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湿性愈合敷料在外伤创面难愈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5-09
/ 2

新型湿性愈合敷料在外伤创面难愈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余燕

武警贵州总队医院  贵州贵阳  550000

摘要:目的  研究对外伤创面难愈患者采用新型湿性愈合敷料护理的效果。方法  研究对象为外伤创面难愈患者,均于2022年10月-2023年10月就治于本院,共计7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对所选患者分组,将相同数量的患者纳入对照组和研究组。在创面护理中,两组分别采用常规的干燥敷料和新型的湿性愈合敷料。对两组创面愈合效果进行对比,记录两组换药次数、创面愈合时间、疼痛程度等指标并进行对比。结果  研究组创面愈合效果较好,总有效率明显比对照组高(P<0.05)。研究组换药次数较少、创面愈合所用时间较短、疼痛评分较低,和对照组相应指标数据均有较明显的差异(P<0.05)。结论  对于外伤创面难愈患者来说,采用新型湿性愈合敷料能够取得良好的创面愈合效果,避免反复多次对创面进行换药,也因此减少患者的疼痛,临床护理中可对这一创面护理方式广泛应用。

关键词:新型湿性愈合敷料;外伤创面难愈患者;传统干燥敷料;效果

生活中一些常见的外伤患者,如烧烫伤、压疮、溃疡等,所形成的创面都有不容易愈合的特点,而创面长期不愈,患者就需要长期忍受因此而带来的痛感,并且创面还很容易受到感染,使得患者承受的痛苦进一步加重[1]。传统的用于促进创面愈合的方法为使用干燥的敷料,但使用期间,需要经常性的换药,患者需要承受反复换药带来的疼痛感,而且创面的愈合速度还非常慢。近年来,新型的湿性愈合敷料在临床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使得外伤创面难愈患者有了新的有利于创面恢复的治疗方案[2]。现研究特针对新型湿性愈合敷料的应用效果展开分析,选取本院所收治的外伤创面难愈患者作为分析对象,具体研究情况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22年10月-2023年10月就治于本院的外伤创面难愈患者7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将所选患者均分至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中,男女患者的数量比为21:14,年龄21-60岁,平均(36.35±2.42)岁,外伤类型有烧烫伤、压疮、溃疡,对应患者数量分别为10例、14例、11例;研究组中,男女患者的数量比为20:15,年龄23-62岁,平均(36.47±2.35)岁,外伤类型和对照组相同,对应患者数量分别为12例、13例、10例。利用统计软件分析两组上述资料数据差异,结果均无意义(P>0.05),可对比。

1.2方法

在对照组患者的创面护理中,所使用的促进创面愈合的材料为传统的干燥敷料。准备生理盐水,对创面进行冲洗,然后使用聚维酮碘溶液进行消毒处理,最后使用涂抹凡士林的纱布对创面进行包扎,每天进行1次创面敷料的更换。

在研究组患者的创面护理中,所使用的促进创面愈合的材料为新型湿性愈合敷料。首先对创面进行消毒,然后使用合适的湿性敷料进行包扎[3]。若创面上有腐肉、结痂,先进行清洗,清洗干净后,在上面涂抹水凝胶,然后用水胶体透明贴或泡沫贴固定,每隔2-4天进行一次敷料更换。如果分离腐肉、黑痂和肌肉组织的过程中,患者创面液体较多,可以使用海藻酸盐敷料包扎。若患者创面平坦,使用水凝胶敷料薄涂即可;若伤口较深,可用海藻酸盐填塞。在进行创面护理时,首先在清洗伤口环节,动作要尽可能地轻柔,消毒和换药时也应如此,过程中做好对患者疼痛程度的评估,若是患者疼痛感较强烈,可遵医嘱为其使用一定的止痛药物。此外,还要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交流,多鼓励患者,为患者提供情感上的支持;为患者提供饮食方面的指导和建议,确保其营养摄入充足且均衡,以更利于创面的恢复。

1.3观察指标

(1)创面愈合效果。分为痊愈、好转、无效三个等级,分别对应创面完全愈合、创面明显缩小、创面无变化甚至增大。计算有效率,为达到痊愈和好转标准患者所占比例之和。(2)换药次数、创面愈合时间、疼痛程度三项指标。其中疼痛程度的评估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0-10分,分值越高,为疼痛感越强。

1.4统计学分析

研究所用统计分析软件为SPSS22.0,所得计数资料表示为(n)和(%)形式,计量资料表示为(±s)形式,对两类资料分别行χ2检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创面愈合效果比较

研究组创面愈合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创面愈合效果比较[n(%)]

组别

例数

痊愈

好转

无效

总有效

研究组

35

21(60.00)

13(37.14)

1(2.86)

34(97.14)

对照组

35

13(37.14)

14(40.00)

8(22.86)

27(77.14)

χ2

5.134

P

<0.05

2.2两组换药次数、创面愈合时间、疼痛程度比较

研究组换药次数较少、创面愈合时间较短、疼痛评分较低,和对照组各指标数据均有较明显的差异(P<0.05)。见表2。

表2  两组换药次数、创面愈合时间、疼痛程度比较(

±s)

组别

例数

换药次数(次)

创面愈合时间(d)

疼痛评分(分)

研究组

35

7.24±1.35

7.25±1.36

2.58±0.62

对照组

35

16.63±2.31

12.57±2.49

4.73±1.25

t

10.365

8.734

4.833

P

<0.05

<0.05

<0.05

3讨论

在外伤创面护理中,传统做法为使用干燥的敷料,用于促进创面愈合,然而这种敷料很容易使创面肉芽组织和敷料发生粘连,创面周围正常皮肤组织也会因此而受损[4]。并且使用传统干燥敷料过程中,需要经常性进行换药处理,会让患者反复承受疼痛,而且对于伤口的恢复也不利。有研究指出,在难愈性创面涂抹干燥的敷料,难以在创面建立与外界隔离的环境,使得创面容易遭受外界因素影响,形成感染,而一旦发生感染,创面愈合的进程又会进一步变慢[5]。基于此,本研究提出使用新型湿性愈合敷料,其能够有效避免干燥敷料的诸多弊端,促进创面更快、更好的愈合。本研究结果显示,采用新型湿性愈合敷料的研究组创面愈合效果好于使用传统干燥敷料的对照组,且研究组创面愈合过程中换药次数较少、愈合所用时间较短、疼痛感较低,这些和对照组均有明显差异。充分证实了新型湿性愈合敷料的应用价值。

综上所述,在难愈合创面护理中,采用新型湿性愈合敷料能够取得良好的创面愈合效果,患者无需反复换药,也无需多次承受因此而带来的痛苦,临床可对这一创面护理方式广泛推广。

参考文献:

[1]武丽丽.外伤难愈合伤口中湿性愈合新型敷料的应用与护理措施[J].糖尿病天地·教育(上旬),2020(10):290.

[2]朱艳秋.湿性愈合新型敷料在外伤难愈合伤口护理中的作用[J].养生保健指南,2020(9):114.

[3]钱岚.外伤难愈合伤口中湿性愈合新型敷料的应用与护理措施[J].健康大视野,2020(20):173.

[4]莫怀飘林进姬罗仕珍.湿性愈合敷料应用在Ⅱ,Ⅲ期压力性损伤患者中的护理研究[J].中外医学研究,2021(12):98-100.

[5]武丽丽.湿性敷料换药护理在外科伤口中的应用分析[J].健康必读,2020(10):169-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