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生肖秧歌系列

/ 2

传统文化生肖秧歌系列

马迎朝,胡江裔,张天龙

大连艺术学院 辽宁省大连市 116120

近年来,随着我们国家的硬实力逐渐增强,国家的软实力也在进一步发掘。作为四大文明古国唯一一个没有中断文化的国家,尤其是文化五千年的底蕴足够我们傲视全球。近几年的文化输出更是证明了这一观点。五千年的历史长河在我们母亲身上留下来了太多的闪光点,秦始皇的统一大业、汉朝的封狼居胥、唐朝的万国来朝、宋朝的经济中心、明朝的“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清朝的奠定版图,这些闪闪发光的地方都少不了青铜器的陪伴 。于是我们决定为了更好的传承传统文化,选择了大众的生肖文化来辅助较为小众的秧歌文化,使两者结合达到更好的文化传承与更广的大众接受度。

关键词:传统文化;生肖文化;秧歌文化

绪    论[1]

随着近年来国力不断增强,国家软实力不断增强,国家的影响力逐渐加大,传统文化的传播也迫在眉睫。由于传统的文化宣传对于年轻群体的吸引力不够大,所以融合了现有的一些传播度比较广的方式来进行传播,以此来增强传统文化的影响力。秧歌在中国的老百姓群体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由于当时的农村娱乐设施和精神食粮不够充足,老百姓便从日常的生产劳作中逐步演化出了秧歌文化。但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秧歌文化却在逐渐走下坡路,愿意传承和发扬的年轻群体越来越少。我们作为年轻一代有责任和义务来推动传统文化的发扬。

十二生肖是家喻户晓的存在,我们把秧歌和十二生肖相结合,以此来扩大秧歌的知名度。只有更多的年轻人接触并了解了传统文化的魅力,才会有更多人来继承和发扬。

一、前期调研

(一)中国十二生肖的渊源

 十二生肖是十二地支的形象化代表,即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在中国传统历法中,十二地支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随着历史的发展逐渐融合到相生相克的民间信仰观念,反映在婚姻、人生、年运等,每一种生肖都有丰富的传说,并以此形成一种观念阐释系统,成为民间文化中的形象哲学,如婚配上的属相、庙会祈祷、本命年等。现代,更多人把生肖作为春节的吉祥物,成为娱乐文化活动的象征。

(二)秧歌存在的渊源

秧歌是中国(主要在北方地区)广泛流传的一种极具群众性和代表性的汉族民间舞蹈的类称,秧歌尤其在东北老一辈人中传播度非常高,而且作为东北文化遗产之一,东北秧歌是十分瑰丽的传统文化,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将秧歌列入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不同地区有不同称谓和风格样式。在民间,对秧歌的称谓分为两种:踩跷表演的称为“高跷秧歌”,不踩跷表演的称为“地秧歌”。近代所称的“秧歌”大多指“地秧歌”。秧歌历史悠久。

(三)生肖形象结合秧歌的天然可行性

秧歌文化虽然作为文化遗产之一,但是在年轻一代传播度其实是非常低的,现在已经很少能看见秧歌在大众面前出现,现代的年轻人也很少有愿意学习传承秧歌这个文化遗产,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却出现了文化逐渐遗失的情况是非常令人惋惜的,又因为在模型玩具的角度上并没有出现秧歌文化相关产品,所以我们想在这方面进行一些列创作,用以宣传秧歌文化瑰宝。十二生肖作为家喻户晓的存在,不管是老一辈的存在还是年轻群体都是传播度非常高的存在,我们希望在生肖的加持下,能够让秧歌传播的更广一些,以吸引年轻一代在继承和发扬。

二、毕业设计构思

(一)结合生肖特征和秧歌巧妙地融合

 以Q版人物身体为参考设计人物身体动态和比例,参照传统秧歌舞服饰和道具进行服饰设计,搭配相应生肖的一些外貌形象特征和配色进行进一步设计。完成第一次设计后根据寻找的参考资料,与小组成员进行进一步沟通交流,对一些小细节进行修改,最终完成制作。

三、可行性分析

(一)生肖秧歌在国内的研究以及传播现状

秧歌文化作为北方百姓的歌舞文化,因为各地特色的不同,都和本地特色相结合一起了。我们耳熟能详的有东北秧歌、华北秧歌、西北秧歌、高平秧歌、陕西秧歌、伞头秧歌、湖北秧歌、胶州秧歌等等。虽然种类繁多,但是传播度上略有不行,年轻群体普遍接受度依然不是很高。中国农业大学副教授何慧丽在03-05年兰考县考察过,当时带领农村的老年群体将带有十二生肖的布当作小工艺品外出销售过,但当时受限于当时传播途径的单一以及当时老百姓的富裕程度,几乎相当于失败了,而且最后何慧丽教授也不再负责销售渠道的寻找。所以说生肖秧歌对于现在的市场来说相当于一个新生,而且网络上也有许多零零散散的生肖秧歌画作的问世,但一直是不温不火。相较于现在网络传播广泛的各种途径来说,依旧显得单调乏味。

(二)生肖形象结合秧歌的天然可行性

生肖文化与秧歌文化同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部分,即使是出现在一起也不会让人产生反感和异样感,是生肖形相结合秧歌文化的天生优势,同时大众皆知的生肖文化还可以为较为小众的秧歌文化提升群众接受度,也能由生肖文化引申出秧歌文化后为秧歌文化进行宣传,是一种绝佳的具有文化亲和力的宣传方式,也能通过生肖文化让更多人了解到秧歌文化,通过优秀的传统文化让更多人了解到秧歌文化的精髓。

四、毕业设计具体体现

(一)构建生肖拟人以及和秧歌的融合

生肖和秧歌虽然同为传统文化,但是直接不进行处理的融合是不可取的,所以我们对生肖文化和秧歌文化进行了处理,我们对生肖进行了拟人化处理,使得生肖这一形象能以类似与人的方式再演绎,提高了亲和力。秧歌的服饰进行了一定的简化处理,让生肖拟人穿上秧歌的服装时更加合适,也提高了秧歌文化的入门门槛,也提高了人们对秧歌文化的亲和力。

结    论

从以上的论证中可以看出生肖文化和秧歌文化之间结合的可行性,也证明了两者结合后的合理性。

参考文献

[1]于童蒙.十二生肖[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7.

[2薛永年、罗世平.中国美术简史[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10.

[3]郑军.十二生肖装饰设计[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11.

[4]徐悲鸿.徐悲鸿十二生肖册[M]河北:河北教育出版社,2004.

[5]赵伯陶.十二生肖面面观[M]山东:齐鲁书社,2000.

本文系2022年辽宁省地方高校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秧歌创新文化” (项目编号:2022135990090 )

作者简介:

姓名: 马迎朝 性别:男  民族:汉族  

学历:本科在读 研究方向: 传媒动画

单位: 辽宁省大连艺术学院


[1]Comment 【5-1】

五、绪论部分要求:

"绪论"二字:之间插入4个空格,黑体三号、居中,段前段后0.5行,1.5倍行距。