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9 个结果
  • 作者: 黄烽 朱剑 王玉华 张江林 靳洪涛 张文 苏茵 赵岩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华内科杂志》 2022年第08期
  • 机构: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风湿免疫科,北京100853,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风湿免疫科,北京100038,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风湿免疫科,石家庄050000,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 北京协和医院风湿免疫科 国家皮肤与免疫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疑难重症及罕见病国家重点实验室 风湿免疫病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100730,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北京100044
  • 简介:摘要强直脊柱炎(AS)是一种主要侵犯骶髂关节、脊柱和外周关节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在我国,AS的规范化诊断和治疗仍有待普及。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结合我国国情,在借鉴国内外诊治经验和指南的基础上,制定了本规范,旨在规范AS的诊断和病情评估,合理使用非甾体抗炎药、生物和传统合成改善病情抗风湿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脊柱炎,强直性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曲霉菌性脊柱患者的临床特点,为及时诊治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4月30日至2020年5月1日河南省人民医院感染科确诊的6例曲霉菌性脊柱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诊断和治疗转归情况。结果6例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颈痛或腰背部疼痛,从出现临床症状至确诊的时间为2月余至14个月。脊柱磁共振成像检查表现为椎体长T1、长T2信号,压脂呈高信号,增强扫描可见强化明显,可有椎旁脓肿形成。6例患者中,4例C反应蛋白升高,5例红细胞沉降率升高,3例β-D-葡聚糖试验结果明显升高,4例半乳甘露聚糖抗原试验结果升高。6例患者通过病变组织真菌涂片、组织培养或宏基因组第二代测序检查后确诊。予伏立康唑或伊曲康唑治疗后,5例患者痊愈,1例仍在治疗中。结论曲霉菌性脊柱患者临床表现和影像表现无特异性,诊断需结合外周血β-D-葡聚糖试验、半乳甘露聚糖抗原试验,确诊有赖于穿刺组织病理学检查,必要时需行宏基因组第二代测序辅助诊断

  • 标签: 脊柱炎 曲霉菌属 临床特点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后路短节段内固定治疗腰椎布鲁杆菌性脊柱(brucella spondylitis,BS)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9年6月收治34例布鲁杆菌性脊柱患者的病历资料,男22例,女12例;年龄(52.3±10.6)岁(范围35~72岁)。在规范化应用抗菌药物的基础上,均采用腰椎后路短节段内固定术,29例行单纯内固定、后外侧植骨融合术,5例行一期病灶清除、自体骨移植椎间融合内固定术。监测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试管凝集试验(standard tube agglutination test,SAT)评估炎症控制情况。分析患者术前、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术后1年及末次随访的影像资料评估椎间融合情况,临床疗效评价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改良MacNab标准及美国脊柱损伤协会(American Spinal Injury Association, ASIA)分级,同时记录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34例患者手术时间为(104.64±16.72)min(范围65~145 min);平均住院时间为(16.49±7.41)d(范围7~38 d);术后随访时间平均为20.2个月(范围12~34个月)。末次随访时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均降至正常范围,SAT阴性。术后3个月时达到Bridwell融合标准Ⅱ级融合11例(32.35%),Ⅲ级融合23例(67.65%);术后6个月时Ⅰ级融合3例(8.82%),Ⅱ级融合31例(91.18%);末次随访时全部达到Ⅰ级融合。术后腰部或下肢症状即有明显缓解,VAS评分术前(6.3±1.4)分,术后1个月(4.1±1.2)分、术后3个月(2.7±1.4)分、术后6个月(1.6±1.0)分,末次随访时为(1.2±0.8)分;JOA评分术前(13.8±2.4)分,术后1个月为(17.6±2.6)分,术后3个月为(21.7±3.1)分,术后6个月为(24.9±2.7)分,末次随访时为(25.7±1.8)分。VAS评分、JOA评分的差异均有统计意义。12例(ASIA分级C级2例,D级10例)术前存在神经功能障碍者,末次随访时2例从C级恢复至D级,10例从D级恢复至E级。改良MacNab标准疗效优良率达到97.06%(33/34)。无硬膜外血肿、神经损伤、脑脊液漏等手术并发症发生,仅1例发生切口感染经积极治疗后预后良好;随访期内无复发病例。结论在规范化抗菌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腰椎后路短节段内固定治疗布鲁杆菌性脊柱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可以获得良好的临床疗效。

