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对大肠侧向发育肿瘤实施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的效果。方法:此次研究选取研究对象70例,均被确诊为大肠侧向发育肿瘤,为达到研究目的,将根据70例患者的入院先后顺序分组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内35例,并于对照组内实施常规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观察组中则实施ESD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据本次研究数据分析看,ESD对肿瘤病灶的整块切除率、完整切除率明显高于EMR(P<0.05);同时ESD术后的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大肠侧向发育肿瘤实施ESD治疗有更高的疗效、更低的复发率,还可有效预防并发症风险。

  • 标签: 大肠侧向发育型肿瘤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内镜下黏膜切除术 并发症
  • 简介:目的了解早产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临床特点,探讨其发病机制及治疗措施。方法对我院256例早产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103例早产儿均进行机械通气,机械通气患者中38例确诊为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结果早产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总发病率为14.8%,而进行机械通气的早产儿中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发病率高达37.9%;治疗后28例停氧后痊愈出院,好转自动出院9例;死亡病例1例。结论预防早产儿发生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关键就是尽量减少或避免早产和长时间吸氧,控制肺部感染,对BPD早产儿早期治疗,疗效显著。

  • 标签: 早产儿 支气管肺发育不良 临床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晚期早产儿开展超早期综合干预对患儿早期智能和体格发育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8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60例晚期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其中对照组患儿均接受常规早产儿门诊随访,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超早期综合护理干预。记录两组患儿护理干预后6月龄时的身长、体重、头围等体格发育指标,采用Gesell发育诊断量表对两组患儿护理干预后6月龄时的早期智能发育水平进行评价、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儿护理干预后的身长、体重、头围等体格发育指标略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除言语能外,观察组患儿护理干预后的粗大动作、精细动作、应物能、应人能等各项智能发育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 晚期早产儿 超早期综合干预 早期智能 体格发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分儿童颅咽管瘤的临床特点、手术方式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神经外科2006年3月至2018年7月经手术治疗的103例儿童颅咽管瘤的临床资料。根据鞍膈和脑室为界,将儿童颅咽管瘤分为鞍内、鞍上和脑室内三种类型(即三组)。结果103例患儿中,鞍内34例,鞍上63例和脑室内6例。三组在患儿年龄、性别、肿瘤体积、影像学和病理学特点、肿瘤全切率和围手术期病死率等资料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组病例总体手术全切率为88.3%(91/103),围手术期病死率为5.8%(6/103)。各组患儿的手术入路、肿瘤复发率和预后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鞍内患儿选择经蝶入路或翼点入路,鞍上患儿选择翼点或经纵裂入路,脑室内患儿选择皮层/纵裂-侧脑室入路。对所有患儿随访(32.3±25.9)个月,总体肿瘤复发率为16.5%(17/103),其中鞍内经蝶手术后复发率显著高于其他两组(P<0.05);总体预后良好率为88.7%(86/97),鞍内和鞍上颅咽管瘤患儿预后较好,脑室内预后差(P<0.05)。结论儿童颅咽管瘤三种临床分(鞍内、鞍上和脑室内)直观地反映了肿瘤的部位和生长方式,为手术入路的选择以及判断肿瘤复发和预后提供依据。

  • 标签: 颅咽管瘤 临床分型 手术入路 复发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冻融胚胎移植(frozen-thawed embryo transfer, FET)周期中不同辅助生殖技术(assisted reproductive technology, ART)助孕方式和移植不同发育阶段胚胎对新生儿性别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队列研究分析2010年4月至2018年10月期间于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生殖中心接受体外受精(in vitro fertilization, IVF)、卵胞质内单精子注射(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 ICSI)和胚胎植入前遗传学检测(preimplantation genetic testing, PGT)治疗并进行FET且成功分娩的患者和新生儿临床资料。比较不同助孕方式及移植不同发育阶段胚胎对新生儿性别的影响。结果①IVF-FET共898对夫妇(920个周期),1166名新生儿,出生性别比为106.7。移植桑葚期前、桑葚期或囊胚期胚胎,出生性别比逐渐增高(99.0,135.4,142.6),但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ICSI-FET(含PGT)共415对夫妇(433个周期),555名新生儿,出生性别比为111.0。移植不同发育阶段胚胎,出生性别比(116.0、87.2、137.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PGT-FET共33对夫妇(33个周期),33名新生儿,出生性别比为153.8。移植IVF、ICSI或PGT解冻囊胚对出生性别比没有显著影响(P>0.05)。结论在FET周期中,采用IVF技术助孕,移植较晚发育阶段胚胎可能会增加出生性别比的风险;ICSI技术移植不同发育阶段胚胎或移植IVF、ICSI或PGT囊胚对新生儿性别没有显著影响。

