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柔道运动员的选材方法和训练方式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17
/ 2

青少年柔道运动员的选材方法和训练方式

王林

攀枝花市体育中学 四川 攀枝花 617000

摘要:柔道训练涉及范围广,而选材就是第一步,尤其是青少年运动员基础选材尤为重要。直接关系到训练对象是否可以成才,有没有培养的价值。有什么样的标准,用什么样的方法,选择什么样的对象,才能适应柔道训练的苗子?青少年时期时人体生长发育的高峰期,按照爆发力的训练机制,使得柔道运动在青少年中更加的正规。按照适宜的年龄内,有效发展青少年柔道运动员下肢力量的训练,提升青少年柔道运动水平。本文主要从作者实际工作经验入手,分析青少年柔道运动员选材方法,并且提出了加强训练的措施,希望对有关从业人员带来帮助。

关键词:柔道训练;青少年;选材方法

1 身体形态

1.1 身高指标

柔道项目主要是按照年龄、体重分别进行比赛,按照项目特点,同一级别的还需要选拔身材高大的运动员。身高方面则是需要注意遗传因素和骨龄测试分析其发育的方法,进行提前预测身高。

1.2 躯干型态

同一个级别的运动员,选择相对长度也是比较长的,这是柔道运动的特点要求之一。躯干长主要是指杠杆臂长,在进行攻击时,使用背负投的方式,夹颈背,大腰等动作。向侧方则是使用大外侧,体落和外勾等腰转体,体前屈动作,使得向后使用巴投,外卷入动作。在防守过程中,提前屈能可以增加对方阻力力臂,尤其是在寝技固技动作方面。

1.3 上肢长和下肢长

上肢满足柔道专项要求,上肢长,杠杆臂长,肌肉纤维长,对肌肉作用进行发挥,使得产生较大的速度。

2 青少年柔道运动员身体素质构成
2.1 速度素质

运动训练中很多都要求了速度,若是失去速度的运动,就会缺乏本身的价值。速度训练还需要全面贯彻青少年训练过程,速度并不是指人类常识中的跑步速度,主要是指反应/移动和位移的速度。青少年柔道运动员只有具备这种身体素质,才能在变化的形势下,快速判断和分析对方的攻防反击,从而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
2.2 力量素质
力量素质对每个运动员都是必不可少的,无论是否是柔道运动员。它是一切行动的支持和动力的源泉,因此有必要培养和提高。在进行柔道训练的时候,力量训练指的是速度力量的训练、力量耐力的训练。青少年处在力量训练和成长的关键阶段,不能“一口吃个胖子”,还需要循序渐进,逐步锻炼,巩固力量,在比赛的时候进行充分爆发出来。
2.3 耐力素质
耐力通常在长跑项目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比赛结束时是“法宝”和取胜的决定性因素。柔道运动员耐力差往往不能支撑到最后,往往在比赛中失去先机和优势。因此,青少年的柔道运动员还需进行有关训练,不能过早的实施无氧耐力的训练,避免影响到未来循环系统功能水平,注意科学性和合理性。

2.4 灵敏素质
敏感性和应激行为是一系列的整体,有了敏感性素质,柔道运动员才能对身体做出快速、准确的反应,这是最终取得胜利的关键因素,需要调动柔道青年不断磨练自己的敏感性素质。敏捷性高的运动员往往能在竞技场上抓住机会,可能出其不意,将对手击倒,可见敏捷性的重要性和训练必要性。
2.5 柔韧素质

柔韧性能够理解成身体素质,柔韧性主要是指运动员的肩膀、臀部以及脚踝的柔韧性。如果他们有更大的灵活性,他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攻击对方,这是柔道运动员需要训练的。在实践中,柔韧性训练常与力量训练结合进行,以确保良好的力量和快速收缩。青少年正处于身体发育的“黄金时期”,把握好这一时期的柔韧性素质训练,可以使青年柔道运动员长期受益。