  • 标签: 腰椎 布鲁杆菌病 感染 脊柱融合术
  • 作者: 赵彦萍 林志国 林书典 夏丽萍 张志毅 赵岩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华内科杂志》 2022年第10期
  • 机构: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风湿免疫科,哈尔滨150001,海南省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海口570311,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风湿免疫科,沈阳110001,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 北京协和医院风湿免疫科 国家皮肤与免疫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疑难重症及罕见病国家重点实验室 风湿免疫病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730
  • 简介:摘要骨关节(OA)是最常见的关节,是老年人致残的首要病因。膝关节、手关节、髋关节是OA最常累及的关节。据估计,全球有3.02亿人罹患OA,但OA在全球范围内被严重忽视,对OA的认识和规范化诊疗的普及严重欠缺。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在借鉴国内外诊治经验和共识、指南的基础上,制定了本规范,旨在规范OA的诊断、治疗,以减少误诊和误治,改善患者预后。

  • 标签: 骨关节炎 诊断 治疗 预后
  • 作者: 苏茵 王彩虹 高晋芳 张风肖 林金盈 张莉芸 赵岩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华内科杂志》 2022年第08期
  • 机构: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北京 100044,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风湿免疫科,太原 030001,山西白求恩医院 山西医科大学第三医院风湿免疫科,太原 030032,河北省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石家庄 050051,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南宁 530021,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 北京协和医院风湿免疫科 国家皮肤与免疫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疑难重症及罕见病国家重点实验室 风湿免疫病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730
  • 简介:摘要银屑病关节是一种以累及脊柱和/或外周关节为主的银屑病相关的慢性进展性性关节。其临床表现复杂,具有显著的异质性,近50%的患者可在诊断2年内出现关节的侵蚀破坏,是一种致残性疾病。目前,我国对该病的认识不足,规范化诊治的普及依然欠缺。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在借鉴国内外治疗指南和诊治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现状制定了本规范,旨在规范银屑病关节诊断与治疗,减少误诊和漏诊,改善患者的预后。

  • 标签: 关节炎,银屑病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类风湿关节(RA)是一种以关节滑膜炎症为主要病理基础的自身免疫病,致残率高。近年来,RA的诊治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国际上有关RA的指南亦不断更新。我国RA患者人数多,规范化诊疗的普及依然欠缺。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在借鉴国内外诊治经验和指南的基础上制定了本规范,对RA的诊断、治疗及管理给予建议,以更好地控制关节炎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减少残疾及疾病负担。

  • 标签: 关节炎,类风湿 诊断 治疗 规范
  • 作者: 李彩凤 黄新翔 王永福 郑朝晖 黄艳艳 张文 赵岩 代表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华内科杂志》 2022年第02期
  • 机构:国家儿童医学中心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风湿免疫科,北京100045,广西医学科学院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南宁 530021,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风湿免疫科,包头 014010,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临床免疫科,西安 710032,海南省人民医院(海南医学院附属海南医院)风湿免疫科,海口570311,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 北京协和医院风湿免疫科 国家皮肤与免疫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疑难重症及罕见病国家重点实验室 风湿免疫病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100730
  • 简介:摘要幼年特发性关节(JIA)临床上常见亚型包括全身型JIA、少关节型/多关节型JIA和幼年脊柱关节。本病无特异性诊断指标,需与感染性疾病和恶性病相鉴别。全身型JIA起病多急骤,病情进展快,易合并巨噬细胞活化综合征而危及生命。儿童风湿科医生对JIA的诊断及治疗经验仍不足,规范化诊疗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组织有关专家,在借鉴国内外诊疗规范和分类标准的基础上,制定本规范,旨在规范JIA各亚型及全身型JIA合并巨噬细胞活化综合征的诊断和治疗方案,以降低致死率和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从而改善患儿预后。

  • 标签: 幼年特发性关节炎 诊断 治疗 预后
  • 作者: 姜林娣 马莉莉 薛愉 潘歆 何岚 赵岩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华内科杂志》 2022年第05期
  • 机构: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风湿免疫科 复旦大学循证医学中心,上海 200032,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风湿免疫科,上海 200040,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血液风湿科,石河子 832008,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风湿免疫科,西安 710061,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 北京协和医院风湿免疫科 国家皮肤与免疫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疑难重症及罕见病国家重点实验室 风湿免疫病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730
  • 简介:摘要大动脉(TAK)为累及主动脉及其主要分支的慢性进展性、非特异性大血管。我国为TAK高发地区,但其规范化诊疗的普及尚显不足。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组织专家,在借鉴国内外诊治经验和指南的基础上,制定了本规范,旨在规范TAK的诊断、疾病活动度和疾病严重度的评估、内科治疗的合理制定及外科干预的时机选择,以保护TAK患者重要脏器功能,改善患者预后。

