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成习惯,掌握技巧—小学生语文阅读习惯养成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6-14
/ 2

养成习惯,掌握技巧—小学生语文阅读习惯养成策略

江润珠

福建省漳州市巷口中心小学  363000

摘要:阅读教学是学好语文的前提条件,是学好语文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阶段是学生各方面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阅读能力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阅读习惯的养成不是循序渐进的,是需要一个逐渐适应的过程。小学语文教师要以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和能力为主要教学目标,让学生的学习中养成阅读习惯,掌握阅读技巧。

关键词:习惯:技巧:小学生:语文阅读

前言:随着新课改的推出,要求小学语文学习不再只是学习语文基础的知识,要以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和阅读能力为主。注重培养学生的各方面的能力。小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对于学生学好语文其他各科都非常的有帮助。在小学阶段要重视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让学生在阅读中学习知识,不断提升学生的自身能力。

一、培养学生阅读习惯的意义

学好语文最重要的就是掌握大量的语言和词汇。小学阶段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是教学的主要目标。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要采取新的教学理念,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为主。因为,学生通过大量的阅读可以掌握大量的词汇语言,转变对学习的态度,在阅读找到自己的定位,体会到文章的魅力。在阅读中,还可以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学生阅读自己喜欢的文章,在文章阅读中找到阅读的乐趣,丰富自己的思维和想法,积累大量的词汇,让学生真正的爱上阅读。这对今后学生学好语文都是非常有益的。

二、小学阶段学生阅读习惯养成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小学阶段是学生培养能力的关键时期。这阶段对于教师的要求特别高,教师的责任也特别大,这阶段的教育对学生今后的发展非常重要。随着教育体制的改革,新的教育模式的推出。新的教育理念被大部分教师所采纳。但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很多教师仍旧采取传统教育模式,让学生在学习上很难产生兴趣。很多教师忽视了对于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还一味的认为学习课本上的知识更重要。教师的思想没有转变,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学生的想法,阅读教学就一直不被重视。现在的小学生阅读还处在强制阅读的基础上,阅读内容都是教师选择的,忽视了学生的想法,教师的过多干预,让学生觉得厌倦,对阅读更是没有任何兴趣。

三、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有效性的策略分析

(一)分析学生特点,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小学阶段的学生天性好动,好奇心比较强,容易对新事物产生兴趣。在教学中,教师就可以根据学生的这方面特点,采用适合学生特点的教学的模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集中精力去思考,针对学生的特点去教学,对于学生的学习会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例如:在部编人教版,小学一年段“乌鸦喝水”这篇课文的学习中。在课堂教学上,教师利用多媒体的手段,把“乌鸦喝水”这篇文章放到视频当中,以动画的形式让学生来学习,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觉得这不是在学习,而是在看动画片,让学生在放松的环境中学习,这样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文的印象,通过教师的讲解,学生更容易理解课文。之后,教师可以通过设置问题?引发学生去思考,比如,同学们还知道其他类似的故事吗?让学生懂得做任何事情都要动脑经来解决问题,鼓励学生遇事多思考,不要慌乱。让学生把自己阅读过觉得好的文章拿到课堂上和同学们谈论,学生通过互相谈论不仅激发了学生阅读兴趣,还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二)组织阅读活动,强化阅读效果

阅读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教师的高度重视。学生在学校的学习压力很大,教师可以通过安排阅读来缓解学生紧张的学习氛围。从学生的角度考虑,让阅读作业尽量在学校完成,让学生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1]

例如:在平常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在班级一个角落设置读书角,让学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来阅读,还鼓励学生把自己喜欢阅读的文章拿到学校来,学生之间互相交流。鼓励学生多阅读一些有意义的图书,给予一些阅读内容的指导。但是不要过多的干预,阅读的目的是让学生喜欢,让学生在阅读中找到乐趣。教师还可以在班级举办阅读比赛,在比赛中让学生把自己读过的觉得比较好的图书和学生分享,讲解故事中的亮点。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感受到阅读带来的乐趣。

(三)鼓励课外阅读,提高语文素养

阅读习惯的养成需要教师努力。阅读的习惯不能是强制学生来做,需要教师努力营造良好的阅读环境。教师要转变以往的教育思想。真正的体会到阅读的重要性,阅读对于学生学习各方面都是有帮助的。让想学生的能力提升,阅读的教学是不可忽视的。

比如,在日常教学工作,教师可以在每周抽出一节课来安排学生专门来阅读。阅读内容学生自己选择可以是课本中的也可以是课外的文章[2]。在内容选择上要学生自由选择,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喜欢来阅读。阅读后,与同学们分享自己的阅读体会,通过阅读学到了什么?对于哪部分印象比较深刻,说出自己的理由。通过,这样的分享教师可以掌握学生的想法,及时纠正学生阅读中的错误。同时,还提升了学生的阅读兴趣。

(四)掌握有效的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阅读的目的是提升学生学习的能力。如果,只是单纯的阅读就失去了阅读的意义。我们要在阅读中学习知识,丰富自己的想法,树立自己的思维习惯和思考习惯。一些教师盲目的布置阅读作业,给学生学习造成很大的影响。以阅读量来要求学生,学生只能以应付的心里来阅读,这样做,非常不利于学生阅读喜欢的培养。

例如,在日常的教学中,教师不要以阅读量来要求学生,要注重学生的阅读质量。阅读的目的是提升学生的能力,希望学习能力的提升,让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任何学科的学习,方法的掌握才是至关重要的。教师要指导学生在阅读中养成记笔记的好习惯,在阅读中把自己认为不错的好词好句记下来。通过阅读,分析作者的写作特点和方法,让学生学会抓重点。这样不仅会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还能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3]。这样做,对于学生今后学好语文非常的有帮助。

结语:任何一种习惯的养成都不是短期内形成的,它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阶段,教师的作用是很关键的。小学阶段的教师责任特别重,他们的教育会影响一个学生的一生。这就需要教师引起足够重视,运用有效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能力,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形成。

参考文献:

[1]付东春.浅谈小学生语文阅读习惯的养成[J].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2018(06):51.

[2]付东春.浅谈小学生语文阅读习惯的养成[J].散文百家,2018(06):223.

[3]杜欢.小学生语文阅读习惯养成研究[J].散文百家,2018(05):229-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