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新理念下公益二类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创新理论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2-01
/ 3

新时代新理念下公益二类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创新理论探讨

徐博华

内蒙古自治区计量测试研究院   010020

摘要:《会计改革与发展“十四五”规划纲要》中提出,“十四五”时期会计方面的财务管理工作要运用新技术,融入新时代,实现新突破,努力实现事业单位财务管理职能的拓展。财务管理在事业单位工作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影响着事业单位的其它工作。要使事业单位更好地发展,就必须对其进行深入的探讨,使其在企业中的重要作用得以充分发挥。文章旨在探讨在新的环境下,如何进行财务管理的改革,以期对我国事业单位的发展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财务管理;事业单位;管理創新

根据《会计改革与发展“十四五”规划纲要》的安排,随着AI技术和区块链创新的不断深化,我国经济已进入数字化转型阶段。如何利用好会计数据,推进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创新,是“十四五”时期财务工作面临的重大挑战和重要机遇。为进一步提高事业单位的履职效果,需要对其财务管理予以充分的关注。当前,我国经济正在进行着全方位的体制改革,而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也正处于发展上升的进程中,要想更好的实现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发展,就需要进一步加大单位财务管理的研究,以提高单位财务管理的透明化水平,促进事业单位财务工作更好发展。

一、对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内容进行分析

在事业单位的发展中,其主要的经费来源是政府的相关拨款,而相关的经费在实际运用中也要对许多国家的预算项目进行有效的建设和开展,所以,在进行财务管理的时候,其具体的管理往往会呈现出一种更为复杂、多样化的特点,在进行财务管理的时候,其主要工作内容是建立一个合理的体系,同时也要合理的参考相关的预算,使得整个机构的财务管理工作更加的全面和精确,事业单位要充分的了解自己的财务状况,并充分的依靠自己的合法收入,减少自己的支出,从而有效地建立起自己的财务管理体系,提高事业单位的履职能力。另外,在进行财务管理时,必须全面把握财务动态,并对其进行有效的监控与管理,从而有效地防范金融风险。

二、新形势下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创新重要性

(一)保证预算准确

做好财政预算是单位财务管理工作中的一个重点任务。通过它,能够在全面研究的情况下,对下一年度以及某一节点的项目做出全面的评估,以便对经费使用状况进行合理的预估,提高了编制财政预算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二)实现单位发展

对广大的事业单位来说,其首要任务就是运用多种手段促进国家的各项社会事业发展。实行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制度改革,可以切实贯彻党和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科学地筹措各种经费,科学地运用各种筹资办法,保证各项社会工作的顺利实施。

(三)优化资金利用

就事业单位融资而言,它包括多种融资渠道,其中以财政融资为主。为了有效地发挥财政性基金的功能,对现有的财政管理工作加以完善和发展。在新的形势下,实行财政管理的改革,不仅可以充分发挥财政的潜能,而且可以保证企业的开源节流,而且可以以最小的成本,完成多种工作,提高企业的使用效益,促                                                                                                              进社会的发展。

三、新形势下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创新中存在的问题

(一)信息技术应用不足

会计科技的发展与信息科学密不可分,科技发展对财务管理既提出了挑战也赋予新的能量。当前,随着社会信息化的飞速发展,各种新技术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运用越来越广泛,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企业财务管理的科学性,保证了会计信息的及时和准确。在这一点上,整个社会机构的财务信息化程度是不均衡的,广大企业的信息化水平较高,但大多数行政事业受制于资金和财政管控体系等多方面原因,信息化水平相对较弱。归根结底,还是财务管理信息化意识有待提高。近年来,在财务管理工作中,越来越注重对会计信息的分析与运用。但是,有些机构不重视引进先进的财务软件和方法,对财务管理的信息化水平不高,导致了资金的利用率下降,难以提高财务管理的效率和科学性。

(二)预算绩效评价意识不强

预算项目绩效评价是现在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中的一个关键环节,它可以根据事业单位的资金使用状况,对其进行系统的评估和判断。在预算项目绩效评价环节,主要包括预算执行进度、收入质量、盘活存量资金等,这些都是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目前一些事业单位还存在着评价环节缺失的问题,难以充分发挥评价的作用。

(三)财务制度建立不足

在政府部门财务中,综合计划管理、固定资产管理、会计核算、财务监督和各项绩效管理等工作都是其主要的组成部分。目前,事业单位管理仍较为落后,且行政效率也相对不足,无法适应改制后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需要。但目前已实行了相应的财务体制,各事业单位开始执行相关的法律、法规。随着机构改制的深化,部分公益一类事业单位财务转变为政府机构,部分公益二类事业单位财务转变为企业,这就必须建立并完善与事业单位机构改革相配套的财务管理体系,立足于不同角度,针对改革的实际特点,有针对性的进行相应制度修改和完善。

(四)监督机制需要完备

在新的形势下,要保证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科学性、合理性和高效性,必须引起对财政的高度重视。为促进新形势下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改革,建立相应的监督制度,采取多种手段,有效地实施了各项监督制度。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财政工作所处的环境也在发生着变化,现有的监督机制已不能适应目前的财政管理工作,无法将自身监督作用充分体现出来,对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正常开展造成不利影响,需开展监督机制的配套工作。

