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层教学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7-22
/ 2

分层教学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应用

杨立军

湖南省怀化市中方县袁家镇学校

418013

摘要在初中阶段的教学中,物理是一门非常重要的课程,对物理教师来说,需在授课期间全面考虑初中生的学习情况,和其他教师多交流他们的学习进度,以此准确对初中生分层,采用分层教学的模式,帮助各个层次的初中生达成相应的学习目标,在日常教学中持续提升物理学习成效。

关键词:分层教学;初中物理;教学应用

物理学科是在各种实验中产生的,初中物理的授课目的为使学生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使其掌握基础的物理现象。初中生的学习进度存在差异,部分学生对物理兴趣强烈,逻辑思维灵活,学习效果就比较理想,而部分学生还未适应物理学习,所以学习情况不佳,这种情况在物理教学中是比较常见的。初中生处于发展阶段,而老师也应该以整体发展的目光观察他们,所谓分层教育,就是根据他们的能力不同而形成的教学方法,老师可以在分层的基础上,科学的针对他们不同的需求而实施教育,以达到提高学生物理水平的目的。

一、分层教学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应用的意义

分层教学方法的理念,最先出自孔子所提出的"因材施教"[1],就是根据不同的情况采取相应的教学方法和内容,这种方法可以做到充分尊重每一个孩子的成长,也可以给他们创造更大的发展平台,促进整体教育效果的提升。班级中每个初中生领悟能力都有差异,部分人很喜欢物理,而有些却感到厌烦,甚至丧失了学习兴趣。如果教师单一采用以往授课方式,是不能有效加强其学习兴趣的。而采用分层教学方法,教师就能够对各个层次的初中生建立相应的授课目标,进而增强基础薄弱者的学习兴趣。同时,许多教师在初中物理教学时课堂氛围沉闷,很少和学生沟通,分层教学的实施,不仅可以提升授课效果,还能够加强教师的课堂组织与交流能力。

二、初中物理教学现状分析

(一)传统教学模式无法兼顾所有学生

因为教师、实验器械、教学设备等资源的限制,所以,我们国家大部分的初中学校通常采取大班教学形式。物理大班教学期间,教师一般仅重点关注点几名学生的状况,无法逐一考察所有学生。比如,在教学牛顿定律的过程中,许多初中生无法掌握“力的作用是相互”这一知识点,而教师为保障课时,通常会根据课前制定的计划继续进行授课,难以兼顾到全部初中生的学习进程。

(二)学生学习情况不一致

针对大多数初中生来说,通常觉得初二的物理知识相对简单,学习好的学生在初一的时候,就已经通过自主学习、课后服务等方法,初步掌握课本上的知识,甚至可以自己解答基础的牛顿定律问题。所以,在正式学习时,那些成绩优异的学生,会觉得物理知识太多简答。但对那些基础差的学生来说,就会感觉学习内容比较难。比如,开展“电学”授课时,部分学生无法分清并联和串联的差异,也无法单独完成各种练习题。所以,倘若教师依旧通过大班授课模式,就无法确保初中生的学习成效。

(三)教学进度难以把握

因为面对中考的巨大压力,很多初中生在完成校内学习之后,会报名参与各种物理课外竞赛活动和课后服务,或者预先学习下一阶段的知识内容。整个班级中的初中生差距拉开,教师无法准确掌握授课难度。但是,为更好的确保班级学生均可以掌握基础的物理知识,很多教师依旧按部就班按照教材进行授课,授课知识仍局限于例题和定理上。

三、分层教学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一)培养学生参与积极性

开展初中物理授课活动的时候,教师应重视提高初中生的学习热情。只有具备充分的学习热情,才可以更好的配合教师积极参与课堂学习,才可以更好的凸显分层教学的应用价值。物理学科是比较枯燥无趣的,教师应最大程度根据教材知识,深入挖掘其中的趣味性。例如,在教学“力”相关知识的过程中,教师就能够根据日常生活,给初中生形象、生动的介绍“力的三要素”,保证他们掌握受力面、压力等相关概念[2]。针对初中生来说,其在学习方面的坚持性很不稳定,并且非常容易受各种因素的干扰。而教师要做的就是培养他们的学习热情和兴趣。在课堂授课期间,教师应针对初中生的具体学习状况,建立分层授课的内容,初中生也可以更充分的掌握所学内容,还能够加强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于授课目标的导向下,持续巩固物理知识,完成系统性学习,进而给后续学习夯实基础。

