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教学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的优化路径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5-31
/ 2

小学英语教学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的优化路径

梁娜

广元市朝天区曾家镇第一小学

摘要:伴随素质教育理念和内容的不断深入落实与推进,小学英语教学理念、内容、手段以及整体模式等都亟待全面更新与优化。而针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以优化小学英语教学,这将有利于全方位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发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蕴涵的历史价值帮助学生拓展广阔认知,深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蕴含的人文价值以拉近学生与优秀传统文化的距离,丰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呈现形式帮助学生培养文化应用意识与能力,从而影响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英语应用,即提高学生相关的语言构建与应用能力以及审美鉴赏能力等、发展文化应用英语思维、深化文化意识,最终全方位落实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因此,针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以优化小学英语教学,对于学生的全方位多维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小学英语;传统文化

一、小学英语教学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的意义

(一)全方位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深度渗透并积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全方位地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而促进小学生智育和德育的同步发展。具体而言,在实际小学英语教学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将有利于在学生的小学英语学习中全方位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方面既有利于帮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可以突破语言交流的界限而拓宽实际的文化传播渠道,有利于丰富学生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从而帮助学生深化自身的文化涵养;另一方面还将有利于帮助学生透过英语学习的角度而重新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而潜移默化影响学生跨文化交流能力与本土文化传播能力的提升,从而帮助学生深化文化意识与文化应用能力,最终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全面渗透与有效落实,实现意识的传递、文化的深度发展与有效传承。

(二)提高小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深度渗透并积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提高小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继而丰富并提高小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首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学生从小接触的内容,其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使学生基于熟悉甚至具有学习趣味的文化内容而产生英语语言的交流,以此有利于增强英语的应用教学内容呈现,从而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其次,基于当前的社会发展趋势,当前学生沉浸在网络世界中往往会出现崇洋媚外等情况,而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深度渗透并积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从教育层面扭转学生的认知,促使学生以英语学习角度而深化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以此有效平衡学生对中国文化的实质认同度和对于外来文化的认知范围,从而基于综合性发展角度而提高小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

(三)促进小学生的全方位多维发展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深度渗透并积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促进小学生的全方位多维发展,继而促进素质教育理念的落实和素质教育内容的渗透,最终促进小学生智育、德育、美育、劳育和体育的全面发展。第一,基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美学特点,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深度渗透并积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营造良好的文化熏陶氛围,以此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发展高效英语学习,从而促进学生的美育发展;第二,基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德育性,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深度渗透并积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深挖英语学科教学的德育价值而促进智育与德育的有机结合,从而促进学生的德育发展;最后,基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综合性教育价值,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将全面深化素质教育的内容,最终促进小学生的全方位多维发展。

二、小学英语教学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存在的问题

(一)重视基础教学,轻视德育渗透

观察小学英语教学现状可知,部分教师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学板块常常重度关注学生的基础学习而忽视其他素质教育内容的渗透。具体而言,受到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教师在开展实际小学英语教学时仅仅关注学生的智育发展,即立足英语教材内容以联系考纲内容等完成基础的英语教学,一方面忽视学生多样化优质思维品质的培养,继而导致学生认知视野的闭塞而无法促进学生后续的自主学习或拓展学习;另一方面忽视学生综合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不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建构与应用能力、发展学生的英语交流与思考思维、增强学生的文化意识与文化涵养,从而导致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部分培养缺失,最终不利于其他教学层面如德育板块等的落实。

(二)重视应试教育,轻视意识培养

观察小学英语教学现状可知,部分教师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常在实际教学中过度关注应试教育内容而忽视小学生的文化意识培养和文化素养提升。受到应试教育压力的影响,大多数教师在开展实际小学英语教学时往往重视应试教育内容而忽视其余教学板块的开展,即立足英语教材内容而联系主要的考点内容以完成基础意义上的英语应试教学,这样将导致学生跟随教师的教学观念而发展功利化的英语学习目标,继而基于功利化学习目标而发展后续的英语学习,一方面忽视英语学科的应用教学而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与应用意识,另一方面还将导致学生偏向于发展自身的语言建构与应用能力而忽视了英语教学所体现的人文价值,从而导致学生文化意识的缺失与文化涵养水平的一般。

三、小学英语教学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的优化路径

(一)立足英语教材内容,深挖文化渗透层次

基于小学英语学科的特点,为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教师可以有效利用学生的发散思维而激发学生的思维广阔性。

(二)积极引入游戏教学,丰富文化词汇教学

基于小学英语学科的特点,为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教师可以积极引入游戏教学而丰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形式,如针对中华传统节日文化而举办词汇竞猜的小比赛,以此丰富有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词汇教学。具体如,教师可以提出中文的词汇如“端午节”“龙舟”,继而要求学生在英语课堂上用英语语言完成交流并猜词,一方面可以利用学生的辐射思维而增强学生对节日的文化认知,另一方面还将引导学生在猜词的过程中不断联想并深化节日文化与英语语言表达的联系,从而提高学生的文化词汇积累量,促进词汇教学效率与质量的提升,同时还将促使学生基于游戏过程而间接增强对端午节等传统节日文化的认知,最终提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率。

(三)尝试引入以读促写,增强学生文化意识

基于小学英语学科的特点,为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教师可以基于上述深层的阅读教学而引入以读促写模式,从而增强学生文化意识的培养。例如,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基于对中华传统节日文化的认识而激发自身的创作欲望,围绕已有的文化认知而自发地了解更多的文化知识,从而为学生的习作表达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最终提高学生的文化表达意识。

四、结语

基于小学英语学科的特点,为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教师可以采取以下的教学措施,如立足英语教材内容而深挖文化渗透层次、积极引入游戏教学而丰富文化词汇教学、紧密联系语法教学而培养文化应用意识、注重渗透阅读教学而拓展文化传播渠道、尝试引入以读促写而增强学生文化意识、系统构建专题教学而促进文化整体传播、灵活优化情境教学而促进学生文化交流、联系现代技术教学而丰富文化渗透形式、重视教学评价开展而优化教学评价体系等,以此充分发掘并应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从而丰富小学英语教学的层次和内容,最终促进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参考文献

[1] 乔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小学英语教学的意义、问题及路径[J].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21(2).

[2] 陈玉娜.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渗透分析[J].新课程(上),2019(11).

[3] 王宁,周以涛.小学英语教学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合[J].文教资料,2019(9).

[4] 黄瑜香.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渗透[J].教育实践与研究(A),201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