  • 标签: 冻融胚胎移植 生殖技术,辅助 不同发育阶段胚胎移植 出生性别比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针药并用论治脾虚气滞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效果。方法以80例脾虚气滞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为对象,参照组40例采用常规治疗,研究组40例采用针药并用论治,对比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参照组,P

  • 标签: 针药并用论治 功能性消化不良 西药治疗 脾虚气滞型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 要】目的:分析健脾按摩法联合对证护理治疗小儿消化不良腹泻的疗效。方法:本研究主体为 2016年 9月 -2019年 9月间来院治疗的 98例小儿腹泻(消化不良)患儿。随机分 A组和 B组,均 49例,行健脾按摩法 +对症护理与常规护理。对比护理效果。结果: A组的护理效果优良率为 95.92%, B组为 81.63%; A组的止泻时间与治疗时间均短于 B组;腹泻症状评分均低于 B组( P< 0.05)。结论:为小儿腹泻(消化不良)患儿行健脾按摩法 +对症护理可缩短止泻时间与疗程,改善腹泻症状,具有较理想的护理效果。

  • 标签: 健脾按摩法 对证护理 小儿消化不良型 腹泻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究立体定向放疗(SBRT)联合化疗治疗中央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LA-NSCLC)的疗效。方法 选取2022年1月至2024年1月本院收治的80例中央LA-NSCLC患者,以双盲法分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放疗联合化疗治疗,研究组患者应用SBRT联合化疗治疗。观察临床疗效。结果 研究组客观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免疫功能指标水平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放射性肺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SBRT联合化疗治疗中央LA-NSCLC效果良好,能够减少对免疫功能的损伤,患者的不良反应更少。

  • 标签: 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中央型 体定向放疗 化疗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顺尔宁联合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小儿哮喘的疗效。方法:时段:2017.04~2020.01,选择本院接收的哮喘患儿作为研究对象,符合研究内容者共计76例,对其临床资料展开分析,将其分为对照组38例(顺尔宁治疗)和观察组38例(顺尔宁联合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对比治疗效果、临床症状改善时间、住院时间。结果:分析治疗效果,和对照组(78.94%)相比,观察组(97.37%)更高,P<0.05。观察组咳嗽(5.11±1.47)、喘鸣(4.09±0.21)、呼吸困难(3.47±0.89)等较对照组低,P<0.05。分析住院时间,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更短,P<0.05。结论:实施顺尔宁联合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方案,对哮喘患儿具有缩短住院时间及临床症状缓解时间的效果,疗效确切。