  • 标签: Takayasu动脉炎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左氧氟沙星联合妇科千金片对慢性盆腔患者性因子的影响。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110例慢性盆腔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观察组患者给予左氧氟沙星联合妇科千金片治疗,对照组患者仅给予左氧氟沙星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2.7%,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白带增多、子宫或附件压痛、盆腔积液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白细胞介素(IL)-2、IL-4、IL-10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采用左氧氟沙星联合妇科千金片治疗慢性盆腔,可显著改善临床症状,抑制盆腔慢性炎症,具有良好疗效与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采用。

  • 标签: 左氧氟沙星 妇科千金片 慢性盆腔炎 炎性因子
  • 作者: 沈敏 青玉凤 史晓飞 樊萍 张文 李彩凤 赵岩 代表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1-12-19
  • 出处:《中华内科杂志》 2021年第12期
  • 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 北京协和医院风湿免疫科 国家皮肤与免疫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疑难重症和罕见病国家重点实验室 风湿免疫病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100730,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风湿免疫科 川北医学院风湿免疫研究所,四川南充637000,河南科技大学临床医学院 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风湿免疫科,洛阳471003,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风湿免疫科 710061,国家儿童医学中心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风湿科 100045
  • 简介:摘要自身炎症性疾病(AIDs)是一组因基因突变致其编码蛋白改变、固有免疫失调,最终导致机体出现全身或器官炎症反应的疾病。AIDs是一组罕见的风湿性疾病,为提高临床医生对AIDs的认识与诊治水平,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在借鉴目前国内外经验和指南的基础上,制定了本规范,总结了几种主要AIDs的临床表现,并规范了AIDs的诊断思路和方法。

  • 标签: 自身炎症性疾病 诊断
  • 简介:摘要原发性胆汁性胆管(PBC)是一种以肝脏小胆管为主要靶器官的慢性进展性自身免疫性胆汁淤积性疾病。在我国PBC并非罕见,但PBC规范化的诊断和治疗水平仍待提升,为进一步规范我国PBC的临床诊断与治疗,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组织国内有关专家在借鉴国内外诊治经验及指南的基础上,撰写了本规范,旨在提高临床医生认识PBC的临床特点、治疗选择及预后判断的水平,以期对其及时诊断、正确治疗和科学的随访管理,改善患者预后。

  • 标签: 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 诊断 治疗 预后
  • 作者: 米克拉依·曼苏尔 达展云 郭江涛 武丽君 赵岩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华内科杂志》 2022年第07期
  • 机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 新疆类风湿关节炎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乌鲁木齐 830001,南通大学附属医院风湿免疫科,南通 220001,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 银川 750002,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 北京协和医院风湿免疫科 国家皮肤与免疫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疑难重症及罕见病国家重点实验室 风湿免疫病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100730
  • 简介:摘要结节性多动脉(PAN)是主要累及中小动脉的一种少见的血管,好发于血管的分叉处,导致微动脉瘤、血栓形成、动脉瘤破裂出血及器官梗死。约1/3的患者与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相关。全身各组织器官均可受累,以皮肤、关节、外周神经最常见。病理改变急性期为血管壁纤维蛋白样坏死,性细胞浸润和管腔内血栓形成,慢性期为血管壁纤维性增生。近几十年来,PAN的总体预后得到了改善,主要反映了早期诊断和更有效的治疗方法。PAN治疗主要是糖皮质激素和环磷酰胺,而 HBV 相关 PAN 患者应接受抗病毒治疗和血浆置换。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组织有关专家,在借鉴国内外诊治经验和指南的基础上,制定了本规范,旨在规范PAN的诊断和治疗,以降低致死率及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更好地控制病情,改善患者预后。

