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2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胆道系统良恶性狭窄的鉴别始终是临床上一大难题,虽然各种先进的成像技术(胆管、窄带成像)和新颖的活检技术(胆道靶向活检)已被用于检查胆道狭窄,但它们诊断胆管恶性肿瘤的准确性仍不够满意。微探头共聚激光显微(probe-based confocal laser endomicroscopy,pCLE)是一种新型成像技术,它在性质不明胆管狭窄的诊断中具有较高的敏感度和阴性预测值,这对于诊断或排除胆道恶性肿瘤有重要指导意义。本文就pCLE在性质不明胆管狭窄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 标签: 血管显微镜检查 胆管疾病 临床方案 共聚焦激光显微内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探头式共聚激光显微(probe-based confocal laser endomicroscopy, pCLE)在性质不明胆管狭窄临床诊断中的作用。方法纳入2013年4月1日—2016年12月30日在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行pCLE检查和细胞刷检的12例性质不明胆管狭窄患者,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经逆行胰胆管造影术检查结果、pCLE检查图像、细胞刷检病理结果,以术后组织病理及12个月以上的随访情况为最终诊断,分别计算pCLE和细胞刷检诊断胆管恶性狭窄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总体准确率。结果12例患者最终诊断为9例恶性肿瘤,3例良性狭窄。细胞刷检诊断胆管恶性狭窄的灵敏度为3/9,特异度为3/3,阳性预测值为3/3,阴性预测值为3/9,总体准确率为50.0%(6/12)。pCLE诊断胆管恶性狭窄的灵敏度为9/9,特异度为2/3,阳性预测值为9/10,阴性预测值为2/2,总体准确率为91.7%(11/12)。结论pCLE可用于性质不明胆管狭窄的鉴别诊断。

  • 标签: 胆管疾病 诊断 胆管狭窄 共聚焦激光显微内镜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SpyGlass直视系统(以下简称SpyGlass)对不明原因胆道狭窄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12年9月至2017年8月期间因不明原因胆道狭窄在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行SpyGlass检查的患者资料,统计分析SpyGlass诊断不明原因胆道狭窄的准确性。结果共有88例不明原因胆道狭窄患者接受了SpyGlass检查,操作成功率97.7%(86/88),SpyGlass视觉诊断不明原因胆道狭窄良恶性的灵敏度为98.1%(52/53),特异度为96.9%(31/32),准确率为97.6%(83/85),阳性预测值为98.1%(52/53),阴性预测值为96.9%(31/32)。3例(3.5%, 3/86)患者术后出现相关并发症,均经内科保守治愈。结论SpyGlass对于不明原因胆道狭窄诊断具有很高的灵敏度和准确率,并发症发生率低,安全有效。

  • 标签: 胆道 诊断 狭窄 SpyGlass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经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 ERCP)诊治儿童胰腺分裂(pancreas divisum,PD)伴慢性胰腺炎(chronic pancreatitis, CP)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20年1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行ERCP诊治的18周岁以下的PD伴CP患儿资料,详细记录患儿的一般资料、下诊治情况、随访资料,并对比术前和术后胰腺炎发作次数、腹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主胰管直径等指标。结果共计19例患儿确诊PD伴CP,总计实施82例次ERCP,平均每例4.31次(1~9次),每例患儿平均更换胰管支架3.21次(0~8次)。副乳头插管成功率为97.6%(80/82),首次ERCP术后腹痛缓解率为89.5%(17/19)。并发症发生率4.9%(4/82),无一例中转外科手术。平均随访55.8个月(9~114个月)。与术前比较,术后胰腺炎的中位发作次数由3.0次减少至0次(Z=-3.839, P<0.001),术后中位VAS由6分降低至1分(Z=-3.748,P<0.001)。而术前、术后中位胰管直径均为0.35 c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699, P=0.484)。结论ERCP诊治儿童PD伴CP安全有效。

  • 标签: 胰胆管造影术,内窥镜逆行 胰腺炎,慢性 儿童 胰腺分裂 内镜治疗
  • 简介:摘要脉管瘤临床少见,发生于消化道的尤为少见。本文报道了1例回盲部脉管瘤的诊断和治疗过程,旨在为该病的临床诊治提供参考。