  • 标签: 顺尔宁 吸入型糖皮质激素 哮喘 临床症状 治疗效果 住院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甲状腺功能正常的老年2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促甲状腺素(TSH)水平与主要心血管风险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510例甲状腺功能正常的老年T2DM患者纳入本研究,其中男265例、女245例。所有患者隔夜空腹采血,收集患者甲状腺功能、血脂水平、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等检测结果,采集所有患者的相关基本信息并计算体质指数(BMI)、内脏脂肪指数(VAI)和脂质蓄积指数(LAP)。结果高TSH组患者BMI、VAI、LAP、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水平以及HbA1c、空腹血糖(FBG)和餐后2 h血糖(2 h PBG)分别为(31.7±5.5)kg/m2、7.20±1.18、61.88±6.36、(6.49±2.64)mmol/L、(2.73±1.30)mmol/L、(2.86±0.93)mmol/L、(9.10±1.35)%、(9.64±2.03)mmol/L、(19.20±2.99)mmol/L,均高于低TSH组(27.6±2.1)kg/m2、5.88±0.51、52.76±7.09、(5.84±2.41)mmol/L、(1.99±0.54)mmol/L、(2.55±0.81)mmol/L、(7.80±1.76)%、(7.55±1.72)mmol/L、(15.33±2.36)mmol/L(t=5.32、8.06、10.88、8.13、8.30、5.90、5.83、6.51、6.82,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HbA1c(OR=1.21、95%CI:1.01~1.52、P=0.020)、LDL-C(OR=1.88、95%CI:1.78~2.01、P=0.000)、LAP(OR=3.01、95%CI:2.98~3.12、P=0.010)、BMI(OR=2.58、95%CI:2.45~2.68、P=0.000)这些心血管危险因素均为TSH的影响因素。结论老年T2DM患者即使TSH在正常范围内的高限也与内脏脂肪增多、高TG血症等心血管风险因素密切相关,可能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 标签: 糖尿病,2型 促甲状腺素 心血管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Teach-back联合互联网+护理临床路径在儿童GartlandⅢ肱骨髁上骨折术后康复的应用效果,商榷Teach-back联合互联网+护理临床路径应用于儿童GartlandⅢ肱骨髁上骨折治疗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8年3—5月住院的GartlandⅢ肱骨髁上骨折患儿51例作为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围手术期护理常规进行护理;选择2018年6—8月住院的GartlandⅢ肱骨髁上骨折患儿46例作为试验组,按照互联网+围手术期临床路径并联合Teach-back应用于围手术期。校对2组患儿禁食禁饮执行准确率;比较2组患儿术后针道感染率;采用Flynn评分对肘关节的功能进行评价;比较2组患儿的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结果对照组禁食、禁饮执行准确率分别为64.71%(33/51)、58.82%(30/51),试验组分别为86.96%(40/46)、84.78%(39/46),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为6.431、7.937,P<0.05或0.01)。对照组术后针道感染率为35.29%(18/51),试验组为2.17%(1/46),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为16.844,P<0.01)。术后4周,2组患儿Flynn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6周,2组患儿Flynn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儿的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分别为(2.03 ± 0.04) d、(10 135.403 ± 94.384)元,均低于对照组的(4.94 ± 0.14) d、(12 577.646 ± 192.604)元,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21.256、11.386,P<0.01或0.05)。结论Teach-back联合互联网+护理临床路径在GartlandⅢ肱骨髁上骨折中的应用可以提高患儿术前禁食、禁饮执行准确率,降低患儿术后针道感染率,术后4周明显地改善患儿GartlandⅢ肱骨髁上骨折术后患肢的肘关节功能,且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医疗成本,效果优于常规护理,具有进一步临床研究与推广应用的价值。

  • 标签: Teach-back 临床路径 GartlandⅢ型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2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中应用人性化护理联合健康教育所产生的临床作用。方法:从83例2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中进行了随机选择,共有83例患者参与了本研究,并被分为两组,一般组(41例,接受一般护理)和研究组(42例,接受一般组+人性化护理+健康教育),对比了这两组患者在护理前后的血糖和血压指标,并对他们的健康知识的掌握情况进行了评估。结果:在护理前,无论是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收缩压还是舒张压,两组患者之间都没有明显差异(P>0.05),在护理后,这些指标在两组患者中均有所降低(P<0.05),但研究组的指标下降程度远远超过了一般组(P<0.05)。此外,研究组的健康知识掌握率也远远高于一般组(P<0.05)。结论:在2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中,应用人性化护理联合健康教育可以显著增强血糖和血压的控制效果,并改善患者对健康知识的掌握情况。