  • 标签: 多动脉炎,结节性 诊断 治疗
  • 作者: 田新平 赵丽珂 姜振宇 王燕 黄慈波 赵岩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华内科杂志》 2022年第10期
  • 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 北京协和医院风湿免疫科 国家皮肤与免疫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疑难重症及罕见病国家重点实验室 风湿免疫病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730,北京医院风湿免疫科 国家老年医学中心 中国医学科学院老年医学研究院,北京 100730,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医院风湿免疫科,长春 130021,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血液风湿科,石河子 832000,深圳大学华南医院风湿免疫科,深圳 518111
  • 简介:摘要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ANCA)相关血管(AAV)是一组以血清中能检测到ANCA为最突出特点的系统性小血管。经典AAV包括肉芽肿性多血管、显微镜下多血管和嗜酸性肉芽肿性多血管。我国AAV的规范化诊断与治疗依然欠缺,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在借鉴国内外诊治经验和指南的基础上,制定了本规范,旨在规范AAV的诊断与疾病活动度评估,对患者的治疗策略予以建议。

  • 标签: 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相关血管炎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肝癌合并动静脉瘘患者的影像诊断技术操作方法,以及介入治疗干预效果。方法:2019年2月-2020年5月,将我院61例肝癌合并动静脉瘘患者选作调查对象,针对所有入选患者均择取血管造影技术方法开展影像检查诊断,继而结合患者的影像检查结果制定运用针对性的介入治疗方案,统计分析本组患者的影像检查结果和介入治疗干预效果。结果:在血管造影影像检查诊断工作开展过程中,HAPS患者的检出例数最多,其次是HAVS患者的检出数量,最低为混合型患者的检出数量。对于HAVS患者而言,在针对其瘘口部位实施处置干预条件下,能支持其实现完全栓塞状态,继而可以对其开展肝动脉化疗栓塞技术处理。本组61例患者中,有49例患者运用碘油乳药物制剂、卡铂药物制剂,以及丝裂霉素药物制剂完成栓塞处理过程,其实际获取的效果是碘油物质实现在肿瘤病理组织内部的充分深入沉积,临床疗效较为理想;另外12例患者的肿瘤病理组织实现碘油物质部分填充,在接受经皮肝穿刺手术治疗1.00d后其出血症状消失。本组患者的住院过程持续时间介于16-45d,有29例患者的腹水症状得到显著改善缓解,有22例患者的食管下段静脉曲张症状得到显著改善缓解。结论:为肝癌合并动静脉瘘患者实施血管造影影像检查诊断和介入治疗处置,能获取较好结果,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肝癌 动静脉瘘 影像诊断 介入治疗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超急性期脑出血患者通过低场强磁共振进行诊断,对其诊断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本次研究中所抽取的病例均来自于我院在2019年2月到2019年12月期间收治的超急性期脑出血患者,从中随机抽取出60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两组分别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且均由30例患者所组成,将通过常规核磁共振检测的患者收纳入对照组,将通过低场强磁共振检测的患者收纳入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检出率以及检测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检出率为96.7%(29/30),对照组患者的检出率为76.7%(22/30),P<0.05;观察组患者在检测时,会出现中心均匀的稍高信号,周围出现环形态的高信号,在T1WⅠ序列出现等信号,在T2WⅠ序列出现混杂的高信号,周围出现环形态的低信号;对照组患者在检测时,T1WⅠ序列会出现等信号,T2WⅠ序列会出现不均匀的高信号,周围会产生环形态的低信号。结论:通过低场强磁共振方法对超急性期脑出血患者进行检测,表现的信号与常规方法信号的表现大致相同,但是低场强磁共振的检出率高于常规强磁共振,检测价值较高。

  • 标签: 低场强磁共振 超急性期脑出血 影像诊断
  • 作者: 王培 冯学兵 段兴旺 刘升云 赵岩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3-15
  • 出处:《中华内科杂志》 2023年第03期
  • 机构:郑州大学人民医院 河南省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郑州 450003,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风湿免疫科,南京 210008,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风湿免疫科,南昌 330006,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风湿免疫科,郑州 450052,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 北京协和医院风湿免疫科 国家皮肤与免疫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疑难重症及罕见病国家重点实验室 风湿免疫病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730
  • 简介:摘要风湿性多肌痛(PMR)是一种以颈部、肩胛带和骨盆带肌肉疼痛、晨僵,红细胞沉降率升高,伴或不伴发热等全身反应为表现的综合征。巨细胞动脉(GCA)是一种原因不明的几乎全身血管均可受累的系统性血管,主要侵犯大、中动脉,病变呈节段性、坏死性,组织病理学呈肉芽肿样炎症。我国目前尚缺乏GCA的流行病资料,实际患病率可能被低估。GCA较为严重的并发症是不可逆的视觉丧失及脑血管事件。PMR发病率为GCA的3倍,临床上需排除其他特异性疾病。GCA患者中40%~60%合并PMR,PMR患者中约15%合并GCA。为推进GCA和PMR的规范化诊断与治疗,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在2005年临床诊疗指南的基础上,借鉴国内外诊治经验和指南,制定了本规范,旨在规范GCA和PMR的诊断和治疗,改善患者预后。

