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作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3-13
/ 2

浅析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作用

李宏艳

中共大兴安岭地委党校  

摘要: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是批判吸收人类关于自然科学、思维科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的基础上创立的,并在实践中不断地丰富、发展和完善的无产阶级民主思想的科学体系。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本观点,贯穿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逻辑主线,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整体性的纽带。理解了这一概念也就意味着理解了马克思主义的实质,有利于我们进一步学习、运用、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本文主要从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层面阐述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和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内在关联。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实践观;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

一、实践观是支撑新唯物主义哲学的理论基石

实践的观点是新唯物主义哲学,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奠基石。在科学实践观的基础上,马克思哲学完成了哲学史上深刻的变革。不同于旧唯物主义从客观的、直观的形式去理解世界,也不同于唯心主义只从主观的、能动的方面去理解世界,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从主体和客体两个方面去能动的、辩证的理解世界,为马克思主义哲学超越传统哲学奠定了一块至关重要的理论基石。

(一)实践是人类社会与自然世界分化与统一的前提

     人们的实践活动使自然界固有的形态发生变化:分化出自然世界和属人世界。这两种世界以实践活动分化出来,同时又以实践活动为中介产生联系。有了实践,才有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互相联系和贯通发展,从人的实践活动来理解自然、认识社会、把握历史,完成人化自然和人的自然化的双重历史任务。在人化自然的进程中,马克思强调了科学技术的重要作用。发展科学技术,从而“发现新的有用物体和原有物体的新的使用属性”,运用科学技术来促进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共生。同时强调人的实践活动要在一定的范畴程度内进行,即遵循自然规律。当人们过分的追求经济利益时,对自然破坏达到一定程度,自然界就会给人带来报复,人类社会和自然界就会产生对立。所以,人与自然就是

在实践活动中互相区别,又互相统一的。

(二)实践的观点是认识论的基本的观点

    马克思的认识论首先是一种唯物主义的认识论,这与唯心主义的认识论在根本上是对立的,强调物质的第一性和意识的第二性,同时马克思把实践的观点融入到认识论的理论大厦之中,有力的反驳了不可知论,强调世间上的一切万物,都是可以通过实践去认识的。其次,马克思的认识论是一种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实践和认识是辩证统一的关系。概括起来讲就是实践决定认识,人类的一切认识都不是凭空发展起来的,而是通过实践这一主观见之于客观的物质活动产生的,人们的生产工具也拓宽了认识的深度和广度。认识对实践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正确的认识促进实践的进一步发展,错误的认识不利于实践的发展。

    (三)社会历史在实践中生成和发展

首先,建立科学历史观的前提是明确人类历史的起点。马克思在继承和超越前人的基础上,明确指出;“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有生命的个人”是唯物史观形成的前提。其次,历史的基础是“现实的个人”所从事的实践活动。“现实的个人”最基本的社会活动有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新的生活资料的不断再生产和生命的生产。马克思强调正是这种人们为了维持生命而进行的生产物质资料的活动,构成人们历史的基础。自从人开始了这三种感性活动,也就开始了现实的生活,历史也就由此展开了。最后,历史发展的动力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运动。人们直接利用和改造自然的现实力量是社会生产力当中的物质生产力,其存在于物质生产活动方式中;而精神生产力是与物质生产力相对的非直接的、精神力量,只有与物质生产力相结合,才能变为现实的力量。人与人在现实生产中产生的关系构成生产关系的基础。此外,历史发展的直接动力是阶级斗争。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突破不适应的生产关系的桎梏,当阶级斗争上升到社会革命的时候,旧的政权被推翻,革命阶级以新的统治方式维护自己的统治,社会形态发生变化,因而历史向前发展。

    二、实践观是构建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的逻辑前提

马克思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展开了对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剖析。劳动作为人类社会独有的实践方式,成为了马克思从哲学研究转向政治经济学研究的中介,从此马克思找到了剖析资本主义自身问题的钥匙。

首先,从劳动出发剖析资本主义社会。 马克思以劳动概念为突破口提出劳动二重性理论,并以此为基点,进一步创立剩余价值理论。马克思深刻剖析出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劳动已经走向劳动的对立面,主张从雇佣劳动向自由自觉劳动的复归。其次,实现物质生产关系和实践活动的内在统一。在生产的基础上,人们所结成的社会关系即为生产关系,这也是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必然会发生的,受特定的历史条件制约的客观的社会关系。马克思一贯坚持的是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生产关系。所有制关系是社会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四个环节的前提条件,并且体现在每个环节之中。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所有制两个方面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马克思提出彻底变革旧的生产方式的理论,其中就包含消灭具有奴役性的旧式分工,让劳动的创造性和快乐又回到人本身,使劳动成为创造性的活动。最后,消灭雇佣劳动实现自由劳动。私有制的存在使劳动的客观条件和劳动的主观条件相分离,持有生产资料客观条件的人支配社会分工,决定产品分配。资本家占有生产资料,劳动者为了生存,必须接受资本家的压迫,在残酷的剥削中艰难求生。 雇佣劳动不是实现人的价值的劳动,相反,它是一种消耗人的过程,是劳动产品与劳动者以及劳动过程与劳动者相异化的根源。只要私有制还存在,劳动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自由劳动,就会成为社会化生产的桎梏。因此,只有消灭剥削招有他人劳动的私有制, 才能使全体成员共同劳动,共同占有劳动成果,把劳动与休闲、兴趣结合起来,提高劳动的积极性。

三、实践观是构建与实现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支撑

科学社会主义不是无根之木、无源之水,实践的思想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方法论前提,唯物史观的建立和剩余价值的发现使社会主义由空想变成科学。科学社会主义不是仅仅在理论层面上的思想指引,而且还是在马克思实践观的指导下的实实在在存在着的活动。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是关于历史主体改造和探索历史客体活动的基本观点。实践的观点不仅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首要的基本观点,而且是整个马克思主义的首要的基本观点。提出实践性原则,赋予实践范畴以科学的内涵。是马克思主义实现人类思想史变革的实质之所在。与空想社会主义者崇尚某种永恒的理性原则不同。马克思恩格斯“不是在每个时代中寻找某种范畴,而是始终站在现实历史的基础上;不是从观念出发来解释实践,而是从物质实践出发来解释观念的形成”。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提出的意义就在于,实现了从先验思维方式向实践思维方式的转换,为创立包括科学社会主义在内的整个马克思主义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原则。正是在这一科学的方法论原则指导下,马克思恩格斯才有可能把空想社会主义变成科学社会主义。

作为科学社会主义两大基石的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都是以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为其理论前提的.那么,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的制定自然也离不开科学实践观的指导。正因为如此,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和科学实践观之间存在着内在的必然联系。所以,实践的观点和唯物史观、剩余价值学说一样,也应当是科学社会主义的重要的理论基础。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1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马克思.资本论(第 1-3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3]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 200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

[4]郑鑫.马克思实践观及其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整体性意义[D].2021.

本文系2022年度大兴安岭地区党校系统重点调研课题《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作用研究》(项目批准号2022DX07)的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