3 青少年柔道动员训练方法
3.1 力量训练方法
力量训练有很多种,包括绝对力量、速度力量和力量耐力。青少年柔道运动员需要做的是用训练夯实三大力量基础。正是因为青少年处于基础阶段,所以他们无法复制成人的高强度训练。他们需要按部就班地进行训练,按照这时期身体素质,进而实现肌肉以及骨骼纵向的发展。在这个过程中,还需避免极限力量展示,发挥出速度力量及其爆发力,而训练的重量不能过重,主要是以自身承受力为主的。而速度力量不应匆促,练习之初不必从极限重量开始。既要保证年轻运动员的重量是可以承受的,又要保证一定的间隔时间,以保证青年运动员在训练过程中恢复身体。在这个过程中,间隔的时间是不能过长的,时间过长就会造成中枢神经的紧张程度降低,不利于练习效率。速度力量的训练包含拉皮条、重量滑、深蹲跳等,老师可酌情使用。
3.2 速度素质训练方法
速度质量由反应速度、移动速度和移动速度组成。强调柔道可以在短时间内做出反击对手的反击的压力手段。速度训练方法包括十字转弯跑、地堡走、30或20米滑背跑、拉胶带等。30米转身后跑和十字转身跑是常见的训练方法,目的是培养运动员身体的协调性和反作用力。橡皮筋主要作用于上肢,促进上肢力量的喷发,极大地帮助上肢的速度。这种运动讲究快拉时间和慢回时间,不断激活肌肉组织,使肌肉得到充分锻炼。

3.3  耐力素质的训练

因为柔道是一项较为激烈的运动,是一种爆发力比较强的比赛,使得柔道运动员有着较高耐力素质。因为青少年处在身体发育敏感时期,体育教师需要抓住这个时期,为青少年的运动员耐力素质制定合理训练,进行灵活的实施。最为常见的训练方法是00米跑、400米跑、全沙袋冲孔等。

另外,还有12分钟的耐力跑以及变跑,进而提高青少年运动员的耐力素质。就年龄阶段,10岁至15岁就是训练耐力素质的黄金年龄,进行耐力素质的训练便可适当的增加,但是注意训练的强度不能过大,还需保障训练的间隔时间。
3.4 柔韧素质训练方法
柔道步法没有统一的规则可以遵循,它总是在变化。优美的步法是由踝关节的柔韧性决定的,这是每一个柔道运动员必须具备的身体素质。因此,对于每一个年轻的运动员来说,参加柔韧性训练也是非常必要的。灵活性训练是一项长期的训练。这可以在更年轻的时候做。要确保灵活性达到预期的目标需要很长时间。年轻运动员在进行柔韧训练的过程中,不必训练得太刻意,可以利用柔性锻炼,使得辅助身体的力量发挥。
3.5 灵敏素质训练方法
敏捷是柔道运动员及时反应、及时应对问题处理能量的体现。他们在空间、时间和力上都做得很好,达到了精度,并实现了肢体的快速协调。敏捷在柔道比赛中非常重要,也是取胜的关键因素。青少年运动员要重视敏捷性和素质的训练,教师要在青少年精力充沛、注意力集中的时候进行训练,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训练效果。常用的训练方法有避球、横跑等。

结束语:

综上所述,年轻的柔道运动员若想在柔道比赛过程获取成绩,还需在日常训练的时候听从老师指挥,加强力量、耐力、速度、柔韧性等的训练,在正式训练的时候积极配合老师。但是教师还需要严格按照青少年的柔道运动员身体素质以及教学目标,提高青少年运动员柔道训练措施,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实施,对青少年柔道运动员的身体素质进行提高。
参考文献:
[1] 冯琪.青少年跳水运动员在不同阶段体能训练方法探析[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9(10):151-152.
[2] 宋希,李作义,吴启航.青少年篮球运动员体能训练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J].当代体育科技,2017,7(23):26,28.

[3] 黄艳红.青少年柔道训练探讨[J].青少年体育.2019,(2).DOI:10.3969/j.issn.2095-4581.2019.02.036.

[4] 解玉风.示范动作对柔道训练的作用及应用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7,(19).DOI:10.16655/j.cnki.2095-2813.2017.19.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