  • 标签: 内镜下粘膜切除术 脉管瘤 回盲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胆管结石移除术治疗妊娠期有症状的胆管结石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对21例妊娠期有症状的胆管结石患者,采用非放射性(即超声引导)的ERCP手术治疗。术中采用选择性胆管插管,置入内导丝,观察十二指肠乳头的形态,再行十二指肠乳头切开术。沿导丝置入腔超声检查(intraductal ultrasonography,IDUS)的超声小探头,观察记录胆总管结石情况,取出探头后,通过网篮或球囊取石,再用无菌生理盐水匀速低压冲洗胆总管,并再次置入探头以确认胆总管结石取净。结果21例患者均顺利完成ERCP治疗,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丙氨酸转移酶、天冬氨酸转氨酶术前与术后48~72 h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3例患者ERCP后经取石网篮和取石球囊取出结石,取除结石数量与IDUS探头扫查及磁共振胰胆管成像检查相符,术毕放置鼻胆引流管。8例患者因结石较大,需行柱状球囊乳头扩张或机械碎石术,而孕妇不能采用常规镇静或麻醉,故予留置胆道塑料支架,待分娩后再予相应治疗。6例患者发生ERCP术中并发症,其中5例程度较轻。3例患者ERCP术后出现腹痛,无淀粉酶和脂肪酶升高,24 h疼痛消失;2例患者出现轻度胰腺炎,保守治疗效果良好;1例患者术后出现中度迟发性出血,及时发现后予下钛夹夹闭止血治疗后好转。结论非放射性ERCP治疗妊娠期胆总管结石患者是安全有效的。

  • 标签: 胆总管结石病 腔内超声检查 胰胆管造影术,内窥镜逆行 孕妇
  • 简介:摘要近年来随着超声及其附件的发展,下支架引流已经成为胰腺包裹性坏死的首选治疗方案。本文就近几年对内超声引流术治疗胰腺包裹性坏死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超声检查 支架 胰腺包裹性坏死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射频消融治疗胆道恶性梗阻患者术后发生并发症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1月至2021年6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消化内科接受射频消融治疗的110例胆道恶性梗阻患者资料,其中男性62例,女性48例,年龄(74.1±11.1)岁。依据术后是否发生并发症分为并发症组(n=18)和对照组(n=92)。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并发症影响因素。结果110例胆道恶性梗阻患者均顺利完成射频消融,技术成功率为100.0%(110/110)。术后发生并发症18例(16.4%),其中胆道感染12例(急性胆管炎8例,急性胆囊炎4例),急性胰腺炎6例,均经治疗后治愈。并发症组合并糖尿病、胆管狭窄长度>2.5 cm、分段射频消融狭窄胆管、置入单根支架比例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合并糖尿病(OR=6.967,95%CI:1.256~38.658)、分段射频消融狭窄胆管(OR=8.297,95%CI:1.526~45.122)的胆道恶性梗阻患者射频消融术后发生并发症的风险增加,置入多根支架(OR=0.037,95%CI:0.008~0.169)术后并发症风险降低(均P<0.05)。结论合并糖尿病、分段射频消融狭窄胆管是胆道恶性梗阻射频消融术后发生并发症的危险因素,置入多根支架是保护因素,临床上应对存在危险因素的患者予以重视。

  • 标签: 胆道疾病 消融技术 危险因素 手术后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SpyGlass直视系统对胆管、胰管狭窄的性质判断及胆管巨大结石的诊治效果。方法收集2012年9月—2018年8月期间因不明原因胆管、胰管狭窄或胆管巨大结石在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行SpyGlass诊治的患者资料。采用SpyGlass视觉诊断不明原因胆胰管狭窄,部分患者行Spybite活检;胆管巨大结石采用SpyGlass直视联合激光碎石治疗。分析SpyGlass诊治的操作成功率、临床成功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共114例胆管狭窄、11例胰管狭窄和19例胆管巨大结石患者接受了SpyGlass诊治,总操作成功率为98.6%(142/144)。SpyGlass视觉诊断不明原因胆管狭窄性质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7.1%(67/69)、95.3%(41/43)、96.4%(108/112)、97.1%(67/69)和95.3%(41/43)。SpyGlass视觉诊断不明原因胰管狭窄性质的准确率为100.0%(11/11)。19例巨大胆管结石患者的碎石率为89.5%(17/19),首次取石成功率为73.7%(14/19),5例首次取石失败的患者二次取石均成功,总取石成功率为100.0%(19/19)。共4例(2.8%)患者出现术后并发症,其中急性胆管炎3例、轻症急性胰腺炎1例。结论SpyGlass诊断不明原因胆管、胰管狭窄准确、安全;SpyGlass联合激光碎石治疗胆管巨大结石安全、有效。

  • 标签: 狭窄 胆管 胰管 胆总管结石病 SpyGlass内镜直视系统
  • 简介:摘要本文报道1例胆总管巨大结石患者行经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术中取石时发生网篮嵌顿断裂,予体外冲击波碎石(extracorporeal shock wave lithotripsy,ESWL)治疗3次后顺利取出网篮并取净结石。检索2000年1月—2020年5月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及PubMed数据库的相关文献7篇,显示报道的18例ERCP取石网篮断裂病例,患者均经胆道或ERCP取出断裂网篮。可见对于取石网篮嵌顿断裂,ESWL治疗安全有效。

