有早期预测大血管闭塞的价值,NIHSS评分>6.5分及D-二聚体>0.57 mg/L的患者应该及时转诊至高级卒中中心进行治疗。

  • 标签: D-二聚体 NIHSS评分 缺血性脑卒中 大血管闭塞 血管内治疗 溶栓治疗 心房颤动 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辅助前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评分Ⅱ(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Ⅱ, APACHEⅡ)联合早期全血细胞亚型比值(systematic inflammation markers, SIMs)在静脉-动脉体外膜肺氧合(venous-arterial 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 VA-ECMO)成人患者中的应用并探讨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0年6月于江苏省人民医院急诊科行VA-ECMO治疗(时间≥3 d)的成人患者共89例。分析死亡组(n=50)和存活组(n=39)患者的基线资料差异、辅助前APACHEⅡ评分以及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atelet-to-lymphocyte ratio,PLR)、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to-lymphocyte ratio,NLR)、单核细胞/淋巴细胞比值(lymphocyte-to-monocyte ratio,LMR)在ECMO辅助前后各个时间点的分布情况,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VA-ECMO患者28 d死亡的相关危险因素,使用预测模型建立ROC曲线,根据最佳截断值分组,比较高风险组和低风险组ECMO相关并发症的差异。结果PLR 48 h、LMR 24 h、LMR 72 h、辅助前APACHEⅡ评分为VA-ECMO患者28 d死亡的相关危险因素。比较APACHEⅡ及PLR、LMR不同组合对VA-ECMO患者生存预后的诊断价值,结果 显示APACHEⅡ+PLR 48 h+LMR 24 h+LMR 72 h联合诊断时ROC曲线下面积最大为0.833。低风险组相较于高风险组具有较低的急性肾损伤、感染、出血发生率,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机械通气治疗使用率以及较高的出院存活率。结论在成人VA-ECMO支持过程中辅助前APACHEⅡ评分联合早期全血细胞亚型比值PLR、LMR对于ECMO患者的预后风险评估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有望成为一种新的预测模型用来早期识别VA-ECMO患者的死亡风险或不良预后。

  • 标签: 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评分Ⅱ 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 单核细胞/淋巴细胞比值 炎症 体外膜肺氧合 预后 联合预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静脉-动脉体外膜肺氧合后生存(survival after veno-arterial ECMO, SAVE)评分联合上机24 h乳酸对体外心肺复苏(extracorporeal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ECPR)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17年4月至2021年6月间于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诊科行ECPR治疗的患者共59例。根据28 d生存情况将患者分为死亡组(n=36)和存活组(n=23)。分析基线资料差异,并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ECPR患者28 d死亡的相关危险因素。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SAVE评分、上机24 h乳酸及两者联合检测对ECPR患者28 d死亡风险的预测价值。结果ECPR患者28 d生存率为39%(23/59)。死亡组SAVE评分明显低于存活组[(-11.67±4.60) vs. (-2.43±4.77),P<0.001],上机24 h乳酸明显高于存活组[5.94(3.37, 12.40)mmol/L vs. 1.65(1.07, 3.15)mmol/L,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SAVE评分(OR=0.703,95%CI:0.566~0.873,P=0.001)和上机24 h乳酸(OR=1.608,95%CI:1.025~2.523,P=0.039)为ECPR患者28 d病死率的独立影响因素。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SAVE评分最佳截断值为-6分,诊断敏感度为78.30%,特异度为91.70%;上机24 h乳酸最佳截断值为4.7 mmol/L,诊断敏感度为63.90%,特异度为100.00%;两者联合检测的诊断敏感度为82.60%,特异度为100.00%。SAVE评分与上机24 h乳酸联合检测预测ECPR患者28 d死亡风险的曲线下面积高于两个指标单独预测(0.952 vs. 0.917;0.952 vs. 0.847)。结论SAVE评分降低、上机24 h血乳酸升高是ECPR患者28 d死亡的危险因素,两者联合检测对ECPR患者的预后具有良好的预测价值。

