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教”改革背景下中职机械制图教学改革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1-19
/ 2

“三教”改革背景下中职机械制图教学改革思考

王佳

天津市劳动保障技师学院 天津  300162

摘要:机械制图是中职学校中非常重要的课程之一。这门课程的设立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机械制图技能,提升他们的综合素养,以便让他们具备基础的就业能力。然而,目前许多中职院校的机械制图课程教学效果还不够理想,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机械制图课程的课程构成存在问题。目前的课程设置较为简单,往往只局限于理论知识的传授,缺乏实践操作的机会。这样的设置无法使学生真正掌握制图技能,并且难以应对实际工作中的挑战。

关键词:“三教”改革;中职机械制图;教学改革

1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教学方式过于枯燥

中职院校机械教学课程面临的一个问题是过于理论化,缺乏实际操作训练。这种情况在机械制图课程中尤为突出,因为学生需要培养制图和阅读机械图的能力。然而,当前的课程设置往往忽视了实践操作训练的重要性,而过分强调了理论课程。首先,机械制图课程的核心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制图和机械图阅读能力。机械制图是机械工程师必备的基本技能之一,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然而,仅仅通过理论课程传授知识,很难使学生真正掌握制图的技能。实践操作训练是提高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有效途径,因此在机械制图课程中必不可少。然而,目前的教学实践中存在一个问题,就是教师过于重视理论课程,而忽视了实践课的教学。这导致了课程过于理论化的情况。理论课程无疑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但过于依赖理论课程同时忽视实践教学,会导致学生难以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操作中。

1.2现代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被滥用

在教学中,教师对多媒体教学不够了解,通常会导致滥用多媒体技术的现象。一方面,教师可能直接展示机械制图,让学生缺乏想象空间,使其难以形成空间思维。这种教学方式限制了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发挥,不利于他们的综合能力提升。另一方面,由于教师对多媒体技术掌握不足,难以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仅当作黑板替代品。这种教学方式使得多媒体技术的优势得不到充分的发挥,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此外,教师依赖网络下载课件进行教学,却往往不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调整课件内容。这种做法使得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学习需求脱节,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降低。教师应该明确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结合教材内容,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调整,以提高教学效果。

1.3缺乏实践教学

机械制图课程在工科教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不仅为学生提供了实践指导,还培养了他们在机械制图方面的技能和知识。然而,许多中职院校教师未能重视机械制图课程的实践教学,导致学生常常只接受理论教学,缺乏实践教学的机会。由于缺乏实践教学的机会,学生对机械制图课程的理解也不够充分,无法获得良好的实践训练。在机械制图课程中,理论与实践需要相结合,通过实际操作和练习,学生才能真正掌握制图技巧和方法,提高他们的实践制图能力。然而,缺乏实践制图能力将使中职院校机械制图专业学生难以找到工作。在当今竞争激烈的社会中,工作单位更加注重员工的实际操作能力和技术水平。如果学生只是停留在理论层面而没有实践能力的支撑,他们将无法满足工作岗位对实践技能的要求。

2三教改革背景下中职院校机械制图课程教学改革对策

2.1培养学生对机械制图课程的兴趣

在教育方法层面上,关键点之一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教师可以通过鼓励和赞赏学生的努力和成就,以及提供有趣的学习任务和活动来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此外,教师还可以利用课堂互动、小组合作和角色扮演等教学方法,增强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更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另一个关键点是调整教学方法,打破传统教育模式。传统教育模式在机械制图领域的教学中可能显得过于理论和死板,缺乏实践和创新的元素。因此,教师可以采用项目式学习、问题解决和案例分析等现代化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运用机械制图知识。引入更现代化、趣味化的教学模式也是关键点之一。例如,教师可以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和虚拟现实技术来进行教学,让学生在虚拟环境中进行机械制图实践。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游戏化教学的方式,设计有趣的学习活动和竞赛,让学生在玩中学,增加学习的趣味性和吸引力。

2.2加强教学的具象化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课程的实际应用性,避免使用难以理解的专业术语,从而减少学生对课堂的疏离感和挫败感。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教师可以运用一些常见的课堂物品,如黑板、书本和书桌,作为一种教学工具,来解释机械制图中各种机械零件的空间形态,以增加教学的具体性。同时,教师还应该注意自身表达方式,尽可能采用更加通俗易懂的语言来解释知识点,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使用常见的课堂物品来帮助学生增强对机械制图中各种机械零件的空间形态的理解。举个例子,当教师解释一个特定的机械零件时,可以在黑板上画出该零件的剖面图,并用书本或者书桌来模拟这个剖面图对应的三维形状。通过这样的实践活动,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机械零件的空间结构,也就能够更好地理解机械制图的内容。除了利用物品来增强教学的具象化,教师还需要注意自身的表达方式。在解释知识点时,教师可以尽可能使用更加通俗易懂的语言来表达,避免使用晦涩难懂的术语。通过使用接地气的语言,教师能够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所传达的知识。比如,当教师解释一个复杂的概念时,可以用通俗的例子或者故事来解释,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概念的含义和应用。

2.3加快师资队伍建设

中职院校教师应该注重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以培养学生的机械制图就业能力。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扮演着主要的组织者和引导者的角色。中职院校的学生需要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学习任务。然而,要优化机械制图课程的教学质量,需要加快师资队伍的建设。为了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需要给教师提供学习机会。教师研讨会和讲座是为教师提供学习机会的具体方式。此外,通过与外界的交流沟通,教师可以了解自己能力和教学理念上的不足之处。根据自身情况,教师可以调整和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通过这些努力,中职院校的教师能够更好地提高教学能力,从而培养出具备机械制图就业能力的学生。

3.2构建以岗位能力为核心的课程体系

为了达到优化教学质量的目标,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和策略来提高教育水平。首先,教师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他们需要具备专业知识和教育技巧,能够灵活应对不同学生的需求。因此,重视教师培训和提升教师素质是必不可少的。我们可以组织定期的教师培训活动,让教师不断学习更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提高他们的教学能力和专业水平。其次,教学资源的丰富和优化也是优化教学质量的关键。教学资源包括教室设施、教学用具、教材等。我们需要确保教室设施的完善和安全,并配备适合教学需要的现代化设备。同时,我们还应不断完善教学用具和教材,使其贴近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3结论

总之,改进机械制图课程的教学效果是中职学校重要的任务。通过调整课程构成,更新教材内容和与企业合作等举措,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机械制图技能,提升他们的综合素养和就业能力。

参考文献:

[1]宋波,虞月娥.中职学校信息技术环境下机械制图课堂教学改革研究[J].科幻画报,2022(05):155~156.

[2]王晓萍.如何创新及深化中职机电专业机械制图课程教学改革[J].学周刊,2021(14):11~12.

[3]高玖东.关于数字化影响下的中职机械制图教学改革的思考[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1(04):85~86.

[4]郑明强.基于OBE理念的“机械制图”课程教学改革实践研究[J].南方农机,2021,54(11):184~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