  • 标签: 胰胆管造影术,内窥镜逆行 网篮嵌顿断裂 体外冲击波碎石
  • 简介:摘要根据有无进展为CP,将24例胰腺分裂(PD)并发复发性急性胰腺炎(RAP)患儿分为未进展为CP的治愈组(15例)和进展为CP的CP组(9例)。两组患儿的年龄、PD类型、首次ERCP有效率、合并胆胰管合流异常、副乳头肿大、术前主胰管直径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但治愈组的确诊PD时间、术前AP次数、ERCP操作次数、腹侧胰管缺失例数均少于C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早诊断、早干预或可有效降低CP的发生率。

  • 标签: 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 胰腺分裂 急性复发性胰腺炎 儿童 内镜治疗
  • 简介:摘要胰胆管合流异常(pancreaticobiliary maljunction,PBM)是指胰胆管汇合部位位于十二指肠壁外或汇合部形态和解剖发生先天性异常的一种情况。而胰腺分裂(pancreas divisum,PD)是胰腺最常见的先天性解剖异常,由胚胎发育时期腹侧胰管与背侧胰管融合失败所致。本文报道1例3岁患儿在ERCP下证实同时存在3种胆胰管解剖异常,除PBM合并PD外,在背侧胰管与胆总管末端之间还存在罕见的交通支,下成功治疗。

  • 标签: 胰胆管造影术,内窥镜逆行 胰胆管合流异常 胰腺分裂
  • 简介:摘要回顾性分析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行内超声下支架引流术治疗的48例胰腺包裹性坏死(WON)患者临床分析,分析操作成功率、临床成功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显示,48例患者均成功置入支架引流,操作成功率100%,总临床成功率83.3%(40/48)。术后并发症发生率33.3%(16/48),其中术后出血4例,术后感染2例,支架阻塞8例,支架移位2例。提示超声引导下支架引流术治疗WON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但有较高并发症发生率,临床开展需谨慎。

  • 标签: 内镜超声 支架引流 包裹性坏死
  • 简介:摘要Mirizzi综合征是临床上少见的一种因胆囊管结石等引起梗阻性黄疸、胆管炎、胆囊胆管瘘等的临床综合征,目前主要以外科手术治疗为主,近期我中心以经逆行胰胆管造影术、体外冲击波碎石、SpyGlass三者联合成功治疗1例Ⅰ型患者,取得良好效果。

  • 标签: 胰胆管造影术,内窥镜逆行 碎石术 SpyGlass Mirizzi综合征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在完全性内脏反位(SIT)患者中进行经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2月至2018年12月在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消化镜中心行ERCP治疗的SIT患者的资料,评估插成功率、插管成功率、治疗成功率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共有10例SIT患者进行了11例次ERCP,其中胆总管结石7例,胆总管结石合并胆总管下端狭窄1例,胆总管下端恶性狭窄1例,胆总管下端良性狭窄1例。所有患者采用常规左侧卧位,插成功率为100%,胆道插管的成功率为100%,总体治疗成功率为100%,有2例放置金属支架的患者术后出现腹痛,给予保守治疗后好转。结论在SIT患者中施行ERCP安全有效。

  • 标签: 胰胆管造影术,内窥镜逆行 胆总管结石病 内脏反位 体位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为了评估超声引导下带有烧灼系统的新型管腔金属支架——Hot AXIOS治疗感染性胰腺坏死(infected pancreatic necrosis,IPN)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对2021年12月—2022年1月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行内超声引导下Hot AXIOS治疗的总共5例IPN病例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显示:5例均成功完成治疗,用时8~21 min;术后第1天腹痛、腹胀症状均明显缓解,复查腹部CT提示包裹性坏死均明显缩小,后续成功施行2~9次直接下坏死组织清除术治疗,辅以抗生素治疗后,体温趋于正常、血炎症指标基本正常、坏死腔缩小、坏死物清除干净,Hot AXIOS支架留置12~40 d后拔除;出院后随访25~113 d,所有患者存活且未复发。初步结果提示,超声引导下Hot AXIOS治疗IPN安全、有效。