  • 标签: 人性化护理 健康教育 2型糖尿病 高血压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老年男性2糖尿病(T2DM)患者的体重及体重指数(BMI)与各骨骼部位骨密度(BMD)及骨质疏松症(OP)患病风险的关系。方法选取长沙市第一医院内分泌代谢科2017年6月至2018年5月收治的210例老年男性T2DM患者为研究对象。测量身高、体重,计算BMI。采用双能X线吸收法测量患者腰椎(LS)、左侧髋部[包括股骨颈(FN)、大转子(G.T.)、转子间(InTro)、总体髋部(TH)]的BMD。根据BMI将患者分为三组:超重组(24.0 kg/m2≤BMI<28.0 kg/m2)、肥胖组(BMI≥28.0 kg/m2)、体重正常组(18.5 kg/m2≤BMI<24.0 kg/m2)。分析体重及BMI与各骨骼部位的BMD及OP患病风险的关系。结果超重组和肥胖组的髋部各骨骼部位BMD均较体重正常组显著增加(P<0.05)。体重及BMI分别与髋部各部位BMD呈正相关(r=0.239~0.427,P<0.05)。按体重和BMI的三分位数分组(T1~T3),髋部各骨骼部位BMD均随体重三分位组增加而增加(P<0.05);TH-BMD亦随BMI三分位组增加而增加(P<0.05)。进一步分别以三分位组的最高组(T3)和较高组(T2)为对照组,最低组(T1)为病例组计算LS、FN、TH三部位的OP患病风险比值比(OR)。以体重三分位分组的股骨颈OP患病风险分别增加4.50倍(OR=4.50,95% CI:1.41~14.35)和9.27倍(OR=9.27,95% CI:2.03~42.30);整体髋部OP患病风险分别增加3.25倍(OR=3.25,95% CI:1.10~9.59)和8.50倍(OR=8.50,95% CI:1.85~38.99)。以BMI三分位分组的股骨颈OP患病风险分别增加4.13倍(OR=4.13,95% CI:1.28~13.25)和5.58倍(OR=5.58,95% CI:1.53~20.42);而整体髋部患病风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论是体重还是BMI三分位分组,各组间腰椎BMD及OP患病风险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老年男性T2DM患者,体重及BMI是影响髋部BMD的重要因素,亦是影响髋部尤其是股骨颈OP患病风险的重要因素,在一定范围内体重及BMI增加,股骨颈OP患病风险减少。

  • 标签: 糖尿病,2型 体重 人体质量指数 骨密度 骨质疏松 男人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老年男性2糖尿病(T2DM)患者的体重及体重指数(BMI)与各骨骼部位骨密度(BMD)及骨质疏松症(OP)患病风险的关系。方法选取长沙市第一医院内分泌代谢科2017年6月至2018年5月收治的210例老年男性T2DM患者为研究对象。测量身高、体重,计算BMI。采用双能X线吸收法测量患者腰椎(LS)、左侧髋部[包括股骨颈(FN)、大转子(G.T.)、转子间(InTro)、总体髋部(TH)]的BMD。根据BMI将患者分为三组:超重组(24.0 kg/m2≤BMI<28.0 kg/m2)、肥胖组(BMI≥28.0 kg/m2)、体重正常组(18.5 kg/m2≤BMI<24.0 kg/m2)。分析体重及BMI与各骨骼部位的BMD及OP患病风险的关系。结果超重组和肥胖组的髋部各骨骼部位BMD均较体重正常组显著增加(P<0.05)。体重及BMI分别与髋部各部位BMD呈正相关(r=0.239~0.427,P<0.05)。按体重和BMI的三分位数分组(T1~T3),髋部各骨骼部位BMD均随体重三分位组增加而增加(P<0.05);TH-BMD亦随BMI三分位组增加而增加(P<0.05)。进一步分别以三分位组的最高组(T3)和较高组(T2)为对照组,最低组(T1)为病例组计算LS、FN、TH三部位的OP患病风险比值比(OR)。以体重三分位分组的股骨颈OP患病风险分别增加4.50倍(OR=4.50,95% CI:1.41~14.35)和9.27倍(OR=9.27,95% CI:2.03~42.30);整体髋部OP患病风险分别增加3.25倍(OR=3.25,95% CI:1.10~9.59)和8.50倍(OR=8.50,95% CI:1.85~38.99)。以BMI三分位分组的股骨颈OP患病风险分别增加4.13倍(OR=4.13,95% CI:1.28~13.25)和5.58倍(OR=5.58,95% CI:1.53~20.42);而整体髋部患病风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论是体重还是BMI三分位分组,各组间腰椎BMD及OP患病风险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老年男性T2DM患者,体重及BMI是影响髋部BMD的重要因素,亦是影响髋部尤其是股骨颈OP患病风险的重要因素,在一定范围内体重及BMI增加,股骨颈OP患病风险减少。

  • 标签: 糖尿病,2型 体重 人体质量指数 骨密度 骨质疏松 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