  • 标签: 风湿性多肌痛 巨细胞动脉炎 诊断 治疗 预后
  • 简介:摘要温针灸作为中医疗法中的一种外用疗法,在膝骨性关节的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优势。在使用温针灸治疗膝骨性关节时,临床多结合其他疗法,其中常用的即是温针灸结合药物治疗,包括中药内服、中药外用、关节腔注射药物、穴位注射药物等,针药结合可发挥二者所长,两种治疗方法之间可相互作用、相互促进,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本文现就温针灸结合药物治疗膝骨性关节的临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膝骨性关节炎 温针灸 药物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测定脊髓灰质病毒(poliovirus,PV)滴度的结晶紫染色法,并对该法进行验证。方法基于PV的半数细胞培养感染量(50% cell culture infective dose,CCID50),用结晶紫染色和酶标仪确定PV的致细胞病变效应(cytopathic effect,CPE),并验证该法的准确度、精密度、线性范围和耐用性。分别采用建立的结晶紫染色法和传统的显微镜观察法测定66批口服Ⅰ型Ⅲ型脊髓灰质减毒活疫苗的病毒滴度,通过Pearson相关分析评价2种检测方法的相关性。将细胞板浸泡液盲传3代,观察培养物的CPE,并通过逆转录PCR确定病毒灭活情况。结果用建立的方法测定理论滴度8.00、6.00和4.00 lgCCID50/ml的PV样品,回收率为98%~104%。细胞板内和板间测定结果的变异系数(coefficient of variation,CV)为0%~7.85%,同一工作日和不同工作日测定结果的CV分别不超过6.44%和5.27%,不同实验人员测定结果的CV不超过5.10%。该法测定PV滴度的线性范围为2.00~8.00 lgCCID50/ml。该法具有较好的耐用性,以不同细胞浓度(F=1.624,P=0.215)或不同培养时间(F=2.731,P=0.055)培养对PV滴度的测定结果没有影响。该法与显微镜观察法的检测结果具有相关性,Pearson相关系数0.918。实验用细胞板的浸泡液在Hep-2细胞上盲传3代后,培养物未观察到CPE,逆转录PCR测定结果为阴性。结论建立的结晶紫染色法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准确度、精密度和耐用性,适用于口服脊髓灰质减毒活疫苗的病毒滴度测定。

  • 标签: 脊髓灰质炎病毒 脊髓灰质炎病毒疫苗,口服 龙胆紫 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肉芽肿性多血管(GPA)继发肥厚性硬脑膜炎(HCP)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协和医院2004—2018年收治的GPA继发HCP病例资料的特点。结果① GPA患者315例,19例继发HCP,占6.0%;②男性12例,女性7例;年龄19~64岁,中位年龄57岁。③神经系统表现:19例均有头痛,16例颅神经受累。受累部位:额部8例,颞部8例,颅底8例(鞍旁4例,其中海绵窦3例,眶尖2例),小脑幕6例,大脑镰2例,顶部1例,枕部1例,1例合并硬脊膜炎。④系统表现:发热10例,体质量下降8例,肺部受累4例,肾脏受累3例,16例鼻窦炎,10例中耳炎,16例局限型GPA。⑤ 15例ANCA抗体阳性,8例蛋白酶3(PR3)-ANCA阳性,6例髓过氧化物酶(MPO)-ANCA阳性。⑥ 16例行腰椎穿刺检查:脑脊液压力9例升高、5例正常、2例降低;脑脊液蛋白升高10例。⑦ 15例(78.9%)伯明翰系统性血管评分(BVAS)>15分。⑧ 19例均使用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治疗,其中12例行甲泼尼龙冲击治疗,12例鞘内注射地塞米松(或+甲氨蝶呤),19例病情均缓解。结论HCP是GPA少见且严重的表现,主要表现为颅高压和颅神经受累,多见于局限型GPA患者,常伴有全身疾病的活动,需积极治疗。

  • 标签: 血管炎,中枢神经系统 肥厚性硬脑膜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