(二)教学目标分层

物理教师在准备课程时,应将初中生的具体差异为核心,建立针对性的授课目标。对于学习优异者,教师的目标即使他们掌握扎实的物理知识,并熟练运用定理,注重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对于中等生,应以加强其整体能力为主要目标,使得他们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并提升创造能力;而对于学习差的学生,授课目标不可以比当前的学习标准更低,老师应培养其掌握基本技能的能力,并着重训练其学习行为。也因此,在对电路的教学中,学习差者首先应掌握电路中怎样实现并联与连接等相关的知识;中等生则可以研究如何混搭电路;学习优异者要在使用混搭电路的基础上,处理混搭电路中实际存在的情况。

(三)教学内容分层

教学内容的层次,应该从容易到难、由浅到深。根据相同的物理试验内容,底层学生可以只参加验证性试验;中层学生则可先完成验证性实验,以后再使用数字化的探究仪器完成探究性试验;高层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理解,自主设计实验并验证观点,教师应给初中生创造更多机会和平台,并且保证满足初中物理新课标中的实验专题选修需求

[3]。例如,在开展“凸透镜成像”授课活动时,教师按照学生的具体情况,将其分为高层、中层、底层3个小组;由组员之间共同配合进行凸透镜成像实验。实验期间,教师需指导高层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大胆创新,而对于中层初中生,教师应鼓励他们充分发挥自身潜能,努力缩短和高层学生之间的差距,对底层学生,教师需指导其尽力符合实验的要求。

(四)课外作业分层

对于物理课外作业的分层,教师留下相同方向的课后作业,但是在难易程度及内容上应存在差异性。对于学习基础薄弱者,课后作业需重视基础题型,主要是为了经过课后的巩固练习,帮助其充分掌握所学知识,引导其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进而提升学习效果;对于中层学生,教师应在基础题型的同时,加入相应的综合性题型,进而在巩固知识的前提下,强化初中生对物理知识的熟练掌握度,加强其学习信心及兴趣;对于高层学生,教师则应在上述基础上,设置一些具备探索性、开放性的例题,使他们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在日常实践中熟练运用物理技能。

(五)分层评价学生学习情况

物理学习情况的评估方式主要是成绩考核,教师应根据各层地的学生设置差异性的试卷,运用异卷同考的方式。学习基础薄弱者的考核内容主要为基础物理知识,对学习能力不可设置太高的门槛;成绩优异者需注重对物理知识的应用;而中等生就应二者兼顾,但是考核难度要稍低于成绩优异者。另外,统一的试卷也能够进行分层,如分成选答题、必答题、附加题[4]。其中基础为必答题,全班学生都要填写,选答题就要分层次,学生可以自由选择答题,而附加题可只要求优等生回答,如此就可以很好的满足各层地学生的需要,使其获得成功的喜悦。

四、结束语

将分层教学法运用于初中物理教学中,不但可促进初中生个体差异化的体现及满足,并且还可以有效处理全班统一教学时,呈现的共性及初中生个性之间的冲突,还可以最大程度发挥“因材施教”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价值,进而更好的达成授课目标及任务,促进授课效果的进一步提高。

参考文献

[1]颜海洋.基于“互联网+”初中物理分层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J].读写算,2021,(36):3-4.

[2]马龙.立足全面发展尊重学生差异——初中物理作业分层设计探索[J].求学,2021,(44):43-44.

[3]孙祥军.循序渐进提高素养——“渐进式”教学模式的初中物理教学研究[J].数理化解题研究,2021,(32):82-83.

[4]吴燕.促进深度学习的初中物理实践作业设计研究[J].文理导航(中旬),2021,(11):2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