  • 标签: 体外心肺复苏 静脉-动脉体外膜肺氧合后生存评分 乳酸 预测价值
  • 简介:摘要: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全面到来,中职学校也在开始逐步探索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的机制和应用策略,而从实际情况来看,在“信息技术+”背景之下,中职学校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和应用一直存在着表面化和形式化的问题,多种资源的开发利用效率较低,导致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的作用和价值难以得到充分发挥。本文我们就从中职学校数字化教学资源的优势和特点出发,探究了“信息技术+”背景下中职学校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和应用的策略,希望能对中职学校教学质量的提升起到应有的促进作用。

  • 标签: 信息技术 中职学校 数字化教学
  • 简介:摘要:网络信息技术高速发展,全面推动了中职学校信息化建设的步伐,在“信息技术+”的背景下很多中职学校都将数字化校园建设作为学校信息化建设的目标。数字化教室伴随教育信息化的不断深入纷纷建成并已投入使用,随着通信技术和信息技术的更新升级,数字化教室的教学功能不断完善,逐步提高数字化教室在教学上的应用效果及效率。本文重在探讨“信息技术+”背景下的中职学校数字化教室建设模式,并从教育的角度分析其优势和作用,提出一些建设思路原则和开发策略内容,希望可以为教师在实际教学应用中提供借鉴。

  • 标签: 信息技术+ 中职学校 数字化教室
  • 简介:摘要:建筑工程施工中,通过外墙保温技术的合理应用,可以显著提升建筑节能成效。随着建筑外墙保温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技术措施,可以被应用于不同的外墙施工作业中。文章通过分析建筑外墙保温节能技术的应用路径,提出了积极的建议,旨在为外墙保温节能施工提供借鉴。

  • 标签: 建筑外墙 保温节能 保温板 遮阳技术
  • 简介:摘要:党的十九大以来,随着对社会法律化、规范化的要求日益增加,以及全面落实社会主义依法国的需要,公司风险管理意识随之也愈来愈强烈,合规管理成为了企业的新目标。而内部管理作为公司经营的主要方法之一,在公司经营活动的全程中均具有重要性,它在保证公司的生产经营顺利进行的同时还提升了整体的管理效率与管理水平。论文基于全方位企业风险管理角度,论文基于全方位企业风险管理角度,浅析怎样建立公司内部管理体系。

  • 标签: 全面风险管理 企业 内部控制 构建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体外膜肺氧合(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 ECMO)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MI)合并心源性休克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诊中心2016年3月至2020年10月收治的37例采用ECMO治疗的AMI患者的资料,以Gensini评分评估冠状动脉病变的严重程度,血管活性药物评分(vasoactive-inotropic score, VIS)评估血管活性药物的应用情况,累积液体平衡(cumulative fluid balance, CFB)评估液体负荷状态,按罪犯血管、液体正/负平衡及存活/死亡进行分组,分析Gensini评分、24 h VIS、CFB与预后的关系。结果30例患者纳入分析,存活12例,死亡18例,病死率60.0%。80.0%患者的罪犯血管为左主干及左前降支近端(left main and proximal left anterior descending artery, LM+pLAD)。Gensini评分77(52,120),24 h VIS评分50.0(31.1,80.4),每日液体负荷28.7(26.6,34.4)mL/(kg·d),CFB -1.8(-9.7,8.0)mL/kg。液体负平衡组的病死率及24 h VIS评分显著低于液体正平衡组;存活组的Gensini评分、24 h VIS评分及CBF显著低于死亡组。结论采用ECMO治疗的AMI患者的罪犯血管以LM及pLAD多见,Gensini评分和24 h VIS评分具有一定的预后评估价值,早期保持液体负平衡,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生存率。