(五)事业单位对于财务管理的重视程度不足

作为开展工作的先导,单位领导要在工作的每一阶段都要有清晰的责任划分、清晰的决策思路和方法,要重视对财务的计划和运作,要对工作中可能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剖析,从而保证工作正常进行。要强化对财务管理的因素分析,实行专业化、精准化、创新化的调控,持续提高对经营管理的创新支撑。

(六)事业单位财务管理能力有待提升

在事业单位的运行管理工作中,尤其是对于一些有经营收入的公益二类事业单位,必须把经营收入与费用加以准确的界定。但大多数公益二类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人员更熟悉过去的预算会计管理体系,对目前实行的政府会计准则中财务会计与预算会计并行的核算体系没有深入的理解,对经营收入及费用的管理方式就更生疏,影响了整体的财务管理能力。

四、新形势下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创新优化策略

(一)多样应用信息技术

在新形势下,利用科技信息,扩大财务数据的范围,促进创新政府理财模式,推动政府财务信息化能力的提高,实现财务管理数据共享任务的完成。目前,随着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单位发展模式也在不断发生着变化,要使科技资讯多元化运用,必须加大对资讯系统的投资力度。在当前的金融信息环境下,单位可以利用计算机信息技术实现更高效的经营管理,并与大数据分析系统相结合,建立独立的信息化管理体系。

(二)强化评价环节作用

在财务管理工作中,要有效地提高履职效能,就必须充分发挥自己的带头作用,认真开展事业单位的财务优化管理工作。在财务管理考核环节上,要注重员工观念的转变,让所有人都认识到,尤其是项目人员意识到,重视预算绩效管理考核评价,才能更顺畅的开支实施项目。同时,要根据事业单位的实际发展状况,科学地制订相应的评估和管理体系。事业单位可以建立一套涉及项目管理、资金管理、绩效管理的奖惩制度,对在这方面表现突出的人员进行表彰,并给予一定的物质和精神上的奖励,从而有利于机关员工积极投入到相关工作中去,认真完成自身本职工作。

(三)完善财务制度建设

随着中国事业单位改革的不断深入,整个社会的经济环境也在不断地产生着改变,新的财务管理制度也开始出现,并在各的业务中获得了更广泛的使用,各事业单位财务都需要进一步加强研究新的财务管理制度,并加大了对新的财务规章制度的深入研究,以便于对事业单位内控制度的财政管理方面做出进一步判断,为事业单位财务日常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了良好条件。要树立先进的财务管理理念,有效地执行有关的制度,使之能够有效地规范机构的运作。有关部门要根据其自身的发展状况,与当前的社会环境密切结合,不断完善现有的财政体制,加强财政体系的科学性、合理性和系统性。

(四)完善监督机制建设

在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上,要在深化相关的优化工作中,加强对现有的会计、财务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强对财务的规范和长效管理,使事业单位能够真正实现有法可依、违法必究。事业单位内部也可以设立专门的稽核机构,加强内部会计监管,不断完善内部的会计监管,促进内部会计监管体系的完善,如果出现了问题,要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保证问题的解决。

(五)事业单位的经费支出管控

在事业单位的管理中,要以各种拨款为基准,对各种业务的基本条件进行调整,重视对资金使用效率的持续提高和对资金的管理要求的把握。确保单位的财务计划能够顺利实施。在财务管理方面,必须适时地更新财务管理方法与观念,根据基本的指导思想,分析改进资金的方法,改进经济效益和整体指标,重视财务管理的效益与目的。在财务管理方面,要搞好内部管理,使资金运用的成效得以实现与提高。

(六)事业单位人才管理意识的培养

加强对单位高级管理人员的培训,强化认识、加强指导。通过实际操作,及时发现各种财务管理问题,明确控制处置的标准,分析和改进成本管理的实施。根据各种资金运用状况,分析企业信息化发展需要,结合企业实际,注重财务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建设和能力提升,对各种经营管理进行必要的指导和操作,确保财务管理实践操作符合实际管理标准要求,顺利拓展各项指标思路要求,提升指导操作的合理性。

(七)对财务的分析方法进行创新

在当前的情况下,要真正实现财务管理的创新,必须在会计分析方法上进行改革。其具体体现为:通过互联网的信息化手段,可以对单位的财务状况进行分析。针对于某个事业单位来说,就是要根据自身职能职责涉及建立与之相适应的财务信息管理体系,通过这个体系,可以对单位的财务状况进行动态把握和分析,而不是直接购置启用市场上通用的信息系统。通过对各方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单位的优势和不足。

结束语:

在新形势下,财务管理是我国事业单位管理制度改革的必然趋势。通过对事业单位内部的财务管理工作的创新,可以有效地解决内部的一些问题,提高其使用效率。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并非一朝一夕之功,所需的时间相对较长,在今后的工作实践中,应加强对财务管理的研究和分析,使其作用得到充分发挥,从而加快各项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陈红蕾.新形势下事业单位经济管理目标初探[J].财会学习.2018,(10):209.

[2]陈迪.浅议新形势下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J].财经界(学术).2010,(20):125.

[3]赵红.加强和改进事业单位财务管理质量的探讨[J].财经界.2013,(27):87-88.

[4]郑敏.加强乡镇财务管理的思考[J].市场周刊.2016,(3).65-66.

[5]兰莹.浅谈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现状及对策[J].中国电子商务.2014,(8):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