  • 标签: 胰腺疾病 感染性胰腺坏死 超声内镜 支架 引流 清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体外冲击波碎石(extracorporeal shock wave lithotripsy,ESWL)联合经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治疗高龄困难胆总管结石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1月—2020年1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通过ESWL联合ERCP治疗的87例高龄(70~93岁)困难胆总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碎石成功率、结石取尽率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87例患者共行189个疗程ESWL,平均碎石(2.51±0.78)个疗程。碎石成功82例(94.25%),其中完全碎石54例(62.07%),部分碎石28例(32.18%),未完成碎石5例(5.75%)。共84例(96.55%)ERCP取尽结石,3例(3.45%)未取尽结石,予取出部分结石后留置胆道支架。术后发生轻微并发症9例(10.34%),其中胆管炎2例(2.30%)、胰腺炎1例(1.15%)、高淀粉酶血症3例(3.45%)、一过性鼻胆管淡血性胆汁3例(3.45%)。结论ESWL联合ERCP治疗高龄患者的困难胆总管结石安全有效。

  • 标签: 胰胆管造影术,内窥镜逆行 碎石术 胆总管结石病 老年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下乳头球囊扩张术(endoscopic papillary balloon dilatation,EPBD)治疗胆总管结石并发十二指肠乳头出血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16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411例因胆总管结石行EPBD的患者临床资料,按球囊扩张后是否出现十二指肠乳头出血分为出血组和非出血组,采用单因素及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十二指肠乳头出血的危险因素。结果411例行EPBD治疗的患者中,29例(7.1%)发生十二指肠乳头出血。单因素分析显示出血组和非出血组患者在球囊扩张直径≥1.2 cm占比(P=0.001)、乳头括约肌切开占比(P=0.002)及切开长度(P<0.001)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切开长度(OR=69.771, 95%CI: 7.544~645.296,P<0.001)是EPBD并发十二指肠乳头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球囊扩张直径≥1.2 cm(OR=0.192,95%CI:0.071~0.524,P=0.001)是EPBD并发十二指肠乳头出血的保护因素。结论乳头括约肌切开长度是EPBD并发十二指肠乳头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大球囊扩张治疗胆总管结石安全,可减少十二指肠乳头出血发生率。

  • 标签: 胆总管结石病 危险因素 内镜下乳头球囊扩张术 十二指肠乳头出血 内镜止血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下十二指肠乳头切除术(endoscopic papillectomy,EP)联合胆管内射频消融术(radio frequency ablation,RFA)治疗十二指肠乳头肿瘤合并胆管内浸润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纳入2013年2月—2019年2月采用EP联合胆管内RFA治疗经病理组织学证实的十二指肠乳头肿瘤伴胆管内浸润的12例患者资料。总结患者的临床特征、表现、治疗效果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并随访分析复发率。结果超声检查测量病变中位大小为18.5 mm×15.5 mm,胆管内侵犯长度为(14.1±5.8)mm。12例患者均成功行ER+RFA,技术成功率100%;术后病理示腺癌5例,腺瘤伴高级上皮瘤变6例,腺瘤伴低级别上皮瘤变1例。术后随访(28.5±10.4)个月,接受(4.1±1.6)次ERCP和胆管内活检,分别有2例患者在14个月和20个月时复发(均为腺癌)。结论EP联合胆管内RFA治疗十二指肠乳头肿瘤伴胆管内浸润是安全有效的,但考虑到复发的风险,术后需要严密随访观察。

  • 标签: 十二指肠肿瘤 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切除术 射频消融术 胆管内浸润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钛夹联合尼龙绳牵引辅助下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早期胃角癌及癌前病变的应用价值及安全性。方法以2018年1—12月在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行ESD治疗的59例早期胃角癌及癌前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入常规ESD组(对照组,n=28)和钛夹联合尼龙绳牵引组(试验组,n=31)。比较两组患者的黏膜下补充注射次数、ESD手术时间、病灶面积、黏膜剥离时间、单位时间切除率、病灶完整切除率以及手术并发症等情况。结果试验组黏膜下补充注射次数少于对照组[(2.3±1.1)次比(3.7±1.4)次,t=4.557,P<0.001];试验组的病灶面积和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2.7±2.6)cm2比(11.7±2.7)cm2,t=1.485,P=0.143];试验组ESD手术时间[(72.4±24.7)min比(93.6±28.9)min,t=3.043,P=0.004]和黏膜剥离时间[(67.7±23.3)min比(88.2±28.3)min,t=3.054,P=0.003]短于对照组,单位时间切除率高于对照组[(20.2±3.2)mm2/min比(14.3±3.4)mm2/min,t=6.879,P<0.001]。两组患者的一次性完整切除率均为100.0%。两组患者均未出现穿孔及术后出血等,试验组术中出血率低于对照组[19.4%(6/31)比35.7%(10/28), χ2=1.992,P=0.158]。结论使用钛夹联合尼龙绳牵引辅助技术可降低胃角ESD的技术难度、缩短操作时间、降低术中出血可能,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 标签: 胃肿瘤 胃角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尼龙绳 钛夹 牵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