  • 标签: 体外膜肺氧合 急性心肌梗死 心源性休克 回顾性研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成人体外膜肺氧合辅助心肺复苏(extracorporeal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ECPR)的有效性和年成本-效果。方法①回顾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诊中心2015年4月至2020年3月60例ECPR的资料,以出院存活/院内死亡、初始可电击/非可电击心律分组,比较年龄、性别、OHCA/IHCA(out-of-hospital/in-hospital cardiac arrest)、初始心律、存活率、ECMO(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时间、死亡时间、住院时间、治疗费用的差异。②对存活者进行1年随访,以ECPR治疗总费用作为成本、1年存活率作为预后效果,进行成本-效果分析。结果54例成人ECPR患者纳入分析,出院存活17人(31.5%),其中15人(88.2%)神经功能预后良好且1年随访存活。中位ECMO时间5(IQR 1~8)d、死亡时间4(IQR 1~9)d、住院时间10(IQR 3~18)d、总费用209 122(IQR 121 431~303 822)RMB、日费用23 587(IQR 13 439~38 217)RMB。出院存活组初始可电击心律的比例显著高于院内死亡组,初始可电击心律组的存活率显著高于非可电击心律组,且治疗成本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ECPR属于资源密集型治疗,总费用约20万元,初始可电击心律的患者ECPR有效性及年成本-效果显著。

  • 标签: 体外膜肺氧合辅助心肺复苏 有效性 成本-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体外膜肺氧合辅助心肺复苏患者(extracorporeal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ECPR)的临床特点并分析临床结局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纳入2015年03月至2020年12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江苏省人民医院)急诊医学科收治的ECPR患者78例。根据患者的临床结局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分别比较两组的基本资料,CPR资料及ECPR启动前实验室检验。结果共纳入ECPR患者78例,男性51例,女性27例,存活23例,其中男性10例,女性13例。组间患者年龄、体质量指数、基础疾病(高血压病、糖尿病、冠心病)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存活组男性患者比例低于死亡组(P=0.017)。同时存活组患者SAVE(survival after veno-arterial ECMO)评分显著高于死亡组[(-1.57±4.15)vs. (-9.36±5.36), P<0.001]。存活组中旁观者心肺复苏比例高于死亡组(P=0.014)。存活组ECPR启动前存活组血清AST、ALT、Cr水平均低于死亡组(P<0.05)。二分类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旁观者心肺复苏(OR=0.114,95% CI: 0.015~0.867, P=0.036)和SAVE评分(OR=0.625,95% CI: 0.479~0.815, P=0.001)是预测ECPR患者ICU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单中心资料显示ECPR是救治呼吸心搏骤停患者的有效手段,旁观者心肺复苏、SAVE评分是预测ECPR患者ICU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 标签: 体外膜肺氧合辅助心肺复苏 呼吸心搏骤停 SAVE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使用VA-ECMO治疗的严重心源性休克患者早期容量特点,及其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本研究回顾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诊医学中心接受VA-ECMO治疗的患者,筛选出VA-ECMO运行≥72 h的心源性休克患者。记录患者一般情况,分析存活患者与死亡患者的前72 h容量平衡情况。根据患者前72 h容量平衡结果分组。比较两组患者性别、年龄、预后、CRRT上机率、IABP上机率、有创机械通气上机率,并计算与预后的相对危险度,比较预后是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入选77例重症心源性休克患者。共存活41例,总存活率53.2%。48~72 h容量平衡和前72 h总容量平衡在不同预后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前72 h总容量负平衡组患者,与正平衡组比较,较少联合CRRT或有创机械通气。前72 h负平衡组患者存活的相对危险度为1.81,95%可信区间(1.101~2.985),有更好的存活率。但根据每24 h容量平衡情况比较生存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接受VA-ECMO治疗的严重心源性休克患者,前72 h总容量平衡呈负平衡的患者存活的可能性更大,且较少需要CRRT或有创机械通气。

  • 标签: 静脉-动脉体外膜氧合 心源性休克 容量管理 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